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1000字

2021-02-01 04:5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1000字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是一本由[英] 马里恩·杜查斯(Marion Deuchars)著作,后浪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一):工作就是工作,玩就是玩~一本成年人专属的书!

  

几年前关于“解压涂色”、“治愈涂色”的风,吹得很火,有一本号称是“最治愈、最解压”的涂色本被朋友圈大肆宣扬,我曾经也踩过这个坑,买过一本由黑白线稿组成的黑白画集,书中隐藏着各种有趣的生物,在读者上色的时候,就会发现在秘密花园里的各种动物。

但实际上,这种框框条条的线稿画集,不仅不会让我解压,反而是让我致愈了!机器印刷的线条细又小,每每涂色,都会被迫涂到外面,条条框框的,对于强迫症来说,真的很折磨了,我只涂了一片叶子,就再也没有打来过这本书。

我总觉得,这种涂色书,内容做的太细致,简直是太要命了!不会解压治愈不说,还会让人抓狂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二):《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这本好玩的书可不只是孩子喜欢,家长也可以从中找到乐趣

  

当孩子长大到三四岁的时候,充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本能地开始想涂涂画画,愿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家的橙子姐从小就特别喜欢画,几年前我正准备把她送去培训班的时候,我的一个从美院毕业,现在正在高中教美术课的好朋友,奉劝我不要送孩子去绘画兴趣班,理由是让孩子自由发展,等到了8~10岁再系统地教授画画,这样的话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有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专业人士的话一定要听,这几年,我没有送孩子去美术兴趣班,橙子的画作里一直都色彩鲜艳,包含生命力,但我也一直努力为她搜罗各种艺术类书籍,最近我遇到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真的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来头可不小,它是英国插画师和畅销书作家马里恩·杜查斯,英国“D&AD黄铅笔”大奖得主经典之作。

马里恩·杜查斯共创作了8本童书,其中处女作《让我们创作伟大的艺术》畅销全球30万册,她的图书和广告设计作品先后获得了全球年度创意与设计大奖“D&AD黄铅笔奖”插画设计奖金奖、纽约艺术指导协会(ADC)国际设计奖金奖和银奖、英国插画界荣誉V&A博物馆插画奖。她的作品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特别是独创的手写体,享誉国内外。为了保留原书的风格和趣味性,这本书的大部分字体参照原书字体风格一一手写而成。

这本书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第一,保有孩子的好奇心和创作力。

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说:“一个想象力很强的画家,总是想尽力气把模特画得合乎自己要求,但是由于他自己被世俗之见所包围,而眼到所能及又都是这样的东西,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所左右。”

孩子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思想独立,这些都是突显创造力的明显标志。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就是一本开放主题的书,深入浅出,用孩子完全可以理解,并且觉得有趣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了艺术思维的教育。孩子们可以从7个主题任意一个开始,这给了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留白,完全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玩儿”这本书 。

第二,这是留白的一本书,有待于它的读者来完成它。

在兴趣班和美术课堂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训练模式: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这种拷贝或克隆的训练多了,技术提高了,只能说是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长期如此。这种机械地“复制”始终由眼到手,于是眼里有画,心里却没有画。

兴趣班和课堂教局限的思维方式,像一把锁一样,锁住了孩子们的思维。相对于一本正经的教来说,一边玩儿一边学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就像是作者在和读者的做的一个互动游戏。比如铅笔画,书中列出22种不同的图案,接下来就是两页留白,你能用铅笔画出什么样的图案呢?小小的引导一下,主场顺利移交给读者。艺术是思维方式的集合,更欢迎读者的参与和尝试,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三,这本书就像是一本万花筒。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看起来内容十分随意,实际上涉猎的知识面十分广泛,书中把造型艺术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领域和技法都在玩中加以体现,这很符合视觉审美和造型艺术能力培养的规律,相当于把世界顶级插画家的艺术启蒙班搬到了你家的书房,不仅对孩子有启蒙的价值,对于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来说,也对提升艺术感非常好的好处。另外这种这本书的存在还可以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补充,它会引导孩子们更加自由的学习艺术和美术。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三):乐在其中的艺术启蒙—玩着玩着就爱上了

  

“孩子们不是在兴趣班,就是在上兴趣班的路上。”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在学前培养中,艺术课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有音乐类的跳舞、唱歌、钢琴、架子鼓,有美术类的画画、版画、雕刻,有体育运动类的篮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很多孩子都不是单独学一门,常常弄得他们目不暇给。

我从小也有一个艺术梦,唱歌跳舞画画我都喜欢,可惜那时候没有这个条件,也成为了我心底的遗憾。现在对于孩子的兴趣,我都是尽量满足。但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我不愿意选择网课,也不想给孩子报太多的兴趣班。

