清代八股文读后感1000字
《清代八股文》是一本由邓云乡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代八股文》精选点评:
●在HK时翻过,未通读,实为了解八股的一本好材料
●其实学校图书馆的还是一本老板书。。。异常小巧
●补标。三星半。69“八股文教育时代,所谓学写文章惟一的就是学写八股文。舍此之外,更无其他作文。”材料比《说八股》丰富,但论得浅,主要观点是“大概作八股文的思维训练方法,的确有似现代中等教育数学中几何、代数等之思维训练,重在建立分析、推理之思维能力”(190)但正文中一再强调此类所谓“辩证思维”的培养,有些矫枉过正。还是文中引用清人常说的“聪明人学会八股更聪明,笨人学会八股更笨”,比较符合历史实际。
●虽然如今已没有这玩意了,但纵观此书,可知八股取士影响深远,绝不仅止教育领域。党八股官样文章怎么来的,政治课从头到脚的"一分为二"、"辩证唯物"是怎样披了西洋外壳占尽先机的,《XXX语录》是如何有样学样进而事必引诵的——某D对民众心理的揣摩和迎合简直精准到可怕。
●读完后的一些小摘要: 科举是英才教育。没有八股文的科举难度不高不容易挑选人才。通过八股文的学习(主要是四书五经)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素质包括文字,德育,智育(思辨能力),同时科举制度保障即使偏远地区亦有办学的动力和需求。八股文乃是诗赋小说的基础,没有八股基础,任你写出来都是野狐禅。
●书里选的那个八股文好有意思!
●写的很通透,再过个50年就成八股文研究经典了
●八股文经历明清两代,延续了500多年,有其积极作用。
●有益有趣
●之前听老师简单介绍过一点清代八股文的特点,今日可以说是更全面地了解了八股文的一些特点,推荐给想要真正了解八股文的同学
《清代八股文》读后感(一):梁文道推荐的
前些天看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面也说到了,八股文是适应于考试的一种范式,可以更好评判。看这本书应该可以了解更深,让我们看到八股文的另一面
《清代八股文》读后感(二):何谓八股,空中起步,实地立脚,绝处逢生。
常听人笑话空洞文章是八股文,然而不知八股文到底怎么写,遂读之。邓老先生这书真好,薄薄一本,不仅把八股文来龙去脉讲的清楚明白,而且还举例名家八股,分析如何写,为什么是名篇,中间穿插了许多古代科举风俗故事,既不沉闷又刷新了认知。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是一种逻辑严密的应试文,但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是,它只在四书里出题,作者也不能以自己的立场来议论,必须模仿孔孟圣人的语气立场来议论,以严格的格式来写三百五十字以上,七百字以内的全篇。(时代不同字数规定有变动)堪称穿着铁甲起舞。但八股写的好的人逻辑思维必定很好,因为八股的精髓是理路清晰,一丝不乱,无法自证论点的文首先就输了。 为什么要考八股文? 第一是因为八股很难,不考看不出水平差距,第二是不考四书五经无以立儒术独尊,第三是因为写它可以为做官写公文打基础。 邓在书里分析了许多八股写作手法和教育理念,有些论点可称精辟,里面一些作文窍门,胜过不少作文教科书。尤其是举例汤显祖、归有光都是八股名家,归有光选入课本的《项脊轩志》,广为人知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全文细腻深情,也是用八股文法写成,可见八股文≠空洞文章。 古代人其实也知道八股的弊端,但利大于弊时,还是执行了五百年,现代人小学开始到高考写的作文,大部分作文除了应试毫无意义,勉强算是超低配八股文吧,但还能嘲笑古人八股空洞腐朽,其实是彼此彼此。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的思维本能都差不多,盲从规则不动脑筋的人终将困在规则里。 一个小杂想,废纸篓子这个常见的俗话,不知是不是来自科举考试中落选试卷要丢进纸篓的传统?
《清代八股文》读后感(三):想了解八股文的普及读物
把八股文是怎么一回事介绍的很清楚,不过真正要看得懂恐怕还要有点古文功底和传统文化的知识。 八股文是一种科举考试的文章体裁,命题作文,题目都出自《四书》,但格式要求严格,很难写,如同“戴着镣铐跳舞”,能写得好不容易,需经长期的训练。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区别高下,确保公平,所以适合考试。说八股文太重形式,是“束缚思想”,难道以前的人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明明知道如此,还是不改,就一定有他不改的理由,肯定仔细权衡过利弊。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也考申论,考过公务员的人应该知道,申论作文要写好不容易,往往是拉分的关键,内容主要是当今的热点难点,也有固定的格式可套,什么“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这也是今天的八股文,不过比起来,自由发挥度要稍高一些,但是弊端是高下不好评判,形式上似乎要比八股文自由多了,但有时明明觉得写得很好,论述很精彩,却和“标准答案”不符,分数很低。或者同一篇文章,这个人看了好,换了个人批卷子就觉得是一派胡言,分数很低。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所以才有八股文的严格要求,首先形式上统一标准,制定游戏规则,确保公平的取舍,以免惹人非议。八股文有格式上的要求,却没有所谓“标准答案”,而且那时候考完的试卷都会发还本人,上面都有批改痕迹,这是对批卷者的巨大压力,不能不认真谨慎。比起现在的只知道分数,不能查看卷中是否改的对还是不对,要公开民主多了。
八股文有利有弊,总体上看,近代以来对其弊端有过分夸大的嫌疑了,而忽视了它在选拔人才,确保公正公平,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