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国歧途》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战国歧途》读后感1000字

2021-02-22 02:45: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国歧途》读后感1000字

  《战国歧途》是一本由刘勃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国歧途》读后感(一):欲望与形势

  20

  商鞅黑洞,贻害千年,极权的政治统治,吞噬的不仅是普通人,还有他自己。

  从三家分晋说起,到秦统一中国,史料充实,观点有据而不落窠臼,以人性和现实观照两千年前的变幻风云,句句是历史,字字是当下。

  历史不容细看,尽是权谋与算计,算得尽的是人心与欲望,算不尽的是天数与形势。历史必须细看,需要悲悯与大眼界,读此书真有“读史让人明智”之感。

  《战国歧途》读后感(二):命运的抉择

  

“杨朱哭衢涂,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在四通八达的路口,杨朱恸哭道:“在这里错走半步,就陷入了千里外的歧途。”)。战国是从封建制向大一统的过渡时期,也是君主开始集权,贵族阶级衰落,士人庶民崛起的时期,在这段时期,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选择道路的机会,不同的选择,将会决定自己不同命运的道路。

«战国歧途»对于历史另类的解读和复盘,让我们看到,同一个历史记载,不一样的视角,能够发现别样的精彩和领悟。

  《战国歧途》读后感(三):对诸侯国治理历史的洞见

  历史是已经固化的存在,但刘勃将原本单薄的对历史决定的记录,还原融入当时的地理经济社会外交背景,深刻地揭示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发展策略与决策动机及其治理结果。

  战国作为王权不断集中、领地转向国家的大变革时代,社会发展规律已经逐渐成熟,并产生巨大的相互作用力。诸侯国的主导者们行差踏错一步,国家就可能不得不走上完全不同的结局。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未觉得战国时代的国家治理竟有如此高的战略水平,看完这本书后,我对所有的失败者都心生亲切与敬意。

  《战国歧途》读后感(四):还原一个精彩和真实的战国

  这本书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太!好!看!了!不愧是炒到400多一本的书,这个价格值!

  历史总是精彩的。比如赵魏韩合灭智氏,我们都知道导火索是智氏贪得无厌无端索地,也知道这个事件直接影响到日后的三家分晋。然而之前未曾察觉的是,也许韩魏比智氏更渴望发起战争?

  再看张仪使楚。通过史记的记载,我们看到了张仪将楚王耍的团团转,但是如果结合地理位置来看,当时的实际情况也许是,秦国被打得不行了被迫割地求和?

  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我们看到的是赵王听信谗言错杀忠良,也许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赵代两股势力不合的必然结果?毕竟,史记介绍李牧时开篇就道出了线索:“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史记和资治通鉴怕是白读了,羞愧难当。

  《战国歧途》读后感(五):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的原因

  战国时代的变法触动的是旧贵族的利益,加强的是君主个人的权力,春秋末战国初,各国皆有变法,力度和成效取却大不相同,一方面考验君主的魄力和远见,另一方面跟各个国家封建贵族的势力和传统也有关系。秦,楚,赵,地处四夷却后来居上,得益于靠近蛮夷戎狄从而比之中原老牌国家较少受到封建礼教之束缚,变法阻力相对较小。而秦国身处西陲,长期收到西北戎族的军事威胁,无论是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还是国民的尚武精神,都经历了血与泪的试炼。变法图强,奖励耕战既是秦国西御戎狄,东拒三晋的军事需要,也是秦国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诉求,这也是秦国成为诸多变法国家中最为彻底的原因之一。秦自孝公以后君主多长寿而英明,大力引进六国人才为己所用,从魏国夺得河西之地,又向南拓得蜀地,兼领崤函之险,远交近攻,终于一统华夏。

  《战国歧途》读后感(六):短评居然超字数

  这本书从新的角度去讲了以前的一些历史,同时也是推翻了以前《史记》里的一些说法,作者的大部分看法也是从历史事件中抽丝剥茧去做合理化推测。从三家分晋开始一一叙述各国为何在战国落败,最终秦国为赢家的原因。其中有很多教科书里都出现的小故事,作者也都做了不一样的解读,譬如长平之战赵国为何战败?用赵括是否真的如此糟糕?作者点到为止,就给了人很多想象空间。可能历史的有趣就在于此?它有官方的面目,但是大概率不是官方呈现的样子。唯一比较混乱的地方就在于全篇立论不太明确,大概是理清秦国成功的原因——秦国变法比较彻底,为何能彻底呢?顺从了人性,又无视了人民。再者地理位置的优势,易守难攻,导致处在关内的六个国家安全感不高,开始搞军备竞赛,各个国家的紧张程度不同,搞法也不一样。最奇妙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些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了吧,譬如齐国不那么尊重皇权,燕国居然真的复古搞禅让制。这放到今天,是绝对不可能的。总之真的很奇妙,值得一读。