那么,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用什么方式更简单高效呢?正好遇到《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满足了我对孩子美术启蒙的全方位需求。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由英国马里恩·杜查斯亲自策划,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自由、奇幻、特别的艺术启蒙空间。马里恩·杜查斯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并屡获殊荣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她的作品独树一帜,曾出现在《纽约时报》和皇家邮政邮票上,也为企鹅出版公司和杰米· 奥利弗设计插图,为福特和F1赛车、以及三星设计广告作品。她曾获得全球创意与设计大赛“D&AD黄铅笔奖”插画设计金奖。这是全球最享声望的设计大奖,她的功底可见一斑。她的《让我们创造一些伟大的艺术》,已经推出,就得到广泛认可,成为畅销书之一。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读书,更是让我们全方位地释放天性,激发出大脑中对形状、颜色、色彩原始的认知和想象。真是太有趣了,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玩中启蒙,轻松自在

和一般的书不同,它是A4纸那么大的开本,封面上就是多种元素的组合,造成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太好玩了!你能用铅笔画出多少种不同的线条?用一条线画满整页,会是什么样有趣的迷宫?满屏的点,可以连接出什么样的立方体?

把硬币蒙上纸,然后用铅笔在上面磨,就会出现硬币的图案,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这叫做“铅笔拓印”,其实不仅仅是硬币,贝壳、硬纸板、回形针都可以拓印,通过不同的组合,能创造出一条有花纹的鱼。还可以用不同颜色拓印,变成彩色花纹的鱼。超级简单又有趣,孩子们马上就动手拓印起来。

一个武功高手,“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草木竹石均可为剑”。马里恩·杜查斯作为一个插画高手,教我们把身边的东西全部利用起来。铅笔、彩铅、手指、嘴巴、滴管都可以用来画画,瓶盖、树叶、油墨都可以创造图案。

生活中处处有美,也就是处处充满了艺术。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思想和眼光,艺术的种子就悄悄地萌芽了。

潜移默化,艺术熏陶

全书分为8个部分,分别是常用艺术创作材料、绘画、颜色、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和图案。第一次看书,经常就会闪出这样的念头“哇,居然可以这样玩”“这个看起来好漂亮”“自然天成的图案,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其实看起来好玩的背后,隐藏着造型艺术的基本知识、领域和技法,让孩子们在玩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熏陶。

比如颜色启蒙中,互补色是指色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橙色和蓝色、黄色和紫色。用手指蘸颜料,在树上添上不同的叶子,用互补色画一棵树。画完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不同的颜色搭配,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

这种互补色的观念,也可以用在我们的服装、鞋包、配饰的搭配中,提高我们的穿搭品味。不过很多人并没有专门学过穿搭,为什么他们穿出来,别人看起来也那么舒服?那是因为这些基础的色彩观念,早在他们孩提时代就已经植入他们内心,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可以灵活运用。

所以那些随意背后,是大师匠心独具的安排,非常符合视觉审美和造型艺术能力培养规律。

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不少家长都觉得亲子陪伴是一件很难的事,讲故事要引导,画画自己又不会,搞不好就会着急上火。如果他们有了《这不是一本艺术书》,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拿笔划线谁都会吧,那么你和孩子一起画起来,看谁画的形状多。直线、曲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抛物线……数也数不过来啊。

随意画出曲线,把相交的部分涂上颜色,很简单吧。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呢。

把一滴颜料挤在纸质的调色板上,厚厚的挤一滴。将一张画纸盖在上面,然后轻轻按压,一个图案就出现了。换一张画纸继续按,直到按不出花纹。你会发现,所有的图案都不同。根据不同的花纹,加上人物或者装饰,让它成为一幅与众不同的画吧。

这本书不仅对儿童有启蒙价值,对成年人认识造型艺术和提升艺术兴趣也很有效。和孩子一起玩起来,别太自信,也许孩子的创造力比你更惊人哦!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四):没有高学历艺术背景,也可以给孩子艺术启蒙

  

说起艺术启蒙,我想很多家长都会一头雾水,艺术是什么?它不像数学,只有一个答案,也不像语文,用文字可以表达,也不像英语,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抽象的,私人的,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从发生学角度看,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有艺术创造能力的,他们简直是天生的艺术家。就像是毕家索所说:我用一生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马云在一次数据峰会上也提到:如果孩子不学艺术,只让孩子学习背、记、算的东西,那么未来30年,孩子将竞争不过机器时代。艺术像是欣赏一幅画、一段舞蹈,这些都是表现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能是故事,心情。艺术也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如何给孩子艺术启蒙呢?如果启发他们的艺术性呢?艺术启蒙不在乎孩子年龄的大小,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了,而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艺术启蒙的摇篮。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是一本可以与国际著名插画艺术家互动的游戏书,通过游戏引导孩子动手、动脑、动心,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评价这本书“这本书不仅对儿童有启蒙价值,对成年人认识造型艺术和提升艺术兴趣也很有意义。对于我国的入门美术教育来说,本书自由轻松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必要和有益的补充。”通过这本书,可以让没有艺术背景的家长轻松的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不是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简单的游戏,给家长很多的美育启蒙思路。

