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之约读后感摘抄
《绿松石之约》是一本由[英] 克莱儿·麦克福尔著作,42.00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一):相爱要有理由呀!!!
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我来说,实在很难理解小说中描绘的简直没有理性可言的宗教冲突。其实从11岁到21岁,海莉和利亚姆真正相爱的时间并不长,为什么这种感情能够刻骨铭心到简直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的地步?海莉为什么能这么爱利亚姆呢?因为小时候救过她一次?因为长得帅对她好?利亚姆又为什么把海莉当成是自己唯一的阳光呢?就因为海莉不顾反对要和他在一起?因为她不歧视他陪他去看了他父亲?这些理由的说服力不是太够,因此让人感觉与其说是因为深爱对方,更像是因为所有人都反对,所以我才要坚持到底。
对比一下白夜行,亮司和雪穗之间相处的时间更短,但是他们之间那种深刻的羁绊却让读者能够理解能够相信。为什么?因为东野圭吾给了一个好理由,为了对方杀了自己的父母,又为了掩盖这个事实而相互依存,这个世界上知道自己真面目的只有对方,希望有一天彼此还能手牵手走在阳光下。只有这种极端的理由,才能支撑得住这种绝对的爱。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二):社会现实向问题杂烩一书
开头就是命案现场很吸睛,让我以为是悬疑小说,看着中间混杂校园恋爱、父母反对、女孩堕胎的情节,恍若看到中国青春校园片,按年龄这一时间顺序,以四个青少年的视角独立成章写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其实这样写有点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因为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法肯定不一致,可是事件描述大致相当,给我们重复阅读故事情节的赘余感。结尾处理得还挺好,以海利喊利姆特的名字结束全文,戛然而止,留下悠悠地留白想象空间。 作者把这些教派间歧视、青少年失足、早恋堕胎、恋童性侵、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等问题杂烩在一起,希冀引起读者的思考,可是关注的问题太多,每个问题仅仅是点到为止,如家庭教育问题,文中体现出海利早孕后,父母用粗暴的方法把她禁闭在家而后强迫她去堕胎,海利父母这些粗暴解决问题的法子给海利带来了极大的阴影。
艾登宛如反社会人格分子一般,如千年祸害遗人间,害人害己。常常以新教徒身份自居却从不像一个遵纪守法的教徒,反而挑起与信奉天主教的人的怒气。作者写他宛如跟个挑刺的工具人一样,是为了反映国内新旧教矛盾日益激烈。
总的来说,这本书比不上《摆渡人》,但是他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又很一针见血。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三):心态,决定一切
《绿松石之约》这本书收到了以后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直到今日在偶尔闲暇之时才拿起来细细的品味一番。在封面上有一个女孩但是只有她鼻子以下的面容,其实看封面我感觉就是一个比较伤感的故事吧。在封皮上面有一句话叫“摆渡人”这个词是一个非常好的是词。它意味着去帮助别人达到我们理想的对岸。看了一下《绿松石之约》的作者是克莱儿.麦克福尔作者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之前也看过他的《摆渡人》系列。每一部都让人黯然伤神,也让人非常的兴奋。他的书属于治愈系,在看书的同时总能成功体会到一些东西感悟到一些道理。 《绿松石之约》讲述的是4个少年同样背负着悲痛的身份,但他们却拥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故事里边的一个小男孩叫艾登,这是一个非常堕落的男孩。读完他的故事以后我的内心非常的激荡。因为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类似男孩,他曾经是我非常好的朋友。之前我们两个无话不谈但是有一天他的父亲因为醉酒把别人打残了而被判入狱,从他的父亲入狱以后我发现他的性情大变跟之前简直是判若两人。他开始仇视身边的所有人,他感觉别人看不起他他的内心非常的自卑,他开始自暴自弃。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品学优良的学生会变成那个每天留恋于网吧、迪厅,变成了社会小青年。没有钱了刚开始小偷小摸,到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开始敲诈勒索终于因为抢劫被判了10年。想一想他刚刚才18岁,他的人生却可能就是毁掉了。而故事中的艾登就是这样的,自从他的父亲入狱了以后他开始仇视身边的所有人包括母亲和弟弟。他开始自卑开始抢劫开始被毒品控制,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 而故事中的另外一个孩子海莉虽然有着和艾登大致相同的经历,但是因为自己的心境不同却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海莉和哥哥生活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物质上面可以做到衣食无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是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却是非常的粗暴的稍有不对拳打脚踢直接辱骂。尤其是海莉的恋情被父亲知道以后父亲对她动手打了她,但是即使是这样海莉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理性的去寻找解决事情的办法。正是因为她坚持不立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她自己过生日幸福的生活。 《绿松石之约》这本书读完以后我想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何必想那么多呢?只要我们坚持本心就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四):草稿
