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摘抄

2021-03-25 04:5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摘抄

  《中国哲学小史》是一本由武内义雄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一):深刻的哲学思想史

  这本《中国哲学小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中国历史的思想史。这本书中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古代时期、中古时期、近代时期。在这些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武内义雄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对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结晶之作,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因为这本书是中国哲学的入门读物,所以书中的语言极其流畅;因为它是由日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读物。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二):非常难读的一本书

  本人是哲学盲,偶然才开始翻看这本书,本来对历史很有自信,觉得可以触类旁通,深入读下去,才发现自己的学识浅薄,真的很难驾驭陌生的学科,完全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文章最吃力的阅读障碍,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对于门外汉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吃力,用了将近两个月才读完。

  小史名字里有个小字,但同时既有中国,又有历史,又有哲学,组合起来特别宏大的题目想驾驭的住还是很难的,作者以儒家学说发展为主线,同时也兼顾了道,释,诸子百家的发展,以及对儒家的影响,交融,最终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全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可以说功力深厚,读完收获良多。

  有些评论诟病书籍内容的头重脚轻,我倒是觉得,这才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真实写照,古代的繁荣,后世的凋敝,前人搭建的大厦,后人不思进取,只是不停做一些微小的填补涂鸦,一直到今天,也只能看到一座高大却又破旧的大楼,而我们这些渺小而又不知所措的后辈,除了仰视,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可以做的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三):另一种角度

  我从小就对哲学情有独钟,觉得这才是真正能够影响人内在的学科,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去接触。哲学的经典著作都太深刻,作为入门来说有些困难,这本日本学者武内义雄写的《中国哲学小史》却是不错的选择。一开始我看是日本的作者,难免心中会有很多疑惑,后来发现写得却是很客观,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和本质。

  哲学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的时候你看了许多书,做了许多研究,最终回过头来可能发现什么都没学到,但是你又会有一种内心的奇妙变化,自己无法轻易发现。虽说本书的深度不高,但是本书的作者却对哲学研究很深,哲学是奉行着一个观点的,对于大部分,认为学得越好,说得越简单明了。只有那些研究得很浅的人才会假装深奥写得特别难懂,其实哲学本身是很简单的东西,不像数学,而这只是一种思想,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不定的。作者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再结合专业的哲学知识,就把哲学轻松地讲述了。如果作者想要把本书变得更加专业也不是难事,只不过那样对于新手来说就太过不公平了。作者对于那些哲学的知识说的不是特别细,这不像是其他学科,毕竟还是需要人们自己去领悟,写得太细就没人看了,看不下去的书写得再好也没用。

  如果说想要细致去研究中国哲学,这本书肯定是不够的,浩大的哲学史是不能够这么小篇幅所包含的。短有短的好处,避免人们看起来枯燥,轻松入门才是长远的选择。比起外国的哲学,这本书体现了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哲学的力量。这本书的收藏价值也很高,排版装帧都很用心。

  哲学不是专属于聪明人的学科,它是适用于任何人的,它无形却又遵循着规则,让接触它的人对之着迷。当你有着许多费尽心机也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不如静下心来用哲学来揭开迷惑,有时换一种方式思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从此不要误以为哲学是一门与生活距离甚远的学科,人活着的这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找人生的意义,如果你曾感到过迷茫,那么你大可以翻开这本书,也许你并不能从中得到答案,但是你却得到了寻找答案的方式。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四):一本书读懂中国哲学发展史

  一提起哲学,人们很容易想到柏拉图、尼采、亚里士多德这样有名的西方哲学家,却忽视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变迁也是源远流长的。其中杰出的哲学家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老子、朱熹、韩愈、欧阳修、王阳明等。每一个人物都引领着时代思想的改变,让中国文化变得更大博大精深,也为哲学增添了更多韵味。

