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10 01:21: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是一本由水木丁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一):荣格入门

  水老师关于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写了一部个人的理解和阐述。心理学爱好者可以基于此书阅读了解原著,荣格的书以晦涩难懂著称,这本书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让普通人更容易理解。如果因此书而对荣格心理学更感兴趣,也是一乐。我是读了这本书,转找了原著再读一遍。

  本书对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做了很有趣的阐述。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二):真的有路可以过好这一生!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十分之优秀的一本关于荣格心理学的解读书籍,必须五星⭐ ⭐⭐⭐ ⭐ 。很多心理学著作非常深奥,普通人难以领会,@水木丁 这本新书用非常简单的举例一步一步带领我们深入,系统架构科学走层次分明地搞懂了很多东西。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你要和这世界和谐相处,你首先要懂得你自己,而正视自己的心理现实,分析潜意识的东西,无论好坏,都很重要和关键。只有你坦然面对真正的自己,并且喜欢自己,你才能真正过好这一生。 看这本书,我觉得很好懂,也并不非常惊诧,因为书中写的方法我还算熟悉,理念也是我一直推崇的,我不知不觉中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自己的,所以人生也算是比较顺意,可以说是这种人生方式的受益者。 我觉得这本书厉害的地方在于,她将人们思绪那些凌乱的心理活动和不知所措的行为方法,都系统串接起来了,通过心理学的分析让你知道人生该怎么使劲,而不再是混沌迷惘,你会恍然大悟会豁然开朗。。。很多人为什么知道很多理论也没办法过好这一生,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最基本的那个核心理论——如何真正善待自己,所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书一到手,我第一晚就迫不及待读了一遍,读起来很不费劲,语言表达方式太舒服了。这本书真是满满的干货,含金量太高了,必须要写篇正儿八经的长评才能对得起我对它的喜欢。不过我得再多读几遍才行。先放在这里mark一下。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最近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变期,情绪起伏不定,看不清前方的路。看完这本书不能说找到了答案,但心里踏实了很多。

  荣格把人与世界分为了四层,A是自己,B是周围的环境,C是社会,D是自然。心理是个和现实世界一样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是它更看不见摸不着,要如何找到坐标系来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呢?

  A认清并承认自己的欲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自然世界本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善恶是人类社会赋予的标准。不是性本恶或是性本善,而是善恶共存。善良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心中有些许恶念也不是什么大事,世人皆有。

  . C把自己放在社会中。人向来是群居动物,既然要活着就总要学着融入社会,做个入世的智者。社会的标准纵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但是生而为人一味地拒绝融入社会,闭门研究自己的内心,怕也是没什么卵用。

  D道法自然。虽然说要融入社会,但是难免会有自身想法与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既然有沉默的大多数,就会有错误的大多数。当自身思想与所处环境截然相反的时候就要想想大自然的道了,“天地不仁”自然的事物有自然的规律,凡事顺势而为,而探寻自然规律就是探寻“势”为何物。

  在极其焦虑不安自我怀疑的下午读完了这本书,内心得到了些许平静,但也深知探寻、认可自己是条漫长的路……不过就像作者水木丁说的一样,意识的觉醒这条路我们是无法往回走的,只能鼓起勇气继续向前探索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四):认识自我

  

这本书是对荣格《未发现的自我》的解读,通俗易懂,又引用身边的例子加以解析,生动有趣,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而没有相关专业基础的人阅读。

一、为什么 要认识真实的自我?

1、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出了问题,相当于建筑的基地出了问题,建筑随时可能倒塌。2、认识自我并不容易,那些客观的心理现实因为受到社会、观念以及理性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常常不为我们"承认"和了解,而那些情绪正是我们真实的自己。3、对个人来说,这个世界是由个人、社会和宇宙构成。群众组织、群众观念太强大,人们常常迷失自己,因此我们需要在宇宙这个参考系下,充分感受“道法自然”,才能够保持清醒,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

二、认识自我是有难度的

1、人的潜意识不容易被发掘,里面有真实的自我。2、我们的情绪情感常常被视为低级,不被我们承认,其实是失去了探索自我的良好机会。3、常识和理智常常阻碍我们认识自我。4、人的从众心理容易形成集体,由此更加忽视个体,而个体更加不愿意面对自我。

三、如何认识自我

1、需要有信仰,要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个高于群众观念的参考系。(这里特别强调了信仰和宗教的区 别)。2、尊重本能。3、主动了解自己,不逃避。

三、认识自我的意义

没有人是标准的145克鹅卵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五):想到的事

  越发的痛苦,总是觉得自己做的所有事情会被很多人挑出毛病,没有什么能力改变,陷入无限循环。死结。自己总是否定自己做的事情,一事无成,毫无能力。

  看水木丁《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个世界》想到也许这就是自己做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不做决定,让他人给自己做决定,以后事情成为什么样子都会有一种这是你要我做的,做成这个样子跟我可没关系哦!这些可都是你让我做的。其实是一种甩锅行为。

  人毕竟不是没有情感的机器,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不会真正的适合自己,所以会产生巨大的痛苦,就像两个不配套的齿轮磨合,总有一天机器会自己崩坏。自己是最了解自己,把自己交给别人就会失去选择的自由!可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能拥有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自由了吧!

