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南方》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在南方》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13 01:29: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南方》经典读后感有感

  《在南方》是一本由张惠雯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南方》精选点评:

  ●擅长写情绪、处境,细腻,温婉。情节性不强,但读到最后总觉酣畅淋漓。

  ●严重被低估

  ●叙事好、文字又好、青年作家里不多、、

  ●《梦中的夏天》这篇 感触颇深 选择真的很重要 一不小心你的生活就这样了…… 不要盲目相信爱情 生活还是要自己过的

  ●不好看

  ●水平降了,有点枯燥,叙述单一,要改变才行了。

  ●情节清淡,却能吸引人如流水般自然地看下去,作者的叙事及文字功底在同辈人中是佼佼者

  ●教科书式的好也是好啊

  ●題材上更喜歡兩次相遇那本。

  ●优点很明显,一种典型的教科书式的好,对所谓人性的挖掘深入、坦白而准确,常有惊心动魄之处。但我会觉得写法和语言都太传统了,而且过多的心理剖析让解读变得单一,作为读者,我只能依循作者给我规划好的路径发出和作者一致的感叹,没有更多空间。篇与篇之间也比较相似。谈不上喜欢,但写成这样,给三星也说不过去。

  《在南方》读后感(一):在地球另一边的南方

  

在图书馆随手翻到的书。大概也只有几秒钟就决定借回来看。文字的质感和气息,是不愿意错过的那种怦然心动。

以前看艾米写的那些美国移民的爱情故事,多多少少都有些过于美好的千篇一律了,男主角永远都是专一、温柔、善解人意的完美soul mate,移民生活的艰辛、枯燥和迷茫的一面在那些温柔的爱情故事里都或多或少的被消解了。张惠雯这里,细腻的笔触却使这一切无所遁形。

每一个故事我都想再看一遍。

佯装醉酒的害羞的女子,在那个下着雪的夜晚仿佛重新遇见了曾经的那个自己,和曾经对爱的美好幻想。她的丈夫或许击碎了她的梦幻,但她应该可以,借着这个美好夜晚的亮光,一点点找回遗落的灵魂碎片。

想要住到一起彼此照应的姐妹,却跳脱不出距离太近产生的浆糊和稠密的关系。中年男人的软弱和欲望,总是令人心惊又悲凉。一辈子太短,要如何过才能跟自己说,我来过,我活过,我不后悔。

曾经美到让瘦弱的少年不敢靠近的女神,在异国他乡的穷乡僻壤却过着不堪的日常。命运的车轮碾过,令人感叹人生而如蚁。而那个有着突如其来的拯救欲的昔日的仰望者,终究还是飞速地离开了现场,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会回来。

香港长大的David,和在保守的农场长大却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被父亲递过来一支手枪的Jacob,一起在Jacob父亲死后回到Jacob的家乡,大概是整本书中最有温度的一个故事了,尤其是David在最后对Jacob说,或许是他父亲想要成全他的自由才那么做,居然有一种想要掉泪的冲动。

最后的故事中的她,在爱情面前的怯懦却让人着急,你有没有在那样的踟蹰不前,伸出又缩回的手面前看到自己的影子呢?我们都是怯懦的,但或许也会有勇敢的时刻吧。

  《在南方》读后感(二):美国华人移民的“十一种孤独”

  张惠雯的短篇小说集《在南方》收录了十一个短篇,写的大多是生活在美国南方的华人移民的日常,“琐碎生活中的怅惘”。或许是巧合,这本书很容易令人想起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后者写的是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十一种孤独的人生”。

