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共鸣的灵魂》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共鸣的灵魂》读后感摘抄

2021-04-08 02:35: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共鸣的灵魂》读后感摘抄

  《共鸣的灵魂》是一本由河合隼雄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共鸣的灵魂》精选点评:

  ●翻译的很舒服,特别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正如后记所说,作者旨在促使我们对幸福进行全方面的思考,并没有给出结论性的东西,但我们依旧能感受到作者的幸福观。

  ●河合先生看过的书好多啊 儿童文学 诗歌 都看了好多 又是学心里学的 所以写出来的书很特别 既专业又好看易懂 好多观点都很特别 比如说“幸福无论多么美好或看起来多么光彩夺目,只要缺少深沉的悲伤来支撑,也只能是漂浮之物”

  ●大师比较深奥的著作了,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读会比较容易理解。

  ●小短篇的感悟 浅显易懂 有些观点很有共鸣

  ●感动的话语,一旦与幸福发生联系,就有变甜腻的风险。

  ●翻译不够好,读起来隔膜

  ●文章虽简短但都很有启发,作者是个细心感悟生活的智者。

  ●是短文合集

  ●编得零零散散的,什么也没讲出来。

  ●终身学习的“实验”未必一定就能带来幸福,但只要是实验,就会有成有败,反复经历成功与失败不也正是人生吗?也许,把幸福看作与之纠缠在一起的“副产品”会更好一些吧。

  《共鸣的灵魂》读后感(一):拥抱纠结

  

突然在想:看这本书的人,包括我,在翻书之前,多半是为了找寻人生幸福的方法和答案而来。那么可能会失望了。

书里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可以治愈人世间的烦扰和痛苦。但人生本就是如此,感悟和接受所有发生在身上的命定,一次次的修炼内心,纠结的事情也不要逃避,理解他人加深与他人的羁绊,最终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和幸福。

  《共鸣的灵魂》读后感(二):一本微言大义的小书

  我也说不清楚为啥,河合隼雄这个名字我一听就有很治愈的感觉,所以虽然这本书的副标题叫“河合隼雄谈幸福”这样鸡汤,我还是买来了这本书,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它读完,说实话,这本书没有达到我的阅读期待,许是因为刚刚读完叶嘉莹的《古诗词课》,迷上了那种感染力很强,很有感发性的叙述,这本《共鸣的灵魂》在我这里看来,叙述有些平淡,读到四分之一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读到后面,越来越被河合隼雄那份在平淡琐碎之中对幸福的体悟所感动,而且书中河合隼雄感悟到的一些“真谛”也实在引起了我许多共鸣,丰富了我对生活的认知,这也是我给出五星的重要原因。

  这本小书由大大小小几十篇小文章组成,书写他在出席各种心理学会议,经历重大的历史事件,到各地访问,阅读,看电影,做心理治疗时的感悟,并无太多内在上的勾连,读的过程中,像是在浏览其个人的朋友圈。有些文章我看的不痛不痒,有些文章却带给我启发。

  河合隼雄在这本小书里谈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在日本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现代人应当如何自处。在河合隼雄看来,无论是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还是日本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可取之处,而日本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却犯了两个错误:首先是对西方的学习太过于表面与肤浅,人们只注意到西方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竞争观念,一切朝着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向努力,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提高了日本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快节奏的生活与冷漠的人际关系也加深了日本人精神上的焦虑与不安。而事实上真正的西方文化强调独立与尊重,却并非冷漠,从家庭教育中即可看出,《说声“谢谢”》一文可佐证这一观点。另一方面,人们又过分忽略了本土文化中的那些可取之处,其实这和我们国家的五四运动是有相似之处的,一味的学习西方,而矫枉过正。虽然如此,河合隼雄还是敏锐的洞察了日本人身上所惯有的属于日本人自己的秉性并未消失,阪神大地震来临后,日本人表现的井然有序,河合隼雄在书中说:

“阪神地区多为大都市,其人际关系也应该都是都市型的,也就是形成了个人主义,可一旦到了危机时刻,或许往昔的秉性便会显现出来,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有一种保持集体行动的倾向……甚至有人说,拖了灾难的福,得以再次见到人间温情。”