作者马里恩·杜查斯,生于英国苏格兰,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她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并屡获殊荣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她的插画风格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生动有趣。她的作品曾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其中包括全球年度创意与设计大奖“D&AD黄铅笔奖”插画设计奖金奖、纽约艺术指导协会(ADC)国际设计奖金奖和银奖、英国插画界荣誉V&A博物馆插画奖。

7大艺术形式,50多种游戏,玩出来的艺术感

名字“这不一本艺术术”是不是很让人疑惑,不是艺术书,怎么说可以艺术启蒙?确切来说,这是一本游戏书,一本关于艺术启蒙的游戏书,让孩子从游戏中感受艺术,培养艺术,一步步引导出孩子的艺术感。

打开首页,先开始介绍艺术创作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材料,有文字和图画,即使没有绘画基础的家长,也可以知道有哪些常用工具和他们的具体功能。常用的铅笔、画笔、颜料、橡皮等等。了解这些基础材料的同时,也可以给购买艺术创作材料有一个参考。

如果说学龄前儿童最喜欢的是什么?那肯定就是玩具和游戏了。玩具的存在也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一起游戏的伙伴。把启蒙放在游戏里,让孩子通过游戏感知艺术、知识的存在,要比枯燥的填鸭式学习有趣得多,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艺术启蒙的重点是在启蒙,而启蒙是让孩子感知艺术,喜欢上艺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边玩边去绘画,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本书分别是绘画、颜色、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图案等7种艺术形式,每个主题下都有七八个小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爱上艺术,也让家长了解艺术就在身边。虽然是50多种游戏,但是很多游戏是可以延伸的,创意的父母可以延伸出更多好玩的艺术游戏。

艺术不是假大空,调动孩子各种能力

绘画可以调动孩子的观察力、手的操控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而孩子画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是这些能力的最终体现。教会孩子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学习敢想敢做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也是受益一生的。

艺术游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调动孩子的创作思维。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如何表达自己呢?孩子可以通过简单的画画把自己的想法、心情表现出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书中色彩的部分可以让孩子探索色彩变化的秘密,什么是三原色,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根据书中的提示制作自己的色环,引导孩子调配出次生色,让孩子感受颜色的神奇变化。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颜色,用色彩绘画。

通过透视、3D、拼贴、印画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孩子调动起各感官,刺激五感的艺术感知,真正做到释放孩子的艺术天性。

在内容上不只是单纯的绘画,还加入了一些绘画技巧和数理知识,通过绘画、制作等表现形式,让孩子直观的感受这些抽象的思维。

零艺术基础指导书

最好的启蒙方式是家庭启蒙。有很多父母一提到艺术就不明所以,觉得自己不是艺术生怎么给孩子启蒙。其实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这本书中所有的游戏都是简单有趣好上手的,对于新手爸妈们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艺术启蒙引导书。不知道做什么玩什么,如果带孩子感受艺术,那么跟着这本书做就对了。

这本书每一个游戏都是先示范再引导的方式,孩子看得懂,愿意做。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

马里恩·杜查斯认为,如果你愿意尝试,学习艺术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遗憾的是,太多的孩子和成年人不相信他们能创作出任何足以称得上“艺术”的东西。有了《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这本书,赶紧带着孩子一起玩起来吧。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五):《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好玩又有创意的艺术创作技巧在这里