  先来看看《在南方》里面的故事。《旅途》,“她”因为失恋和一个女友结伴旅行,在此过程中发现对方和有妇之夫交往;《失而复得》,讲的是一个有控制欲的妻子对不再爱他的患病丈夫的“占有”;《夜色》,关于一对夫妻面对女儿交了黑人男友这一事实的不同态度;《醉意》,女主人公在雪夜借着酒意“耍酒疯”后对爱情的顿悟;《华屋》,台湾姐妹将各自家庭组合共居一幢别墅后,大家庭里(包括姐夫和小姨子)发生的微妙变化;《维加斯之夜》,三十八岁的独身男子前往拉斯维加斯,只为能召一位上门服务的舞女;《暮色温柔》,香港小伙和美国男友去后者基督家庭“见家长”路上的谈话;《十年》,负心汉十年后赴美见到前妻和女儿,悔不当初;《梦中的夏天》,“我”受人委托,去探望一个为了绿卡和美国老头结婚的昔日校花;《欢乐》,单亲家庭长大的理工男在PARTY上闷闷不乐,心里对刚离世不久的母亲和物质欲望强烈的妻子充满怨念;《岁暮》,除夕聚会上,寡居多年的老妇人面对老情人心绪难平,却佯装平静。

  ——以上这些故事的主题无外乎“爱情婚姻家庭”,却有一个共同点:故事的主人公(或主要人物)都是生活在美国南方的华人移民。因而本书可以看作是华人移民的感情群像书写,而且他们基本上不快乐,正如作者在《欢乐》中写道的,“但他没有欢乐,灵魂深处的欢乐”。

  同样是日常书写,当下我们看到的小说往往是浸淫俗世生活的泥淖而津津乐道,它们从标题开始就呈现出一种“恶趣味”,内容上文字粗鄙, 把口语当时髦,视流行文化为救命稻草——那些作者还生怕被时代抛下,动辄紧跟热门话题作文章。但张惠雯的小说全然不同。从她早期的《爱》《水晶孩童》《两次相遇》等代表作就能看出,她一直走在“经典”写作的路上。比如《爱》,写的是司空见惯的暗恋,开头是这样的——

在新任的牧区医生还未来到以前,一些喜欢打听的居民就得到了一点儿关于他的消息,知道他是医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曾在城里的某医院工作,还是个未婚的年轻人……这类消息总会从某个缺口透露出来,再经由女人们的嘴渲染、流传。尽管有了各种消息拼贴而成的印象图,但新医生来的时候,人们还是有点儿吃惊,因为他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年轻得多。

  这就是张惠雯小说的语言,没有花里胡哨的修饰,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或许和长年旅居海外有关,她笔下的母语简单纯粹,遣词造句更接近汉语的“常规”。而细节描写也是她擅长的,《在南方》中的《醉意》这一篇,她这样写雪夜——

尽管还是十一月,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将近午夜时,一辆黄色道奇车行驶在通往赫尔曼公园停车场的林荫道上,慢得像一辆观光车。路上没有别的车,更没有一个人,稀疏的路灯发出昏沉的黄光,倒是两边落光了叶子的大树顶上的天空显得清亮、澄澈。这个夜就像每个初雪的夜一样明净而幽暗。细小的雪粒正悄无声息地飘落,一触到地面、车顶、树梢、草叶便融化了,路面甚至还没有变白。

  这个场景很有电影的画面感,而“慢得像一辆观光车”的比喻看似普通,仔细想想却反映出一种精准——不是“慢得像蜗牛”,只是速度恰如观光车。在张惠雯的小说里,这样的精准随处可见,对话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无一例外如此。

  如果说细腻生动的语言是张惠雯小说的一大特色,对于主题的挖掘则是另一个亮点,她的小说,母题多围绕“爱”,却总是从日常生活中升华出诗意。《在南方》的压轴之作《岁暮》,女主人公嫉妒旧情人和年轻女孩谈笑风生,于是——

她把额头贴近玻璃墙壁,仿佛要看看钟声是怎么在天空中消逝不见的。外面冷冽的寒气从光滑、冰凉的玻璃渗进来,直渗到她心里。慢慢地,透过那层在客厅里漂浮移动着的幻像,她看见花园里蜡烛形状的矮灯发出铜黄色的光,那些凋零的或是仍活着的植物就在幽暗中浮现出它们那一团团暗影般的轮廓。她实在听不下去这些话,她难以忍受这种沉闷而又油腻腻的、等死一般的生活!她想走出去,在黑暗里有某种富有深意、神秘而快乐的东西。

