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1000字

2021-02-03 04:39: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1000字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是一本由[英] 菲利帕·佩里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一):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还是有所启发的。推荐孕期的家长就可以开始看了。

  1.我们小时候的经历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回忆反思,当时的我们是怎样的感受,当时的我们希望父母如何对待我们。 2.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要去胁迫孩子或是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当你生气时,先反思再反应。乱发脾气只会破坏亲子关系,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4.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接纳包容孩子的各种感受,不要随意否认孩子的感受。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永远站在他这边的。 5.请不要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让小小的他充满安全感地入睡吧,在他需要陪伴,需要拥抱的时候陪着他,抱着他。终有一天他会长大,会想要去独立,那时候才是该放手的时候。 6.只可以定义你自己,给自己设界限,而不是给孩子,这样的约束更能让孩子所接受。 7.如果你发现孩子撒谎了,请不要多想。 8.不要轻易定义好坏,而换成行为是否得体,是否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二):真希望,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

  有这么个段子:在中国,如果想体验皇上的感觉,那就生个孩子吧!

  我们这一代,很多都是这样在严格管控下长大的,所以我们对下一代会特别注意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孩子有时候并不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会造成沟通不畅,容易让父母与孩子开始吵闹,变成开始竞争输赢的“网球游戏”。

  而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就是沟通,介绍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环境的沟通。注意,这本书并不是教家长如何说话,而是教家长要保持沟通,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情绪与感受,并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当孩子的感受被尊重,他们才会认识自己,建立自尊,建立安全感,而不是不安的本能的发动攻击。

  当然,这么做是需要付出时间的,尤其是在初期,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控制自己的不发怒,不处理。但是,这是值得的,育儿的意义,就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投资。前期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比出问题后到处抓瞎好的多。建立沟通,最好的时间是婴儿刚开始时,其次就是现在!

  放下你和孩子间的输赢吧,你并不是输,只是接纳了他的情绪而已。当你和朋友,甚至客户讨论的时候,我们只是给自己立了界限,更看重的是有效的合作,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谁赢了谁,谁又控制了谁。控制的结果可能会引起不得体的行为,谎言和反抗。回首我们的成长,都是过来人。

  希望这本书,能让你了解一些身为父母的沟通技巧。

  如果,你还没有勇气把这本书买给自己的父母,也能够学习一些作为子女的沟通之道。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三):真希望,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

  有这么个段子:在中国,如果想体验皇上的感觉,那就生个孩子吧!

  我们这一代,很多都是这样在严格管控下长大的,所以我们对下一代会特别注意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孩子有时候并不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会造成沟通不畅,容易让父母与孩子开始吵闹,变成开始竞争输赢的“网球游戏”。

  而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就是沟通,介绍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环境的沟通。注意,这本书并不是教家长如何说话,而是教家长要保持沟通,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情绪与感受,并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当孩子的感受被尊重,他们才会认识自己,建立自尊,建立安全感,而不是不安的本能的发动攻击。

  当然,这么做是需要付出时间的,尤其是在初期,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控制自己的不发怒,不处理。但是,这是值得的,育儿的意义,就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投资。前期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比出问题后到处抓瞎好的多。建立沟通,最好的时间是婴儿刚开始时,其次就是现在!

  放下你和孩子间的输赢吧,你并不是输,只是接纳了他的情绪而已。当你和朋友,甚至客户讨论的时候,我们只是给自己立了界限,更看重的是有效的合作,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谁赢了谁,谁又控制了谁。控制的结果可能会引起不得体的行为,谎言和反抗。回首我们的成长,都是过来人。

  希望这本书,能让你了解一些身为父母的沟通技巧。

  如果,你还没有勇气把这本书买给自己的父母,也能够学习一些作为子女的沟通之道。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四):先释放暗藏在心底的悲伤,再释放内心的爱

  

当我看到“如果你觉得你有交流恐惧症,请不要自责或感到羞愧“,我的心灵被抚慰了。

所有父母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纠正错误。读这本书,是希望我的孩子庆幸我读过,也希望可以修复因为错误的养育方法造成的裂痕。

这是一本做父母的教科书,适合所有准父母和所有希望改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的人士阅读