  如果一本书可以让你在上面乱涂乱画,纵情挥洒你的创作激情,可以让你和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互动,你愿意吗? 这篇文章就为小可爱们带来一本完全满足以上条件的儿童读物——《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本书作者出生于英国苏格兰,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并屡获殊荣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马里恩·杜查斯。本书由马丹翻译,由北京浪花朵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选题策划。 看到这里有木有觉得本书含金量很高?淡定,且听我继续分享。 本书特点之一就是处处散发着艺术启蒙的讯息。 书中有艺术家科里塔·肯特的一句话:“玩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玩”。这句话不管是评价本书,还是评价作者本人都太贴切了。因为从本书的书名、封面设计、内容排版、插图等,都给人一种“不按套路出牌”“草率了”的感觉。但是当我尝试着继续涂完那些预留的创作时,突然感觉到作者启蒙艺术的方式竟然是如此与众不同!居然还可以这样玩!也会在瞬间感觉到我的创作潜力和激情在不断被激发和涌出。 本书特点之二,这是一本游戏书。 本书中的启蒙方式也剔除了各种条条框框和繁杂的文字解说,直接将手绘稿作为书中的插图和艺术启蒙的框架。 书中不仅有大量益智游戏类体验章节,而且作者还将大量的创意思维点到为止,留下各种各样的开头,任由读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补全,有一种你怎么高兴怎么来的感觉。这样的启蒙方式大概没有哪个小可爱可以抵挡的住,就连我自己也经不住“诱惑”,成功在本书中大展身手,留下了一片片很有个性的涂鸦…… 言归正传,在你随心所欲的涂鸦中你是不是感觉很快乐?也许还会有一些有意思的想法跑进你的大脑!在这里说几句题外话,曾经看到一本书,上面写到激发创意的一种方法就是在纸上涂鸦。 接下来就看看本书中的具体内容吧。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常用艺术创作材料、绘画、颜色、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和图案。 就拿本书第二部分“绘画”来说,作者又将其细分为11种艺术创作技巧,因此我只选取其中两个技巧来详细阐述。 一、一条线画到底 一条线画到底?在画之前你当然会想应该画什么的问题,所以书中也给出了参考,你可以接着作者的线条去创作哦! 我们是不是总想着一笔一画勾勒出几乎精致又完美的作品,但这本书就是让你抛开以前的看法、习惯、常识、经验等,就是让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让你的思想与新的艺术思维摩擦、碰撞,也许在不经意间能就能擦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当我以为“一条线画到底”的艺术思维可以结束时,翻过页的“迷宫思维”又让我惊叹不已。 于是我艺术灵感的小宇宙瞬间爆发,想要让这幅“迷宫画”变成渐变色的;想要在它们的中空部位填充各种颜色;想要仿照“迷宫画”画出其他图形的画,比如:“圆圈画”“三角形画”“五角星画”“箭头画”等。 看吧,只要你大胆去尝试、仔细去思考、勇敢去想象,你的灵感源泉也会喷涌而出。 二,铅笔拓印 我小时候就玩过这种游戏,将一枚硬币放在白纸下面,铅笔在白纸上面画阴影,接着硬币的轮廓和花纹就呈现在白纸上了。当时觉得既神奇又好玩,现在重温依然是童年的乐事一件。 本书中又丰富了这个游戏的画法,可以把这种拓印方式用来填充一条鱼的花纹部分,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颜色来拓印,就这样一幅妙趣横生的作品又出现了。 好了,对于本书内容的介绍就到这里,如果小伙伴们还意犹未尽,不妨去书中亲自体验吧! 这本书虽然是少儿读物,但是我觉得喜欢绘画和缺乏创意灵感的小伙伴们也值得拥有,因为本书在激发创意灵感上的作用真的是太强大了。 这本书的风格一直在强调艺术是自由的、不拘一格的、别出心裁的,由内心激发的创作灵感才会更加珍贵。你get到了吗?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本书,我想说:这是一本好玩又有创意的游戏书!我喜欢这种好玩又有创意的启蒙方式!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六):让孩子用画笔自由表达自我,这就是艺术启蒙

  

在没有生宝宝之前,我理解的“艺术”,是挂在卢浮宫里丰富的古典名画、是画在莫高窟千年流传的惊艳壁画、是藏在600岁故宫里的名家墨宝,是那些高不可攀、触手不可及的神秘所在,它们身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时时刻刻吸引着人们驻足观望。当妈妈后才觉得,孩子第一次握笔在纸上浮若游丝的那一笔,怎么看怎么透露着“艺术”的气息。这大概是当妈妈后,多了发现生活的眼睛,忽而又想,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艺术,不就是来源于生活最后高于生活的嘛!

我们常常对“艺术启蒙”是抱有偏见的,认为孩子画画就一定要去画画班,做手工就要报名手作社一样,认为画油画、墨画、水彩画,做陶艺、雕塑、工艺品才是在学艺术,对生活中孩子拿起笔来任意涂鸦、把玩具摆弄成各种奇形异状的时刻,都忽略不计,殊不知,我们忽略了的是孩子在自由表达自我的时刻啊。

在浪漫的法国,孩子们的教育就是以“美术启蒙”开始的。之前看过一本《艺术游戏力》,就写了法国的婴幼儿如何通过美术(绘画、手工等)来接触到所有的知识,这些知识都会通过孩子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来触达孩子心底的深处,进而他们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记得更牢更久。他们的美术启蒙体现在时时刻刻,孩子们也很非常喜欢拿着画笔随意涂鸦,在餐厅等餐时孩子们会在纸巾上画画,家里也随处可见孩子的“绘画大作”,甚至家长会将孩子们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这种对孩子创作的有意培养和尊重,是我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让孩子善于去发现和创造美很重要,那我们作为普通且没有艺术细胞的家长,该怎样去给孩子做艺术启蒙呢?