  很多人写爱的故事,却总是耽于世俗,“俗透了”;张惠雯写爱,总能轻易找到人类心灵的共通之处,令你遐思,带你飞翔。

  再回到本文的标题,之所以谓之“美国华人移民的‘十一种孤独’”,概因人生来孤独,而广袤的美国南方恰巧从地理和心理上放大了他们的孤独。

  (原载微信公众号:日常审美)

  《在南方》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作者:樊金凤

  在海外华人作家中,张惠雯是相对低调的一个,从早期的《水晶孩童》到近期出版的《在南方》 ,她的举重若轻和精致细腻给读过她小说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南方》塑造了一群沉默而孤独的人,他们平静地生活,却时常感到莫名的悲伤,每个人都有面纱,张惠雯耐心地书写面纱背后的东西,在她看来,小说的任务就是要“聆听人们以及万事万物的沉默,从沉默中寻找被埋没的故事和语言” (张惠雯《关于〈场景〉 》 ) 。

  在荒凉里生出陌生

  《在南方》是张惠雯最新的短篇小说集,这里所谓的“南方”是指美国的南方,以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为中心的地区,也是张惠雯在美国生活工作的地方。2013年底,张惠雯随先生迁居美国休斯敦,在这之后,张惠雯的小说便开始以休斯敦等美国南方城市为背景,书写她在那里观察或听到的故事。

  美国文学有着伟大的南方传统,文化的血脉与根系决定了张惠雯不可能接续美国南方文学那种幽暗、怪诞、狞厉的传统,她更多地还是关心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这里的生活和渴求。对于移民来说,去国怀乡的生活不仅要面临对自我身份认知的困惑,还可能要承受梦想的落空,并由此衍生出失望和孤寂,以移民为书写对象的张惠雯,小说也不自觉有一种空阔和孤独的气质,这和美国南方荒凉、广袤的地理环境是契合的。

  “在这个过于辽阔的南方城市里,总是有这样的空地,有的杂草丛生,有的就是一片赤裸的土地,它们紧贴着繁忙的街道,也许旁边就是一栋办公楼,又或者对面就是一座体育馆,但它们兀自存在,荒凉而沉寂。 ” (张惠雯《夜色》 )或许是美国南方荒凉阴郁的环境容易引发移民们孤独的情绪,移民们有时会感觉这个世界离他们越来越远,天空、背后那片沉寂的荒地以及这座城市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会因此而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孤零零地身处异乡,既而感到有一种肉体上的痛苦。由场景激活人物显然是张惠雯的一种写作策略,她擅长捕捉城市背景下人物一瞬间的落寞,发现他们在面对巨大而陌生城市时的恐惧、失望和孤寂,既而揭开他们内心深处的缺失和隐痛。

  书写平静生活里的绝望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华人移民还曾经历过挣扎和艰辛,新一代的移民已然摆脱了生存层面的需求,他们靠中规中矩的读书、工作立足于此,生活体面,至少不再需要与饥寒作斗争。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常常产生对周围一切的陌生和挥之不去的孤独,这或许是所有移民都绕不过的精神之殇。

  《欢乐》呈现了圣诞派对的喧闹欢乐与“他”的孤独悲伤的对比。派对充满了欢声笑语,他却不断陷入冰冷的回忆,他想起自己刚过世的母亲,想起极度消瘦、躺在病床上受苦的她,想起一生过得孤独而拮据的她,他意识到自己早年的冷漠和亏欠;他还想起那个乏味而冷漠的家,想起他与妻子的争执和隔膜。“他觉得他处于两个世界的交界地,冷与热的边缘。 ”他希望有人能解脱他的孤独,但他知道所有这些热情和气的人当中,没有谁会真的关心他和他的事,“他的周围全是人,但他却感到这是个寂寥的空间,明亮、喧哗而又寂寥! ”每个人都极尽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客气而不失礼节,但也努力维护着自己不可侵犯的孤立权利。 《十年》讲述“他”从约翰内斯堡到休斯敦看望前妻和女儿的经历,这也是十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十年,他对她“最初是怀着厌恶、报复和仇恨,然后是疯狂的怀念,如今,只有让人痛苦的爱和悔恨” 。张惠雯小说里的人物敏感、自尊,他们甚至将隐忍和报复作为捍卫尊严的一种方式。当问题出现时,他完全被嫉妒和自尊控制了,他极力地避开问题,却用其他的方式实施报复,沉默的僵持、粗暴的侮辱、冰冷的鄙夷……这些年,他不断地回忆,慢慢意识到,是他的骄傲和轻蔑赶走了她和女儿。

