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是一本由郝景芳 / 王立铭 / 童行学院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一):同样也是能认识自己的一本书
儿童的心理、性格、行为表现与父母的影响息息相关,教育是门学问,自信、自爱、自知,即便时代变换,未来不可知,但相信每一个具有独立精神、人格健全的孩子都会在那个时代幸福地生活。认同郝景芳老师的教育理念,前卫和开放的思想适合每一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读一读,即便没有孩子,读完此书也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二):爸爸妈妈,孩子在给你的人生一次补课的机会
生孩子应该算是有打算,没计划的事情。内心追求独立,也适度服从社会观念的有知女性,深知结婚总是逃不过生子。又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另一作者列举生孩子能适度激发内在人生潜力。于是就在这不抗拒和必须之间选择了早早接受了这个挑战。
今年小朋友正好进入学校,看此书,真心觉得孩子为父母补上了人生一课,起码自己是这样。未完待续...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三):读书有感
感觉喜欢王立铭教授写得的科技力这章,觉得很不错,喜欢这句“对于某些问题,我们可以知道,必将知道,必须知道”。但整本书无法连成一片,不系统,有些内容甚至有矛盾之处,可能是因为分开这么多人一起写的。希望王立铭自己写一本育儿的书。恩,略读了一遍,估计还得叫宝妈再看一遍,提高一下她的科学素养。
此书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希望有后续相关的书籍吧。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四):A few marks
1. 所述内容许多与超越育儿的范围,而涉及到思维训练、性格修炼等更广的内容,这是许多成年人自己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有一点启发的是,学习力部分。小孩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分类:语言(词汇量、书写技能)、数学(数量、空间、逻辑)、科学知识与素养。
3. 全书概念太散,不成系统。
H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五):育儿的框架到底是什么?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套完整的育儿框架。从培养小朋友的方向,到如何保证小朋友获得我们期望的能力,我需要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框架来指导育儿实践。
读到这本书,我觉得,这就是我要找的那套框架。我们培养小朋友,最低目标是让小朋友适应未来的社会;最高目标是放眼解决世界的问题(p008)。
而我们的现状是,整个教育环境视野太窄,教育内容脱离真实世界,父母素质不高,因无知而功利。
深陷这样的环境,我们如何帮助小朋友破局?作者给出的总体思路是,和真实世界对应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打好手上的牌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六):如果你寻找个人经验的育儿书,这本算靠谱
个人经验的育儿,通俗读物太多了。对于我们这类喜欢看大部头,研究心理学理论的家长来说,那些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严格来说,这本也是。但是,好在,两个人:郝景芳和王立铭。他们自身的知识体系,是可以被认可的。所以这本书值得看。语言通俗、有实用性。书名说0-7岁,我看小学家长也可以看。
这本书5章,我觉得整本书他实际上从这五个方面写的:
1.幼儿园时代、早教
2.语文数学素养
3.科学素养
4.思维:提问、批判性思维
5.人格:自我认知、自律、情绪管理
其实它第四章的思维这里写得不丰满,本来应该是人格的也放到这里了。
写这本书时,他们可能参考过华东师大学报的《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七):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高度
如题,这话一点都不假。
寒门再难出贵子原因也在这。
所幸,我们遇到了郝景芳和她的童行学院,她们的理念就是:新的教育公平!而她们也正在为这一理念积极行动了!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抓住0-7岁关键期培养一生的优势》这本书就是代表之一。
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怎样立足于社会,郝景芳与她的团队通过本书娓娓向您道来。
各种使人焦虑的关于智能取代人工的新闻铺天盖地袭来,家长们慌慌不可终日,我们的孩子未来在哪里?
这个答案,也许这本书就能给你!
书中观点特立独行:孩子比起人工的优势就在孩子的以偏概全、走神、叛逆、厌倦等…看到这,你也许会What?
是的,这些特点是孩子们在未来的优势,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如何培养!
如何激活大脑力、提高学习力、培养科学力、锻炼思考力、塑造软实力,这些都是可以让孩子未来能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书里不仅告诉你理论还有方法,使人豁然开朗。
在为人母后,育儿是我下半辈子需要不断学习的领域,很庆幸,认识到了郝景芳与童行学院,未来,协伴“童”行!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八):育儿这件事,还不算太晚
很感动能够遇到这本书。
在这个人人能出书的年代,遇到真正有内容的育儿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育儿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因为不是教授科学知识或者定律,所以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的课程,要如何来教就显得很复杂了。加之人本身就是很复杂的综合体,建造人的课程就显得更加复杂了。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兴奋。
它里面有一些很不错的想法,比如“天线”情商,比如如何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孩子,事业上的成功是由什么样的素质决定,以及孩子从小应该如何注意这些素质的培养?让我异常的振奋!
第一次做父母的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的经历和工作这些年在的切身体会,让我对于如何培养孩子有了一些些切身的体会。
父母心不就是为了让孩子的未来生活地更幸福吗?对于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的好与不好的东西,以及在职场和生活中遇到和需要处理的困境,让我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如何才会生活地更好?曾经,我也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小的时候能够怎么怎样,也许现在就会怎么怎么样了。
可是生活就是没有“如果”,也许父母能够给我的已经是当时它们能给出的最好了的,你无法跨越的原生家庭的局限性,便是从上辈子就已经写进了基因里了。
我也不停地在思考,如何能够给孩子最好的。
有一些事情我曾后悔自己了解和参悟地太迟,在育儿这一件事情上,我希望能够早一点,就像遇到这本书,应该不算太晚。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九):孩子的成长是陪伴而不是教养!
这本书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及时雨!前些天孩子变得厌学,讨厌幼儿园,跟我说她是幼儿园最笨的孩子~这一系列的变化人让我措手不及,那个聪明乐观的小姑娘去哪里了?
想想过去的几年,我变得越来越忙,如果有时间就是把孩子扔到游乐园让阿姨陪着,自己忙工作,忙自己的事儿……
当然,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今天这些问题已经都解决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陪伴!我每天陪着她,观察她,然后遇到问题一起解决…就为了一件事儿,培养她书中提到的几种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创造能力等
2020年,我依然要陪她旅游,但是不光光是为了拍张照片留个纪念或者发个朋友圈,而是陪她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告诉她这个世界,除了跟我们一样的人,还要很多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和不一样的观点,但都很好。
我依然陪她阅读,不是让她认识多少字,而是陪她聊主人公的优势和弱势告诉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用一件事儿单一的评定一个人,你不能因为拼音学不会,就是最笨的孩子,我们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件事儿只是没用准备好而已,陪她做好每一件小事儿
陪她一起成长,如果遇到问题我们就一起解决,多问问她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找到第三种选择!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陪她幼小衔接,但这绝不是提前体会小学的无聊,而是帮她熟悉各种符号,让她接触到这些符号的时候不再陌生~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也许会一直有问题,但是这正是我们改变的好机会不是吗?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十):没有鸡汤,全是干货!非常实用!
培养学习力章节里的数学能力培养笔记这几天正在读,搜了一下郝景芳,居然是个比我大两岁的学神级妈妈,深感差距,感慨不读书何以领略这大千世界!这本书没有鸡汤,全是干货,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实用、最具体的家庭教育书籍,没有之一。作者是个学理科的小说家,所以书中文字很有逻辑,脉络很清晰,让我这不爱读电子书的人都放不下,看过之后脉络还清晰的在脑海中,要摘录的地方特别多。对于一个数学能力很差的家长来说,作者对数学能力的培养阐述的非常详细,能减少一些我的焦虑,学会了下一步就是照着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