最近看了一本书《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我恍然大悟!原来艺术启蒙可以这么简单!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的作者马里恩·杜查斯,是国际享有盛名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她的插画风格鲜明、独树一帜且生动有趣,她的作品曾在国际上获得过多项大奖。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乍一看,会觉得这是一本教画画的书,因为在足足两厘米厚的书中,每一页都在举例示范“你要如何去画”,可细细看下来才发现,这本书可不止教你画画那么简单,各种大奖拿到手软的马里恩·杜查斯,她的用意也绝不是教孩子画图那么简单。

料多馅儿足的游戏书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粗略统计大概包含50多种充满创意的绘画游戏,其中包含绘画、色彩、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和图案等7大艺术主题,可以说是料多馅儿足,创意满满。在每一个板块中,作者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孩子用一条线画一个迷宫,用颜料吹一个怪兽,用指纹画只小狗,用简单的形状搭建自己的想象世界,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等等一系列超级好玩有趣、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来认识绘画与艺术的魅力。

就算是没有绘画基础的我,也可以跟着作者一起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成就感满满!

与艺术家交流的互动书

我最看中《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的是,我们在看书做游戏的时候,可以和国际闻名的艺术家互动交流,这本身就是非常珍贵的。

我特别认同的一个观点是,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是在和作者思想交流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书中所表达的东西,来及各家之所长,进而使得自己不断进步与成长。

而这本书,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互动平台,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大量的无设限的开放式问题,让小朋友在思考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作者非常贴心的一点还有,从一条线、一个点开始,到最后的涉及到平面、立体、透视等知识点,由简入繁,帮助小朋友一点点学习,一步步前进。

润物细无声的数学启蒙书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还是一本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包含排列组合、三维立体、透视对称、逻辑思维的数学启蒙书。让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令人闻风退却的枯燥的定义式数学,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新知识,这一点结合的非常之妙!

在这一些看似无意实则处心积虑的安排上,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位爱艺术、懂艺术,更爱分享的美丽女士的细心。

创造力是可以习得的,让这本不是艺术书的艺术书,来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艺术!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七):玩这本可以胡涂乱画的艺术游戏书,纵情挥洒创意与激情

当我们内心苦闷,感到生活单调乏味时,可以用画画来排解,简单直接,在纸上随着心情,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喜好画画,不要去担心谁会评头论足,只需要尽情地绘画,就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所以艺术启蒙越早越好,让艺术陪伴孩子成长,培养开放性思维,学会表达自我,还可以提升创意能力。

有时候我们试图画一个具象的物体,但是没有绘画基础总是觉得不敢下手,有了《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就不必担心了,它是一本让我们毫无压力地开启涂鸦创作的百科宝典,跟随艺术大师玩转线条、色彩、形状、图案、颜料、拓印等等,开启一段奇妙的艺术游戏之旅。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际顶级艺术家、童书作家马里恩·杜查斯,从2011年至今,她共创作了8本童书,其中处女作《让我们创作伟大的艺术》畅销全球30万册。各类图书和广告设计作品先后获得了全球年度创意与设计大奖“D&AD黄铅笔奖”插画设计奖金奖、纽约艺术指导协会(ADC)国际设计奖金奖和银奖、英国插画界荣誉V&A博物馆插画奖。她的作品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特别是独创的手写体,享誉国内外。为了保留原书的风格和趣味性,本书的大部分字体均由设计师参照原书字体风格一一手写而成。

01 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艺术创作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喜欢画画,但是当拿起纸笔开始画画,却画不出像样图形,觉得无比挫败。这本书正是为你而准备。

这本书有大量的留白和游戏的设置方式,可以直接在书上乱涂乱画,肆意涂鸦创作,仿佛和艺术大师进行互动创作,一起完成激动人心的创作。

这本书同样适合孩子,而且家长懂不懂艺术都没有关系,有没有绘画基础更加不重要。

线下的绘画班一周只上一次,虽然打着创意美术的旗号,但是看孩子课后的作品,就会发现同质化、模式化非常严重,用这本书的话在家就可以艺术创作。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艺术启蒙,享受动手的乐趣,孩子们一般都不会拘束,能很好地享受这本书,不知不觉打下了运笔、色彩的技巧和感觉。还能够形成完整的作品,家长也可以买一些卡纸参照书中的作品,让孩子自由发挥,然后将孩子的作品装裱起来,孩子们会很受鼓舞,继而更加喜爱绘画。

让孩子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对话,发现自己用色、线条的特点、特性,越画得多越有自信心,带着这份自信未来可以坚定地应对各种挑战。

02 这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却有丰富的绘画知识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开篇作者先列举了常用的艺术创作材料,这些材料用具随处可见,易于掌握,然后分成七大板块,分别是绘画,颜色,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和图案。

每一个章节都列举了许多绘画的方法、创意和技巧,还会提出一些小问题,让读者们自由发挥,进行创作。比如在颜色这章节里,先介绍了色环,紧接着就让大家试试做一个自己的色环,还有混合色的练习,给一只漂亮的孔雀涂色,色彩组合,用色彩和胶带玩一个创作游戏,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绪等等许多练习。

尤其是互补色的学习非常好玩,用互补色画树,原本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棵树立刻就生动起来,而且非常漂亮,装饰手帐一定很美。

这种游戏创作在本书中非常多,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创意,跟随着这本书设置的游戏,好玩又漂亮实用。孩子爸爸看了也想要一本自己来涂鸦。

