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锦集

2021-04-13 02:56: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锦集

  《三十岁,回乡去》是一本由蔺桃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0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一):不舍初心,向生命的内湖前行!

  

人活着到底有没有意义?胡适说,人生本没有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匆匆此生,是否该留下点滴;漫漫长路,是否要追随内心。这些追问,理应伴随一个人终生。有的人找到了,欣喜异常。有的人并未找到,失魂落魄。

《三十岁,回乡去》,是那些回乡人的纪录片。展示的事件都是真实的接地气的有烟火气的。他们均从村里来,又在城市里住,又回到了村里,或者从事与乡村有关下事,忠于内心,释然于心。

人们不应该忘却这样的句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中该是一个轮回,是回到原点,是哲学意义上的螺旋式上升。从书中的例子看,他们均有这样的特点,均是实现了从乡村到乡村的归根。

诗和远方,这是人们的奢望。但诗和远方,只有安身立命后才能追寻。当饥寒交迫生计未决的情况下,谈何诗和远方?

好的是,每个人都该有初心,即最初的梦想。而只有不舍初心,不断向着生命的内湖前行,才能够终究有天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书中的乡村实践者带给我们的启迪。他们正是有颗回归乡村的初心萌动,才最终能够落地生根吧!

无论是乡村公共图书馆、森林学校、工艺传统的延续、父亲的水稻田……,人们对这些乡村生活方式的回望,根本上是对大地的奢望,是对自然的神往,是对生态田园的渴求。城市森林赋予的是压力和竞争,是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乡村却恰恰相反,是原汁原味,是梦里田园。而这恰是都市人的向往所在。

《三十岁,回乡去》决然不是鼓励所有的人都回村去,都在农村天地大有作为。而是希冀从中找寻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初心,能够不舍掉初心,且能够向着初心的方向不断前行,不枉此生,不负此生。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二):农田,与故乡与人生——读《三十岁,回乡去》

  

有句话,在中国任何一个人往上数三代几乎都是农民,其实不用三代有些人就是农二代。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萦绕在我们这个具有千年农业传统的大国的问题。毋庸置疑,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趋势,农业和农村开始变得凋敝,如何引导农业转型、农村产业升级,除了需要资金与政策外,更多的是人才和创意。

蔺桃的这本《三十岁,回乡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回归乡村,找寻自我与事业的成功案例。城市和乡野,不一定就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城市在历史上掠夺乡村资源,超过乡村承载力的时候,城市中的人也会为此付出代价。干净的空气、纯净的水,安全有机的食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回归乡村,回归真实的生活

青年进入城市参与竞争,通过教育创造的附加值在城市立足,然后结婚买房生子,这样的成长路径是非常普遍的,可是这本书中的年轻人,以回归再次找到了不同的人生路径。谱写不一样的精彩。

周华诚是一位作家和摄影师,他看到家乡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而自己的孩子包括同龄人的孩子,都不知道稻米是怎么种出来的,他萌发了回家乡种植水稻的想法。周华诚在网上开展了一个“父亲的水稻田”的众筹项目,邀请城市里的小伙伴来体验快要消失的传统种植技艺。

周华成结合自己的文笔和摄影技术,将水稻种植发展成了一种创意文化产业,周华诚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策展人。

用生态农业,回归家庭

前面提到了,知识青年离开农村后,不再返回农村参与农村文化和经济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农业无法供给足够的收入,来养活一家人的问题是一直存在的。最近“朴门农业”等先进生态有机农业理念,可以满足这个要求。有机农业,是现代人追求健康和绿色生活目标的展现。

身为北漂的青年唐亮,回到家乡的一个简单目的,就是把家中所有人集中起来,不再因为打工而四散飘零。维持一家人生活的方式,就是他们一家人建设起来的家庭农场。通过几年的努力,唐亮的生态农场在圈里已经小有名气了,随着农场经营的顺利一年下来竟然还有十多万的盈余。

《三十岁,回乡去》可是作为一种对于个性生活的探索,在今天这个大家都讨论内卷化,都在因为过度竞争而心神俱疲的时代,这本书无疑是具有相当价值的。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三):离乡知识人曾经的一次安身立命

  

桃子送我一本她的新书,我想是写给城里人的,那些灵魂还不安定的人的书,具体来说是写给哪些依然有田园牧歌梦想的城里人的,乡下人大抵不会去正眼看已经居在他们身边的这些案例,哪怕你的电商真的亏了又或是赚钱了,因为诗和远方都已经近在咫尺,便不会珍惜,这恐怕是人类的通病。

关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边缘化的知识分子,前者是社会转型的代价,后者

总会引发不平衡与革命变革的动因。与古圣先贤不同的是,现代读书人本质上无法回乡,因为匹配的是不同的文明尺度。所以一百多年来,现代读书人,通过科举高考、交通、书信、公共发言、媒体、参与政治,构建一个自己的存在方式,当然还有祭祀、宗族交往等等,与故乡脚步的丈量,带回的是某种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但是大体上乡愿式的改造故乡的,依靠的凭借的往往都是电商,移动端社交,文创设计,无论如何热闹,都显得异类,至少在早期。有人说

本身并不具备现代技术,无论是农业还是旅游的技能,但是尽管如此,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热忱与理想主义,更何况是一批已经实打实踩初了道路的理想主义。

就像故乡的邻居不相信他们的真诚一样,很多人读完这些,也会问一下动机,倒不是说像2014年在西西弗金老师说到的,,现代城市竞争的的失落者奔涌回乡村,而是乡村到底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多元。正如陈茹萍说的“我们不是归隐,我们只是选择当下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地方”,然而他们又掩饰不住对未来不确定未知的担忧,毕竟在乡村创业要面临更多的制约力量,要对现实困难一个个地克服,这充满着整个过程,磨炼着他们的心性

