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100字

2021-02-07 03:33: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100字

  《不可思议的地球》是一本由万物编辑部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一):《不可思议的地球》:地震!极光!火山!龙卷风!背后隐藏着什么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去新疆西藏旅游一番,但是想到如果只是一个人,总觉得有些萧条无趣,于是我在等待着儿女们长大,也许再过几年我就可以陪伴他们一起出去玩耍。如今时刻,我也只能在书本中感受一下那些美好风景的图片。《不可思议的地球》一书,让我看到了沙漠,看到了极光,火山,龙卷风,大自然的一切美好都在这本书中存在,让我不由得感慨万分。

  龙卷风的危害性我们确实有目共睹,但是在书中我也感受了一番龙卷风的美妙,那种在天地之间连接起来一条线的场景着实令人震撼,我们无法近距离接触他,只能在遥远的天际回味他的无穷美妙。儿时,看过这样一个动画片,名字早已经消逝在我的记忆之中。但是那个被龙卷风飘到陌生地方的女孩,远离家人远离伙伴,重新开始虽有痛楚的场面让我永远难以忘怀。 家有孩子的我,时常在绘本书籍中感受着动物世界的美好,在这本《不可思议的地球》之中,我再次沉溺在各种动物的神奇世界,也许我们要说如今自然生态已经不似以前那么美好,人与自然的平衡已经被打破,确实如此,我们只能期许在这些美妙的图片中让人们感受出别样的自然之美,也许曾经的过错无法弥补,但是往后的世界还可以重新开始,我相信这么美好的世界,人们是不愿意再次打破伤害的。

  为何儿童喜欢大图片,想必是那种震撼人心的索求,在看过《不可思议的地球》之后,我甚是觉得作为成年人,我也是难以拒绝这种从视野到心灵的震撼。猫科动物最惹人疼爱的就是猫咪,而同属猫科动物的狮子和老虎们就远非这种待遇,时常给人恐惧害怕的感觉,完全抹杀了他们让人关心疼爱的优势。原本以为猫科动物总是无比的凶神恶煞,但是在《不可思议的地球》一书中,我看到一只豹子跟猫咪似的栖息在树枝上,那种可爱之感油然而生。 目前大型猫科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人类的扩张和偷猎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在这本书中,我们最希望能够唤醒普通大众对自然万物的保护。原本如此美丽绝伦的地球世界,如果没有了这些生物自然的点缀,那又怎么能够谈得上生存之地呢。生命的美好在于共存!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二):儿童科普

  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空气,海洋,河流等等,各种各样的环境使得生物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地球还充满着许多奥秘,也等待着我们人类慢慢的发现,但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地球上,环境的破坏,生物的灭绝,都使得地球不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星球。

  虽然如此,但是地球上还是有很多自然现象是值得人类探索的。这一本书《不可思议的地球》是万物丛书当中的一本。这本书是非常适合儿童的科普读物,一共分为4部分,风景,天气,地质和动物。这本书所采用的插图都是完完全全真实的,当我在读的时候,我也被这些插图所惊艳到了,大自然的风光气候的变化以及一些地质的变化,都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并且最后装的动物也能看到很多陆地上海洋上以及天空中各种各样的动物。 作为家长来说,我一直觉得科普知识要从孩子开始培养。孩子对于大自然的认认识,都要通过书籍来慢慢的了解。当然我的孩子还属于比较低迷的阶段,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和他进行亲子阅读。他看着图片,我给他读一读图片边上的文字,这样结合起来,让他对于各种各样的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我一直认为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包括干旱,地震,海啸,龙卷风火山等等,都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只有通过我们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之后,才能减少这件现象的发生。很多动物也是如此。

  据说每天平均只有1~2米的动物灭绝,这些对于人类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损失,保护海洋和保护自然环境一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努力。而这样一套科普书籍,从最基础的知识让我们了解到这种发生的变化以及地球的秘密。

  风格上是属于科普类的但是文字非常得通俗易懂如果是已经读书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这一本书,也比较容易了解。并且书中配套的插图都是比较真实,也可以让孩子真正的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这一系列的书籍一共有6本,每一本都是不同方面的科学知识,非常适合孩子的科普启蒙。我也很推荐这一本书,给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孩子们。各位家长也可以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我们比较陌生的知识。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三):爱护我们可爱的地球