  《战国歧途》读后感(七):战国歧途

  《战国歧途》,刘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和《失败者的春秋》算是一套,上一本写春秋,这一本写战国。或者因为战国的时间短些,或者因为战国的事情大家比较熟悉,所以这一本也薄些。两本书通算下来,一共550页,写春秋战国550年,也是好巧。春秋战国乱悠悠,能写得清楚着实不易,所以作者只写各国最突出的那个特点,秦国就写商鞅变法,赵国就写本土与代地的矛盾,燕国就写燕王哙,楚国就写秦楚之争。能从既繁杂又凌乱的资料中理出清晰的特点,很难得。作者对《史记》不大感冒,多次指出《史记》时间错乱,过于小说化,对《春秋》和《资治通鉴》更为信服。去除了那些脍炙人口、但多半并不真实的故事――如赵括与楚怀王的不堪,才能更接近史实:我们并不比古人聪明;去除那些史书中的道德教化――如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险,才能更接近现实:民心只有助于维护统一,但达成统一,恐怕还是武力更有效。这两点或许是最重要的收获。

  (公号:行云楼)

  《战国歧途》读后感(八):大众还是权力的视角选择

  正文没有空虚地掰扯什么得天下是因为民心所向,因为有德,算是比较靠谱。整篇有理有据,但是后记部分说"接受秦制,就得忍受腐败,腐败到忍无可忍于是天下分崩。企图回到周制,必然导致战乱,尸山血海之中,人心渴望统一。"然后作者又引述了三国演义那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里就又开始忽悠的套路了,把可选择的政治制度简单划分成秦制和周制,这显然不靠谱。腐败到忍无可忍于是天下分崩,这里又在夸大民众的作用。我国的民众基本上处于无目的漫游,被动接受现状的状态,人心从来是被掌权者用来代表自己观点的,作者正文里批评了传统书籍里人心在秦与六国征战中的作用,到了后记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也太假了。另外为什么企图回到周制就一定导致战乱(这里他明显有所指代),这里就没有深入讨论原因,和全书风格不符。所以我判断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应该是"周制"未必不行,其实这个问题完全看你站在谁的角度看,民众,还是权力阶层

  《战国歧途》读后感(九):战国版「万历十五年」

  多数人觉得战国历史是一混乱的历史:国家多,人物多,事情多,但这本书为你梳理出一段段战国版的「万历十五年」:

  例如商鞅变法从何时开始为秦国制造了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如何将六国吞噬,又如何将秦国吞噬?

  例如楚怀王真的是《史记》中描写得那么愚蠢吗?被秦国屡屡戏弄,最后还被秦国绑架?

  例如长平之战真是秦赵一面倒的战争吗?秦国难道就没有付出沉重的代价?其他五国没有施救到底是为何?

  一切一切,都有更深层原因,真实的历史往往比你想象中更复杂,如果你没有置身那个年代,你还真不可能理解事情发生的原委。

  作者刘勃抽丝剥茧,利用当今的新发现,剖开战国历史的一个横截面,从小到大,从线及面,用轻松缜密的语言理清历史中含糊不清或丢失的文本,试图还原一个相对真实可信的历史。

  战国纷争,选择无限,充满变数,一步踏开,全盘皆变,是为战国歧途。

  《战国歧途》读后感(十):辩证读史

  

全书从三家分晋开始到天下大一统,讲了战国时期主要的一些人物事件和战役,作者引经据典,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比如在第七章中写道《史记》原文对赵武灵王的评价是“新得一美女,君王从此便不早朝或几年不出门”,还拉出《赵世家》中描述赵武灵王一直到退位给赵何的这几十年里所做之事的原文,发现其实赵武灵王一直潜心研究强国强兵之策,根本无暇顾及他事,从而引出作者对当时赵武灵王让位之举背后隐藏的赵国内部阶级斗争的思考。 另外,我们自己也要辩证思考作者对史料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主观想法都是不同的。 比如,昨天刚看的《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中,郭建龙认为长平之战中,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阻止了秦军的推进,秦军补给线长,只要粮草耗尽,便是赵军胜利之时。而后来赵军大败是因为换了赵括当主将。 而在《战国歧途》中,刘勃对长平之战的看法是,秦赵大战,赵国收缩防线后,虽然秦国暂时无法突进,但是秦国富裕,补给多,补给线也占优势,赵军已然苟延残喘,突破是早晚的事。 这就出现了观点上的冲突,虽然我也不知道谁的说法是对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