  如同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感兴趣,日本哲学家武内义雄曾在 1919年留学中国,对儒家、老庄及佛家等中国古代思想研究颇深,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的早期实证论代表。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小史》在著名学者汪馥泉的翻译下出版,让我们重新感受那些来自古代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

  在书中,作者把中国哲学的变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古代期,从春秋末年到后汉终结,也就是公元前552年孔子诞生到公元183年后汉末年的七百三十五年间。第二期为中古期,即从三国初年到唐玄宗末年,也就是从公元220年到公元755年,约五百五十年间。第三期为近代期,其时间最长,从唐玄宗(公元756年)以后,到现在约一千二百年间。

  在如此划分后,作者又分别详细介绍了每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和思想。从诸子百家百家,以孔子、墨子、庄周、荀子等思想家的百花齐放开始,到儒教、道教、佛教三足鼎立,再到儒教的逐步革新,达到一个稳定的新高度。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思想方面的转变,他们思考人生、政治、万物等与人息息相关的东西,慢慢形成层次分明的哲学系统。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思想,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它既包含着前人的经验,也有着自己的创新。可以说《中国哲学小史》把各种思想交流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写了出来,各种各样的思想的形成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政权强化、干涉的结果,更是诸多哲学家为传播思想做出的努力,哲学和历史应该联系起来看才可以理解的更加透彻。

  清晰的脉络,详尽的哲学发展史,日本哲学家武内义雄以外国人的眼光看待中国,更让读者从阅读中看到公正的评断,这点十分难得。总得来说,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中国哲学入门书,涉及到的内容丰富,让人看的尽兴。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五):哲学浅尝

  《中国哲学小史》这本书作者武内义雄是日本的哲学家,中国哲学的历史在一位日本人眼中是什么样的呢?武内义雄1919年曾留学中国,对儒家、老庄及佛家等中国古代思想研究颇深。我们大可放心的跟随作者一起,用他乡异客的眼光更加客观的看一看中国哲学的历史。

  一提到“哲学”大多数人都会莫名的感到一种排斥,可能是在学生时期, 马哲、思修、毛概这种昏昏欲睡又不得不上的课程让我们尝尽了苦头。那些靠死记硬背记住的《论语》也是学生时期的噩梦。这些停留在学生时期的记忆,让我们很难离开校园后再对“哲学”提起乐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想要了解透彻并非易事。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哲学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身体里已经自然而然流淌着经过时间沉淀后,我们独有的中国哲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处事中不经意的流露出来,可以说,我们现在的道德基准,都来源于哲学的沉淀。历史上,我们有百家争鸣的繁盛,也有独尊儒术的专横,中国哲学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其实哲学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冰冷、枯燥。虽然将其了解透彻在正常人看来无法完成,但是通过对哲学的初步了解,也可以很好的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了解生命的内涵和本质,甚至影响我们的一生。《中国哲学小史》作为一本哲学的入门书,简单的讲解了中国哲学的来龙去脉,将中国哲学的历史分为三个部分:古代期、中古期、近代期。 按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并分析了上自殷周、下迄明清的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时间树

  我们大部分对中国哲学的认知都来自儒家学说,也对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略知一二。中国还是一个佛教大国,心中有佛之人对佛教可能了解颇深。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被我们所忽略的思想流派不被人熟知,甚至闻所未闻。虽然说历史就是一个去伪存真,去除糟铂的过程,但是了解我们自身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变迁,也是认清自我的一种途径。《中国哲学小史》将我们所忽略的一些思想流派也都做了独到讲解。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学习哲学带给你的是另一种思维,另一种眼界。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六):一本外国人解读中国哲学的著作

  

国外汉学之于中国汉学

记得陈寅恪说过一句话:“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大概意思就是说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在外国。不仅仅是王道士把一众古迹卖给了“列强”,还因为本国的学者或者的机构的不作为让人痛心。

