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目标》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大目标》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31 04:17: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目标》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目标》是一本由[英]理查德·怀斯曼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目标》读后感(一):跟着《大目标》,早日实现自己的大目标!

  刚过完圣诞节,大家又要忙着准备跨年了。还记得年初时候设立的flag吗?目标是实现了呢还是啪啪打脸了?如果实现了那真的特别棒。如果没实现,这本《大目标》就可以帮助我们按照步骤有效地去改善那些拖延甚至是懒惰的毛病,最终帮助我们实现心中的目标。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用“阿波罗登月”故事来向我们一步一步揭示我们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幽默通俗易懂,在讲述登月故事的时候穿插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进行解读和指导。 书中每章的最后设置了登月备忘录,按照不同的主题深入地进行了讲解。书中还贴心地总结了章末小结可以方便我们回顾该章节的重点内容。作者博览群书,书中还进行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他的论点和立场,比如凡尔纳、海伦凯勒、JK罗琳等。书中还介绍了真正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做到见贤思齐。 这本书的逻辑性特别强,书中还提到了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还有一些专业的心理学测试性问题用以让我们好好地了解自己和聆听内心的声音。 作者总结出登月工作人员成功背后的八项原则。这也是整本书的最硬核的部分。首先是树立大目标,还要让自己追逐自己的激情。第二就是要利用好逆向思维,找到最佳方案。第三是尝试一些方法增强自信并坚持行动。第四是要采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从失败中学习宝贵经验。第五是要确保自己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第六就是要克服恐惧继续行动。第七是要预设将要面临的问题,快速找到应急方案。最后要针对突发事件学会随机应变才是成功的关键。 这本书中时不时总会有金句出现,比如“飞向月球吧,即使最终登不上月球,你也能落在群星之中”“不要设立小目标,要么做大要么回家”。所以这些具有魔力性的话语可以在关键时刻给内心一剂强心剂。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收获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技巧,借助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登上属于自己的月球。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规划和目标又要树立起来了。不如早点跟着这本书学习一下,期待新一年新目标的早日达成。

  《大目标》读后感(二):先挑战“丧”

  

在理查德·怀斯曼的《大目标:用“阿波罗登月”思维挑战不可能》之前,市面上有一本奥赞·瓦罗尔的《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所以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同一本书呢。现在,登月计划,发射火箭已经不是航天领域独享的课题,航天领域从业者的思维模式和经验已经外溢,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的励志加油站。

理查德·怀斯曼通过《正能量》这本书,创造了“正能量”这个词,并且被广泛运用。不知道这本《大目标》会不会畅销。

《大目标》从八个方面借鉴了登月计划的经验,总结成八个原理。书也因此分成八章,大部分章节都有练习和“登月备忘录”,方便读者实践。

八个原理分别是:激情、创新、自信、从失败中学习、责任、勇气、做好充分的准备。

看上去,这八个原理也没有特别之处,对我来说,并没有重要的认知上的突破和提升。登月思维,更像是让这八个原理能够形成某个逻辑关联的一个线索。

对比一下《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提炼的七种思维模式:目标选择思维、处理风险思维、第一原理思维、执行力思维、避免犯错思维、应对突发思维、从失败中成长思维。看来作者们从航天领域受到的启发也大同小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七个或八个原理的确是实现目标获得成功非常重要的几个维度。我自己也尝试着从这几个维度来促进目标实现。实践下来,最难的是开启一个“大目标”。

《大目标》的题记选择了肯尼迪总统1962年9月那段“志在必得”的登月计划宣言。《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也是提到肯尼迪总统登月计划“不是因为做到这一切轻而易举,而是因为困难重重”。我们瞠目结舌王建林的“小目标”的时候,很难真的会举起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大目标”。这样的激情和雄心,只有疯狂的人,坚信自己生来就肩负某种使命才会怀揣。而普罗大众芸芸众生,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作者理查德·怀斯曼给了一个小窍门:想一想小时候经常做什么,这个方法蛮好的,不过估计很多人也想不想来小时候经常做什么了);或者还没开始实践,就已经被想象或者现实的重重困难给吓倒了;或者遇到阻力激情就消退了。

看看我的这段话,就比较丧。手边备一本《大目标》,至少可以“警钟长鸣”。

  《大目标》读后感(三):思维的转变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有哪些行为?脑子里想一想,念头一闪而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周而复始,所有的事情都停留在最初的阶段。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尝试翻开《大目标》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其实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还不是那么憧憬,心里想着一本讲登月的书,就算加入了心理学的拆解,也不会那么吸引人吧?只是觉得当下的我确实需要目标,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阅读了这本书,但是随着自我完全沉浸在它塑造的氛围中,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里面还渗透了一些实操的内容,能让你立马开始实践,尝试刚学的精髓。与此同时也会促使你开始思索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以及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有了一些基本的认知。