有时对孩子的怒火压不住,其实愤怒并非由孩子引发,而是过往的经理唤醒了深藏心底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追溯到好几代之前。父母试图与孩子修复关系,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即使孩子已经成年。

导致成人抑郁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当我们的感受总是能获得父母的抚慰时,无论那是什么感受,我们长大以后都会了乐观地看待它,未来也不容易陷入抑郁或焦虑。

从怀孕起,就要对孩子抱持乐观的心态,相信他会成长、学习、掌握各种诀窍和技能。孩子需要你的信心,才能茁壮成长。做引导型的家长,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找到特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并发挥同理心,把感受用言语表达出来,协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以后他就不太需要用行为来传达感受了。孩子是否会惹麻烦和学会四种技能的速度有关: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管教孩子应该多严格?不太管教孩子的家长,通常是因为他们对亲子教养感到焦虑有不敢冒险,或者因为他们以前就是在虎爸虎妈的严格管教下长大---- 多么贴切!然而,孩子--以及所有人--需要的是爱+界限,而不只能是二选一。界限对任何人际关系都很重要。每个人都需要界限,以便有某种架构来支撑生活并学习和他人一起生活,孩子也不例外。

用言语来表达感受,有助于改善行为。翻看和客人的聊天记录,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越来越习惯于用“我陈述句”,让我尝试一下用本书的理论来修复成长过程中对我,对孩子可能已经造成的伤害。

儿子5岁时第一次见小宇,因为我忽略他光顾着和小宇说话时在我腿上咬了一口时,我应该跟他说“宝贝,你是不是因为妈妈光和小宇说话忘了跟你说话不开心,才咬了妈妈呀?你看,牙齿印都出来了,妈妈很疼。我们难得有机会见到小宇,妈妈和小宇多说了一会儿,忽略了你的感受,对不起。你不高兴的时候告诉妈妈,妈妈就知道啦。”

儿子6岁的时候,我抱着他从巴登巴登山上城堡上往下眯着眼睛看,我应该问他“宝贝,你是不是觉得太高害怕呀?”

我6岁的时候妈妈把我放在桥堍忘了带我回家的那次,我应该跟她说,”妈妈,你以后不要忘掉了,我一个人在这里很害怕“。

如今,我兴高采烈地给妈妈展示我新买的花被她泼冷水的时候,会跟她说 ”妈妈,我很喜欢这些花,看着它们我心情舒畅“。 爸爸炫耀他钓的鱼被妈妈嫌小的时候,我会跟她说:“爸爸其实希望你夸他钓了很多鱼,不是为了让你嫌鱼小”。

结尾的时候,我希望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可以开心地和儿子分享我对他的骄傲,即使他也已经快七十了。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五):真后悔没早点读这本书

  

打开本书之前,预期可能会看到一本类似如何养育人类幼崽的指南,以为作者可能会学术地论述如何培养一个智商情商都高的“超级宝宝”,这个宝宝经过所谓的“科学养育”之后,能够在日后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但读的过程中,出乎意料的是,给我的阅读体验更多的是感动和羞愧。

一、你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还是你要处理的一件事?

我们都做过孩子,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都在想什么?我们在想父母他们根本就不懂,他们根本也不会听,我做什么他们都不会肯定我,做的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要挨骂,我没有价值,我不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我做不好,我做不到。我是这样,我知道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空,和我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我无意控诉我的父母,我早就选择原谅了。没有人能脱离时代的限制,你不能用今天的主流价值观去要求过去的父母。在那个“打是亲骂是爱”的年代里,谁家父母不是这样对孩子的呢?所以他们当时不会觉得自己有错,甚至有一些父母直到今天也觉得,“管教”孩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我当然不是认为父母不能去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你看,“管教”这个词,“管”在前从一开始就定义了双方地位的不对等。父母在上,孩子在下。当然,从现实层面上来说,父母为初生的孩子提供各种资源,似乎本来就是不对等的存在。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尊严的生命,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关键点。

一个生命自呱呱落地,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本书自始至终贯穿的思想就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其实想来,跟之前一本书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理念,应该是类似的。父母要做的,是“引导”,而非“管教”。“管教”这个词太严厉,太冰冷,引导似乎包含着更多的温情、宽容与尊重。

二、你敢诚实地面对自己和你的孩子吗?