有读过作者麦克福尔的《摆渡人》, 克莱儿笔下的摆渡人,需要把刚刚死去后脱离人体的灵魂,及时护送到安全的彼岸,只是这过程中,有危险有困难,需要努力方能克服并到达成功的彼岸。而当摆渡人的任务失败之时,灵魂则成为了恶鬼,继续拦截新来此的其他灵魂。那么,摆渡人自己是否也可以被摆渡,而脱离这恐怖的,平凡的,枯燥的工作呢?自然,这需要爱的存在,也需要有种为爱而牺牲自己的勇气。
在这部小说中,麦克福尔的笔风有了新的变化,这儿是一群少男少女们,在青春岁月之中,快乐的成长着,其中有欢乐,自然也少不了郁闷。
作者,在小说中,也探讨着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困惑。来自不同家庭信仰的海莉和利亚姆偷偷摸摸的交往,即便是家长的强烈反对,周围人的恶意围观,二人之间的交往仍在延续。这队不过10多岁的青春男女,在一起的时刻有着欢乐,有着愉快,只是当爱情的结果来临之际,又该如何对待呢?
偷尝禁果的孩子,面对自己不断长大的肚子,又该做如何选择呢?曾经看过部电影(片名忘记了),少男少女瞒过家庭,偷偷跑到外面私奔在一起,生下了可爱的孩子。不过随着孩子的长大,生存也面临危机,寻找工作困难,又如何有条件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看着海莉,无法面对流产的现实,还有意寻求男友利亚姆的帮忙,或许这现实就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孩子般快乐的日子,不仅仅只有海莉和利亚姆,还有许多对欢乐的孩子,如:卡勒姆和希瑟、海莉和马克等等,小说中描写着这些青春年华所带来的欢乐,连海莉也试图从利亚姆的失败交往中,寻找新的男友来治愈自己的感情伤痕。
《摆渡人》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225153/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五):爱让灵魂不在孤独
最近看了一本非常不错的外国文学作品,这本书的书名叫做《绿松石之约》,这本书的作者可是大名鼎鼎的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作者的成名作品《摆渡人》可是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关注的,这次作者的最新作品相信一定会带给读者新的惊奇。在读这本作品之前,听到过一些读者的反馈,说这本作品非常的不错,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很真实,细腻的情感也是很到位,尤其是文章中阐述的观点,爱是能战胜一切的力量,也是一语道出了真谛。带着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绿松石之约》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奇特,一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女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远离世俗的感觉。当然最为奇特的地方是女孩子脖子上的项链,可能在大家看来一条项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本书设计的非常巧妙,书名是绿松石之约,而这个书名的石的口字旁却被这个项链的链坠所替代,这真是一石两鸟,一语双关啊,真的是特别的用心,也让读者意外。当然如果是不仔细观看,也许就会忽略了这么重要的细节。
《绿松石之约》的作者是克莱儿·麦克福尔,作者是英国的一位著名作家,作者非常喜欢文学创作,在文坛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还是从她的代表作品“摆渡人”开始,逐渐被大家熟识。作者的《摆渡人》系列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出版发行,反响热烈。因此被读者关注和喜欢。而且她的作品也被拍摄成影视作品,而被更多的人们所熟悉。本书是作者的又一本力作,作者在书中倾入了真实的情感,因此作品非常感人。
书中讲述的故事曲折离奇,精彩的故事情节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然而在扑朔迷离之下却隐藏着真挚的情感,也正是着真挚的爱打动了人们。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觉得非常幸福的,也是迫切需要的,爱情可以带给人们力量,可以是孤独的灵魂变的不在孤独。一个人的出生也许无法选择,也许带给你不堪的回忆,可是爱情却是最好的良药,可以弥补你的伤口,可以让你的心不在孤独,这也是心灵的慰籍。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作者不仅有超强的创作能力,更能感受到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
《绿松石之约》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外国文学作品,这本书的作者是有着千万粉丝的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作者在英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作者的作品在全世界也有着非常好的口碑,作者的作品情感真挚,主题明确,让人感受到这个世界唯有爱能够战胜一切,爱可以是孤独的灵魂不在孤独。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六):少年不知情滋味
