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牛蛙》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牛蛙》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26 04:3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牛蛙》经典读后感有感

  《牛蛙》是一本由胡迁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蛙》读后感(一):一个狂妄自傲的垃圾文学

  通篇颓废,荒唐,自以为承受了苦难,犯过罪恶,谋杀了至亲,就看穿了社会的险恶,自傲,以为在精神方面超越了阶层,狂妄自大,猖獗,自满,而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变态。将自己置于阴暗里,试图蔑视阳光下的人,却懦弱又垃圾,没有任何力量,变成彻底的废物。轻易就被击垮,这是废物们自甘堕落的乐园。他们在这本书中找到认同,因而推崇。无法自救之人该死。

  《牛蛙》读后感(二):当牛蛙被谋杀,当粪便淹没城市,就懒得再去滋生消极和无病呻吟了。

  胡迁一直都自知其如何的悲观和厌世。

  正如后记所言,大概是理想的股票跌停,大概是柴犬被病魔摧残至死,大概是在《大象》的创作中不断地受挫。最终,活成了自己笔下勇敢的人。

  又如物极必反,操蛋的黑暗深处自然会出现所谓的美化。可大多数人,撑不到最后,这是矛盾的社会定律。

  因为毕竟,要有土豆才可以活到下一天。

  《牛蛙》读后感(三):牛蛙

  故事情节没有很剧烈的起伏,驱使我看完这本书的原因,是想知道这只牛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到最后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闹剧,一些无聊的人,想在这个世界上给自己找点乐子,毕竟有时候活着你得承受很多痛苦。我一度以为作者是不是对这个世界有什么误解,其实并不是,他只是比我们看得更透彻,而我只是不愿意承认这些事实。糊涂一点去生活,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牛蛙》读后感(四):胡波的每一本书都是拧巴结合体

  

读完《大裂》《远处的拉莫》和《大象席地而坐》之后,继续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书内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拧巴”的,永远都想不到这个人下一次会做出什么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思路就这么顺着胡波的文字往下流淌。胡波把社会上,小的、隐蔽的、看到又感受不到、感受到又说不出来的东西在书中放大化并且直面化了。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时而会感受到:“,我身边不也就这个鸟蛋样。”

  《牛蛙》读后感(五):他们从黑暗中生还——不过是书摘

  天是可以看得到云的夜空,云层的边缘线看起来极其美好,像深海中的鲸鱼。

  废物总是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我又把那些破掉的荷叶数了一遍,它们真像这个城市里那些碎掉的井盖。

  人生从头到尾都是随机的。

  面前的楼梯像一块被啃过的烂骨头。

  梦消耗的不是这个世界的能量。

  寒冷如果可以吃,那我就像泡在食物里。

  记:大概是胡波去世后那段日子读的,读起来觉得很丧,却又放不下。

  《牛蛙》读后感(六):胡迁和他的荒诞艺术

  胡迁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中的“无意义”性。无意义地反抗,挣扎,争取,逃离。他的作品有一种巨大的空虚感,跟冯内古特的小说有些相似,但胡迁更加绝望。主人公的快乐,希望这些正面情绪统统被抽离,整部小说只能看到灰色,密不透风的灰色,压抑着你喘不过气来。所以胡迁用荒诞去抵抗这种灰色,跟牛蛙结婚的女人,被大粪淹没的城市。这种荒诞却是合乎情理的,但容易引起生理不适,让人想大骂一句这令人作呕的生活。

  导演胡迁比作家胡迁温柔太多了。

  《牛蛙》读后感(七):病狗

  狗贩子粗暴地从笼子里拽出一只狗崽子,按倒在地,注射一种液体,然后放到一个竹筐里。一只接着一只,狗崽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又坐下去。

  “你在打疫苗吗?”

  “不是。”

  那是一种黄色的液体,还有点浑浊。

  “这些狗都有病?”