03 艺术游戏提升幸福感,打造创意思维力

成年以后,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画画线条拘束严谨,有些人画画恣意潇洒,单就创意来说,后者明显更加天马行空,而且据我观察,很大程度上能够自由挥洒笔墨画画的人,平时过得也不那么拧巴,比较豁达。

这本涂鸦创作书每一个互动游戏都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大人和孩子都可以享受一段富有创造性的时光,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绘画,一起玩。

通过一起做美术游戏,家长和孩子都可以释放压力,恣意发挥创意,和孩子一起分享创作的感受,收获,内在世界,也是非常难得的亲子时光。

在没有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创意会达到峰值。愉快的创作经历会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底,长大以后用绘画来度过独处的时光,既可以释放压力,也可以表达情绪,挥洒创意,通过动手,大脑也会变得越来越灵活,提升创意思维力,图像化信息也更加容易被大脑理解和记忆。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只需要一张桌子,还有一些非常常见的美术材料,就可以尽情地沉浸在自己的绘画和创作中,玩这些艺术游戏,不仅激发创作的兴趣,提升创意,还可以调节我们的心情,有了艺术的陪伴,日子自会阳光明媚起来。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八):上不起天价培训班,又不懂美术,怎么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

  

美国ABC新闻网曾经做了一期节目,邀请几位艺术家来鉴别美术作品,看看他们能不能分辨出大师和孩子的作品,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很多艺术家都判断失误。

在这三幅画里,只有一幅画是专业画家画的,其他两幅都是小朋友画的,如果我不说,你能猜出那幅是大师画的吗?

答案是第2幅,其他两幅是小朋友画的,而且创作过程都特别简单。拿第3幅来说吧,这个孩子只是将爸爸的剃须泡和颜料混合在一起,然后把画纸铺上去,就创造出一幅真假难辨的“大师之作。”

每个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很多成人自叹不如,所以许多父母特别注重给孩子做艺术启蒙。

那怎样才能点亮孩子的艺术潜能,避免在绘画路上走错路,走弯路,越画越聪明呢?《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将会给你完美答案!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是一本可以和艺术家互动的游戏书,作者是马里恩.杜查斯,她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并屡获殊荣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这本书是她的经典之作。

本书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7大艺术创作基础,知识全面又系统

全书内容编排丰富多样,知识全面系统,它从画画材料,颜色,形状,图案等7大主题,开启了孩子对艺术的启蒙。

书中内容看似随意,实则结构严谨,又不堆砌知识,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让全书变得简单有趣,增加阅读乐趣,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识,领域,技法等,又符合视觉审美和造型艺术能力培养的规律。

磨刀不误砍柴工,开篇就介绍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基础材料,包含铅笔、纸张、胶棒、尺子、粉笔、蜡笔、颜料等,这些材料都简单易得,作者还用直观形象,罗列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二,50种艺术玩法,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

毕加索曾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可见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何其重要。

全书采用开放式编排,可以画出任何自己能想到的、喜欢的作品。不像某些培训班,急于求成,让孩子依葫芦画瓢,比谁画得像。

比如,这一页“谁会荡秋千呢”?大人们下意识的会想到,肯定人啊,还用说!但孩子不一样,我问4岁的女儿,她说小猫在开心地荡秋千,它的朋友小马, 小熊,小猪,大象则在焦急地排队,催小猫快一点。

书中共50种创意玩法,不一一揭秘。但有个特点,都没有给出统一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尝试,想象和思考,用启迪的方式,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巧妙地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

三,玩中学,学中玩,事半功倍

艺术家科里塔.肯特说:“玩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玩。”

对孩子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能让他们玩中学,学中玩将会事半功倍。本书就将这个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介绍铅笔的时候,就引导孩子,用一支铅笔,一张纸,创造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世界。看似是让孩子画各种杂乱无章的线条,其实是锻炼他们的控笔能力和绘画基础。

还有,吹画,在画纸上,滴一滴墨水,用麦秆或吸管一吹,就能创作出很多有趣的作品。

甚至连意外掉落的墨迹,也能创造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形象。这些都能点燃孩子对这个绚丽多彩世界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艺术的鉴赏力。

艺术启蒙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是在成长之初,和他们一起学习成长,通过接触美的事物,帮孩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它就像一颗种子,想要它在孩子的心里扎根,需要环境的熏陶,也需要科学的启蒙。

如果你喜欢艺术,又不知道如何开始,或者想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又怕踩坑,那么这本《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刚好适合你。它全方位解决艺术启蒙难题,不需要有任何绘画功底,0 基础也能学,帮你轻松省下一大笔的培训费。

中国美术院原副院长宋建明说:“这本书不仅对儿童启蒙有价值,对成人认识造型艺术和提升艺术兴趣也很有意义。”