《摆渡人》系列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克莱儿,其中富含的温情和感人肺腑的爱情总是那么令人揪心。这本书也没让我失望,但总体给我的感觉是:两个人的喜欢就像磁铁一样,越靠近,越远离。
海莉、卡勒姆、利亚姆、艾登,四个孩子成长所背负的是历史发展的遗留问题,那就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冲突与分歧。至于两者之间究竟为何出现这种冲突,参考了《基督教与天主教冲突》,发现了冲突存在的全面性和本质性。天主教的价值观和立场与新教截然相反,内在的精神规范也存在敌对性冲突,所以这个是一种从根源上难以调解的矛盾,那海莉和利亚姆其实可以说是这种矛盾冲突的牺牲品。
海莉和利亚姆两个人从11岁在公园相遇,到21岁在监狱的重逢,中间发生的事情足以改变曾经经历过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卡勒姆和艾登。两个人的初次相遇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情节,但是对于海莉幼小的心灵来说,这种安全感是从未体会过的,因果相应,后面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源于此。
艾登、卡勒姆是故事的见证者,也是这个故事的牺牲者。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中,父亲入狱,母亲无奈,艾登和利亚姆成长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艾登放弃自我,沉迷毒品,成为了一个经常光顾法庭和监狱的人,而利亚姆依旧是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青年。从他们的家庭角度来看,父亲的缺失让两个人在家庭的教育中缺少了重要一环;而另外一方面父亲犯罪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渗透到方方面面的,教育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行为,所以这个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案例。
海莉和利亚姆的喜欢本身是一种很单纯的喜欢,充斥着少年的天真和无邪,但是随着利亚姆父亲的入狱原因逐渐披露,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爆发,艾登从中作梗,海莉父母的严厉指责和暴力教育,让本身一个单纯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被倾听和理解,在两个人终于跨越了那条线出现了意外情况,让两个人多次错过了自己,但是约定已在,谁也不知道后续的约定履行却在了5年后。
中间海莉失了魂,利亚姆因为艾登经历了暴力,但是两个人都在社会上努力生存。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海莉专心扑在学业上,走上了大学生活;利亚姆工作上被排挤,与海莉的父亲发生了冲突。最终事情的高潮发生在了艾登出狱,海莉的成人礼,艾登嗑药造成了卡勒姆趋势的悲剧,法庭上海莉和利亚姆也并未遇到,最终约定履行在了监狱中,两个人终于相见,时光也定格在了这里。
两个人有太多的故事要讲,太多的情绪需要宣泄,但是往事已成过往,前路仍坎坷。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七):爱是否真的可以战胜一切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真的很难形容。有人说这是个爱情故事,又有人觉得这个故事讲的是人性。我也充满好奇,爱是否真的可以战胜一切?
故事是从几位主人公的视角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讲述每个人的故事。海莉,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可是却又背上了痛苦的回忆。卡勒姆,海莉的双胞胎哥哥,一直陪在海莉的身边,对于海莉的爱也是无私的。利亚姆,11岁认识海莉,16岁两个人正式在一起,可是犯了过错,从此和海莉失去了联系。艾登,利亚姆的哥哥,经常在犯罪的边缘行走,做一些不着调的事情,最后杀死了卡勒姆。故事以这四位的故事把整个故事联系了起来,爱也穿越了整个故事。 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当时社会下,两个人的交往被家庭的仇恨笼罩,从而走向绝路。我不明白,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的的确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像故事里的海莉和利亚姆一样。两个人因为家庭的信仰不同,所以遭受着双方家庭的反对,但两个人还是成为朋友的在一起。其实我觉得两个人的差距不仅仅是家庭信仰的不同,而是家庭环境的不同。利亚姆的父亲因为犯罪入狱,而他的哥哥也因为很多行为被监禁多次,早已辍学,虽然利亚姆并没有自甘堕落,可是从这样的家庭走出来,海莉的父母怎么可能同意呢。两个人之间的结局早已注定。并且因为最后的生日派对发生的事,竟然使卡勒姆丧生,这对于海莉以及她的父母都是不小的打击,更不可能让两个人在一起了。“爱能否战胜一切“这一点也让我感到了困惑。 而整个故事,如果没有这样悲惨的结局,我觉得还是一个爱情的故事,两个人从朋友发现为恋人,幸福下去,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不过作者在结局的设定上也让我有些失望,这样完美的哥哥去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走是什么呢?即使拥有了绿松石这个手镯的约定,两个人也不会,不能,不应该在一起了,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记住对方。 虽然我没有看过作者的《摆渡人》系列,但我知道,作者是想要治愈读者的,从她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温暖,但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利亚姆和海莉他们之间的爱能否战胜一切呢?我真不这么认为…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八):唯有爱能战胜一切