  很多外国学者对于汉文化或者中华文化的研究的水准很多时候已经与国内的不相上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幸而,在哲学研究领域,这本书是无论如何无法超越冯友兰的。不过这本书区区十八万字就已经理清了中国历代哲学思想的脉络,也是不易;当然也不能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洋洋洒洒的鸿篇巨著相提并论。所以其腰封所说的“并誉世界”还是略微夸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诚以为,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应该是文学艺术思想,糟粕应该是其制度礼法。比如我们所称道的唐诗宋词,当然美好,已经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遣词造句的巅峰,何其雅致。所谓礼法这个就复杂了,一言以蔽之就是阶级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种阶级性,三从四德是一种阶级性。这些糟粕都被我们批判过很多次。

  说到这里,不得不得提到“孝悌”,书中也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提及:

这是说,人类行为中最坏的,是不孝与不友,如其父子之间没有了孝,兄弟之间失却了友情,这不单是法律上的罪人,甚至于连天所赋予人类的彝伦都灭却了。

  这段话是对《周数·康诰》的解析。孔子所谓的“施仁政,复周礼”中的“周礼”就有“孝悌”的内涵在里面。

  当然,作为一个外国人来评论或者批判中国的思想是不恰当的。作者只是作为旁观者客观的对中华思想的脉络进行考证梳理,绝无带有任何政治倾向性。这是我们在国内的学者身上所看不见的。

重在脉络,所以不甚细致

  前文所说,这本书与冯友兰的鸿篇巨著是很难相提并论的。如果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教科书,而我手上的这本《中国哲学小史》就是一本考试大纲。小篇幅要跨越几千年的时间维度,很难在细枝末节的内容上写得多细致。

  例如孔子一章。

  孔子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往后的文化之始,也是最早有逻辑成体系的哲学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从仁往下发散下去,就有“礼”,“孝悌”,“和”;再往下就是“中庸”、“三纲五常”等等的我们称之为“方法论”的部分。

  而在本书中对于孔子理论的剖析仅仅从“仁”出发,并没有讲到影响中国社会最深远的“孝悌”与“三纲五常”。这就是理论体系的欠缺。

  在文章最后,我来解释一下封面的莫比乌斯环的意义 吧。

  莫比乌斯环,一个只有一个面的环形。在二维世界中如果存在生物的话,那么他不可能感知到三维空间的意义。在莫比乌斯环上行走,他的前路永远没有尽头。而作为三维的人类,也没有办法感知到更高维度的信息。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世界观上,人们就像莫比乌斯环上的二维生物一样陷入了不可知的哲学困境。于是经典的哲学三问也没有办法回答。

  这就是封面的意义,你看懂了么?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七):通贯之作

  本书的精彩纷呈远超过之前的想象,阅读感极佳,有读小说的快感。本书之所以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翻译典雅精准,符合汉语阅读习惯,虽然是日人所写,但略去作者名字的话,根本读不出来是翻译的作品(私见以为这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其次,提纲挈领,言简意赅, 脉络清晰,既能指出各家流派的相异的地方,更能敏锐的观察到他们之间联系贯通的方面,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哲学家思考的主题或方式多有受前人启发之处;再次,这是一本以中国哲学思维来观察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著作,没有非驴非马的毛病;最后,作者学养的深厚,分析问题的精细,既能入乎其内,又能站在时代的高度综览全史,真正的融汇贯通,实不多见。治中国哲学的人,往往在儒释道方面各有擅场,且多有门户之见,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何况典籍浩瀚,要捋出头绪并非易事。但就本书而言,却有轻车熟路之感,很是服气。

  作者将中国哲学的变迁分为三期。(一)孔子到后汉末年为古代期,特点是诸子百家陆续产生并各自成一家之言,到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话,尊崇儒学,诸子学说衰退,儒教的经典成为学问的全部。这是由诸子时代向经学时代的转折,“这两者都是在中国的地方,由中国的民族产生的思想学说,没有受到外来的影响。”(二)从三国到唐玄宗末年,是谓中古期。儒学之余势得以维系,但支配当时思潮是老庄哲学,佛教的思想传入中国并为国人所接受。本土宗教道教产生,儒释道三足鼎立。(三)从玄宗到现在,名为近代期。佛教哲学影响了儒教,后者被改造,中国哲学进入宋学时代,至清代迎来考证学全盛的时代。