  《不可思议的地球》很精装版的一本科教书,精美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无论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一本书,从风景、天气、地质、动物四个方面介绍了我们可爱的地球。 关于沙漠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全世界陆地面积为1.62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30.3%,其中1/3(4800万平方千米)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而且每年以6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着。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一些土地还正在沙漠化!虽然造成沙漠化土地的原因很多,但是我们人类也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时的事情阻止土地沙漠化。我个人的做法是通过蚂蚁森林在沙漠里栽种下属于自己树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参与进来。据统计2019年支付宝宣布蚂蚁森林用户数达5亿,5亿人共同在荒漠化地区种下1亿棵真树,种树总面积近140万亩。这个好成绩也在不断的增长,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土地沙漠化提供一个减速带!当然我也很支持以其他更直接的方式种植沙漠植物,只要有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的种植都值得称赞的! 无论关于山脉和河流,还是干旱和龙卷风,还是地震和动物的濒临灭绝都离不开人类。书中有一句话是大型猫科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人类扩张和偷猎造成的栖息地的丧失。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但是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森林的过度采伐,土地的过度放牧造成了沙漠化和土地的干旱,进而食物会短缺饮用水被污染居住条件被破坏等等,都是自然灾害的连锁反应。自然灾害破坏了人们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给传染病提供了一个更有利于传播的条件,使其造成了更大的人类灾难。 通过这本书我们应该更加认识到,我们的地球是美丽而可爱的,但是我们应该关爱和爱护这个地球保护生态平衡。我认为爱护环境就是守护我们的生活,这也是我经常和孩子们说的一句话。为了我们的生活大家更要爱护环境并且从小事从点滴做起!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四):神奇的大自然

  《不可思议的地球》既是在解密地球,又是在科普地球。告诉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村到底有多神奇,又是给我们讲解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不得不说,翻开书本会发现地球是可以这么震撼人心的。它是有“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它分别从风景、天气、地质、动物四个角度给我们精练简洁的科普了地球的知识。

  我们学过很多形容风景的词语,比如浩瀚、壮观、磅礴等等都是来形容我们地球山川河流的庞大,人类的渺小。在这里我从新认识了我们的地球风景,其实很多东西只是耳闻,但是从未正真认识到它。在这里我才知道,原来最深的深海在伯利兹,还是未知的一个迷。冰川原来是一直在移动的,海洋的环流需要1000千的时间等等。当然,这些能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得赞美摄影师给我们看到的美丽的插图,太宏伟,太壮观。

  一年四季天气不断变化,夏季是暴雨、闪电、台风多发的一个季节。在这里详细的给我们科普闪电是如何产生的,它的电负荷的有多大。俗话说:小心被雷劈。直白滴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小心被雷劈,而且雷也可能打到同一个位置。龙卷风我们国出现的比较少,经常在新闻看到报道美国那边的,它的威力巨大无比。足以摧毁建筑和马。海啸是最恐怖的,它2004年袭击印度夺走了20多万人的生命。干旱往往导致农作物损失惨重,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极光是一场光影秀,见过它的人都是幸运的。

  在地质这章节里,想到曾经沉痛的回忆;那就是地震。不管是唐山还是汶川,我们失去了。时刻提醒我们,遇到地震应该如何快速逃生。而研究化石我觉得也是同样有非凡意义的,它能带领我们回顾历史,望眼未来。生命的起源和尽头会在何处?这是一直追寻的方向。

  大象这么大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而长这么大的,可是即使体型庞大,还是被人类扑杀。看过一个视频,有些商人为了得到象牙,活生生的直接屠宰大象,当时都看到大象在流眼泪,可是也唤不醒哪些为利益的人的良心。大型的猫科动物一直是山中的大王,狮子、老虎听起来就很可怕,但是,它们在野外生活也是困难重重,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一直徘徊在灭绝的边缘。

  《不可思议的地球》是今年五月第一次印刷的,书本的整体设计很像杂志排版,总体看过去很美观,很适合收藏,也适合给孩子翻阅的题材。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五):保护地球,从科普开始

  前不久的那一场台风,给我的家乡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许多的房屋都被洪水淹没,还有许多受困群众,加上之前的连绵暴雨,可谓是雪上加霜。在2020年的伊始,我们就发现了这是不寻常的一年,首先是新冠肆虐,再是澳大利亚山火、东非蝗灾、菲律宾火山爆发等等,这一切都预示着我们的地球伤痕累累,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警告。

