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摘抄

2021-03-17 04:09: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摘抄

  《四时五味入口》是一本由徐李佳 / 任志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时五味入口》精选点评:

  ●适应时节的食物,表述人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用食物营造生活态度,很好

  ●用小而精的美食,致敬自然,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很不错,很好的一本书

  ●吃货必备,满满干货,《舌尖上的中国》总制片人陈晓卿推荐,你不容错过~少一颗星是因为我想菜应该能更多一点的。

  ●馋了......

  ●冬吃萝卜夏吃姜,顺应季节食用不同的食物,补充不同的营养

  ●本书根据不同时节,带你体悟四时更替,个中五味。

  ●在今天,美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给人们带来温饱,它更承载着对万物生命的理解,对万种生活的感悟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食物,也有着不同的味蕾感受

  《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一):超越食谱的美食感悟

  于一个吃货而言,吃到的每一餐美食,都怀着无比感恩的心。阅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内心心底总流淌着一股暖流,怀揣着一份温情,脸上浮着淡淡的微笑。同事说,看着便觉幸福。在今天,美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给人们带来温饱,它更承载着对万物生命的理解,对万种生活的感悟。

  一句“等水,慢慢开”几乎就差点让我湿了眼眶,而内心早已波澜澎湃起来。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道出了美食与生活的真谛,学会等待,等到恰好的时光,最好的安排就会到来。

  浸泡8小时、腌制12小时、蒸煮1小时……食谱中时常看到这样的描述。这或长或短的时间刻度里,是我们对食物的最大珍爱。时间之宝贵,而我们愿意花这宝贵的时间来等待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呈现出来。

  时令,其实是走进美食最简易的入门。上海的这个季节,立夏刚去,蚕豆正当时,恰巧与这本书里介绍的美食重合。毫不夸张,每年春季,我都被葱油蚕豆的“魔咒”所困!不爱吃蚕豆的我偏生在一个人人都爱吃蚕豆的家庭,于是每天的菜谱里都有这道葱油蚕豆。从蚕豆刚上市时的10元一斤,到现在的10元10斤,价高时有它,价低时更有它。起初我还浅尝辄止,但越到后来越是逼着我逃离家里的餐桌,无论是与朋友下馆子,或者独自一人一盒寿司也愿意将就。而在我的将就的对面,是家人对于蚕豆的讲究,他们对于每年只此一季的这一道菜的赤诚,无以言表。

  关于典故和故事,就是这本书超越普通食谱的地方了。笔者用高晓松的《立秋》词句作标题,带出了秋风要起时的些许凉意,笔者用“自古仙人多吃货”似乎也瞬间勾起了我对于古文神话传说里那些难懂词句的些许探究之意。而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背后气象万千的古人智慧,无论是让我恍然大悟,还是重新领悟,都是这本书怀着对文化与美食的高度崇敬所展现出的最大诚意。

  文艺情怀到底,书的结尾是一篇简单、短小但绝美的英文散文诗。它没有很难的词句,中文翻译也是清清淡淡的,诉说着一种幸福。其实整本书,都是在诉说这种幸福,在时间的度过之中,享受到美食来临的幸福。

  《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二):四十五味入口,食色性也

  这是一本色香味俱全的书,满足了口腹之欲才能满足思想的欲望。你说它是一本食谱,它却不光只描述了菜的做法;你说它是一本节气的科普,却又有说不尽道不明的故事;从立春、雨水、惊蛰。。。。。。到小寒、大寒,原来滋味不止是酸甜苦辣咸,菜系不光是鲁、川、粤、苏、闽、浙、湘、徽。

  对于现在的孩子(当然我也是)来说可能不理解节气意味着什么,就像大人说的吃应季菜做当下事,在应该大自然给与的季节里收获新鲜的食材,在漫漫人生路上完成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老祖宗留下来的很多习俗都被简化了,留下来的也无非就是端午时节食粽子、元宵时节尝汤圆。不同的地方也因为南北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还记得之前网上兴起的那个问题吗?你喜欢甜豆花还是咸豆花?你是吃甜豆浆还是咸豆浆?想想祖国的地域辽阔,56个少数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口味的差异也是非常有趣的,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的话,我都喜欢~广式黄糖豆花的清甜入口,能感受到豆花和黄糖的相辅相成;上海咸豆花的鲜香爽滑,佐上虾皮榨菜的口感丰富。所以我喜欢探索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就如同作者一样通过一个典故剖析一个食材、通过一个菜品想到一个风俗、通过一个节气讲述一段故事。

  说实话在入夜时分看这本书真的是自我的折磨啊!秀色可餐的照片还有手痒痒想试试的冲动,简直是折磨人,这些家常菜真的是很得我心啊!这是一本会让人产生冲动洗手作羹汤的书。

