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精选

2021-02-12 00:00: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精选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是一本由一奈米的宇宙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精选点评:

  ●类似国内的名人朋友圈,轻松的方式了解科学巨匠。/作者“一奈米的宇宙”以及“脸书”这个平台在qiang内简体中文互联网上几乎毫无踪迹hh感谢将这本书引入的出版社和公司,初高中的孩子读到,真的可以燃起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热情的。/读的时候一直想着TBBT里的Sheldon、Howard、Leonard,真的太欢乐了

  ●想读!期待

  ●太有梗,颠覆了我的想象,但是有些定理还是搞不懂,抱头逃走……

  ●科学的魅力无论于哪个时代而言,都是光芒闪烁的,而在背后的科学家更是传奇。用新时代的方式重塑,再呈现,奇趣无穷,期待!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一):发现真实的科学家

  暑假休憩,看完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科学家的脸书狂想》,从科学探讨人生,从人生体会科学。这本关于科学的科普书,切入点在趣味上,落脚点在知识量,作者着实用心。书中介绍的40位科学家,囊括了数理化方面的大师级人物,有我们熟悉的欧几里得、傅立叶、张衡、牛顿、门捷列夫、亚里士多德,也有些人大家都会觉得陌生,但在科学界又作出了极大贡献,我们从一个个科学家的脸书中看到了生动活泼有趣的他们,深入浅出地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 一直觉得科学家们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记忆里就是教科书或者名人故事中的一张照片,大概他们的生活永远都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钻进学术研究中不能自拔的样子。但是看完这本书发现,科学家们其实也很接地气,很惊喜地发现,那些有些刻板的科学原理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通俗易懂的脸书状态,和人生感悟相关联,很奇妙,但细细想来,的确又是这样的。三个大篇章,最喜欢的还是坚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却求一个拼命追求的目标。伟大的科学家回顾自己光辉的一生,总会感叹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但这就是人生的选择啊,人生就像氧化还原反应,在得到什么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些什么。我国的科学家更是在大义面前做出了重大牺牲,导弹之父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并在美国有着极其优渥的生活与工作。但是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的钱学森决定放弃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一穷二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即使回国之路千难万阻,他也没有放弃最终回到祖国 开始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了各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国家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我想,科学家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仅有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更有对国家的深情,这样的脸书贴出来,大家都会点赞不断吧。 总体来说,《科学家的脸书狂想》一书,让我们之前觉得高深莫测的科学家,走出了教科书,来到了我们身边,变成活生生的人,给了大家一个更加真实的感受。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二):神奇的科学和神秘的科学家

  世界上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有很多非常奇特,在人类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恐怕没有任何,恐怕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在所有的科学领域上,因为科学所涵盖的信息量太大了。想要深入研究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很多精力。我们普通人,对于科学也只是浅尝辄止。如果你想深入快速了解科学和科学家,那么就来看看这本书《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这本书集合了众多科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研究的领域,可以作为一个媒介,让我们更了解科学,更热爱科学。随着一个一个的科学名词发现科学家伟大的一生。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团队,叫做“一奈米的宇宙”这个团队由卢敬和学长,陈俊太教授,台湾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台湾交通大学组成这本书的创作契机来源于无心之举,他们只是把美丽的电子显微镜影像再恋书上进行分享,后来转向有关科学的创作 这本书主要想象生活在没有互联网时代的科学家们穿越时空,通过脸书和大家进行交流。书上直接把网页复制下来,作为开头的引语来介绍科学家。这些话五花八门,但是总能引出想要讨论的科学问题。用关于人生这个板块,可以让我们发现生活中和科学有关系的现象,用这些现象解释科学。我个人感觉有些实在,有些牵强。是有的比喻却非常巧妙。比如大杯奶茶跟催化剂的关系。这个板块没有任何科学名词,描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 还有一奈米教室这个板块,解释一些科学名词,但却不是全部都是通俗易懂的有一些科学名词,很是令人费解。而后面介绍科学家的时候,各式长篇的都是各种科学用语,并且没有解释。虽然每篇篇幅很短,一开始给人很容易阅读的感觉,但是里面的内容却不容易理解,对于那些没有大学文化的人来说,想要读懂十分困难。 科学是复杂的,这本书也是跟科学有关,是一本比较难懂的书。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小白,希望从难到易研究科学,那这本书绝对是你比较好的选择只是过程比起从易到难困难许多。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困难。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那么你更要看看这本书,这本书大致介绍了,科学家的人生和他的科学成果,是一本带有一些专业性质的科学补充性读物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三):吐槽一下科学