  近年来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大部分原因就是我们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在我们肆意挥霍大自然的馈赠的时候,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这就是我们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的重要原因。 我们美丽的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现在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我们作为普通人,最应该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爱护地球。作为父母我们也有义务,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给他们科普这些知识,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地球,从而保护我们的地球。之前收入了一套万物丛书系列科普书,里面有一本《不可思议的地球》,正适合我们给孩子科普地球的知识,让他们对于我们生活的星球有一个更全面、更直观的认识。

  《不可思议的地球》从风景、地质、天气、动物这四个方面,用精美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向小朋友们讲述我们美丽的地球以及探索它的奥秘。从壮丽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从绚丽的极光、神奇的闪电到席卷一切的龙卷风,从沉睡的火山、极具破环性的地震到见证历史的化石,地球以它的千姿百态向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大门。 气温的上升,使得冰山融化加速,而原来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冰山我们都知道,也在影视剧在看到过,但我们知道这些冰山是如何形成的吗?冰山是冰川的一部分,当它与冰川脱离时,它就变成了冰山。我们都知道我们看到的冰山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因为浮力的原因,冰山不会下沉。那冰山是固定的吗?我们看起来冰山是静止的,其实它们在海上非常缓慢的移动。

  想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就从给孩子科普开始,而科普就从《不可思议的地球》开始。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六):谈环保教育,还是从了解地球开始吧。

  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莱布尼茨 我最近阅读了一本有关自然哲学与物理原理的书《世间万物之精妙》,大致了解了一下宇宙及地球的诞生。在137亿年前, 一次时空与能量的大爆炸诞生了浩瀚无垠的宇宙。爆炸释放的能量即刻产生了包含辐射与所有种类质量粒子在内的混合物。

  大质量粒子解体,产生了夸克与轻子,夸克结合成强子,分别产生了重子与介子。温度进一步降低,质子与重子合并成了氢、氦、锂等较轻的核。

  当宇宙历程行进到38万年时,物质在引力作用下汇聚,星系开始形成,而恒星形成于星系内部高密度气体区域。原始星系形成之后,第一颗恒星,第一代恒星,第二代恒星,第三代恒星以及行星。我们的地球最终在46亿年前华丽诞生。

  其实在这漫长的历程之中,某一个环节稍有差迟,很有可能就无法形成我们现在的宇宙和存在的地球。足以见得,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弥足珍贵。而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高等生物,真的应该担负起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呢?还是先从了解地球开始吧。阅读科普书籍真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为孩子选择了《不可思议的地球》,这是《环球科学》旗下《万物》杂志的运营部门万物编辑部为青少年精心编纂的万物丛书中的一册。

一 有图有真相

  我之所以挑中这套丛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真实拍摄的炫酷图片。科普地球知识如果只用枯燥的文字叙述太过单调乏味,同时使用真实拍摄的照片会比手绘插图更具震撼感。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理应用各种真实的照片向孩子们展示大地母亲的容颜。无论是山川河流的自然景观,雷电雨雪的自然现象,还是火山地震的地质面貌和古灵精怪的动物,都会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为文字配上恰到好处的图片能够增强孩子阅读科普知识的直观性,便于他们理解与吸收文字所阐述的景观与现象。你能在这里走近极光,见证大自然神奇的光影秀。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极光让人炫目。你也能看到鹦鹉螺壳的化石头,了解史前生命。同样,也许孩子听说过海啸这种自然灾害,但他们并不知道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恶劣影响。那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啸的照片能让孩子看到真实惨痛的毁灭性后果。

二 化繁复为简练

  要跟孩子描述地球,到底该从哪儿说起呢?

  《不可思议的地球》化繁为简,从风景、天气、地质、动物四个方面描绘地球的面貌。这种由点及面的方式让地球更直观具体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从精美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双向并举,地球的奥秘一点一滴地流入孩子们的心田。

  巧妙的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河流如何流动?山脉是怎样形成的?面对地震,如何做好预警和准备?巨大的洞穴是怎样形成的?海滩和沙滩上到处可见的沙子到底是什么?而狮子、老虎这些大型猫科动物是如何成为杀戮专家的?开阔的海洋没有树木藏身,没有洞穴躲避,那么生存在此的物种怎样各显神通呢?带着问题去阅读,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所以用正确的方式去科普地球的知识,并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