尽管,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但是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多一个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途径。当一个孩子可以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日常事物和人生挫折,拥有变生存为生活的能力,他的精神境界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沛。自然也就能找到更有趣、更自信的生活方式,为未来增添更多可能性。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九):艺术就要玩起来!一本好玩的造型艺术启蒙读物,大人小孩都能玩

  

我小时候是个兴趣爱好非常广泛的小孩,对什么都感兴趣。

看到有同学跟学校的音乐老师学电子琴,我也跟着去学。老师知道我家条件不好,都不收学费,还包午餐。我在家的第一次练习是一张老师送的纸键盘。可惜没过多久老师就调走了,我的学琴之路戛然而止。

我还喜欢画画,最喜欢画荷花与荷叶,小学时还参加过乡镇教育办组织的绘画比赛。只可惜那时家庭条件有限,乡下的教育资源也十分有限,始终没有机会正儿八经的拜师学艺,现如今早已不敢拿起画笔。

正如我前阵子读那本有趣的大脑科普读物时的感慨,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幸福了,他们拥有享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想学什么都可以——只要家长的荷包负担得起。确实,如今想学艺术缺的不是资源,而是金钱!有多少家长有心想让孩子学艺术,却又被高昂的学费吓得三思而放弃?至少,像我这种小时候经历过贫穷的人,仍然会受贫穷思维的限制,纠结成本与收益是否匹配。

最近读了一本超有趣的造型艺术启蒙读物,又激发了我的感慨。谁说学艺术就得大肆烧钱?谁说进入艺术的殿堂门槛很高?谁说学艺术只能在培训学校?不不不,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坐在家里,就能跟孩子一起玩艺术。

这本颠覆我认知的书,书名很特别,叫《这不是一本艺术书》,作者是英国的马里思·杜查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并屡获殊荣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实际上,这不仅是一本艺术书,还是一本大人小孩都能玩得不亦乐乎的超有趣艺术入门书。这本书成功激起了我重拾画笔,补一堂美术启蒙课的冲动。

01.基础入门,内容全面。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首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常用的艺术创作材料,准备好了创作工具,就可以跟着作者走进艺术创作的世界了。全书从绘画、颜色、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图案七大艺术创作基础入手,介绍了50种简单又有趣的艺术玩法,就算是零基础,也可以轻松入门。

(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成果)

比如,仅用一支铅笔或钢笔在一张纸上信手画一些随意交叉的线条,再为线条交叉所形成的形状涂上颜色,涂的时候让两个黑色形状隔开,又不一定全都隔开。当你按照作者提示的方法去创作,你会发现一团乱麻的线条居然也能创作出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还比如用铅笔拓印、用指纹作画、用颜料吹画、用报纸撕贴画等等,都是非常简易基础的艺术创作入门方法。这也告诉我们,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你有心学习,完全可以自学入门。

02.现学现练,十分好玩。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作者马里思·杜查斯把这本艺术启蒙书取名为《这不是一本艺术书》?难道只是出于英式的幽默或者谦虚?现在我想到了另一个理由,因为这不只是一本说教式的艺术书,而是一本可以直接上手实践的“练习册”或“游戏书”。

在书中,每介绍一种艺术玩法,作者都会留出大量的版面供读者自由发挥,现学现练。艺术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需要亲自去体验。只有自己动手,才能真正体悟艺术的神奇与美丽。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想起书中的某些艺术玩法,自己小时候在美术课堂上亲自实践过。比如,用铅笔和硬币拓印、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吹画等等,每逢上这种美术课,课堂里必然充满活泼愉快的气氛。

在本书的开篇,作者引用了艺术家科里塔·肯特的一句话:玩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玩(Play is a way of working and work is a way of playing)。同理,玩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玩。而且,艺术就应该玩起来! 不要让孩子苦哈哈地学艺术,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快乐地学。

03.艺术熏陶,激发想象。

表面上看,《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教的都是些非常基础入门的艺术玩法,似乎没多大的“技术含量”,但是艺术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充分激发了读者的艺术想象力。

每一种艺术玩法,都不是要你依葫芦画瓢,而是要发挥你自己的想象,表现你自己的心情。比如在介绍用墨迹作画时,作者说:

“从这个意外的墨迹开始,当代很多艺术家创造出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艺术作品。心理学家说,你从墨迹图中看到的形象,能够揭示你的心理状态”。

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画手笔下也会画出一千种不同的图案。你可以在指印上画出一只小鸟,他可以在指印上涂出一只老鼠。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艺术灵感的来源,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才是学习艺术过程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仅仅是翻阅,仅需一个晚上就能把《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完;如果有心入门学习艺术创作,或者找一种有趣的日常消遣方式,《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足够你玩一年(只要你的想象力够丰富,绝对可以拿这本书变着法儿玩)。

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学艺术不一定非得在一本正经的课堂,也无需一掷千金的费用,艺术是可以用玩的方式来学习的,而且不拘形式,只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玩艺术。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谢《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让我重新认识艺术,认识美。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读后感(十):没有艺术细胞,如何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超省钱的方法在这里