其实孩子的心,比大人的要简单得多,也要坦诚得多。当一个妈妈要求孩子去收拾玩具的时候,她可能会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了”。其背后的逻辑很有可能是“我很累,我不想再收拾你弄乱的家了,所以我要让你养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我们大人太聪明,太会利用自身碾压幼儿智商的优势,我们会把自己的需要藏在看似合理的事实之后,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自私自利。但实际上,大人把自己做一切事情都合理化之后,再加上不断地语言洗脑:“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无端的自责。

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孩子,是作者提出的第二个关键点。

你需要ta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如果你说“妈妈希望你自己去收拾,因为我不喜欢你把家里弄太乱,而且今天我不想帮你收拾”。听上去不如“你这么大了,应当学会自己收拾玩具”,来的更加理直气壮,来得有说服力。可是这种“事实网球”一旦开打,那双方就站在了争论的对立面,我们就会以客观事实作为辩论依据。孩子可能会想,“多大应该学会收拾玩具,隔壁的姐姐比我还大一岁都不收拾”,妈妈可能会说,“那楼上的小弟弟都自己收拾了”,最后双方以大吵一架作为结尾。你看,但很多时候,客观界限不那么清晰的时候,不仅争论无疾而终,对情感也是一种伤害。所以,不如诚实地说出自己的需要,不要把它藏在事实后面。

这本书,不光是给出了父母如何看待亲子关系的角度,还有去认识当下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去更好认识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切换自己母亲和女儿的身份,时而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面对父母时的自己,时而又是现在——一个有女儿的妈妈。伴着温情和感动,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相互陪伴。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六):爱与界限

  

非常温暖非常全面的一本育儿书。

书一开篇就把“理清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放在首位,我认为很可贵,一个人怎么跟自己相处,决定了她怎么跟他人和这个世界相处。

其次是“你和你伴侣以及家人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孩子会如何成长与理解人际关系。

这两点真的很重要,但在以往看过的育儿书里比较少看到。

我时常觉得育儿其实是在育自己,在整个育儿过程中,自己比孩子更加需要学习和成长,所有父母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懂不懂得纠错和进步。

摘抄:

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自己上一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影响,有一天你会赫然发现,那些经历会冷不防地跳出来,给你一记回马枪。你可能会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一张嘴,说出来的话竟然跟我妈妈如出一辙。”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我希望你知道,这种愤怒其实并不是孩子触发的,是过往的经历唤醒了深藏你心底的感受,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放松下来,也不会因此而连累孩子了。

就像我们不该评判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评判孩子。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文静”“笨拙”“吵闹”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

你和跟你一起生活的人,构成了孩子的环境。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与他人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亲子关系以及你周围的小圈子 —— 你的伴侣(如果你不是单亲抚养孩子)、你的兄弟姐妹、你的父母,以及付钱请来的保姆和你的挚友。注意,你在这些关系中的行为很重要。例如,你会感谢身边的人吗?还是把怒火发泄在他们身上?这些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导致成人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孩子得不到理解与安慰,还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孩子独自哭着入睡,或独自生闷气时,随着情感失调的次数逐渐增加,他们忍受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就好像一个容纳痛苦情绪的空间,当你把太多的情绪硬塞进空间时,很快就溢出来了,再也无处可塞。

父母的内疚对父母本身及孩子来说都毫无帮助,唯有认错及改变才有帮助。我会在本书中不断地强调: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重点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改正错误。导致亲子关系及孩子心理健康出问题的裂痕,只有在不修复时,才会变成问题。

转移注意力这种招数感觉并不真诚,而是一种操纵手段,那对孩子的智慧也是一种侮辱。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每次出现出乎意料的状况时,尽快让人生回归正轨。出了什么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决问题。你努力去了解宝宝并建立亲子关系时,就是在回归正轨。