  《不可思议的地球》以普及地球知识为宗旨,通过令人赞叹的超酷图片、逼真的三维原理大解构、脑洞大开的思维挑战,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迷上科学。与此同时,了解地球,爱上地球,才能从根本上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地球存在各种各样的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土壤污染 ...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人们必须面对并正视这些严峻的问题,环境保护真的是刻不容缓啊。我们也有必要明确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七):探索神奇的地球

  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都是能引起我们好奇的事物,而从外太空上俯瞰地球,你就会看到一个雾气缭绕的蓝色星球,这就是地球,它上面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河流山川,还有动物、植物和人类,可以说是宇宙中非常神奇的存在,因为现阶段人类所探索到的星球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着生物。

  记得小时候看神话故事,故事说盘古开天辟地,他把自己身上的一切化作山川河流、草地花木,或许从那时起我就对地球有着无限的好奇。

  这本书从四个大的方面对地球上的神奇事物进行了阐述:风景、天气、地质、动物。 记得小时候很害怕火山,生怕火山爆发会烧到自己,现在想想还觉得当时的自己还挺可爱的,就是有些杞人忧天了,火山的形成是积年累月的积累,别说是我的家乡了,就是放眼整个中国也没有活动性很强的火山。

  再来说说令我印象深刻的天气现象,那就是龙卷风,龙卷风感觉在国内并不多见,但是总能在新闻中看到美国的一些地区被龙卷风席卷,小时候不懂,只是觉得挺可怕的,一个人说被卷走就真的被卷走了,这本书写了一些有关龙卷风的科普知识,也算是给我安利了龙卷风背后的科学知识。

  再来说说地球上神奇的动物,我最好奇的就是生活在南北极的动物了,比如说企鹅、北极熊一类的,它们的皮毛居然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身上的皮毛能抵御寒冷,那可是比任何羽绒服都要暖和的,不得不感叹动物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真的很强。

  相比起大海、大山这些常见的风景,我其实对沙漠更感兴趣,可能是因为离沙漠地区远的原因,我总觉得沙漠充满了神秘感,而且很多人进到沙漠之后,或是因为断粮,或是因为断水,给人一种很难活着从沙漠走出来的感觉,因此更给沙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本书书中的插图都选的非常好,坐到了图文并茂,不过书中没有拼音,8岁以下的孩子看可能需要家长在旁边陪着讲解,而且不仅是对小孩认识世界有好处,大人也能从中学到知识。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奥秘将被我们揭晓,我们善待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和大自然好好相处。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八):我们有且只有一个地球

  在一个讲颜值,更讲实力的时代,科普书受欢迎的程度与其编辑的策划水平是密切相关。有关地球的科普书,林林总总,但很多的都是列举概念、罗列图片,让读者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概念不少,图片颇多,但令人惊叹、催人自省的干货却不多。机械工业出版社万物编辑部编写的《不可思议的地球》却让读者耳目一新,尤其是其清清爽爽的封面“勾搭”了我们的目光。

  《不可思议的地球》封面设计很用心。在封面的右下角排列了若干种动物,有长颈鹿、大象、老虎、北极熊,它们的关系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但编者却将之像盆景一样有机排列着,喻示着它们都是地球的成员,而不仅仅是我们在动物园所看到的观赏对象,我们与地球动物、植物还有微生物,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仅如此,在巴掌大的面积中,呈现了不同的地貌,有冰川、草地、森林,特别有活力、有生机。封面的左上角还有一行字,即“地震!极光!火山!龙卷风!”,揭示了本书重点章节所要揭示的内容。在色调的选择上,封面并不是单纯的冷色调,而是冷暖色彩相映成趣,让读者顿生对地球的亲切感,尤其是封面右上角以漫画的手法,“显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角色”与“地位”。

  地球,是我们既熟悉也陌生的词语。什么是地球,如果不使用科学术语,我们完全可以将脚下的土地、眼中的山水作为地球的全部,但是地球仅仅是风景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可思议的地球》立意独特,旨在突出“不可思议”,的确对于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们并不关心地球的情绪冷暖,只有发生自然灾害时,才会反思“人定胜天”的荒谬,从绚丽的极光、神奇的闪光到猛烈的龙卷风、爆发的火山,我们多么想拥有超人的力量,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走进我们的生存空间。