  读张惠雯的小说感觉有一种沁骨的冷,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面临几乎无法解脱的痛苦,张惠雯缓缓地诉说在那些平静而乏味生活里不为人知的绝望,它们有时会出现在喧闹华丽的欢乐场中,有时在激烈的痛苦和沉默的争执之后,有时仅仅是因为某个阴沉而孤寂的夜晚。

  “我”十分珍视这份孤独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孤寂一点儿也不可怕,孤寂起来便会更多地关照他人、思索自身。写作者怕的往往是热闹,是在生活表层的浮华泡沫上载浮载沉、不得沉静。所以,我对于来美生活是满意的,而且十分珍视这份孤独。 ” (张惠雯《在南方·后记》 )作为小说家的张惠雯的确是珍视孤独的,甚至于对孤独有些迷恋,她把她的故事几乎都放置在一种孤寂沉闷的氛围中,小说里的人物或多或少面临着某种隐约的、晦暗不明的情感危机,他们对生活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为了表现这种情绪,张惠雯用了大量冷色调词语,“彻骨的阴冷”“阴沉的窒闷”“孤寂而冷清”“荒凉而沉寂” ……它们像一股冷飕飕的风灌进身体里,让那些无法逾越的距离或难以愈合的伤口变得更加坚硬、寒冷。

  显然,张惠雯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某些复杂而深刻的东西。小说中的“他”不过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努力地工作、平静地生活、亲切地交谈、愉快地微笑,虽然那种愉快会让人怀疑当回到自己的家里,在完全属于自己的静寂和荒凉里,他们是否也会一样温柔、欢乐?张惠雯敏锐地观察着那些微笑背后的叹息,虔诚地书写生活中人们试图掩藏却无处不在的东西。

  张惠雯始终保持客观、平静且细致的叙述,她充满耐心和兴致,一点点揭开生活的真相,当一切尘埃落定,反而让读者生出许多无力或悔恨。世间本是复杂艰涩的,那些疏远、冷漠或隔阂,在生活的某个阶段也曾让我们不知所措,只是后来,我们学会了把不好的东西按压下去,然而它们从未消失,只是被我们隐藏得更深,但在某个时候,当它们突然浮出水面,它们倒比以往更能让你清醒地认识自己。张惠雯的小说便具有这股力量。

  本文原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6月6日

  《在南方》读后感(四):“融入主流”之后:张惠雯的《在南方》| 方柏林

  

原载于 《南方周末》

文 | 方柏林

张惠雯,1978年生,祖籍河南。1995年赴新留学,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1995至2010年居新加坡,2010年后移居美国,现居波士顿。

曾先后获得“新加坡国家金笔奖”,“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等奖项,小说多次上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十大短篇小说排行榜”,被广泛收入历年中国小说年选选本。

现为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家。作品刊发于《收获》、《人民文学》等中国文学期刊。已出版短篇小说集《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在南方》,散文集《惘然少年时》。

2020年9月4日上午,第五届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线上颁奖仪式在广东中山举行,获奖者之一是张惠雯,其获奖作品是《在南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评委们对她和作品的评价是:“张惠雯是近年来令人瞩目的海外华文作家,她对情绪的精准把握和对场景的精确书写让人过目难忘。几近完美的小说技术,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教科书般的示范意义,也让她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小说家。《在南方》收录了张惠雯11个具有美国南方生活背景的短篇小说,展现了移民生活的多个侧面,这是一部开放的、具有国际意识的优秀作品。”

海外华人,带着各自出国年代的鲜明印迹,闯荡海外的江湖。如北岛所言,中文是大家唯一的行李。脱离了母语文化,大家就如同文化活化石。如今网络发达,接触国内信息不难,但多通过文字阅读,渠道有限,缺乏电视、电台的立体轰炸,后来发生的事,涌现的人,流行的歌,都渐渐陌生。有人说起来,也觉得是雾里看花。在海外办个家宴,一唱卡拉OK, 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什么人什么时候出的国,误差不超过三五年。

