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这样用药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是一本由鲁翔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一):科普实用,有备无患。 科普实用,有备无患。
科普实用,有备无患。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惊呼,其实不只是中老年人,不是等我迈入中老年的行列后才开始注意用药,而是从有用药的意识开始就得注意了, 如果具备一定的用药知识可能还好,完全凭着感觉和视觉喜好选择多少是让人担心。
按照自己认为的方式去给自己下药,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也对网上流传的那些药方抱有了跟大的怀疑态度,我自以为的常识原来都是错误的。
建议大家多多的读读此类的书籍,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二):中老年人怎么用药
读这本书,就一直在琢磨:这本书,该给谁看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贡献一下我的老爸。
我的老爸多年致力于药学研究——千万别误会,是自己研究、自学成才的那种。
从小,我们只要一有不对付,爸爸的形象瞬间就很高大。他要决定给我们怎么治疗。只要有三分奈何,是不去医院的,虽然那会儿的医院远没有现在这么贵,某些医生的心也没有这么黑。
后来老了,就天天寻思着自己该吃什么药。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药房。即使有病去医院,心心念念的不是诊断,必定是:“让医生给开点正经药就行啦。又不贵又顶用的!”
看到了这本书,太适合老爸看了,终于有机会纠正他这个自己捣鼓的习惯,也是正规医院的医生来指导。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三):中老年人用药儿戏不得
拿到书的时候特别忙,所以是老妈先看的。老妈看完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好好看,给自己长点生活用药常识。我的那一点经验原来都是有很多误区的。”
等到自己看的时候还一直忍不住同老妈讨论,我说,“以前感冒的时候您老让我去买的药原来都是不能乱吃的抗生素啊!”老妈说,“这些都是人传人,道出来药方,有效果就有人相信。” …… 也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哪里知道滥用这些抗生素的危害,又哪里知道这些对治感冒有效的药都是属于抗生素一类的多。只知道感冒了就去药店买点消炎药,原来所谓的“消炎药”竟然都是抗生素,而抗生素乱用原来是会损害身体的。
有句老话,“是药,三分毒。”对于用药,有时候不只是看药对治病的效果。还要看自身的身体是否处于敏感时期。看着书上说的要注意的问题和点出很多平时老百姓所认为的常识上的误区。不得感叹不懂得用药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年人要注意的问题特别多,特别关于用药这方面。可这个“很多人”里面并不包括像我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 稍不留神,稍不注意,都是麻烦事。儿戏不得!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像我一样的想法。极少看这类型的书籍,但是这次真的认认真真的拜读。希望记得,希望自己能懂,希望自己多长点生活常识。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四):给爸爸妈妈的守护
人到中年总是会有一些身体上的小毛病,只要不是大问题,真的就是阿弥陀佛了。生病了,就少不了看病吃药,可是吃什么,怎么吃,甚至是到底该不该吃,到那种程度才该吃,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像是我爸和我妈如今都有高血压,也都一直吃着降压药。之前我们家真的就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血压降了就少吃或不吃药,等到血压高了再吃药,原来这样是大错特错,盲目停药还有不按时服药的危害都很大!
还有家居常备药,像是感冒药、止痛消炎药、消化不良药、口腔溃疡药、外伤类药物等自然都要准备一些,但,说是常备药,并不是说使用起来就可以肆无忌惮毫不顾忌。要找准病因后再用药,尤其是止痛消炎药要和其他药分开服用不要混用,别看这些细枝末节,真的出错了,那可是追悔莫及。
还有书中讲述“脑卒中”的一节,对我来说真的是太需要了,前几天还想着上网好好查一下,因为如今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大隐患,而且脑卒中来得突然,完全让人防不胜防。其实,对付脑卒中,预防很重要,这时候就不要讳疾忌医了,如果家中老人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不妨现在就开始进行药物干预,防患于未然。当然还有脑卒中发生的前中后我们该如何应对,作者也有详细的讲解,都值得我们仔细研读!