  

毕加索曾说过:“ 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虽然每个孩子都是好的艺术家,作为没有艺术细胞的家长们,如何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还没上学的娃娃们,是不是只能被送到画室里、早教机构了?其实不然,我们在家就能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随处都是资源。

跟着马里恩·杜查斯一起来看下,如何给孩子们进行艺术启蒙吧。马里恩·杜查斯是畅销书作家,她创作的《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是一本可以与孩子互动的游戏书。她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并屡屡获奖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

她的处女作《让我们创作伟大的艺术》畅销全球30万册,先后获得了全球年度创意与设计大奖“D&AD黄铅笔奖”插画设计奖金奖、英国插画界荣誉V&A博物馆插画奖等多个奖项。

在《这不是一本艺术书》里,她将绘画、色彩、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和图案等7大主题艺术融入其中,家长们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时,就可以进行艺术启蒙,是一本教给家长和孩子的艺术创作书。

丰富的艺术创作形式,玩起来不枯燥

这本书是一本拿起来就能玩的游戏书,无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只要会握笔,就能玩得停不下来。因为涉及到7大主题,共有50个创意游戏,每个孩子总能找到创作的乐趣。

游戏所需的工具可能只是一支铅笔,就可以绘制出3D幻视手,一笔不停地画出你想看到的画作。

即使毫无章法,也可以作为艺术创作,叫做“乱涂乱画”。并不只是看到杂乱无章的线条,线条会有交叉,可以将交叉的地方涂上颜色,就可以成为一幅有趣的画作了。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会将墨水滴到纸上,然后再吹,随意吹,当时还觉得自己吹得特别漂亮。在这本书里,竟然意外地见到了小时候玩的这款游戏,其实就叫“吹画”。

玩法也是将墨水滴到纸上,可以用吸管、或者麦秆,甚至是直接用嘴吹,就可以吹出各种形状的动物、植物了。如果再涂上颜色,就是随你心意的任何事物。

即使是只用废旧的报纸、一把剪刀、一根胶棒,也可以创作出“蒙太奇”这样高大上的作品。

而书里还有一些作为家长,我也刚接触的留影盘、印画等创作形式。孩子们更是有无穷的想象力,可以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直接体现在纸张上。

以游戏形式,传授数理、逻辑思维

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只是7个主题下的游戏,仔细玩起来发现,这本书里是有逻辑存在的。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宋建明所言,“全书似乎内容随意,轻松活泼,实则结构严谨,知识面广”。即使是最不起眼的铅笔画,最初是用简单的画笔,画出各种线,只要会拿笔了,孩子们总会画出各种各样的线,让他们知道到自己能做到。

然后就会增加稍微复杂的项目,比如一笔画出一个图形,再复杂些,一笔画出自己设计的迷宫,如果将乱七八糟的铅笔画,给涂上颜色,说不定就成了特别有艺术感的画了。

先是简单的一支铅笔,然后再增加颜色,涉及到颜料笔、调色板等,增加孩子们对色彩的认知。除了笔,还有报纸、大自然的树叶、甚至是一张彩色的纸,都能创作出无穷的艺术品。

比如折出来的小猫咪,用剪刀剪出来的纸人、小树,剪纸这项中国传统的工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就接触到了。

现在流行的蒙特梭利教育方式,除了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外,还会涉及到数学的领域。在《这不是一本艺术书》中,也涵盖了数理部分的内容。在铅笔拓印这部分,就出现了按照数字连线,组成形状的游戏;还有根据点画出正方形、长方形、立体的正方体等。

这本书将蒙托梭利的教育理念融会其中,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勇于表达自我。

给家长教授艺术启蒙的方式

每当谈到艺术的时候,我总是不得章法,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讲解艺术。去看画展吧,我自己也只能说出“太漂亮了”“太艺术了”这样的词语,更别说怎么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了。

而《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却这样教给我们家长,关于艺术启蒙,不要怕,随处都是素材。

记得秋天的时候,有很多用银杏叶做成的花朵,用各色树叶拼成的艺术品,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创造者。我们可以用树叶,与孩子一起印画,制作成漂亮的树叶画。

另外,给孩子最好的启蒙方式,就是给他们好的引导。在《艺术游戏力》这本书中,就提到艺术是孩子们的一种表达方式。法国的孩子们在等餐时,总是会在餐巾纸上涂涂画画,他们无论地点、时间,总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着自我沟通。

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给他们一点提示,然后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马里恩·杜查斯也有相同的观点,她在书里鼓励孩子用每种颜色画出图案,代表自己的感受。蓝色的圈是什么呢?是伤心吗?红色的曲线是什么呢?是开心了?引导着孩子们自己表达出他们的想法。

这真的是一本将艺术启蒙搬回家的书,不仅孩子爱玩,增加与爸妈的亲子时光,作为成人,也可能会被激发出创作灵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