桃子复盘了他们的童年,多数还有一样的共性,美好而纯粹,不然也不会都表示了对物欲对繁华的的某种疏离,找到了与乡土、乡村结合的独特方式,也找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当然是桃子和编辑的“另一种理想”,深入乡村,理解复杂中国的多种面向,多圈存在,不拘泥在北上广的朋友圈,无限靠近自然,拥抱真实的生态,这无疑是对的,且永远是对的,重新定义乡村以及乡村生活,是离乡知识人安身立命的一种追求,是个体自由在大时代下一种退缩式求全,是一代读书人寻求身份认同、个人价值凸显的集体命题。

公平的难题从来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去寻求突破,不然这些不公平的角落永远在制度设计的视线之外,相对于个人的内心淡泊和安宁,群体性回乡其实还是社会发展阶段导致的,毕竟交通和通讯,物流和供应链,自由时间和消费能力都在促成这些回乡的事业,让一些种子落地生根。

但是你还记得上个月的马金瑜?,装饰的梦很可能最骗了自己。作为一个执着于乡村和记录的他者,桃子无非就是把别人的心路过程扒开了揉碎了研究看,各有各的突破,也各有各的局限,不过我内心担心的还是在他们扶贫又扶智、促进当地多元发展的同时,谁给予他们后续的可持续的资源?是市场吗?是公权力吗?还是社会公益?或许都不是。

正如我的同乡师友王光明一直反对我在故乡的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做法一样,在几年深入了解我的故乡之后,在历经不少项目之后,当然主要是我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生态系统的东西。说来惭愧,自我2015年发表再造故乡宣言,我及我们大别山人往故乡投入几百万元的,上千人的心力投入,更有全职回乡的兄弟,和以事业为天职的青年,但是很难深入触动当地的教育格局和行政格局,虽然也有一些改变,更别说其他生态系统。做完这些事情,我对人性对社会都有了更多元更深刻的理解,也更理解一些前辈的固执,家园和故国,家世和国情,是横在我们和理想主义之间的鸿沟,书中的多数人还年轻,或许再过了三五年,他们不再从事这些事业,请不要谴责,请给予理解,因为他们曾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就是全部的意义。

20210307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四):人间烟火处寻一方净土,解乡愁,也治愈。

海子说,从明天起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十一假期你去过哪里?有没有跟乡村亲密接触呢?你对农村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三十岁回乡去》这本纪实作品,是从当代青年的回乡思潮开始,记录了一些开始思考自己生活,并践行身心健康,找到生命疗愈和培养美学方式的一些年轻人的事迹。作者蔺桃,是个记者、作家,2014年开始深入了解大陆乡村和回乡深耕的人们,目前暂居美国佛罗里达州,关注中美的永续农耕和创新生活方式。已经出版《陆生元年》(合著)《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调台湾》

一、土地是我们的起点,也是终点,中间的过程到底你收获了什么?

疫情给你最大的教育是什么?

人类被关进笼子里的日子很不好受,可同时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是值得每个人深思。到底我们在日常中应该用什么样子的方式来对待地球母亲?

我们中国人常说面朝黄土背朝天,入土为安之类的话,可见土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安身安心的地方。但是很久以来,农村的生活并不能让人安心。一方面我们喜欢它的开放包容生机勃勃,另一方面我们在不断逃离它的低效辛苦,即使我们出生在农村,也不想长久呆下去,当出现有人回乡的时候,你可能第一印象是,是不是在城市里混得不好?看起来回乡是个退路,是失败者。这本书里人21位主人公,用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其实,回乡跟所谓的成功失败没关系,只是跟对生命的思考探索有关。

二、乡村不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对自然生命的感知。

食物是带着温度和味道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怎样对土地,它就怎样对你。

地球是我们从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最后需要还回去。去乡村不仅仅是为自己,也为孩子创造一个零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

下乡养儿的夏莉莉说,想给孩子一个亲近自然和人情的童年。

城乡游学的林小熏说,回到(碧山)村里整个人舒展开来。

跟爸妈一起种菜的吴宇说,希望我崽,从我手里接到同一片净土净水。

这些都是对生命思考后的回复。每个人的答案不同,道路不同,通向的目标也不同。

但,当你看到孩子们在泥土里,在土地上自由奔跑,自然表露,这些烟火气,是治愈你心灵不能比拟的良药。

三、乡村真的回不去吗?

我们耕耘土地,浇水施肥就是希望能够有个好收成。但是现在的农业整体面临很多问题,人力不足,盈利模式太单纯,甚至于农民辛苦一年收入除去投入基本不剩。

对于年轻人为什么要回乡?他们回乡的方式是怎样的?

曾任某报首席编辑、作家的周华诚回老家种了一年水稻后辞职,正式经营起了“父亲的水稻田”用众筹的方式把父亲眼里拿不出手的低贱品,变成了实践、艺术,聚会等承载很多人的梦想乐园。

从记者辞职回乡卖荔枝的陈统奎用十年时间,把自己的实践变成了哈佛大学商学院讲堂的新农人代表。中间也有曲折艰辛,但对于身份的转变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他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还有改造传统文化符号,创立新型文创品牌传播文化的徐著华,把村民带进国际设计周的张雷等等。

其实,乡村不仅仅是质朴的代表,它还可以有新的内涵,不管是农产品还是文化。

如果你对乡村感兴趣,如果你因为养娃产生了探索生命可能性的动力,或者不想被城市欲望的浪潮牵引想找一方净土,这本《三十岁,回乡去》值得你翻翻。

一朵花开在什么时间最美?一朵花开在自己的生命日历里最美。愿你遵从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日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