还是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好心情、好睡眠还有锻炼身体才是最好的良药。与其花钱去买一大堆保健品亦或是等到身体真的出问题了去吃药,不如从源头做起,从自己身体本身入手,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把头疼脑热屏蔽在健康的铜墙铁壁之外。
真的获益匪浅~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五):用药知识不可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群体中讳疾忌医的情况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保健与养生开始成为热门,但是依旧有许多人缺少相关的用药常识,存在相关盲区。甚至偏听偏信,以网络上传播的虚假信息为准,造成了经济与自身健康的损害。而《中老年人这样用药》我想是很贴合于当下所需的,一方面是社会老龄化,老年人群体比重增加;另一方面是迈入中老年阶段,或多或少身体都会出现衰退老化,还有一部分群体需要长年与疾病共存。那么树立一种对待药物的正确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并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开篇第一章中,作者为我们科普了一些中老年人不知道的用药常识,或者说是早就存在的一些疑问。比如“是药三分毒”吗?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中药比西药安全吗?诸如此类。可以说不仅是中老年人,只要是有吃药或购药经历的人来说,都会有兴趣了解一番的。《中老年人这样用药》里还有关于中老年人一些常见疾病的针对性内容以及相对应的药物、其所产生的副作用介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的相关信息越多,也越有助于在服药过程中以一种积极态度进行治疗。
对于医学相关知识有好奇,想要了解一定基础知识的读者,应该注意选择这一类由专业医生撰写的书籍。家中成员健健康康、身体硬朗,在这本书里也能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像是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与作息,调节情绪,运动规律。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健康快乐生活。或是说提前了解步入中老年阶段,可能会遇到的病症有哪些,对照进行自我观察与体检,及早进行身体调整。
全书在版式设计上流畅明晰,选用绿色这一健康色,就是字号对于老年人来说阅读起来会比较吃力。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六):是药三分毒,合理科学用药很必要——读《中老年人这样用药》
记得小时候,凡是有个头疼脑热,身体疼痛,家里就会说喝一篇去痛片吧,好似真应了这药的名字。现在才慢慢懂得,药品不能随便乱用。
“60%的人不知道酒后服药有致死危险;50%的人不知道用牛奶服药,会阻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50%的人不知道,服药后立即卧床,可能引发食道溃疡……”看到这组数据以及内容惊呆了,对于酒后服药以及非水液体服药这两点多有了解,但是对于服药后不能立即卧床就完全不知道了,生病了嘛,喝过药躺下感觉好似理所当然似的,没有到会有这么大的隐患。
读了《中老年人这样用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认知与提升:
实践出真知,科学护健康。作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的鲁翔院长,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很多中老年人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存在太多误区,从而导致小毛病好不彻底,大毛病忽好忽坏。因此中老年人用药科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不必言。我们也需要从中认识误区、走出误区。
贵不代表好,便宜不代表没用。药物讲究对症下药,吃药也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每个个体自身情况不同,因此应该根据自身病症选择合适的药,钱花在刀刃上。
日常用药和慢性病用药各有误区与雷区,我们需要避开。书中列举了15种慢性病服药注意事项、20种日常小毛病的用药误区,还有30种居家常备药、海淘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效指导我们的用药。三高、痛风、甲状腺、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等等来龙去脉一一讲解剖析,可读性与趣味性并重。
总之,这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籍,家庭常备。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七):中老年人用药指南
人入中年身体机能退化,疾病便会找上身来,这时候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较差,再加上中老年人的体质较差,因此用药的方法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
这本《中老年人这样用药》是鲁翔医生的著作,他长期从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医疗工作,擅长中老年相关疾病的用药和健康保健工作。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医生来不及告诉你的知识。 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年纪较大的长辈,他们可能不太了解药物的相关禁忌,甚至可能没有基础的用药知识,在服用药物时由于没有遵从相关禁忌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首先我们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用药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药物常识。 在有了对药物最基础的认识之后,我们需要额外关注中老年人容易患上的三高的药物使用说明,在当今社会我们的食物越来越丰富,过多的食物摄入导致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逐渐升高,三高人群逐渐增多,中老年人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然而,大部分人对于三高却没有太过于紧张,甚至对三高的基础用药都存在着误区。在这本《中老年人这样用药》中详细的讲解了该如何正确的用药。 我的父亲有高血压病症,对于降压药他也是时吃时不吃,这本书中对于这种吃吃停停有说明,这种方法是不科学且不可取的,我也向父亲说明了了该如何正确的使用药物。 这本书涵盖范围很广,事无巨细的进行科普和介绍,简直像在我们身边有一个小医生,你想知道的基本上都可以在这里查到。另外,这本书也并不是只为中老年人进行指导的,有许多知识和用药指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到,真正做到一书在手,全家可用。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八):正确用药,健康长寿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是一本用药常识书,通俗易懂,适合所有人阅读,是实用性极强的用药指南。