  对于现代人而言,河合隼雄一方面鼓励人们更深刻的了解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则鼓励人们继续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现有关系不丧失。

  河合隼雄也谈教育,很多人甚至把这本书当作一本教育手册。在河合隼雄看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凭家长或是老师的主观性意愿武断的干涉小孩的发展。但这也不是说对于小孩可以放任自流。首先对于家长而言,常识性的知识还是需要交给孩子的,有些家长因为太过看重孩子的自主性,对小孩的教育反而有种无从下手的焦虑感,其实大可不必,《常识》一文可以看作对家庭教育的一个小贴士。而对于教师而言,河合隼雄在《共鸣的灵魂》当中有一段谈论教育的真谛,十分的发人深省:

“Y老师并非想要‘教’什么。为了治愈自己的心灵,他心怀祈祷,希望和某个学生共享体验。恰在此时,最需要治愈的学生出现了,他们俩感受到了灵魂的共鸣,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

  我的理解是,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分享,作为一名学生,他想聆听,我想分享的恰好是他想聆听的,我分享了,他聆听了,我们都获得了满足。而这段话给我的启示还不止如此,仿佛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所谓和谐关系,都是这样的,带着一种你情我愿的姿态,恋人之间不是吗?朋友之间不是吗?主观上相互的渴望,用一个更玄幻的名词来代替,我觉得是一种“缘分”,河合隼系能够如此透彻的观察教育,实在是打开了我的视角。

  别忘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河合隼雄谈幸福”,这本书的许多小故事也确实都在谈对幸福的点滴感悟,其中对幸福的讨论都不乏作者的主观性,我也无意拿来和大家讨论,反倒是在这本小书的最后一个小文章《无音之音》里,河合隼雄给幸福所作的一个注脚很触动我:

练习时我想的是,人在一帆风顺处于上身趋势时很容易“漂起来”。无论升到多高,要想牢牢支撑住自己,就必须伴随着某产生某种下降的力量。要有某种存在于高位和地位之间的紧张感支撑着高物,并同时赋予它厚度。人的幸福或许也与此相似。即便身处幸福的巅峰,倘若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深沉的悲伤来支撑,也终将化为浅薄。没有单纯的幸福存在。当然,一般人只能听到长笛的高音。正如好的音色有着无音之音在支撑。幸福这东西也一样,即便他人眼中只能看见幸福本身,而要使其拥有厚度,也必须靠悲伤来支撑。我以“幸福的眼镜”为主题,从各种角度描写了与人的幸福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情。值此最后一篇之际,我想强调的是,幸福无论多么美好或看起来多么光彩夺目,只要缺少深沉的悲伤来支撑,也只能是漂浮之物。恐怕更重要的是,支撑幸福的那种悲伤吧。

  河合隼雄这本小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这种对于“水下冰山”的洞察,感动我,也让我反观自照。

  《共鸣的灵魂》读后感(三):就不存在一个叫幸福的东西

  (转)本文系作家杨葵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发布的书评

  村上春树说,自己在与河合隼雄面对面谈论各种话题时,都能感受到“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让人很不舒服的总想干点什么却又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地化解开了”。

  其实就连我们这些没有机会见过河合先生面的人,仅仅是读他的书和文章,也能感受到先生身上的柔软和温暖。无论是给成人写的专栏,还是为孩子写的小说,皆是如此。

  初看书名,《共鸣的灵魂》;再看目录,“幸福是什么”、“心灵的从容”、“人生的滋味”这类的标题;再随便翻翻全书概貌,差不多都是两三页一篇的报纸专栏。假如耐心还在,粗读几段文字,映入眼帘的是常见鸡汤的语调和词汇。至此,大概不少读者会在心里得出结论:又一本心灵鸡汤书。

  的确不妨划归此类,这本书确是指向心灵的。可是,“心灵鸡汤”何罪之有?不只是一个笼而统之的空洞概念吗?仔细想想,若说心灵,每一本你喜欢的书,哪本不是指向你的心灵,引发你灵魂共鸣呢?若说鸡汤,哪一本你喜欢的书,不是给你的日常生活以滋养呢?