《绿松石之约》是克莱儿·麦克福尔心灵治愈小说最新力作,千万畅销心灵治愈小说“摆渡人”系列便是出自他手。每每看完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总会有一种看透世间情感的感觉,每一个故事下隐藏的爱与抉择让我们可以轻易地看透人的灵魂。就像书封上写的“唯有爱能战胜一切,治愈孤独而脆弱的灵魂。”
《绿松石之约》讲述的是两个家庭中四个少年的成长历程,有孤独有温暖,有愤怒有忧伤,更多的也许就是来自于原生态家庭所带来的后遗症。原生态家庭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背景差异造成的恋爱阻隔,同样也将最应该享受美好年华的少年变得性格扭曲。
利亚姆与海莉的交往从一开始便荆棘丛生,两个不同信仰的家庭成为他们恋爱路上的绊脚石,即便如此,两人的心却从未因为外力原因而改变过,他们为爱的不顾一切让人看后不禁感叹爱情的美好忠贞。
艾登——一个因童年阴影而变成混子的变态少年,他的人生从看到父亲入狱那一刻起,便坠入无底深渊。人生下来是不分善恶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人由善变恶的诱因,如果没有遭遇家庭变故,艾登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模样,只是现在的他,不论给他多少爱都已经无法感化,他——已是恶魔的代言人。
一个有污点的家庭,伤害的不仅仅是犯错的那个人,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因此遭受世人的白眼,艾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走向犯罪,重走父亲的错误道路,最终成为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杀人犯。而利亚姆虽然在母亲的教导下没有走上偏激的道路,却也因为艾登的累累劣迹承受来自被害者家人的报复。也许你会想,艾登犯的错,为什么要报复利亚姆呢?其实这便是一人犯罪,全家受累的连锁效应,可见原生态家庭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一个充满着爱的家庭是温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向着正能量;而一个充满了黑暗的家庭又怎会有温暖呢?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上多少都会有缺陷,即使不会变坏,心中也会有压抑,在某个时间、某个事件的刺激下,也会爆发出来。所以我还是希望每个家庭都充满阳光充满爱,让这个世界少一些黑暗,少一些罪恶,因为唯有爱能战胜一切!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九):有些情需要自制,有些爱难以重来
文 | 海蓝蒲雨
一位朗朗少年,一位青春少女,流连情愫,暗自倾心,本应是一对千人称赞万人欣赏的佳偶,却不曾想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让站立在不同信仰下的他们划上了一条鸿沟,只能遥遥相望,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克莱尔笔下的《绿松石之约》从每一个人不同的视角展开,透过不同性格不同立场的人物去看待同一件事情,故事变得妙趣横生起来。原本只是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爱恋,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更,变成一场让两个家庭都破碎且心碎的裂痕“事故”。让这两个相爱的人,永远隔着一道跨不过的横沟。
11岁,海莉和利亚姆相识相知,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即使他们两个家庭分别信仰不同的教会、喜欢不同的球队,甚至家庭阶层差距也比较大,都没有阻碍对对方的喜欢,成为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互生情愫、暗送秋波,怦然心动、按耐不住,16岁的他们终于跨过了最后一道防线,互相给了对方。
青少年之间的感情很简单,也很纯粹,纯粹到认为把自己交给对方就是对对方的承认和喜欢。其实,经历过恋爱的我们都明白,冲动就是魔鬼,魔鬼能够控制心欲,把人撩拨得不行,什么都控制不住了,然后陷入热恋中的青少年们就这样一步步地坠入泥潭,无法自拔。
单纯的海莉就这样把自己给了最心爱的利亚姆,然而她没有想到未来,也没有想到一次激情的冲动会带给自己无穷无尽的痛苦和害怕。海莉怀孕了,被哥哥发现了,强烈的孕吐和隆起的肚子都无法再隐瞒,海莉的父母十分暴怒,强制让她进行流产,并且隔离了跟利亚姆的一切联系。利亚姆除了疯一样地去找她,也并没有发现海莉怀孕的蛛丝马迹,他也随之陷入痛苦的泥沼之中。
四年后,谁也不曾想过一场危机正等待着他们。家人们给海莉和卡勒姆举办一场二十一岁的生日宴会,结果想见海莉的利亚姆和其哥哥艾登来了,却跟卡勒姆出现了激烈的冲突,在混乱之下,艾登一刀捅死了卡勒姆,让所有的爱和恨化为了乌有。一瞬间,海莉和利亚姆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
为海莉和利亚姆这段深厚缠绵的爱情感到惋惜,也为海莉的哥哥卡勒姆这么年轻还没有展开自己的人生感到可惜,更为一而再再而三犯错而不思悔改的艾登感到痛心,卡勒姆的死给这两个家庭蒙上的一层阴影,背上了沉重的枷锁,也给海莉和利亚姆的爱情判了一个死刑,他们再也无法回到相亲相爱的时刻了,再也无法手牵手地去奔向未来了。一切,戛然而止。
