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精选

2022-04-13 03:31: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精选

  《美国官僚体制》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Q.威尔逊 (James Q. Wilson)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5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官僚体制》精选点评:

  ●美国公共行政领域的经典著作,第三个中译本了,但在新版序言第一页就出现好几处翻译错误

  ●明贬暗吹…一个受到制约的官僚体制再怎么有问题,再怎么效率低下也比不受制约好太多了

  ●看完感觉当前所在的公司在某些地方像极了政府部门 怪不得效率高不起来 看来是很难改变了

  ●大家都不喜欢陈腐的官僚体制,企业高效灵活,书里介绍了官僚的成因,很有收获。

  ●每天听本书

  ●“……很难实现人民优先的原则,因为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可以命令民众,甚至可以把民众关进监狱。”

  《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一):其实这是个管理学问题

  说实话,这本书是组织行为学的补充。

  首先我们要知道官僚机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情,哪怕私企也是一样。怎么管理官僚机构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玄学。

  传统里,一般认为官僚组织热衷于自身预算和人事编制的扩张,然后不干活天天内耗。

  但是其实我们忘记了,真的如果不干活的话上面也不是傻子,这存在一个最低任务量的,至于为了完成这个最低任务量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真的没人知道了。

  你能够真的把一个复杂任务自己单独审核一边,或者说自己做一遍吗?不可能,累死你你也做不了,而且会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谁来监督这些监督者。

  按照这个逻辑进行下去你就会进入到一种无限递归的困境里。

  这本书里让我看到了经济学产业理论的一些方法。

  目的是找到这个组织的关键产品,找到关键产品然后盯紧它。

  这是正确的废话。

  这本书里着重用案例来说明了,在一个官僚组织,尤其是政府官僚组织里,需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制度。更需要的是起码把正确的人放在部门负责人上。

  如果你放一个划水皇帝在上面,这个部门基本就被判了死刑。

  这里没有说明的是,为何私企会好一些。私企里,大家虽然都官僚,但私企都是结果导向的组织,你干不好就破产了。

  政府组织很多就不一样,你今天负责医保的人不干活了,也不会马上出事。

  这就说白了,政府组织真的比私企难管理。

  最后说一下,麻烦翻译的说一下人话,有些句子真的很奇怪,英文版写的明明很准确的,但起码用词一致了,感觉我对翻译已经要求低到这地步了。

  《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二):笔记

  作者提出了破窗理论。

  1,政府机构的管理难点

  3⃣️相比企业,政府机构的权利(针对组织的生产要素来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人力要素:公务员表现突出也不可能得到巨额奖金,晋升论资排辈,激励有限。不敬业也很难开掉。-员工激励非常困难。

  资金要素:政府机构必须和供应商保持距离,每次采购必须公开招标,详细描述产品要求,然后接受最低报价。采购效率低,采购流程的合规性比采购产品的好用性重要。

  政府机构的运营资金完全依赖年度拨款,自己说了不算,每年用不完的部分必须返还国库,不得留存,变动的上报流程非常繁琐。

  4⃣️政府机构对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没有自主权,很难提高工作绩效。程序的合法性大于结果。

  -------

  2,应对难题:

  #最常见-把最容易执行的任务作为核心任务。

  #也有挑难的做-根据机构中主流人员专业背景去界定(中央情报局)

  #针对当下面临的主要困境,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人物,组织绩效就能够明显提升。

  2⃣️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依靠组织文化,实施组织激励

  #同伴压力,激励工作,也会阻碍工作。

  #组织文化决定同伴压力的激励是正面(使命感,统一思想,基于共同的理念来行动)还是负面。

  #有时候组织文化过于强大,就会排挤掉组织内的其他次要任务。

  #在一个拥有强大组织文化的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最好不要一上来就对占主导地位的组织文化开刀,而是先从不对这种文化造成威胁的地方入手,再逐步推进。

  《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三):收获很多的一本书

  《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四):美国官僚体系的形成及民主得失

  10月2号收到快递,晚饭后翻开第一页,5号晚11点,整本读完,行文流畅,举例和论述有代表性(一些引用直接放在行文中增加了阅读流畅性)。阅读难度3星半,整体理解难度3星半,细节理解难度4星,选材立意5星,思想维度扩展5星,推荐指数5星。