  迅速分门别类,有个总体的大局观,有些时候是好习惯,但也必定有些时候让你错过细致深入,领会个性微妙的乐趣。更何况,这是河合隼雄啊,如果是熟悉作者河合隼雄的读者,之前读过他的书,大概在本文开篇所说那一系列细碎的动作之后,收束散漫之心,找个舒服的身体姿态,备好茶或咖啡,欣然打开第一页,开始一段与智者心灵共鸣之旅。

  1 不同人的幸福千差万别

  河合隼雄是当世几大智者之一,他是个心理学家,在全球心理学界,尤其在日本,几乎是神一样的人物。他的著作极多,这十年来被译成汉语的也有一些了。他在中国的影响,早几年是在心理学界内部,毕竟国内不少心理学专家学者、治疗师,都是他的崇拜者。前两年《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一书出版,因为村上的大红大紫,河合隼雄也进入了大众阅读领域。其实呢,远不止村上春树,很多在中国声名赫赫的当代日本文化艺术巨擘,比如小泽征尔、吉本芭娜娜、安藤忠雄等等,都视河合隼雄为心灵导师。

  这本书里几十篇短文,是河合隼雄应约在1993年初至1997年底整整五年间在报纸上写的连载,不讲理论,只讲故事。有自己的故事,有接待的来访者(对来寻求心理治疗者,河合隼雄从不称呼他们为病人,只称“来访者”)的故事,还有东西方诸多童话和民间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在探讨一个共同的主题:幸福究竟是什么。读完全书你会发现,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叫做幸福的东西,在每个人那里,所谓幸福,千差万别。问题不在什么是幸福,能否感觉到幸福才是问题之所在。而这一感觉,也是千差万别,如果说有共性,心灵的感动、灵魂的共鸣是不可或缺的。

  顺便说一下,河合隼雄一向是喜欢各种民间故事的,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故事里边常常不会出现“正确答案”,反而经常是一些有趣的悖论。他觉得,人生也是一样,同样包含种种有趣的悖论。

  如此大而化之地总结这本书的内容,其实有悖于这本书的风格。河合隼雄极少这种简单粗暴地下结论,他的风格是娓娓道来,和你一起探讨,从不强加于你任何道理、结论。他经常使用问句,语气也是明确的商量。比如探讨“独立”的问题,他分析现在人的生活,因为社会分工细化被分解,表面看生活方便了,但“一个人”生活的诸多体验是不是也被剥夺了呢?继而,对比了日本人与德国人在独立问题上的不同特性之后,他又问道:是否应该像德国人那样,为了让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活着,收回那些寄托于国家或公家的事情呢?

  这才是河合隼雄的风格。他在临床心理治疗过程中,也始终主张治疗师的职责是倾听,在重要节点加以适当引导,期待来访者自己揭开盖子。他曾在另一本心理治疗专业著作中比较几种心理治疗的模型:1、医学模型:症状——检查·问诊-发现病因(诊断)——去除病因或弱化(治疗)——治愈;2、教育模型:问题——调查·面谈——发现原因——提建议·教育、消除原因——解决问题;3、成熟模型:问题·烦恼——用治疗者对当事人的态度(后述)——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成熟过程——期待解决问题。河合隼雄当然是倾向于第三种成熟模型。

  2 心灵不可变成“漫无边际的天空”

  在这本《共鸣的灵魂》书里,他有过一个比喻,他说心理辅导工作中有许多与树的意象重合的部分,这项工作并非像驯养动物那样,更像是等待树的成长。调整好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剩下的便是等待发现对方成长的可能性。如果因焦急而过度施肥,反而会枯萎。

  幸福问题也是一样,这本书虽然是在讲幸福,但没有结论什么叫做幸福,作者只是期待他的故事像清水和肥料,培育树苗一天天长大。

  如果继续借用这一比喻,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棵树将来一定要成材,长成参天大树吗?这一点,也许正是这本书有别于众多时下流行的鸡汤书之所在,河合隼雄在做了这一比喻之后,又用他一贯的问句给这篇短文结了尾:我喜欢看大树的姿态,心想,它不知不觉中会不会渐渐变得“无用”呢?