我一直在想,当初海莉和利亚姆要是能顾控制好对方的冲动,或者戴上避孕套避免怀孕,也就能够让海莉避免流产,遭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和痛楚,也能够避免两个人走到现在这种局面。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性教育刻不容缓。现在的青少年都十分早熟,早熟到很容易冲动,冲动地犯下很多错误,让不该发生的发生,提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防患于未然,至少应该教会孩子们使用避孕套,在激情冲动的那一刻按下暂停键,戴上避孕套之后再做爱,让两个人都有好的保障。
一段爱随即破裂了,一个生命随之逝去,无论是海莉还是利亚姆都回不到过去了,陪伴他们成长的是无尽的伤痛。他们的故事太过于沉重,希望看完他们故事的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一定要控制好冲动的感情,做好措施保护好自己,给予一定的安全保障,让悲伤远离,让快乐不离。毕竟,有些情需要自制,有些爱难以重来,不要让爱情背负难以承受的伤痛和离别,让爱永远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不离不弃。
《绿松石之约》读后感(十):真正的爱情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一对年轻人,当他们之间产生爱情的萌芽以后,接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轨迹呢?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利亚姆和海莉这两个年轻人从10年前相识,到10年后凶杀案件发生,却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一种场景?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小说《绿松石之约》中,曾经创作了“摆渡人”系列的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继续着她的爱与抉择的主题,讲述了利亚姆和海莉这两个孩子从相遇、相知到相爱,又无奈分离的故事。本来是非常美好的爱情,却由于家庭成分、社会背景的种种差异乃至背离,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不仅没有被认可,反而是遭到了无穷无尽的反对,直至最后悲剧发生。他们不仅没有最后走到一起,甚至不得不站在了对立面。
但即使是这样,真爱仍然足以超越了所有的隔阂,在最真诚的内心的祝福里默默前行,直到似乎根本没有想到的场景发生。那时,在利亚姆的眼里,他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象”,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居然能够看到的景象!他看到的当然是真的,她也是真的……当《绿松石之约》展现这一幕场景的时候,即使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也足以讲述了最令人激动的一刻——什么叫真正的爱?什么叫苦尽甘来?这就是了!
利亚姆和海莉分别是在两个不同的家庭。利亚姆的家庭是这样的: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强奸谋杀罪,被判处终身监禁;18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因性侵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而海莉则是另外的一个家庭。当然,他们这两个家庭,最大最根本的不同,还是因为宗教的因素。而这一点,就要归结到英国新教与天主教之间长久以来的深刻隔阂与不可调和的矛盾。 正是这一背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当爱情想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却需要这样一个足够曲折的过程的时候,爱情还会继续下去吗?或者说,虽然利亚姆和海莉愿意走下去,但其他人呢?比如,他们两个年轻人彼此所在的那个家庭,他们会允许两个年轻人之间发生某种最亲密的联系吗?
为了让故事更加直接、节奏更加紧凑,克莱儿·麦克福尔采用了一种多视角的叙述方式,让海莉、利亚姆、艾登、卡勒姆四个角色交替出现,一点一滴地还原出了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这样叙述的好处就在于,每个人都是主角,有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与第一视角,而不必让作者来担任叙述者的角色。
11岁,海莉坐在公园里的秋千上悠来荡去,试图用鞋尖去碰触太阳。她没有意识到,属于她的爱情就从那一天开始了。当男孩利亚姆出于义愤教训那个欺负海莉的大块头男孩的时候——虽然利亚姆并不英俊,但这并不妨碍两个孩子从相知,到成为好朋友,直到最后相爱。
虽然,这样一种相爱,注定会非常艰难,即到艰难到了即使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再大的隔阂、再远的距离,似乎都不能阻碍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所以,当最终,当身处牢狱中的利亚姆看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象”的时候,他知道,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爱情,真正的爱情,确实是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