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饭读后感锦集
《灵魂饭》是一本由余华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灵魂饭》精选点评:
●高中时候读的。不太记得内容了。只记得他描述他儿子被自己吓哭那段。挺有意思。
●: I267/8924
●余华的儿子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在马丁路德金友善的桌前,印第安人应该坐在哪一段?
●出版社太不负责任了!!!
●读了大概有两年了 = =
●读到后面不想看了。
●生活中的一些事。
●喜欢他的笔风
●能够看出此为「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的铺垫
《灵魂饭》读后感(一):像他这样写小说
几年前买的旧书了。因为前几篇文章的内容是余华写自己儿子的,就来了兴趣一路看下去。这些散文的品质没法跟余华的小说相比,不过余华讲述了不少自己小说的素材来源和写作体会,他怎样从日常的细微生活中发现可以搬到纸上的故事,有参考价值。
《灵魂饭》读后感(二):灵魂饭里没有了文魂
我还是比较喜欢他早期的那本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
当时也是看过这本以后才喜欢上了余华的文字.
不过这本<灵魂饭>看完后,发现有很多与以前的随笔重复的内容.
唯一记忆深刻的就是他讲的让孩子听音乐的故事还觉得有趣.
《灵魂饭》读后感(三):好
看了以上那几位对该书的看法
说说我的感觉 我感觉这本书更能让读者从作者的另一面去了解作者的内心以及他对做人、写作的态度
我喜欢看其中他描写小时候如何装病及导致的可笑后果、想吃肉想出的把戏.......最好的是最后面对写作的阐述.....让我明白了,在写作中的种种..
《灵魂饭》读后感(四):粗读<灵魂饭>
一开始被灵魂饭这个题目吸引了,第一章两个童年里,我很喜欢可乐和酒那一篇,也被医院里的童年所感动,亲人的哭泣声竟然在一个孩童耳朵里听出了亲切~第二章里面收录的灵魂饭和光州起义那一些事,开拓了我的眼界,倒是最后一篇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里提到的欢乐让我印象深刻,第三章前言和后记,看的不是太明白,因为我一部他的作品都没有看过,只是模糊的知道活着这部电影在中国是禁片,是国外上映后辗转进入中国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原著的作者就是这本散文的作家余华。
《灵魂饭》读后感(五):美国--灵魂饭;韩国--光州起义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韩国的文章。除了哈韩的小孩,国人多不喜“高丽棒子”。匆匆的韩国之行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美味的人参鸡。但余华的描述让我们了解了邻居的另一面。自焚的爱国青年,刚烈的民族性格。
2008年11月,OBAMA当选美国总统,再去看《灵魂饭》,就有了别样的意义。2008年12月,第一次听说刘晓原。他的粉丝梁文道写了《大家一起来》。打印出零八宪章,看到其中一些句子心说:这是不可能的啊。也许应该象ADDIDAS一样乐观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