作家们也层次分明,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来自大陆的作家中,最早流行的是老一代充满伤痕的回忆,尤其是文革和政治运动的红色回忆,这包括严歌苓。它们也符合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想象,所以这类作品不少。多了也就成了大路货,无论是出中文还是英文作品,读起来都是类似的味道。然后,我们看到一些《北京人在纽约》电视里所描述的那种老留学生的奋斗史,主题是生存与扎根。美国不是天堂,就是地狱,总之形象单一、刻板,不过倒是娱乐性强,很耐看。文学方面,老留成就不大,没有多少印象深刻的作品。再往后的七〇后八〇后,出国前经历了中国社会的过渡,到如今也该在新的国家站稳了脚跟,也就是所谓“融入了主流”, 他们的声音却还没有突兀地显明出来。看了《在南方》,我感觉这个时候应该来了。

《在南方》里的故事多发生在休斯顿,美国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华人已经不是开餐馆端盘子的早一批,不少人混出了名堂,成了医生,教授,研究员。他们收入稳定,家庭教育有方,有的孩子上了常青藤。从社会流动性和社会成就上看,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模范族群。但是《在南方》让我们看到,这个被国内很多人艳羡,在美国被其他群体嫉恨的群落,竟有这么多的寂寞、悲怆和无奈。

《失而复得》的“中产阶级都住在林荫道路旁,千篇一律两层楼,门口数尺绿地,加上按家庭成年人人数统计可停放三或四辆汽车的车库……看来自从20世纪60年代一来,某种生活模式就未曾有过什么大的改变。”小说集里的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这个模样,过上了美国人要用宪法第二修正案和枪杆子来捍卫的“我们的生活方式”。一直生活在里面的人,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或许觉得生活就该这个样子。

来到美国的移民就不一样,在国内体验了“好脏好乱好快活”的人间烟火,在国外领教了“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市郊生活,有了比较,自然就有了纠结,常翻来覆去想哪一个生活更强,哪一个环境更旺。中美交恶之前,能借助项目回国任职,两边跑,那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日子久了,很多人发觉主流们的生活原来空虚无聊,甚至琐屑可笑。比如一个小区,会因为狗屎在自家草地上这种破事,在邻舍之间(Nextdoor.com)网站上争个你死我活,仿佛世上没有比草坪上的狗屎更大的事。

新移民拿到绿卡之后,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会出现各种失落。在绿草如茵的前院,和韭菜葱茏的后院之间,华人的宅子里有各种欢乐,也有不少落寞和悲哀。有人说张惠雯的《在南方》里写了十一种孤独,但她也像是写了华人社区的十一种狗血。在他们各自生活的平静表象之下,人与人的关系波澜起伏:丈夫出轨,但后来身体失能,坐在轮椅上,却被妻子重新接纳。这个接纳换个角度看又是可怕的控制:家里没有了电话和网络,让丈夫可以和外界接触。(《失而复得》)。《梦中的夏天》描述的一位被行长抛弃的小三,被打发到美国之后,为了身份,嫁给了一个牧场主。国内家人纷传牧场主如何土豪,嫁给牧场主的女子何等幸运,其实她不过是生活在一个破落的牧场,才三五头牛,丈夫都有点智障,一度人人羡慕的美女,成了拉扯两娃的“农妇。”

寂寞让男男女女之间秋波涌动,骚动不安。《旅途》中,结伴出行的闺蜜,偶尔窥见了朋友的出轨。《华屋》里的台湾两姐妹,两家合一家买一大宅,在一起结伴居住,资源合理利用是好,但是终归难以逃脱人性的诱惑最终不知谁上了谁的床。《维加斯之夜》里的男子,独自去赌城,想在赌博和嫖娼尽都合法的地方,买个大波美女的服务,寻一宿欢乐,最终却无疾而终,自我发泄收场。