  与败坏了心灵鸡汤书籍名声的那些浅薄的作者相比,河合隼雄的探讨总是深入到每个人心底至深处,也只有触及心灵至深处,才有可能获取真正的、高质量的共鸣,只在表皮挠痒痒,会有一时舒适,情境稍一变化,困惑卷土重来。

  至深之处有什么呢?也许什么都没有,但这绝非虚无的意思,没有一个确定的叫“幸福”的东西,也没有一个人人都认可的幸福、满足的人生。且慢,如果仅只说到这一层,那不是河合隼雄,因为这个还是表皮,仍需继续前行。书里有一篇短文,讨论“触摸”的重要性。人被称为“视觉动物”,所以格外重视视觉,人得到的信息,多半都是视觉信息。与之相比,对人类而言,最未经分化的感觉恐怕就是触觉了。可是,对于即将离世之人,默默握紧他的手非常重要……在进行一系列对触摸的讨论之后,文章结尾说:心灵不可以变成“漫无边际的天空”,“等待”心灵的触摸非常重要。

  3 甄别常识与知识、个性与共性

  曾有一位高僧讲述佛教里“空”的奥秘,说是一泓清水里,小鱼自在地游来游去。空不是虚无,更不是死寂,它足够活泼、灵动。这是空之奥秘所在,也是所谓的心灵奥秘所在,更是幸福的奥秘所在。依我读过的所有河合隼雄的著作来看,他深解这一奥秘,所以才会如此深入,如此迷人。

  很多读者,包括一些心理学专家,都曾表达过一个相同的阅读河合隼雄著作的感受:单是看到这些文字,即有治愈之效。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除了上述他的娓娓道来,没有专业术语,没有艰深理论,全是大白话,以及他总能见人所未见,句句话都说到心底至深处,之外还有什么呢?以《共鸣的灵魂》一书为例,我想至少还有一点值得单提出来一说,就是他对一系列概念的细致甄别,比如“事实”与“真实”、“常识”与“知识”、“个性”与“共性”、“心灵”和“身体”,等等,他总能将这些充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内心缠绕梳理清晰,而作为读者,随着他的梳理,很多内心的绳结豁然自解。

  就拿书中讲到“常识”与“知识”的一篇文章来举例。“常识”是眼下社会的一大热词,很多人都意识到,被“知识”围剿多年的我们多么需要常识。河合隼雄和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有过一场关于“常识”的对话。安藤忠雄以创造力超强著称,然而他自己说:“没有常识的人不中用啊。”安藤说,如今创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有人误以为不按常理出牌便是独创性。这样的人除了会给周围人带来不便之外,一无是处。相比之下,只有在生活中好好把握常识,然后超越它并做出成果,才能做到独创性。所谓常识,应该不只作为知识被了解,而是必须成为“自身的东西”。河合隼雄对此深表赞同,并且继续将话题推向深入,继续深掘“知识”与“常识”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你刚刚不自觉地又想把“常识”当作“知识”去学习时,他当头棒喝:掌握知识地生活,和被常识束缚是两回事。

  就在昨天,一条新闻刷了屏:“精神病院冲击IPO:病人越来越多,住院率达96%,行业大赚钱”。还听有人总结过,当世人都是“焦郁碌”——焦躁、抑郁、忙碌。这样的时代,每一个“焦郁碌”不妨打开河合隼雄的书,感受阅读的幸福,发现感受人生幸福之道。

  《共鸣的灵魂》读后感(四):我们为何逃避情绪?--关于神经症研究的一些反思

  之前查焦虑症资料时,很多文献谈到,焦虑障碍患者,尤其是健康焦虑(广义疑病症)患者普遍存在“述情障碍”这一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较少谈论自己的情感,因为难以觉察到自己的情感,或者认为这不重要/不能谈论,转而关注自己的躯体,从而对躯体症状过度关注,并(潜意识地)渴望通过躯体不适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照顾。

  测评述情障碍量表主要是依靠“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目前有两种对述情障碍形成机制的解释:1.缺陷假设(defect hypothesis),个体在情绪加工上的缺陷导致了述情障碍的外在特征;2.社会机制,高述情障碍与童年早期经历有关,随着人的成熟而得到发展,在社会中不断强化。