  “科学家“和”脸书“这两个词,我想很多人都很难把它们联系到一起,我们印象中,科学都是跟严肃、枯燥、无聊挂钩的,而科学家往往都是严谨认真的代名词。脸书虽然在国内不方便使用,不过也跟现在大火的微博、抖音类似,人们在上面尽情吐槽,激烈讨论各种事情。《科学家的脸书狂想》一书巧妙地将这两种事情结合在一起,看科学家们卸下历史的包装,展现科学贴近生活的一面。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一书,采用的形式是章节式,每一个章节会介绍一个著名的定律或者定理。这些理论涵盖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既有简单的避雷针、杠杆原理一类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会利用的知识,也有很多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说过的类似范德华力、傅里叶变换这一类的理论。在每一章节里面,都会有一页脸书上的截图,刚好对应了每一张要讲的理论,都是以提出该理论的科学家的第一人称发出来的。当然,这个截图肯定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甚至脸书的内容也都是一些吐槽,点赞,表情,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一点没有打折扣。进入正文,开始也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作者会想讲一些更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有些例子,虽然很多说得是人性上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又恰到好处可以类比到我们要学习的这些科学理论中去,用简单的例子讲述复杂的科学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做到想《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这本书一样通俗易懂,顺其自然而又不显得突兀,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了。 另外,这本书在介绍科学理论的同时,也不忘介绍相关的科学家,没有花费大量笔墨,而是选取了这些科学家最典型的几个实例,使得科学家平易近人甚至普通的一面生动地展示出来。再结合上前面的脸书的界面和内容,让读者眼前科学家互相讨论说笑的场面愈发活现。 最后,我还有称赞一下《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这本书中的配图。虽然插图在这里并不是很多,但每一张选取的都恰倒好处,既有不少历史上罕见的真迹,也有不少用来讲解的简洁又不乏趣味性的示意图。彩色的印刷,让书中讲的不管是生活中例子还是科学家讨论理论的画面更添了一份色彩。 总之,这是一本既适合学生提前了解不少课堂内外知识也适合大人放松充实自己的好书。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四):当科学家们也拥有了“朋友圈”

  《科学家们的脸书狂想》是一本从台湾引进的有趣书籍。脸书,即FACEBOOK是一个风靡墙外的社交网站,它2004年诞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从2009年开始,中国大陆用户无法登入。透过这个网站,你可以看到许多人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你可能会奇怪,书中提到的伟大科学家们许多早已离开,他们不可能拥有FACEBOOK账户并展现自己的生活——其实,这是台湾作者“一奈米的宇宙”自己编纂的,有点像我们国内流行一时的“民国名人朋友圈”。这个来自台湾的团队选取了中外40名在科学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用轻松生动的语言简要介绍了他们,又“模仿”这些科学家的语气和风格运营着他们的FACEBOOK账户。

  讲真,在读的时候一直想着TBBT(《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Howard、Leonard他们,真的太欢乐了。学术天才并不是都像书呆子一样,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和喜怒哀乐。他们绝不是教科书和学术专著里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理,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这本《科学家们的脸书狂想》里,我们能看到这些用科学创造了人间奇迹,拂去了大地蛮荒的巨人的另一面——他们不一定完美,例如偏执的爱因斯坦、求财却最后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中送上断头台的拉瓦锡、背负着“小偷”名声的爱迪生,但是,他们足够真实,足够有趣,尽管作为一个文科生,已经很久没有触碰过理化生这三门学科,也对书中的科学普及有所陌生,但是我还是很有兴趣的一口气读完了它。我想,初高中的孩子读到,真的可以燃起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热情的,用这种轻松的方式了解科学巨匠,了解科学定理,作为一本科普书籍,《科学家的脸书狂想》无疑是十分出色的。

  另外,“关于人生”这一栏是一奈米的宇宙的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读着这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仿佛我也回到那个爱幻想的中二年纪。作者把这些科学家的经历的经验和教训用清丽的文笔写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这几个台湾理科青年的人文情怀——当然,很多人都是文理兼修的,既有着理性的思考和冷峻的眼光,又有着感性的博爱与罗曼蒂克,就像书里提到的很多科学家,他们的生活中的剪影,和我们其实很相似,孩子们读了这本书,就会在心底种下一个科学的种子,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加,终将长成茂盛的参天大树。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读后感(五):走近科学家

  不出意外的话,每个人都写过一篇题为“我的梦想”的作文,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写希望成为科学家,我也是其中一员,这个“梦想”持续了好多年。

  网上常见的玩梗,假如XX有朋友圈,嘿,有人直接给一大批科学家安排了脸书主页——《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这种形式活泼俏皮,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兴趣。首页的动态和回复趣味横生,一面体现了他的成就,一面又将他与其他人建立了关联。科学家的小故事又很接地气,让人觉得科学家并不是高不可攀或者严肃冷酷,他们同我们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读一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了我们的认知,更在于这本书引发的思考和对其他内容的兴趣。《科学家的脸书狂想》就有这种魅力。

  海森堡女朋友生气未解之谜让我很好奇,海森堡和她走到最后了吗?她对海森堡的科学事业有做出贡献吗?海森堡的论文致谢会不会写“感谢女朋友的支持与陪伴”?海森堡为什么选择帮助德国研制武器?科学家的道德选择是否比常人更为艰难?追求真理还是坚守道德?

  爱迪生为什么如此高产?爱迪生面对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如何自我建设?是什么支持他孜孜不倦地努力?科学家是否有比常人更为坚韧的意志?爱迪生如何平衡科学带来的争议和对科学的永恒追求?

  著名妻管严沈括是一位全能选手,他涉猎的范围极广,包括物理、数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此等全能选手是如何做到融会贯通的呢?他是如何研究了如此多的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都有所贡献呢?他的诸多研究非当时主流取向,他的研究和生活是如何平衡的呢?

  科学家无疑是伟大的,无论是过去的爱迪生、海森堡,还是当今的袁隆平、屠呦呦,他们有崇高的理想,他们有无尽的努力。正是历朝历代这样的人物,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他们是科学家,也是英雄。

  阅读《科学家的脸书狂想》时,我惊叹他们的天分,钦佩他们的努力。我或许不能拥有流传百世的成就,但是我可以学习这种精神,并接过接力棒,以期让美好的品质永远存在。我们或许再也不会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一些精神,对真理的追求,对梦想的热爱,这些内核会让我们变得闪闪发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