  “打完就有了。”

  “活蹦乱跳的狗不是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那些买狗的人看不出来这狗出了毛病,一样可以卖个好价钱。”

  “那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发现买的狗有病了,不会来找;有的人来找,搞不过我们。那条狗死了,他们还得再买。”

  “那肯定也不会来你这买。”

  他抬起头,看了看周围其他卖狗的,“都是自家人。”

  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牛蛙》读后感(八):你说那里有微光 是因为其他都黑暗得深沉

  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终于有点热闹 而有人却等不及这盛景提前落下了自己的帷幕

  后记的落款 胡迁 2017.8.26 而不到两个月之后的10月12日 作者便以书中父亲体罚儿子的方式 吊在楼梯间 结束了自己29岁的一生 书中充满着真实的荒唐 又带着悲观而执拗的理想主义 说不上文笔有多好 但却不由自主的沉溺在字句架构的氛围中 是的 消极在蔓延 有人选择报复社会 有人以伤害他人为乐 有人视一切不正常为常 也有人放任自己湮灭坍塌 他说 在小说中完成了对自己的狗马修的告别 不知道这告别是否也有其他 “一种深沉的感动攫取了所有人。 他们从黑暗中生还。” PS 越来越觉得艺术家 除了敏感 还有脆弱感 PPS <大象席地而坐>至今未看 似乎除了睡觉 现在的人很少会用完整的4个小时专心只做一件事 打算先把<大裂>看了

  《牛蛙》读后感(九):喜欢书中的幽默感和疏离感

  “我”在牛蛙身上看到了匮乏,和自己一样,人生中除了虚无别无他物,存在只是存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通过寻找牛蛙之死背后的真相让自己的人生有那么些许的成就感,最后发现牛蛙事件的所有人也都是罪恶的,母亲对丈夫出轨表现的懦弱和对儿子的溺爱、包庇,儿子奸杀后妈的罪恶行径,父亲一味赚钱忽略甚至抛弃妻儿,表姐因为童年受到伤害而变得自私冷漠……唯一善良温柔的表姐前男友却因为“我”的欺骗死在爆炸中。在“我”看来每个人都罪恶,世界一直在侵犯自己,所以消极,悲观,厌世,希望世界上的一切都一起沉沦,希望看到所有人倒霉。可也像马尾女说的,面对世界的侵犯,不选择罪恶,“人可以选择另一种抵抗,以生命的尊严为核心的抵抗”,接受这个世界。我相信作者自己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主人公以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只有当别人侵犯自己的时候才有所行动,虽然觉得到处都是大粪却也依然为更好的世界而努力着,小说结尾城市被灌满大粪,也许是作者暗示自己已经对一切失望了,抵抗不了世界的侵犯了吧。

  《牛蛙》读后感(十):就先这样吧,玻璃上的水珠都快干了。

  2019年1.1台北已经连续下了七天的雨,特别冷,我关紧了门窗,一天下来玻璃上都有了水汽,下午一点半我打开窗户透气,傍晚五点钟又把它关上。我发现玻璃上的水珠都快干了,于是坐在椅子上看小说。

  像《大裂》一样 强烈的电影感,依靠人物对话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醉倒在垃圾堆里的胖男子 穿花衬衫的年轻司机 扎马尾的前台姑娘 还有三包海苔 你能写一个故事吗 ?能。但写出来的风格肯定和胡迁不一样。他的疏离感,他的阴郁,还有那种厌世者特有的幽默感,真的让我出冷汗。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读胡波的书了,很快的看完。相似的感觉,相似的对话,由于自杀的事情认识他了解他,所以看他的小说总是忍不住代入他的真实经历。无论是小说中的谁,看着看着都觉得像极了胡波本人,那种说不出来的怪诞幽默,说不出来的绝望感,真是糟糕透了。

  这种疏离感的小说一天可以读三本,但是读完之后会很丧。希望2019年不要在看这种类型的小说了。胡波,你好,再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