我们在婴幼儿时期获得怎样的对待,成年以后通常也会以那种方式来对待婴幼儿,就好像我们天生的反应能力被抑制了。也许你在襁褓时期被照顾得很好,但没有体验到互动和交流。

我不建议你长时间在孩子面前刷手机或查看电邮。这样做不仅剥夺了亲子接触的时间,也会让孩子感到空虚。这不是夸大其辞,那种空虚可能使人日后对某种东西上瘾,以阻止那种遭到忽略的空虚感再来纠缠他们。此外,孩子也可能因此对手机上瘾,像你一样沉迷于网络世界,取代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许多成人不得不在生活中努力学习如何放松,因为他们在襁褓时期习惯了焦虑、孤独,或其他不平静和不满足的感觉,那些感觉逐渐变成了习惯情绪。我想强调的是,你的孩子有各种情绪当然没问题,他们一定会有的,但他们在各种情绪中(从哭泣到微笑,从恐惧到愤怒)都需要陪伴。

你的任务是解读孩子的行为。与其把孩子分成“好的”与“坏的”,不如去问一些问题。孩子的行为试图表达什么?你可以帮他以更得体的方式沟通吗?他想用身体、声音、言语告诉你什么?你也应该问自己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他的行为是如何与你的行为共同产生的?

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肯定他的重要性,肯定他是有人关爱及渴望的。而且,你不能以随性的话语表达,你需要用爱表达,让他看到你的脸庞在见到他时整个亮了起来,让他从你们的亲子互动中感受到爱,让他觉得你把他纳入生活中,让他看到你很享受亲子乐趣及陪伴他的感觉。如果你隐瞒一些影响孩子的信息,你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孩子有权知道真相。

你的目标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持续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重要的是,孩子觉得他可以告诉你真相,觉得他的所有感受都会获得接纳,甚至包括那些你会担心的感受和态度。

你的做法是不要做出评判,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

你越喜欢评判孩子,越喜欢采取惩罚的方式,孩子越不可能对你吐露实情。他还是会想要取悦你,想要获得你的认可,但他会把诚实抛在一边,把真实的自我搁在一边,那可能对他的心理健康有害。

对孩子发脾气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创伤,使他封闭起来,不愿沟通。所以,你最好知道自己的极限,并在你达到极限之前坚守界限。界限是别人停止行为的时候,极限是别人超越界限后,你情绪爆发的时候。

你想设定界限时,应该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以你自己的感受作为理由,因为你的感受才是真正的理由。

你和十几岁的孩子闹别扭时,请记得这点:如果你经常倾听孩子,并从他和你的角度观察情况,不久的将来,你就能回顾类似这样的情境,跟着孩子一起大笑。

青少年的大脑有时像未驯服的野生动物一样猛烈。身为家长,你有时会觉得很难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但是请继续努力,保持乐观:孩子的额叶发育会赶上情绪的。

养儿育女意味着,孩子还小时,你是家长;接着,你和孩子都是成年人;最后,你可能在成年子女的眼中变成小孩。如果我们可以灵活演绎这些角色,每个人都能过得更轻松。

总结:

· 抛开童年留下的障碍,那些障碍阻碍了你的温情与接纳、身体接触、身体的存在感与理解力。

· 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意见分歧得以安全地化解。

· 孩子需要和不同年龄的人一起玩耍,需要抚慰,也需要你投入大量的关注与时间。

· 你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和你自己的角度来看事情。

· 你可以帮孩子找到表达真实感受的方法(而不是你希望他有的感受),你可以确认及想办法了解他的感受(和你自己的感受)。

· 不要急着拯救孩子,而是让他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解决方案。不要急着告诉他该做什么。

· 借由界定自己来设定界限,而不是界定孩子。

· 承认你会犯错。不要为那些错误辩解。承认错误并做出必要的改变,以修复裂痕。

· 把争输赢这种传统的亲子相处模式抛在一边,以亲子合作取而代之。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七):如果能回到过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很多家庭中,这种关系经常出问题,令人痛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

有时候你会冷不丁察觉到:“我一张嘴,说出来的话竟然跟我妈妈如出一辙。”

如果那些话都是正向的积极的,让你童年时觉得有人需要你、关爱你、保护你,那当然很好。

但实际上那些话的效果正好相反。

那是我们小时候最不想听到的唠叨、指责,或者是训斥、讽刺,成年以后,尽管我们会努力提醒自己,绝不要重复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方式,但童年时留下的深刻烙印,总是会突然跳出来,提醒着你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父母无心的“坏话”,无意的“错误行为”,往往会寄放孩子一辈子,埋在孩子心灵最隐秘的角落,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准则,等孩子长大后,又会继续影响他的下一代,就这样一代代蔓延下去。

你再设想一下:

如果现在有客人来你家做客,他问你的孩子:你童年时快乐吗?孩子回答:不太快乐。你会做何反应?