  缺陷假设基于基于对“情绪”的形成的理解。缺陷解释模型主要有:

  1.认知发展模型,即把个人识别和描述情绪的能力视为通过一个发展过程而获得的认知能力。“情绪意识”(emotional awareness)被分为5个水平,躯体感觉、行动倾向、单一情绪、混合情绪(blends of emotions)以及超混合情绪(blends of blends of emotional experience)(能够鉴别自己和他人的复杂体验)。在此模型下,高述情障碍的人对情绪的识别停止在前两个水平,没有获得完全的象征能力,语言加工情绪的能力也没有发展完善,其感受也还没有从躯体感觉和行动倾向中转变成言语可以说明的情绪。支持这个假设的研究者认为情绪的认知加工形成包括五个阶段:情绪诱发(elicitors)、初级评价(appraisal)、二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行动准备(action readiness)和执行(execution)。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情绪信息在各阶段上的加工出现问题或阶段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并发展到其他阶段,进而引发高述情障碍。

  2.多重编码理论(multiple code theory)

Bucci:多重编码理论(multiple code theory)

  基于多重编码理论,很多研究者研究了述情障碍个体在面部表情认知和情绪语言的理解上的不足。

  Gil等人在2009年以躯体化障碍患者为被试的研究发现,躯体化障碍组表现了显著的面部表情认知缺陷。

  Vermeulen 和Luminet (2009)的后续研究则进一步把词汇分为四类:中性词, 愉快, 厌恶和愤怒, 结果发现, 述情障碍与情绪词汇记忆的减少只有微小的相关。

  Meltzer 和Nielson (2010)把情绪词汇分为四类:积极情绪词汇, 消极情绪词汇, 疾病相关词汇(illness–related words)和中性词汇, 让被试默记之后, 在效价(愉快—不愉快), 唤醒(兴奋—平静)和优势(大—小) 三个方面进行评定, 之后再对词汇进行回忆。在回忆消极情绪词汇任务上, 高述情障碍者明显少于低述情障碍者, 但在回忆疾病相关词汇任务上, 高述情障碍者则明显多于低述情障碍者, 这一结果既说明了述情障碍的情绪语言图式缺陷, 也提示了高述情障碍者的躯体感觉扩大化和躯体化特点, 他们的躯体感觉扩大化特点致使他们对疾病相关词的敏感性或回忆量更多。

  根据多重编码理论,非语言图式和语言图式通过“参考性链接”(referential link)相互联系在一起。Lane(2000)的研究表明高述情障碍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的情绪匹配上准确率低。

  3.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或心理化(mentalizing)

  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等)的认识, 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Moriguchi, Ohnishi, Lane, Maeda, Mori, Nemoto, et al., 2006)。高述情障碍者不能恰当地绘制他人的内部心理世界,他们的高外向型思维可能只会构建一般性社会知识。Moriguchi 等(2006)结合心理理论和神经机制来解释述情障碍与心理理论的关系。ToM 任务是两个三角形像人一样活动, 让被试描述看到的情况, 并在意向性(intentionality)和适当性(appropriateness)两个方面对被试进行评定, 意向性是对心理状态鉴别和评价的程度, 适当性则是捕捉动画的正确和适当程度。结果显示, 在ToM 任务条件下, 高述情障碍被试在意向性和适当性上都显著低于低述情障碍者, 表明高述情障碍者存在心理理论上的缺陷, 这可能导致其在自身情绪状态识别和表达能力上的不足。fMRI 结果显示, 高述情障碍者比低述情障碍者表现出了更少的前额叶中部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ices, MPFC) 激活。

  Moriguchi 等(2009)也从镜像神经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MNS)的角度验证高述情障碍者在心理理论上的缺陷, MNS 对人们的模仿和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为共情和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为了实现一项特殊目标而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灵活地整合、协同操作的能力。当前大部分研究还是遵从对述情障碍特征的传统定义, 在筛选被试方面多是采用TAS-20 量表, 而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也表明, 高述情障碍者在执行功能上存在缺陷, 主要体现在注意和抑制、流畅性(言语流畅性)、工作记忆以及热执行功能(以情绪情感的卷入为特征,需要被试对刺激的情感意义做出灵活评价)等几个方面。