  所以解决这种痛苦,就要拿回自己自由做决定的主动权,要承担风险,责任,损失。以及旁人的指责。这是我自己的人生,那些指责我的人都是错的,他们应该闭嘴与他们无关的事情。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啊!多么美妙的四句话!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六):我们的内心深处有神明

  

或许是因为与近半年的冥想体验有些契合,看到这本书时实在是相见恨晚。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独立的书,而是作者将心理学大师荣格的一篇论文《未发现的自我》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做的解读,带领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初探了大师的理论。

书的核心是在讲发现自我,但并没有直接从“自我”入手,而是先建立起一个体系(ABCD圈圈图)。先讲ABCD各自是什么(A-个人,B-身边人,C-社会,D-宇宙),如何运作,如何相互作用,然后着重讲A和D,最后落脚到A。

这里写下我读第一遍理解到的重点,未来如果再读或许还会有新的收获。

每个个体(A)都是独特的,都具有情绪、感觉、潜意识这类“心理现实”,它们与客观现实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活中,我们很多痛苦烦恼的产生,都是因为A被BC带的团团转,但BC其实并不符合A的心理现实。那么,如何真正认识A,坚守A,而不受BC烦扰呢?(当然,并不是A和BC永远冲突,BC在很大程度和A一致且有助于A)

认识A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允许”,允许自己的情绪感觉,并尊重它。爱自己最好的方式是耐心地观察感受原始的、感性的自己。这些情绪、本能、潜意识并不比理性低级,相反,它们是宇宙奥秘所在,是宇宙赐予每个人的灵性,是D投射到A的缩影。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们的内心深处有神明”。

坚守A的一个重点是认识D(“道”),并在A和D之间创造连结,这样才有对抗BC的勇气。那如此飘渺的“道”要如何认识呢?可以通过读书、科学去研究宇宙万物的道理,也可以通过了解自身进而了解整个宇宙,把自己的天线竖起来去感受。

这大体是本书主要的框架,书中还有许多关于自我的很好的阐述,那些都是我特别认同,但没认真思考过也无法自己总结出的观点,做了摘抄,时常温故。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七):认知自我,就可以做到不卑不亢,做得松弛。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世界》读后感如下——这本书源自水木丁几年前的语音课程,解读心理学大师荣格的一篇论文《未发现的自我》。荣格的理论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我们详细解读了荣格有关“认知自我”的理论。

在我看来,书中的中心思想就是图一。

认知自我,就可以做到不卑不亢,做得松弛。

而认知自我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接受,而不是忍耐或者压抑。

注重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注重自己的本能和冲动。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从内开始,聆听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情绪,哪怕只是一瞬间。不要总是觉得自己不对,自己不能,自己不应该,而是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与感觉?

这本书很实用,我推荐给30-40岁的人,尤其是女性朋友阅读。

30岁以下,阅历有限,此时就开始探索自我,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力量,会容易走火入魔,钻牛角尖。看似是在认知自我,其实你只是掌握了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很多东西你读不懂,也做不到。

40岁以上,时间和岁月已经让你明白人生是啥啦,别说这书,心理学的书也没必要看。而且都四十多了该咋样就咋样吧,这时候再探索自我,会很痛苦的。因为你真正的自我很可能是你极力否定和抵制的自我。

