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鸟类圣经》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鸟类圣经》读后感锦集

2022-05-16 02:05: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鸟类圣经》读后感锦集

  《鸟类圣经》是一本由[美]约翰・詹姆斯・奥杜邦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鸟类圣经》精选点评:

  ●原著想必不错,可惜译本差强人意。

  ●看完想去动物园

  ●多看限免

  ●为什么我觉得画得怪怪的呢

  ●此书翻译不规范,包括大量诸如“鸻”写成“行鸟”之类的低级错误,按说应该请一位鸟类学家校对的。另外,无意中发现已故浙江美院教授陆抑非1951年作的一副“桃花鸣禽图”扇面,竟与1851年过世的奥杜邦先生在此书p162的所绘制的美洲善歌雀(Song Finch)极为相似。仅有的不同就是把蓝越橘及枝头上的蜘蛛换成了桃枝桃花而已。难道真如AMANI所说:抄袭是一种赞美?

  ●读的另一本觉得挺好 并找到了自己的命中天鸟 玫瑰篦鹭 她的喙挺直而扁平 羽毛从白渐变到粉到深红 omg 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鸟啊

  ●多看限免书,看完后,表示很伤心,虽然是19世纪的书,但为什么我生活中见到过的鸟都画得那么难看呢?不过鸟的各种神态倒是表现得很精致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拥有过它,电子版的我很尴尬。

  ●多看上看的 被精湛的画技折服了 虽然在我看来这么多种鸟实在是分辨不出来

  ●介绍不够详细啊。生物多样性真有意思。

  《鸟类圣经》读后感(一):此书翻译很不规范

  主要是在鸟类名称方面不够严谨,包括大量诸如“鸻”写成“行鸟”、“蛇鹈”叫做“蛇鸟”之类的低级错误,按说应该请一位鸟类学家校对的。另外,无意中发现已故浙江美院教授陆抑非1951年作的一副“桃花鸣禽图”扇面,竟与1851年过世的奥杜邦先生在此书p162的所绘制的北美歌雀(Song Finch)极为相似,仅有的不同就是把蓝越橘及枝头上的蜘蛛换成了桃枝桃花而已。难道真如AMANI所说:抄袭是一种赞美?

  《鸟类圣经》读后感(二):鸟类找茬圣经(2011全新增茬版):325幅美国国宝级珍品,世界上最昂贵的找茬收藏

  《鸟类圣经》读后感(三):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我看的版本是多看电子版,在kindle上看的,黑白,所以奥杜邦的原作精髓体会不完全。鸟类的文字介绍还是太简略了。

  鸟类如此多的分类,提供了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的有力佐证,对于人群中的”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的说法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You are what you eat. 不同的鸟儿处于食物链的不同位置,也决定了一只鸟的生命格局。有吃哺乳动物、吃比自己弱小的鸟儿的、吃蛇等爬行动物的,也有flycatcher专吃飞行昆虫的,有吃水中鱼儿、青蛙蛤蟆的,有吃树枝上的蠕虫、寄生虫的,有吃草籽、浆果的,有吃粮食种子的。

  它们吃不同,住也不同。有住山崖边、洞穴里,有住树洞里,有自己筑巢,巢各有精细程度、温馨程度不同,……性情不同:有好斗的,有安静的,有胆儿大不怕人的,害羞的;姿态不同:有扑翅速度快的,有慢悠悠滑翔天际的;体型不同:有笨拙的肥鸭子,有仙风道骨的鹤,有小家碧玉的画眉……道德水准不同:有鸠占鹊巢的杜鹃,有择木而栖的良禽……有群居的,有寡居的,有双宿双飞的……

  每条命都是一个宇宙,人类又怎能真正了解一只鸟,就是靠观察到的外部形貌、生活习性,甚至凭人类自己的一己好恶来评价一只鸟。吃粮食种子的就是坏鸟,因为跟人类争夺资源;吃树木寄生虫的、吃害虫的就是益鸟。典型的人类中心思维,但是人的大脑就是以自己为中心辐射出去的,把自己的全部精神投射到自己看到的世界中。所以,人类对鸟类的各种喜好反映的不过是人类自己的自恋自怜。你是猛禽?是仙鹤?燕雀还是鸿鹄?

  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是如此生动和自然,再看看你碰到的各种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天才怪才庸才奇葩,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鸟类的智能我们又了解多少。鸳鸯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早已被证明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可是还是有一些鸟终身一夫一妻制,这是智能决定的还是生物本能呢?我们老是说蜜蜂建窝鸟类筑巢属于生物本能行为,而设计师建造房屋才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设计行为,证明了人类智能的高端大气,证明了人类作为灵长类之长的合理合法性。可是这都是真的吗?我宁愿相信猴群中发生的霸王硬上弓是生物本能行为,我还是无法理解有些鸟类中的一夫一妻制也是发自本能的。人类究竟对这个世界了解多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