张惠雯这本书写得很细腻,对于人物关系写得颇为用心。张惠雯的风格,有点像约翰·契弗。只不过一个是写普通美国人,一个是写普通美国华人。张惠雯看过不少经典作品,起点颇高,作品不靠迎合与猎奇取胜。她稳扎稳打地写中产华人的生活。“中山文学奖”终审评委谢有顺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海外华文写作已经从边缘逐渐走入大众主流视野,他们的创作已经不止于从前的离散主题,玩票性质,而是进入了任何题材皆为我所用的自由状态,在华文写作舞台上与国内作家竞相绽放,各显风骚。”张的小说,素材信手拈来,有不少我估计就是她参加一次家庭聚会后,有所感悟而写。同样的题材,我给浪费在Facebook、微信和微博的帖子上了,素材成了废柴。

多年前,我在华人聚集的地方,曾和她一样,去过各种各样的家庭聚会,通过饭局、打牌或是中文学校,见识各种人间悲欢。我曾有志写一篇小说,就叫《夜宴》,通过华人的家庭派对,写写海外华人的众生。拖延症使得我一直没有动笔。一看《在南方》,我感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更有才华的人去写同样的题材,我也感到庆幸。

张的文字,有时候如残酷叙事。她不留情地撕下了各种家庭的面纱,让出自报喜不报忧心态不让国内亲友知道的悲催,一一暴露无遗。《夜色》里的父母,为女儿和黑人谈朋友而伤心,夫妻失和。《欢乐》用圣诞派对的欢乐,反衬男主人公的孤独和悲凉。他的母亲在他多年的疏忽之后去世,失去了母亲的他,在家里也得不到妻子的关爱,家庭冷漠而乏味。不过作品又常在灰暗之中,给人以希望和暖意,比如女儿和黑人交往之后,父亲最终与其和解。没有这些亮点,这美帝的生活,可就没多少可圈可点了,还不如“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

我和张惠雯同在一个海外的微信群里,这里所有成员都是作家,我是例外。作为“观察员”,我乐于倾听他们讨论文学和作家。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家偶尔也为了各种问题激烈争吵,当然绝大部分人最后摈弃前嫌,握手言欢,维持着一个“和而不同”的气氛。这一点颇为难得,也是海外华人的一个好的尝试。这群作家都在用心钻研技艺,也颇为高产,会形成一个新的作家群落。十年之后再来看,又是一帮大腕了。

讨论中,我感觉作为个人的张惠雯心直口快,有正义感,关注弱势,反对各种歧视。她曾经生活在新加坡。这也是一个大熔炉,到美国后,她对美国的多元和包容精神颇为接纳,而没有了新移民一转背就瞧不起更新移民的势利,没有找一个弱势群体去践踏的冷漠。不论作为作家还是个人,我都比较敬佩她。这一点我也能从作品中看得出来,她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鞭辟入里,会解剖,会看得通透,但多怀理解和善意,读下来充满希望。

作者简介:方柏林,安徽桐城人。现在美国高校工作,同时从事文学翻译和写作。著有《帕慕克们怎样读书》、《网课十讲》、《过剩时代的学习》、《星条旗下的茶叶蛋》等。译著包括《喧哗与骚动》(威廉·福克纳著)、《恰似天堂》、《欢迎来到弹园村》(约翰·契弗著)、《大河湾》(V.S.奈 保尔著、《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著)、《地之国》(约瑟夫·奥尼尔著)、《万灵节》(赛斯·诺特博姆著)、《老谋深算》(安妮·普鲁著)、《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歌犬》(科伦·麦凯恩著))《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彼得·阿克罗伊德著)、《赛珍珠文化传记》(与刘海平等合译,彼得·康著)等。

方柏林译作《河湾》出版当年被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节目评为该年度十大引进图书之一,2014年再获凤凰网年度百本好书。《老谋深算》一著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最佳外国文学奖。《转吧,这伟大的世界》2010年荣获中国颁发给外国文学作品的最高奖“微山湖奖”。译著《布鲁克林有棵树》在中国多个城市被列入中小学推荐书单,繁体版获得了台湾《中国时报》2010年的“开卷有益奖”中的最佳青少年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科伦·麦凯恩称他为“和我有过合作的翻译中最为出色者之一…我发觉他能自如而优雅地穿越在各种文化之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