  关于孔子,作者认为他教人以仁道,以文、行、忠、信为四点。文在于《诗》、《书》(能顺先圣的教导,而陶冶性情),行在于孝悌或礼,“忠”与“信”在于义(忠是人们内省自己的心,不欺瞒自己;信是履行对别人约定的话而不欺罔。两者都训为“诚”)。其中孔子的仁道精神说尽于“忠”和“信”这两个字,自己内省而尽忠,集合在一起,便成了实践“任”的方法。孔子教门人学《诗》,主要目的是陶冶人的性情,及引导到“思无邪”的心境中去,即不欺瞒自己且不欺瞒别人。其结果是,归到“忠”、“信”上来。所以曾子说,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总结四教的关系,可以说是借《诗》《书》以涵养忠信的精神,实践孝悌的“仁”,实践礼仪,以期“仁”的完成。

  关于孔子诸弟子,孔子死后,其门人之间,产生了注重主观而力说忠恕的一派及尊重客观的规范而力说礼的一派,分别曾子学派和子游学派为代表。曾子以孔子以为仁之本的孝来总括道德全部,子思为说明曾子的孝道,用中庸这个范畴,曾子派从主观省察入手,主张道德的本源在于主观;子游派,先研究礼的形式,转而研究礼的精神,流弊所在或衣冠禽兽或惮事空疏。

  儒墨的分歧点,作者认为墨子的宗旨是兼爱,兼爱便是天的意志,这与儒家的以亲爱之情(即仁)为由天所赋予人的自然之情相类似。只是,儒家是内省自己,看作纯粹的心的情,墨家正相反,把它看作功利的,伴随了相利才能全其兼爱。这个从功利方面观察的一点,正是儒与墨的相歧之处。

  儒家所说的仁道,墨家所说的兼爱,都是相对的,道家扬弃儒墨之道,而说绝对的常道。“有”是现象界的差别的存在,“无”与“常”是说明无差别绝对的本体的。老子的后学中,关尹贵清,列子贵虚,杨朱贵己。他们在哲学上,都与老子相同,而在处世上,有的贵清,有的贵虚,有的贵己,有所不同。

  田骈和慎到在稷下学宫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舍弃自己的知虑,齐视万物。他们的学说都从列子的贵虚出发,主张舍弃人类的知虑,但田骈的着眼点在万物都是绝对平等这一点,倡齐物说;慎到认为为收拾天下,应该制定法,以法来治。他们分别成为庄周的先驱和韩非的渊源,其中慎到是道家转而成为法家的转换期的人物。

  本书的连贯和系统,从上面引用的一些观点,我们大略可以体会到,更重要的是本书全篇都是新解迭出。不过寅恪先生有言:“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本书出版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来学界研究都有新的推进,难免有可商榷之处。

  《中国哲学小史》读后感(八):读《中国哲学小史》小记

  本书的精彩纷呈远超过之前的想象,阅读感极佳,有读小说的快感。本书之所以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翻译典雅精准,符合汉语阅读习惯,虽然是日人所写,但略去作者名字的话,根本读不出来是翻译的作品(私见以为这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其次,提纲挈领,言简意赅, 脉络清晰,既能指出各家流派的相异的地方,更能敏锐的观察到他们之间联系贯通的方面,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哲学家思考的主题或方式多有受前人启发之处;再次,这是一本以中国哲学思维来观察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著作,没有非驴非马的毛病;最后,作者学养的深厚,分析问题的精细,既能入乎其内,又能站在时代的高度综览全史,真正的融汇贯通,实不多见。治中国哲学的人,往往在儒释道方面各有擅场,且多有门户之见,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何况典籍浩瀚,要捋出头绪并非易事。但就本书而言,却有轻车熟路之感,很是服气。