  我最喜欢的章节可能就是“花都开好了”清明在作者笔下显得特别的唯美,就连雨水也变得俏皮可爱,“在仲夏的落花里,樱,开也轻轻,谢也轻轻,凌波微步,旖旎迤逦。赏樱,是赏它的如释重负”谁能想到在作者笔下的樱是这番的景象,春来了,花都开好了,思念也开始蔓延了。樱花水信玄饼的美好,就犹如被水滴凝结住的“琥珀”保留住了花开的美好,将时间定格在了这个最青春最美好的一刻。世人都想能留住时间,但是时间却转眼即逝。

  最好的时光是享受春的复苏、夏的生机、秋的成长、冬的休养生息。就如人生的轮回一般,兜兜转转。突然想来一碗腌笃鲜,嘬一份螺丝,食一盘蚕豆,看一出好戏。恩!这才是人生美事。

  《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三):人间烟火,四时五味

  《四时五味入口》,温暖的文字与创新文食的碰撞。用食物来表现生活的态度,兴起的不只是美食,更有情和趣夹杂在里面。情和趣从何来?自成一书,食材加做法再融入与季节的对话,文的表露,图的点缀。情自心中来,字出笔上花,文呈一道菜,品的都是香。忽而想到,荧幕当中可爱的麦兜说:我的志愿是做一名校长,在收集了学生的学费之后,就去吃火锅。今天吃麻辣火锅,明天吃猪骨头火锅,后天吃酸菜鱼火锅。 再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细听林志颖的《芹菜》:“虽然苦苦的,涩涩的,甜甜的,酸酸的,滋味却不算坏。”把美食的趣、味裹进诗句词歌当中,就这样被记住了。有少年的感觉,有春天的感觉,也有恋爱的感觉……

  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每一个时节都有一道属于它自己的美食地。

  地域的区分和四季的变化,人与自然的联系,让我们有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得出了寒、热、温、凉的饮食智慧。每一个时节都有一道属于它自己的美食,每一道美食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注解。那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脆了姜饼甜了司康的相思,都流淌成了二十四食记。一盏春色,万卷江南,在日与夜相互消长的日子里成为了家常,成为了茶余饭后,成为了生活高潮之所在。把每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把每个相思的过程都变成相遇的理由。今天我要准备吃复活的意义。

  酸﹑甜﹑苦﹑辣﹑咸:一人食同样也很精彩。

  洗净,切配,蒸熟,装盘,淋汁……请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请允许我尘埃落定,请赋予我一窥全豹的能力,与炎凉相遇,与你为伴,酸甜苦辣咸,让每一天发生些小事情,让每一个呼吸都能充满香气。幸福源自一顿从容不迫的早餐,担当盛情,昂扬饱满,匹配美意,不辜负自己。一心向往有趣的活法,一味尊重保全独有的美味。仰面微笑,在劫难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口感的惊艳,是因为珍惜了大自然的馈赠。保持一颗滚烫的心,一个人的食物,在季节里酝酿,在时光里调和,在生命的承载中,显露出万物本来的样子。人生有信、有望、有爱。人间烟火,多么生动美好。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那么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对待他。温柔对待你所爱的一切。

  文从字顺图简,书看完了,恨不得现在就开始料理起来,一份应季的食材,一餐健康的食物。

  《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四):学会吃 是一种幸福

  让幸福与你相遇,就是在美食中感受到幸福

  这本书非常浅显易懂的阐述了幸福的别样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时节,我们可以享受各种不同的美食。本书文笔清新优美,阅读的同时都能感受到一阵清风拂面,满满幸福洋溢之感。

  民以食为天下,想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这本书让从吃中享受到生活无与伦比的美丽。

  作者把这本书分为不同时节,使用不同食材,吃过各种幸福的FEEL。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们的味觉也是一种感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味觉来感受到到幸福。

  特别喜欢吃的一道菜是惊蛰时期的腌剁鲜,鲜肉和咸肉都要使用五花肉,并且搭配上按照比例的火腿,光看菜谱文字都能感受到香醇的文字,整个扑鼻香喷喷,看的都要流口水了。

  感觉亚洲人,中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很懂得美食的乐趣,日本有香喷喷的米饭,各种生鲜食材做出的美味刺身料理,中国有美味的烤鸭,以及各种城市的菜品,粤菜本帮菜浙江菜川菜广西菜宁夏菜新疆菜,特别美味,想想就口水直淌。

  吃过大多数地方的菜系,小到整个中国,大到国外各种国家,吃下来还是最最喜欢中国本土菜系,清爽干净有品位,每道菜的做法都别有新意,且值得深究和细细品味。所谓慢工出细活,中国菜就适合慢慢去品位,正如品茶一般,品出其中的内涵。

  书中运用优美且清新脱俗的文字,让每道菜都令人充满新颖和好奇之感,值得细细品位。并且每道菜的重点都在于食材,如何吃的健康,吃的美味,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重点。

  这本书也可以使更多人开始更重视吃的营养,吃的美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脱离快餐食品的危害,吃不仅仅是一种饱腹之余,而我们也不仅仅停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饱腹这一层。吃,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全新的理解与诠释,你肯为自己的生活花费多少的心思与时间?你能不能抽一些时间为自己制作一顿有营养且精致美味的晚餐,而摆脱快餐食品的危害?