每年有很多的中老人,因为不正确服用药物,而被送往医院急诊室。老年人往往会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但由于记忆衰退等原因,容易出现忘记吃药、剂量错误等问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家庭照顾者在确保家中老人正确服用药物方面,也有很多的误区,需要借助这些医药书籍,来掌握进行服药时间和药物分类的知识。
用药需谨慎,吃药不能乱吃,如果由于自己身体的某些病症而胡乱吃药的话,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比如腹痛、腹泻这类的病症首先要确认的是肠炎、肠胃炎还是胃炎等病症,甚至要考虑心脏问题。不要随意使用止泻药物。
书中讲述药物对于治疗疾病的作用,若使用不当,就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应格外谨慎,掌握一些正确的用药观念,合理用药,快速治愈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有时患有多种疾病,用药也相对较多,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后会产生毒性,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危害身体。因此,掌握用药针对主要疾病施治,绝不能乱用药。
从《中老年人这样用药》书中,了解一定的药学知识之于我们维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多么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医学药学知识根本没有任何了解的普通人,更加需要这样专业性的书籍的帮助和指导。
求医问药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必须要靠专业医生来解决,可是真的对医生开的药就放心的吃吗?那就只好自己去弄明白了。读这本书学习医学知识,了解各种用药的常识,真的会很受益。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九):中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人到了中老年的时候,说不得各种各样的毛病便不请自来,从此如影随形般的跟随者自己。为了与这些不速之客们长期作战,我们从此不得不开始依赖于各种药物。随之而来的便是这样一个问题,用药安全或者如何用药。这对于长辈们是一个难题,对于晚辈同样如此。或者也是有感于此,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鲁翔近期出版了一本名为《中老年人这样用药》的科普书籍,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问题。 老话常说,是药三分毒,因此,如何正确的面对“药”这种东西便是我们首当其冲要去解决的。在本书的第一讲中,鲁翔教授便为我们整理了许多用药小常识,包括对药本身的认识,中药与西药的对比,国产药与进口药的对比以及药品的服用与保管等等。虽然看起来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东西,但是只有真正经历过得人才会明白这些东西有多么的重要。就像是中药与西药哪一个更有效一样。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他们对于中药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他们认为中药的成分比西药更安全,副作用也会更小一些,也因为中医的一些看起来十分玄乎的理论,他们相信中医比西医更加的高明。但是究其科学性上来说,这实在是值得商榷的一个问题。在有关中药与西药的对比上,鲁翔教授有着非常详尽科学的解释,我们一定要注意。 本书更重要的内容还是在讲中老人年如何用药,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那么为了讲好这个大问题,鲁翔教授将中老年人如何用药按照常见疾病的不同分类分开来讲,假如你常年被糖尿病、三高之类的疾病所困扰,那么你就去看本书的第二讲,如何你困扰于贫血或者营养不良,那么你的答案则在本书的第六讲;如果你常年因为“老慢支”而头疼,那么本书的第九讲你绝对不要错过;就是这样分门别类一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相应的章节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么说这些讲解详细到了什么程度呢?在讲述有关于高血压的用药安全的时候,我们看到鲁翔教授是这样说的,从常用的降血压药物的分类、应用人群到不同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禁忌,到药物如何服用等等事无巨细,基本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困扰在其讲解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正如读者所评价的那样,只有药吃对了才治病,正确用药,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我想,鲁翔教授的《中老人年人这样用药》实在是名副其实,所言不虚。 不论是出于对自己长辈的关心,还是为了自己以后不在用药问题上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情况,我们都有必要去好好学习一下这些通俗易懂的用药科普知识,看似毫不起眼的问题,在未来很可能就会帮助我们避免不少意料之外的麻烦与困扰!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读后感(十):家庭的好帮手,中老年人用药的好管家
已经步入中老年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体力大不如从前了,腰酸背痛浑身不舒服了,常常头疼感冒血压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抵抗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了,一些小毛病不请自来,随时都会找上门来,为了对付这些小毛病,家庭用药必不可少。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自己在家给自己看病,找几粒觉得对路的药片吃上就觉得万事大吉了。错!这是一个大多数中老年人常有的用药误区。
药不是万能的,是药三分毒。怎样服药才更安全?《中老年人这样用药》教给你“用合适的药”,让你了解更多的用药小常识。
用药要根据症状有所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己去药店或超市购买一些家庭必备药品,在选择药品时要注意检查有效期;用药时不要随意增加药的剂量、和品种;根据自己的症状向医师咨询或及时就医。
用药也要讲究时间:
一天中人体的生理机能、激素分泌都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药物要按照最佳时间来进行服用,比如降血压类药物最好在早上服用;抗心绞痛类药物一般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糖类药物宜饭前15--30分钟服用,合理的安排好用药时间,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止痛消炎药要避免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重复交叉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止痛药前要找对病因,不能盲目服用,用药期间注意不能饮酒等等。
《中老年人这样用药》是一部家庭必备的科普手册,帮助你改变对药物的错误认知。
药吃对了才能治病,正确用药,改变用药误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