  表明高述情障碍者在面对需要迅速做出决定的问题时, 难以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必要的信息, 实施计划行为, 难以形成推理并解决问题, 从而提示其存在额叶认知功能的受损。

  以上三个归属于“缺陷假设”的模型指出了述情障碍者在对情绪的识别发展上的发育不足,其中假定了情绪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具有达到“完善发展”的状态的可能,同时因各个发展阶段或表达图式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存在“情绪识别或表达障碍”,也就是述情障碍。

  “缺陷假设”和社会机制影响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关系,社会机制会影响到情绪象征能力的发展,而一个社群普遍存在的,如前额叶中层皮层欠活跃等基因差异,也会作用于社会机制。

  社会机制:

  A.社会文化:亚裔美国人的述情障碍水平高于欧裔美国人,但文化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父母的情绪社会化对述情障碍产生简介的作用效应,即亚裔美国人的父母更少呈现躯体情感(physical affection),更少表达积极情绪;性别差异,不鼓励男孩表达脆弱的情绪。

  . 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低和贫困,不鼓励他们对情绪和情感的加工与表达

  C. 家庭功能和环境:存在不安全依恋的人更易出现高述情障碍。在不安全依恋的类型中,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对述情障碍有很大预测作用;原发性述情障碍与一些负性的童年经历有联系,如父母严厉的纪律(harsh discipline)、父亲的冷漠、缺乏父亲给予的温暖也对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困难存在预测作用、母亲的冷漠和虐待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相关。

  以上两种影响”情绪识别和表达”的因素,似乎解释了述情障碍的产生,但要回答:“是认知发展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错?” 、“基因差异与器质性缺陷在情绪认知发展中扮演了决定性的作用还是只是使得易感性提高呢?”、"不同程度的述情障碍存在产生因素上质的区别吗”、“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又是如何交互影响的?”、“述情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治疗获得改善吗?”……这些问题,似乎还非常困难,困惑与不确定因素相互纠缠在一起,让我们不知道从何下手去研究。即使当我们将情绪的神经学基础探究的明明白白,“什么”影响某种情绪产生,与“情绪产生的神经学机制”仍是两个范式的探究,它们如何沟通呢?

  心理学议题吸引人,也是为人所嗤之以鼻的一大原因,就是同一个议题,似乎可以从不同层面--过多层面进行讨论。当我们提出一个范式,想解释某个问题,如“述情障碍”时,因概念的模糊和解释力与应用性的不足而碰壁,我们可以选择神经学研究,也可以选择另一个角度:临床个例观察。

  河合隼雄作为极富经验的治疗师,在《共鸣的灵魂》这本书中,看似不经意地点到一个普遍现象:带有神经质症状的人,一开始提到困扰他们的问题,如“社交恐惧”、“惊恐发作”,但谈着谈着他们的问题,重点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他们似乎想说服自己,面子上的问题是不得不去解决的身心问题,而里子上的--或许是真正的症结,是他们努力想压抑住的,他们的价值观,或者说试图让自己接纳的社会标准,是否认这些事情的表露的。

  而这些事情,牵涉到了他们的情绪。

  “愤怒、憎恨、反对、抵触…… ”

  “愤怒是不礼貌的、憎恨是不道德的、反对和抵触都是不宽容的……”

  负面情绪和对负面情绪的抵抗同时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中,而这种抗拒感,与其说它是认真思索后,采纳的道德原则标准,不如说是一种前意识、前理性的应激反应。

  “我怎样倒是无所谓,不过……”企图将自己的立场摆正到自由宽容的态度上,但逃避了自己的喜恶,由此也错失了了解自己,或是发挥情绪的作用的机会。然而,情绪的作用是什么呢?

  又一个隐藏在模糊与暧昧中的问题。

注:对述情障碍形成机制的解释,参考:1. 张春雨 张进辅 张静秋 张苹平. 述情障碍成因的认知及社会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1年 第19卷 第3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