  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养生菜谱,可见作者对于美食研究颇有心得,这些菜品一定是经过多次不断尝试而获得的结果,里面涵盖了作者满满对于生活的用心。只有懂得用心对待生活的人,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做出美味的食品,而不是用一顿快餐食品解决自己的晚餐。

  看完这本书,使我这样一个平时只会外出吃饭,自己并不会烧饭做菜的人,更加坚定了学习制作美食的决心。跟着这本文字清新脱俗的优雅时节菜品,用心研制每一道丰盛的菜品,就是对于生活的用心。

  幸福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制作每一道可口美食的过程,这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让生活变得更美妙。

  《四时五味入口》读后感(五):当美食有了时间的加持,致敬自然和文化。

  你好,幸会。上周刚听了一场演唱会,一直很喜欢“幸会”这个词,庆幸我们相遇在恰如其逢的时光里。看完书,真的受益匪浅。

  作为走在吃货深入发展的路人,猎奇心都很重的,会不断更新认知里的食谱。这次的书,本以为就是一本普通的美味佳肴食谱指南,没想到却是别出心裁的不一样啊,书以当季食材应二十四节气(还有国内外增补时节),穿插各时令纪事、传统民间知识介绍,一路徜徉,带着作者传递的美好心情,学着营养知识,做出一道道美食,精神粮食物质粮食都已经特别满足了。这是一本不显眼的超级实用型遗珠啊!

  以苏州为轴心美食所在地,在四季变更中,作者探寻着符合大自然和历史记载中的美好食物,书中有寻常的主食粉面粗粮,小吃,家常菜,也有精致大菜,符合吃食的各种需求。

  从食材准备功效解释,到精确配比量,到制作过程定时到分钟,各图片展示。

  从节气名称,最早历史记载的来源,古文索引,引经据典,信手捏来,带领读者们又一次重温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食物的源远流长,大众家常版《舌尖上的苏州》。

  写书评的今天刚好是小满,在意犹 而未尽之间,最是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时节。龙虾,枇杷正是应景。(流口水中)

  一年始终,从初春到冬末,从冬末到初春,万物生长,四季依旧,轮回不断。人活一世,物质无非要满足衣食住行,食色性也,寻找美食是一种天性。

  印象深刻的是一道“蔬菜总汇”,在此之前,我理解的就是蔬菜沙拉、凉拌蔬果等等,实际上,米其林厨房一道蔬菜总汇也需要数小时去制作,每一种蔬菜都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不同的蔬菜用不同的烹饪方法,然后出现在同一道菜肴里,这样味道互不干涉却又相辅相成。

  作者说,最好的养生,就是做个天真的人,开阔、不扭曲、不变形、不折腾自己。深以为是,毕竟别人看来我一直是个天真没长大的孩子。

  佩服作者的旁征博引,每一个时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故事,都能从古诗文、中外历史中找到出处,也许这本书之初本意是讲述“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只是从美食入的角度代表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编者说,时间其实是没有断点的,是我们用一个个节日像“结绳记事”一般在从不间断的时间线上大点,是为了“记忆”,是为了“不忘记”。而我的理解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值得每一次不同纪念有不同意义,生存还是生活,这取决于你怎么对待时间。

  书的主笔和主理人,原来都不是厨师行业,只是彼此闺蜜,美食值得所有美好记载。

  语录摘抄:

  一切可以谓之美食的,只是因为有爱入口。

  发呆,是让流光落实,懈怠,是让慌张安稳。能在光阴里看到光线,能在消解里懂得理解。

  我们一生做得最多的两件事——遗忘过去,原谅自己。

  立秋,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

  冬至团圆,与不常见、不得见、不常聚、不得聚者团圆。即使相思,亦成团圆。

  愿我有幸,有各种可以,为各种可能,得各种可爱。

  知性无非就是赋予我们某种勇敢,在某些自以为是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上任性了一下,对自己说,听本能感召吧,做最想做的事。结果通常根本不唯我控制。

  我们努力追求正确的生活,却一心向往有趣的活法, 包括爱情或者是事业陈宫在内的多数事,要想有结果,除了适可而止的能力,就只能期待极好的运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家常琐碎里,在冷暖更替里,借用一道美食,以驱寒的名义问暖。

  那些曾经心有猛虎的情绪,都如细嗅蔷薇般一闪而过。

  《瓦尔登湖》“如果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用于生存,那么留给生活本身的又是什么?”

  去爱吧,就像从没有受伤过。起舞吧,从心所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