  尽管媒体宣传,反复强调“我们有且只有一个地球”,但是我们对于地球不仅了解得少,而且也不尊重它、理解它。从壮丽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从绚丽的极光、神奇的闪电到席卷一切的龙卷风,从沉睡的火山、极具破坏性的地震到见证历史的化石,全面改造了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得到的地球印象。在应试教育中,我们了解的地球只是肤浅的、冷冰冰的概念,但是地球与我们的关系如何紧密,为何我们不去了解它、尊重它、理解它呢?想必是我们的学习缺乏一本合适的教科书,而《不可思议的地球》却能让我们深化对“有且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通过对它的阅读,我们掌握的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概念、命题,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让我们伸出双手去呵护共同的“人类家园”!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九):我爱这蔚蓝色的星球

  机械工业出版社5月刚刚出版的《不可思议的地球》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读物。这本书里通过“风景”“天气”“地质”“动物”四大章,引领着小读者的目光细致、近距离地走进那些未知的、变幻莫测的自然科学领域里。

  在全书的每一页,小读者都可以通过极近的镜头,通过一幅幅美丽的高清摄影照片,观察到奇妙的自然风光。那些奔流在地球表面的玉带似的河流孕育着岸边的植物和野生动物,那些广阔无垠的大沙漠里又留下了多少传奇故事,骷髅海岸边,被黄沙掩埋的是谁的船只?那些巍然耸壮的大山脉是如何形成的,漂浮的冰山最终会不会因为全球变暖而消失?在深深的海洋底,还生活着哪些未知的鱼类?极光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的动物朋友和我们之间存在的关系等等,在书中都极尽细致地描述了。

  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像维持生命的大动脉,它会流向哪里?我们的视线一次次被浩瀚无垠的沙漠所震撼,骷髅海岸上的沉船残骸看上去令人触目惊心、十分难忘。当我们登上绵延的山脉,我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质过程促成了山脉的形成,如果可以登上金字塔角——马特洪峰,一览世界,那该是多么令人兴奋不已啊!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颗孕育着不一样精彩生命的美丽星球,亘古至今,它承载着人类以前、现在,以及未来拥有的一切,当我一遍遍翻读书中的每一页时,我想到更多的则是: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正在肆意挥霍着地球提供给我们的“免费资源”,我们怎样学会和它和平共处,这真的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就是高清超美的摄影大图,再配以简洁、有趣的文字,让人读起来便深深地沉入那些美丽的风景物中了!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孕育了无穷尽的生命,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从来没有停下探索地球奥秘的脚步。

  那么,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打开书阅读吧!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走进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中,然后——从此更加热爱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吧!      

  作者:王粉玲

  《不可思议的地球》读后感(十):了解我们的地球,了解我们的家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地球吗?

  由万物编辑部出品的这本《不可思议的地球》就带我们去了解地球,了解我们的家。

  这本书是万物丛书中的一本。万物丛书这套是属于世界科普读物。本书以风景、天气、地质和动物四方面来解读我们神奇的地球。

  在风景里,介绍了我们日常所见的五种:河流、沙漠、山脉、冰山和海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些风景除了冰山和沙漠不是天天见,恐怕其他三种真是不奇特。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它们吗?

  河流是起源于山川地区,早期的小溪为支流,也是河流行驶中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常称为上游。既有上游,也就是会有中游和下游。正是河流不断地前行流动,将生命从源头带到海洋。

  我们知道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炎热沙漠,却不知道沙漠占了地球陆地表面积的五分之一,也不知道,纳米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之下,已经干燥了长达一百万年。更不知道纳米布沙漠的终点是大西洋边的海岸。

  闪电能破坏空气的电阻,能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虽然闪电能量很大,科技暂时无法接收和储存。同时例举了龙卷风、海啸、干旱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危害的真实例子。

  极光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大自然光影秀。分北极光和南极光,是在极地高纬度地区产生的自然发光现象。最为奇妙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极光的颜色来确定空中排放气体的类型。虽说不能亲眼看,但是看看图片,也是很过眼瘾的。

  火山、地震是属于地质灾害类的。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当年成为没有夏天的一年,1816年纽约六月飞雪的原因也是因为此事。书中附有地震灾害时的照片。

  而化石则是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地球上的生物。我们日常在博物馆里也可以看到恐龙的化石,书中还附有鹦鹉螺壳的化石,真的好美啊。

  同时还介绍了发现化石后,要分离出来,标记、拍照,再使用工具,才能运往实验室,非常的耗时这一工程。

  这本《不可思议的地球》以介绍科普知识为宗旨,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以及大量真实的图片,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迷上这些知识,了解我们的地球,懂得我们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了解我们的动物朋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