我来通过拆解自己经历谈谈对这本书的感受:我想要跳街舞。

第一,对跳舞这件事情充满激情,并且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对刚入大学的我来说就是能成为街舞社团的一员,并且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并且将这个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每一次练习的时候都不断告诉自己,这样做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在练习的过程中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创新)。我在接受师兄师姐训练的时候,有一次对他们的步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刚开始他们都不是很认同,觉得不可行,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可以的,只是现在我的舞步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无法展现出来。于是我私底下开始加倍地练习,渐渐摸索到,于是我再次找到师兄师姐,和他们讨论,但是他们说想法不错,可是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可行性不高。我没有放弃,而是找到了社团的指导老师,跟他说了想法,他没有否定我,而是给了我一些修改动作的意见,回去我进行了调整,后来这个舞步被加进了我们练习的舞曲中。

第三,不管遭遇什么,都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信)。在成为正式社团成员之前,我们要在广场进行独自一人的才艺展示。这对当时我来说真是太难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做不到。朋友的鼓励让我有了站上去的勇气,也就在那一刻我体会到自己相信自己的可以带来的多么大的力量。

第四,失败是上天给你的另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居然在一次重要的表演中跳错了步伐,使得团队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我很懊恼,当时的我好想选择逃避,逃离这一切,但是理智告诉我不能这样,于是我冷静下来,思索自己为什么会跳错,原来是自己太紧张,太重视导致的,所以我找到团队的成员,坦诚了自己的失误,也为拖了大家的后腿感到抱歉,并把这次当作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大家并没有怪我,而是让我不要放在心上。

第五,舞蹈(任务)不会因为我而失败。努力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不要拖延,不要做假大空的承诺,而是要积极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第六,敢于试试的勇气(但不是鲁莽)。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迟早都得做,那为什么现在不行动呢?不要给自己的太多的借口,要想跳舞,音乐响起,脚步就可以旋转。

第七,假若......将会怎么样(预则立)。在跳舞的时候预想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想好应对方案,即使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你也不必仓皇失措。

第八,随时灵活不死板。在舞台上任何事情都会发生,这时需要具备灵活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们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个目标,为目标点燃激情,采取行动,并且主动逆向思维,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灵活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那么你离自己的“登月计划”近在咫尺。

读完这本书,对自己之前没有完成的很多事情有了一些坦然,原来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要想追逐远大的目标,做好以上的八个心理准备,飞向属于自己的月球,即便最终未能登上月球,你也能落在群星之中。

  《大目标》读后感(四):你的心配得上大目标吗?

今年的目标=往年的目标?

每到年底做新年计划,很多人发现:往往只需要把今年的年份改一下,就是下一年的计划了。

为什么自己定下的大目标却往往没能实现呢,是自己好高骛远,目标太大了吗?

要知道,50多年前,美国人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在发射载人飞船的“阿波罗”8号时,也不过只有5成把握。

如果你设定的目标有50%以上实现的可能性,就值得全力放手一搏。

所以,出错的可能不是你的目标,更可能是你没有配得上大目标的心态。

“飞向月球吧,即便最终登不上月球,你也能落在群星之中——莱斯·布朗”

1

理查德· 怀斯曼是一名获得爱丁堡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国际心理学专家致力于以科学方法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看似无法用理性思维理解的行为。

《大目标》

理查德· 怀斯曼 的多部著作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畅销书“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的《正能量》和“揭秘日常生活中古怪之处的”的《怪诞心理学》正是出自他的手笔。这一本《大目标》则是怀斯曼用心理学知识拆解如何实现大目标的励志之作。

2

在《大目标》书中,怀斯曼通过将个人访谈、任务档案结合心理学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前、中、后各阶段的心理因素,并进行目标拆解,并进一步应用于个人目标实现,拆解出实现大目标需要的8个心理准备。

八个心理要素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目标是集合了某一段时间里所有美好的梦想。其实,大目标更应该凝聚自己所有的行动力,为之逢山开路遇海架桥,一往无前的心态。

3

1968苏联的“探测器”5号宇宙飞船携带动物成功完成绕月飞行,并安全返回地球。按照原定计划,美国最快也要到1969年2月才能完成登月舱的测试。急于在苏美太空竞赛中获胜的美国政府高层,要求提前在“阿波罗”8号上实行载人绕月飞行。

本应在几个月后的解决的登月舱问题,被提前摆在了阿波罗计划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面前。经过“抗拒”的第一反应,他们很快接受了这个激进的计划调整。毕竟几个月后,人不会变的更聪明,设备也不太可能更先进,多年筹备“阿波罗计划”的他们明白,这些风险早晚都要面对的。

当预料中的问题需要提前面对的时候,那就勇敢的去面对它。问题只是需要提前解决而已,目标不变,同样的问题迟早都必需面对的,不如用积极心态去面对,找出解决的办法。

“如果你要去月球,那你迟早都得去月球。”——“阿波罗”8号飞行主管格林·伦尼。月球上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1969年7月24日“阿波罗”11号载着包括阿姆斯特朗在内的三名首次踏上月球的英雄成功安全返回地球。科幻作家凡尔纳的登月幻想,被美国人用阿波罗计划变成了现实。

4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目标》的每章登月故事后面,理查德· 怀斯曼都附带一份心理测试以及面对相关问题时的心理学建议。不管你是想创业、想跳槽、还是想找到完美伴侣、提升家庭幸福感,本书也许都可以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