  作者将中国哲学的变迁分为三期。(一)孔子到后汉末年为古代期,特点是诸子百家陆续产生并各自成一家之言,到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话,尊崇儒学,诸子学说衰退,儒教的经典成为学问的全部。这是由诸子时代向经学时代的转折,“这两者都是在中国的地方,由中国的民族产生的思想学说,没有受到外来的影响。”(二)从三国到唐玄宗末年,是谓中古期。儒学之余势得以维系,但支配当时思潮是老庄哲学,佛教的思想传入中国并为国人所接受。本土宗教道教产生,儒释道三足鼎立。(三)从玄宗到现在,名为近代期。佛教哲学影响了儒教,后者被改造,中国哲学进入宋学时代,至清代迎来考证学全盛的时代。

  关于孔子,作者认为他教人以仁道,以文、行、忠、信为四点。文在于《诗》、《书》(能顺先圣的教导,而陶冶性情),行在于孝悌或礼,“忠”与“信”在于义(忠是人们内省自己的心,不欺瞒自己;信是履行对别人约定的话而不欺罔。两者都训为“诚”)。其中孔子的仁道精神说尽于“忠”和“信”这两个字,自己内省而尽忠,集合在一起,便成了实践“任”的方法。孔子教门人学《诗》,主要目的是陶冶人的性情,及引导到“思无邪”的心境中去,即不欺瞒自己且不欺瞒别人。其结果是,归到“忠”、“信”上来。所以曾子说,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总结四教的关系,可以说是借《诗》《书》以涵养忠信的精神,实践孝悌的“仁”,实践礼仪,以期“仁”的完成。

  关于孔门诸弟子。孔子死后,其门人之间,产生了注重主观而力说忠恕的一派及尊重客观的规范而力说礼的一派,分别曾子学派和子游学派为代表。曾子以孔子以为仁之本的孝来总括道德全部,子思为说明曾子的孝道,用中庸这个范畴,曾子派从主观省察入手,主张道德的本源在于主观;子游派,先研究礼的形式,转而研究礼的精神,流弊所在或衣冠禽兽或惮事空疏。

  关于 儒墨的分歧点。作者认为墨子的宗旨是兼爱,兼爱便是天的意志,这与儒家的以亲爱之情(即仁)为由天所赋予人的自然之情相类似。只是,儒家是内省自己,看作纯粹的心的情,墨家正相反,把它看作功利的,伴随了相利才能全其兼爱。这个从功利方面观察的一点,正是儒与墨的相歧之处。

  儒家所说的仁道,墨家所说的兼爱,都是相对的,道家扬弃儒墨之道,而说绝对的常道。“有”是现象界的差别的存在,“无”与“常”是说明无差别绝对的本体的。老子的后学中,关尹贵清,列子贵虚,杨朱贵己。他们在哲学上,都与老子相同,而在处世上,有的贵清,有的贵虚,有的贵己,有所不同。

  田骈和慎到在稷下学宫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舍弃自己的知虑,齐视万物。他们的学说都从列子的贵虚出发,主张舍弃人类的知虑,但田骈的着眼点在万物都是绝对平等这一点,倡齐物说;慎到认为为收拾天下,应该制定法,以法来治。他们分别成为庄周的先驱和韩非的渊源,其中慎到是道家转而成为法家的转换期的人物。

  本书的连贯和系统,从上面引用的一些观点,我们大略可以体会到,更重要的是本书全篇都是新解迭出,应接不暇。冯友兰说过,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唯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可见写这种著作也是不容易的。不过寅恪先生有言:“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本书出版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来学界研究都有新的推进,难免有可商榷之处。作者和翻译者都是有故事的人,大家可自行百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