为啥是女性朋友,因为这书是水木丁写的,她是女作家,写的文字更倾向女人。男同胞可以直接读荣格自传,或者是本书提过的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著作,我店里刚好有他的《家庭的牵绊》,可以买来试试。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是我认为水木丁的作品里最值得阅读的一本。不要被它鸡汤的名字迷惑,它是一本好书。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八):这人世间千百种恩怨,皆是尘埃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以为会是一本心理鸡汤类型的书籍,但是看到分类又是在心理学的一类,因为自身在过去的一年里总是有些郁结,在上学期的课程中也选修了心理健康,所以只考虑了一下,我就毫不犹豫的决定阅读了。结果很出乎意料,也让我之前很多很困惑的问题有了新的解释,如果说之前选修的心理健康课是让我来充分了解我自己,那么这本书就是告诉我结合社会等等来认知事物,认知自己。 开篇序言的部分,让我了解到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开篇“我们都是人生的囚徒,而这是一本越狱指南。”就很吸引我,看过序言,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著作能让作者这么的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作者的讲解也很容易让人理解,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 第一部分,作者的标题为“荣格的格局”从文章的目录讲起,让我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讲述了很多心理学中关于自我认知的知识,让我对逻辑思维、认知、心理现实、潜意识、等等有了了解,也让对很多现象有了新的认识,最后还讲述了自我认知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感觉仅仅只阅读了第一部分,就让我这个并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士,对于心理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相比于其他厚厚的一本心理学知识的书,每次读来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这本书虽然没有大大的篇幅,但是很多地方都讲得浅显易懂。更加适合我们大多数人来阅读。 因为第一部分带给我很良好的阅读体验,我也就更加愿意继续阅读下去,之后的部分,作者随着荣格的目录一章一章的讲解下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道理。 在后面的部分,对于感性和理性、本能的讲述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经常会做出一些由于感性冲动而引发的事情,事后又会觉得自己不够理性,让我的感觉很不好,所以我很崇尚那些十分理性的人,但是看了这本书,让我有了新的想法,当一个感性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也不过是我的一种本能,作者对于本能也有一个详细的讲解,这个部分的内容让我深感赞同,从多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本能的特点。 最后,我想说,对于想要阅读心理学类别书籍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得好书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九):你不是145克的鹅卵石……

  看完躺在草坪上,四肢肆意张开伸展,好舒服……是啊,我是一个小宇宙,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意识、感觉和细腻的情绪……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可以连接上。曾经麻木的我还不自知,还好在努力唤醒自己中:)

  关于共情:

  一直自诩是个理性、识大体的亲密伴侣,殊不知正是所谓的理性“隔绝”了共情,我就像一个训导主任,快速区分好与不好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消极情绪视若无睹,真是宽容而又冷酷。

  当然,也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看跳舞会泪流满面,听音乐会感动不已……自己也还能哼几句不着调的歌声。

  关于真实:

  以前经常笑自己是朵“白莲花”,以为自己圣洁无瑕,其实还是很多坏心思,小情绪和冷漠。还贼喜欢穿上道德的大衣,站在制高点对别人指指点点,总觉得别人错了。自我满意一番后,最后发现自己就是一朵“白莲花”,明明也有不真善美的时候,也有嫉妒的时候,也有想狠狠揍一个人的时候。瑕疵,让我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个人。

  关于潜意识:

  见过内心的黑色魔鬼,它比“九尾狐狸”能量更暴烈。高中到大学时它是性魔鬼,我不敢面对它、恐惧它、压抑它。现在,它又穿上情绪魔鬼的外衣,我也羞愧于见它,却无奈于它。最近,慢慢也开始接纳它了,是我竞争力和进取心的一种展现;有时搅和进去了完美主义,各种苛责他人……

  关于集体主义:

  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段红色集体主义的日子,87年长大的我从小还是被教育,要有团队荣誉感,要牺牲小我,要有集体意识。

  我竟然照本宣科地乖乖做了,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有时听到“不懂事”的笑声,我还是大义凛然地坚定往前走,慢慢地把我自己在集体中无限缩小。最近,心里的声音唤醒了被催眠的我,开始努力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尊严,因为我看见了自己。

  被自己看见的自己,觉得是个值得被爱的人。

  允许

  等待

  看见

  ……

  你是独一无二的小宇宙,天性神明俱在。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十):终于知道读书带给我什么了?让我不卑不亢的活着!

  因为知道自己并非完人,所以有缺点和不足选择接纳; 因为知道一山更有一山高、别人也有能量不足和不易的时候,所以选择谦虚、包容别人。 这样的人和谁呆在一块儿都松弛、不拧巴,他不给自己立人设,在众人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 能了解自己的短处,并能找到自尊,这叫不卑; 因通晓人性而体谅他人,这叫不亢,这一切都源于对自己清醒的认知和准确的定位。 人这一生认识自己的路很长,有的人可能因为早年一些坎坷的经历而早早的认识自己,并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而有些人可能因为醒悟过迟或者诸事太顺到老都不能全面认识自己, 所以他们容易迷茫,容易跟着别人走,看起来会滑稽,会无主见,会傲慢,会目中无人…… 没有谁能不经历任何事而通晓不卑不亢的活法,所幸,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太多有迹可循的门道,所以,去学习,去经历,让自己明事理,让自己感受生活的不易,愿我们都能活成一个不卑不亢、自带发光体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