  甲骨文的书,除了莱茵系列是统一的风格,其它几乎每本书都有一个吸引人的封面,让你有购买和收藏的冲动,也得益于这精致的封面设计,让我每每快要坚持不下去时,欣赏的同时摸一摸封面,又翻开继续。以上不是讲这本《美国官僚体系》内容不好,而是对于我来讲,一本书具有精心设计的封面,会促使我遇到书中内容困难或阅读体验困难时(最近不知是何情况,只要翻开书本,双眼偶尔会像有一层白雾似,时隐时现,通过高频率的眨眼可以缓解状况,估计以前手机玩多了,加上以前看几本小说的时候,大晚上被窝里盯着屏幕熬夜,产生了些后遗症,阅读时体验不佳),能决意拿起书,继续耐心前向后翻阅。

  2019年9月发行的这本书,是再版书,书中大量引用的研究内容是是美国80年代及以前的,估计应该和前版内容相比没多少修改。通过发现问题、比较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式,较为深入探讨了美国官僚体制的形成及制约,虽成书比较早,但是针对当下的政府机构运行,以及在社会公共管理方面的反思,对我具有深刻的影响。因为当下,美国政府的运行所表现出的,和书中描绘的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这也许就是目前官僚体制产生的影响:让整个美国的官僚机构历经这么多年,在大的变革上依旧趋于保守。同时其它国家的政府运行,包括当下企业的运营,和作者书中探讨的问题都有相似之处,使我一边阅读的同时,一边在思考离我更近的企业相似的情况,以及怎样找到类似问题的解决之道。

  全书结构明确,第一章提出作者想要构建的主题,二、三、四、五分别从纵向四层官僚机构阶层到横向官僚机构部门的现象和本质进行思考和研究,六章总结前面的问题及分析当下官僚机构存在及采取方式的利弊。内容从历史、现象、社会、法律、道德等方面,阐述了美国既存官僚体系为什么会产生当下的表现,并且作者试图用他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对政府机构的认识偏差和抱怨大多数是错误的,因为其实极大部分政府及其雇员本身也不想这样,或是自身本身也求改进。

  但凡目前存在的组织机构当中,都存在文化、经验、制度、道德的碰撞。在分别属于生产型、程序型、工艺型和解决型的机构当中,付出和结果的可控制性都存在着差异。所以组织机构从效率、成本及最终产生的结果上存在不同的联系和管控方式。

  大家也许更喜欢处在生产型和工艺型的机构,因为这两种类型的机构控制好了过程就能给出大家确切想要的结果。工艺型和解决型结构需要对具体操办事情的人员赋予极大的裁量权,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我们如果有一项需求,就不得不面对需要用另一种需求去交换的境地,而这两种需求权衡和选择的过程,我们很难去判定怎么平衡,并且往往会产生令多数人不满意的结果。所以美国是通过各种繁琐的规定和细则,要求控制好几乎能想到的每个程序,在所有程序保证程序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开展工作,而不求关心效率和结果(简单讲就是,我做我的事,才我上我的班,管你是什么感受,是不是大家已经有点熟悉的味道了),虽过程广受批评和指责,但程序确合法合规(我们很多人理解为懒政,实质看完本书后,我否定了这种认识)。

  全本书读完,觉得想把每个细节读完是有些困难的。不知是原书还是翻译,按照已经习惯的速度阅读部分地方行不通:书中存在大量否定和双重否定阐述观点和现象,不注意细节快速阅读发现前后不一,又得重新从段落前面仔细确认。同时因个人对美国历史及政治的认识,在看完这本书以前仅仅停留在初中和高中课本的水平,缺乏了很多常识,所以对部门的管理和政治制度确立这块略花时间。本书适合对未知领域有探求和希望扫盲的小伙伴,对政治体制的认识和公共管理的思考,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管理者,你会发现书中的现场和观点,也部分适用于企业。

  作者无疑在阐述美国官僚体系后,发现了问题,也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不剧透了),但终究从全书来看,作者是对美国的当下官僚制度(或者成为政治制度)认可和肯定,同时有一种隐隐骄傲的,因为效率、成本和法制规定之间,作者虽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是隐隐选择了法治——这个目前仅有美国能上下贯穿全社会并被几乎全体民众认同的东西。所以我认为美国的民主,目前在全世界几乎不可能再复制(最近GD很厉害,想让美国介入争取民主自由,从各方面看都真正不是为了民主自由,而是其它政治目的罢了),这个美国人其实自己都清楚。

  看完美国官僚体制后,引用康德老人家一句话: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如果我是一位美国国防部的采购人员,必须面对一份6000多页采购法案时,我想我们误解了大家口中所讲的美国自由,但是我们忽视了美国的法治精神。

  (书中彩蛋:十七章一开始,1986年的川建国同志报到)

  《美国官僚体制》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