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的冲突》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锦集

2021-03-21 04:57: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锦集

  《文明的冲突》是一本由[美]塞缪尔·亨廷顿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元,页数:4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的冲突》精选点评:

  ●可以说作者成功预测了一部分21世纪社会的发展 但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述不能完全赞同… 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但绝不是一个本质原因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 文明的不同真的是引发对立和战争的主要因素?最广泛的还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吧…

  ●他对西方一片赤诚

  ●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越(其他文明中几乎没有多少人皈依它们),而是通过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西方人常常忘记这一事实;非西方人却从未忘记。——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的宏大视角和前瞻性不得不说让人佩服。国际政治学的魅力尽在其中

  ●一些世界背景知识可以沿用,但当前世界局势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当年亨廷顿是提出这一视角的第一人,所以会有很多“预言实现”。

  ●这是一本提供全球政治格局分析框架的书,不论对其中一些观点赞同与否。具有广阔的视野,深刻的洞见。关于伊斯兰文明缺乏核心的分析,启发非常大。

  ●挺蠢的一本书,无语

  ●文明之争,中华文明不吸取英美文明争不过。

  ●★★★★☆ #2019阅读书单#No.75《文明的冲突》。 相比迈克尔曼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军事四个维度的分析,亨廷顿更侧重意识形态维度的文明。虽然亨廷顿分了七八个大的文明集团,概括起来还是可以分为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方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显然历史并未终结,各文明都认为自己优于对方,所以当西方推广“自由、民主”的时候遭遇到了激烈反抗。撇开东正教文明的影响,基督、儒教、伊斯兰会不会形成“三国争霸”,谁会和谁结盟呢?

  ●了解国际政治必读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一):评《文明的冲突》

  亨氏从宗教对人类恶之本性改造的不同路径形成不同文明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在分析了思想、历史、区域特定空间条件、技术、创新等普遍共性的文明要素对不同文明族群的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差异之后,以不同文明区域人口增长导致的对区域资源占有紧张以及为解决此一资源问题采取的方案体现了不同文明的核心价值差异:个体独立自由、产权私有、规制秩序清晰明确、平视个体与族群的信仰世俗为基本特征西方文明以及非此的其他文明,将是导致同一文明内部和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根本直接的原因。同时对于不同性质的文明冲突的解决,亨氏给出的“追求愈来愈多共同点的多种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解决方案,仍然是符合历史经验的较为现实的文明冲突解决建议。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二):21世纪冲突:宗教、民族、文明

  本书很好的预言了21世纪的主要冲突,不再是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是不同的文明、宗教、民族之间的冲突。

  随着世界全球化,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日益增长,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 对国家的制度、民族自豪感、文明的优越感,也随着经济日益增长。随之带来的是强烈的反西方化,拒绝西方的普世主义,反帝国主义。

  就如中美贸易战中,西方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到西方自19世纪以来的全球霸权,不断对非西方国家宣扬普世主义,试图把西方独特的文明强加于全世界,以为各文明各国只需简单的嵌套西方的制度、普世主义就能够世界大同。

  随后便对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的贸易限制,中兴事件,华为事件都很好的表现出美国对非西方社会的恐惧和担忧。

  本书指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因该要找到各文明之间的共同性,而不是简单的用自己认为对的 好的文明强加于别的文明之上,这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行的。只有文明之间努力寻找共同性,提高包容性,才能让人类共同体走得更远。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三):文明的冲突

  本书全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题目已经能很好地概括全书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态度。作者作为一名学者,字里行间仍旧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美国视角,但总的来说,他还是相对保持客观冷静地从全球局势发展阐述了“文明的冲突”这一观点。

  欧美人喜欢用西方价值观衡量世界,西方文明百年来也一直占据高高在上的霸权地位,但这样的局面在冷战后逐渐开始瓦解,作者忧心忡忡地看到了这一点——世界格局有了根本性变化,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文化势萎,中华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崛起,全球进入多元文化并存时代,西方的所谓普世主义文明已是昨日黄花。

  西方人的态度总让我想起1840年的中国,清政府的妄自尊大看一切都是蛮夷,就像欧美人看一切文明都是落后的,唯独西方文明最先进。然而今日早已不同于以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哪有一成不变的世界格局,历史兜了一个圈子,现在轮到西方人开眼看世界了,作者的焦虑就是最好的证明。

  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虚拟了一场全球文明之战,很有意思,但是不敢苟同届时曰本会跟着中国脚步走的设想。书完结后附的两章导读也很精练,可以作为辅助更好地帮助理解本书内容,尤其是李慎之的评论,分析的相当精彩,值得一看。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四):短评太多写不下

  

拖拖拉拉终于读完了!断层线战争里伊斯兰的部分涉及很多国家,不了解的话会很难读。同意书后评论文章的观点,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仍是经济,而非文化的差异。尽管亨廷顿把世界主要文明分成了七八大块,但仍带有中国威胁论的偏狭视角,把中国,还有伊斯兰看作是西方世界发展的最大对手。除了外部挑战,即其他文明国家对自身文明的伸张,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还面临着种族问题的内部复杂问题,这里又涉及到人口增长的趋势,说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如何看待、定义当前美国的文明,是支持多元文化,还是同化移民群体都存在争议。书中有段话非常清晰:文明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扩张的工具”,即一个军事的、宗教的、政治的或经济的组织,它将盈余积累起来,并将其投入建设性的创新。当文明停止“将盈余用于创新,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投资率下降”之时,文明便衰败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控制了盈余的社会集团为满足“非生产性的、个人享受的既得利益……将盈余用于消费而不是提供更有效的生产方法”。当人们依靠资本生活之时,文明便从普遍国家走向衰败阶段。所以,在评价发展形势时除了看当前的综合实力,还要看潜在的增长力,真的希望再活500年,看看那时的世界格局会是什么样?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五):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冲突》 四颗星 (美)亨廷顿 该书完成于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在纷繁芜杂的局势中,是什么主导了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分布成为各国政治家关注的问题。亨廷顿提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划分以意识形态为界转变为以文明为界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构成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以宗教为主要特征提出世界七大文明的区分: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拉美文明。冷战后的战争,将更多地发生于文明的断层线上,他在书中例举了主要战争的例证来论证这一观点,包括北高加索冲突、车臣战争、克什米尔与塞尔维亚、波斯尼亚的战争等。 作者从西方文明的主体视角来看待世界文明,并满怀忧虑地注意到,西方文明正在经历衰落的过程,而正在崛起的中华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对立面,他将其置于挑战者地位。虽然作者提出了世界各大文明和平相处的措施,但似乎过于危言耸听,尤其对中华文明的态度,还是令人难以接受。 很高兴的看到亨廷顿教授对2010年可能发生的中华文明联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剧烈冲突而导致的战争的预测至今没有实现,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还是和平的。 最后,此书一出,在政治学领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讨论。观点正确与否尚待磋商,而此书本身引发的广泛争议足以说明它的价值所在。 PS:微读上的版本排版相当成问题,不堪卒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