恼怒、尴尬、气愤、委屈,你是否会急着否定孩子,对他说:胡说什么?你哪不快乐了?少给你吃了还是少给你穿了?妈妈为你牺牲了多少你知道吗?

以上这段经历,是英国心理冶疗师菲利帕·佩里的真实经历,在她十二岁那年,父母的朋友问了她这个问题,她回答“不快乐,不开心“,结果遭到了父亲的严厉训斥。

她很爱她的父亲,但是在那一刻,她觉得肯定是自己说错了,由此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这种怀疑一直伴随她长大。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代表着无上的权威,在我们心目中父母就是神。我们分辨不出哪些是父母正确的教导,哪些又是父母情绪化的宣泄。我们无力反抗,也不敢质疑。

菲利帕长大后成了心理冶疗师,在二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中,她接待了无数个有亲子关系困惑的家长。那些父母带着各种痛苦的问题而来,向她倾诉,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她发现在她的逐步引导下,他们的问题追根溯源,逐渐暴露出本质,原来,大部分问题都与这些父母童年时受到的某些对待有关。

通过二十年的心理治疗工作,她梳理清楚了亲子关系究竟是如何变质的,以及如何修复裂痕,让它恢复正常。

她整理了这些父母的案例,并做了细致深入的心理学剖析,把她总结出的所有宝贵经验写成一本书,书名是《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还有一个副书名:你的孩子也会庆幸你读过。

这本书在英国刚一上市就成为《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榜首图书,并成为亚马逊家教类的畅销书冠军。这是一本写给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书,但有趣的是,很多没有孩子的人也迫不及待地买来读。有读者说:

“我没有孩子,但这是一本和我们所有人的情感关系都有关的书。”

正如菲利帕在序言里说的: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亲子教养书,我不打算告诉你怎么教孩子上厕所或是什么时候该断奶。这是一本关于”关系“的书——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可惜,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和孩子建立良性健康的亲子关系,很多亲子关系充满了裂痕,甚至有极强的破坏性,给孩子的一生留下负面的影响。

比如书中指出的这些会伤害到孩子的行为,对照一下,有很多都是我们经常做的:

▲孩子对你表达感受时,你喝斥他“别胡闹”。

比如孩子对你说奶奶做的菜太难吃,你说他“胡闹”。其实孩子只是表达真实的不舒服的感受,当你这样说了之后,下次他遇到对他动手动脚的坏人,就再也不敢告诉你了,因为怕你说他是“胡闹”。你无意中阻止了孩子向你表达真实的感受;

▲和孩子在一起时,你表面上是陪他玩,实际上却沉迷于手机,或者在想着没完成的工作,只是偶尔抬头看他一眼,应付一下;

▲你只是把育儿当作需要高效处理的工作,而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可以交流的“人”;

▲当孩子哭闹时,你不是确认他的难过感受,而是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想要迅速平息他的哭声。

比如你对孩子说:“快看,外面有一只小猫,多好玩啊。”想想当你失恋时,你失声痛哭,如果这时有人走过来对你说,“别想那些没用的了,你看这个电视剧多好看。”你听了这话会开心起来吗?

▲你不能忍受孩子难过,哭泣,你觉得这是你做父母失败的证明,你苛求孩子时时刻刻都得快乐;

▲孩子变得黏人,是因为他没有从关子关系中获得安全感,而你却总想快点摆脱孩子,恨不得假期快结束,快甩给爷爷奶奶,快逃去公司。有时候,那些令人讨厌的孩子是你自己“训练”出来的,他们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能用夸张的行为来表达不满。

其实,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就那么短短几年,他们很快就会长大,远走高飞,从此换成你对你翘首以盼。

看到这里,你是否会感到一丝愧疚,原来,我们在无意中竟然伤害了自己最爱的孩子,还好,早意识到问题,早做出改变,一切都还来得及。挽救关系,永远不晚。

这本书里讲到了几个主要观点:

1. 孩子不是有待处理的麻烦,也不是需要精益求精的项目,孩子是需要被理解和支持的个体。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不仅会使他们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也会使你自己变得更好。

书里附有很多心理方面的小练习,能帮助你更好地反思和改变。

比如我们很多人会对婴儿的莫名哭闹感到厌烦,身心俱疲。这时候,可以想象你被困于无人的沙漠,又饿又渴,身上弹尽粮绝。这时远远走来几个人,无论你怎么跳,叫,高声呼喊,他们都置之不理,你是什么样的绝望感受。不能用言语表达也不能自主行动的婴儿,遇到任由他们哭泣的父母,就是这样的感受。

2. 回应并确认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着否认和压制。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深爱的人难过,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们的不快乐或愤怒,可能会让你感到危险和不安,好像你是在鼓励那种感受。

但是,感受遭到否定时并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躲起来继续恶化,未来再冒出来制造麻烦。

想想看,你什么时候需要喊得最大声?就是无法获得倾听的时候。

我们的感受是需要获得倾听,并得到同理的回应的。

如果你在孩子刚出生那几年认真对待他的感受,孩子会逐渐知道,即使当下的感觉不舒服,情况也会好转,这是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的基础。

3.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四种特质让孩子行为得体。

当我们不迫切渴求接触与联结,当我们既有归属感又有安全感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也会更加得体。孩子也是这样。当孩子的所有感受都能被纳入充满支持与关爱的关系中,他就不会变成令人讨厌的熊孩子。

菲利帕在书里举了个例子:

有一次,她带女儿弗洛外出购物,累了一天,提着大包小包走在回家的路上,恨不得插上翅膀快点飞回家里,躺在床上好好休息。

结果快到家的时候,弗洛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说什么也不走了。

如果换成别的家长,又累又急,一定怒火中烧,对孩子大吼大叫。但菲利帕控制住了自己爆发的情绪,劝自己说,晚点回家也没关系。她放下购物袋,陪孩子一起坐下来,观察路边的蚂蚁。

如果有心的话,在所有行为背后,你都会发现感受,一旦你找到特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并发挥同理心,就可以把那种感受用言语表达出来。太小的孩子,你可以协助他用言语表达自己,这样他就不需要用夸张的行为来传达感受了。

在这个例子中,菲利帕意识到弗洛累了,想要立刻休息,成年人懂得再坚持一下,但孩子还做不到。她能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同时灵活处理,懂得变通,最后顺利解决了冲突。

这样做就是行为得体,而要培养行为得体的孩子,我们就要给孩子以身作则这四种特质:

1、抗挫折能力(购物回家的路上,菲利帕想回家,但孩子就是要休息,菲利帕忍耐住了脾气)

2、灵活应变的能力(改变对回家速度的预期)

3、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了孩子感到累了的问题,让她停下来休息)

4、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理解孩子不能忍耐疲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在孩子面前,父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一定会耳濡目染,逐渐学会这四种特质,成为行为得体的好孩子。

这本书适合所有年龄段孩子的父母读,作者从宏观角度审视了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因素,详细描述了孩子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从怀孕到婴幼儿时期到青春期到成年(有自己的家庭),各个时段的孩子的父母该如何处理亲子关系,自始至终,她都以亲密朋友的口吻给出建议。

在一次访谈中,菲利帕说:

“我从小就有写这本书的想法,但促使我最终完成这本书的,是我作为心理治疗师的工作。

我的许多客户童年时的成长环境并不残酷,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善良的——只是这些父母受到了上一代人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采用了错误的教养方式。

我的书不同于其他育儿书籍,它不仅关注孩子需要什么,也关注父母自身。有人说,读这本书有点像在进行心理治疗,因为我会让你回看你的过去并思考,过去是如何影响你的现在,如何影响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影响最大,远远超过学校、朋友和社会的影响。我们与孩子关系最紧密的时候,就是他们生命的第一年,以及接下来的几年。在不远的将来,孩子会很快远走高飞。

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如果我们能体谅孩子,理解孩子,关心孩子,善待孩子,那么我们就能和孩子维持一生的亲密关系。 ”

多么希望在我初为人母时就读过这本书。如果我父母以前就读过这本书,那该有多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