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法国大革命》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法国大革命》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2-04-02 15:17: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法国大革命》经典观后感1000字

  《法国大革命》是一部由罗贝尔·恩里科 / Richard T. Heffron执导,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 / 简·西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国大革命》精选点评:

  ●法语小白求豆友传一份字幕。可以发到我的gmail wangjian87bobo@gmail.com

  ●下半部啃生肉居然有耐心给他啃完。。前天晚上我甚至梦到自己被送上断头台,可见此片毒害之深哈,醒过来我也是醉了。有人说没激情,我反而觉得这种冷静近乎冷酷的调子很是个亮点,静静地失控了、发了疯了。王后被斩首那里,旁边小孩子在玩guillotine 的模型砍下白色小人儿的头,经典的一幕

  ●断断续续看了好久终于看完。六个小时将1789-1794年的重要事件娓娓道来,总体算得上客观翔实。上半部是希望之年,下半部是恐怖之年,而曾经的希望却变得如此惨烈可怕。历史也许真的是一段段循环,只是法革是其中最可骇又迷人的一段吧。

  ●罗伯斯比尔清高严正却不免虚伪无情,丹东虽旷达不羁却也狡猾贪婪……他们都是立体的真实存在的人,而非以往人们心中烙印般的政治符号。至于看点,原本想说是圣茹斯特冷艳肃杀的颜值,标志性的立领装和回眸,其实是丹东的法庭演说,真的听哭了。

  ●电影看完了,但自己久久都无法平静。这就是自由的代价。自由就像一个天使,每个追求自由的人都对她爱不释手,但人性又是多么丑陋啊。以后一定要时刻对自己说:一定要善待每一个善良的人。一定要尽量赞颂爱和正义,一定要尊重每一个正义的生命。因为在世界上,他们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鲜有,又多么的可贵啊!

  ●把丹东洗得好白,狂黑罗伯斯庇尔……路易十六果然还是拍成了悲情人物。以及,这个法语真标准……这么久没看法语了还能凑合听懂。

  ●漫长的6小时,剧透:主要人物全部被送上断头台。下半部尤为经典:What do mobs want? Everything! 议会里这些人如果早点了解到这些,路易就不会上断头台了。议会里这些人也不会全部上断头台了!历史总是重复:苏俄 红色高棉 北韩

  ●回高赞:总有精神贵族觉得人民是吃饱了没事干听点民主自由就反叛暴动。 他们看得到罗伯斯庇尔清除异己,却看不到片头人民吃不到面包时你们的“好人路易”和他“无辜”的王后在做什么。

  ●。。。。。发现电影完全把罗伯斯庇尔 德穆兰 圣鞠斯特的关系弄成了一个“爱人对前任旧情不忘 现任怀恨在心搞死前任”的故事。。。。。。。

  ●演路易十六的演员真是太厉害了,昏庸,懦弱,不知所措,傲慢,嘲讽,有的时候又有善良的一面,被判死刑后的认命。自始自终保有一个国王的尊严。分寸拿捏不温不火,大赞。

  《法国大革命》观后感(一):仔细想想本片未能广泛传播的原因

  《法国大革命》观后感(二):法国大革命228周年祭

  Vive la révolution!法国大革命228周年祭:肉食者盛赞大革命之伟,然实畏之。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自由、平等、博爱,若效此,干部待遇何存?帝、后、公卿见斩,领袖安能不惧?然革命苦民亦甚:吉伦特、雅各宾各派轮番倾轧,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接踵而至,民悬命若蜉蝣,血漫涤于巷闾。其人命之践踏、言论之钳压甚于帝时。幸革命精神未衰,民反不绝,终获共和。代价之巨,甚于英人之光荣革命、米人之北美革命远矣。然非此,法人何之?去今228年,自由平等博爱之革命精神亦远逝乎?今观此映画,凡5时,片刻不可懈怠,即为枝末,无些许无用镜头。视角之中立举世罕见:义军虽有理而动,王侯之无辜、民众之残暴亦多有描述。息影回思,感慨万千:Tyranny is the same, whether exercised by a man wearing a crown, or 700 others wearing the tricolor... Tricolor者,革命代表也。

  《法国大革命》观后感(三):只有拉斐特将军算一个正经人

  

只有拉斐特将军一个正常人

丹东是个野心家,罗伯斯比尔是个城府很深非常镇定的大野心家,那个在丹东身边跳跳跳的记者卡米尔是个谎话连篇善于煽动群体的记者。

国王是个优柔寡断、对群众又怕又心疼的人。憨厚,勇敢,有良心,没手段。被一群小人围攻却无可奈何。

被群体无意识裹挟的民主是粗鄙的民主,被仇恨绑架的爱国主义只是狭隘的爱国。

卡米尔:“他们冲进了巴黎所有的监狱,杀死所有被怀疑支持国王的人。以上帝的名义,这不是革命。怎么办?”司法部长丹东:“你以为我可以控制这些人吗?你是否希望我发布一条不能执行的命令?你是否希望我派出部队,他们也参与屠杀?那是你的计划,以此证明我们有在负责吗?”

卡米尔:“如果你都不负责任了,那谁来负责?”司法部长丹东:“我不知道,但是聪明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无能为力,并且闭嘴。特别是我们希望人民能够再次听我的话。他们会的。”

电影多次运用蒙太奇,将国王一家妻离子散的痛苦和丹东一家的其乐融融作比较。

罗伯斯比尔宣布美德需要恐怖,开启了大屠杀。卡米尔说:“我们在自由中扼杀自由。”罗伯斯比尔:“如果我们现在犹豫,我们建造的一切都会像纸牌屋一样倒塌。”卡米尔:”也许我们什么都没建。这只是个梦。“罗伯斯比尔一转头,瞪了卡米尔一眼。

  《法国大革命》观后感(四):主要人物素描

  

只有拉斐特将军一个正常人

丹东是个野心家,罗伯斯比尔是个城府很深非常镇定的大野心家,那个在丹东身边跳跳跳的记者卡米尔是个谎话连篇善于煽动群体的记者。

国王是个优柔寡断、对群众又怕又心疼的人。憨厚,勇敢,有良心,没手段。被一群小人围攻却无可奈何。

被群体无意识裹挟的民主是粗鄙的民主,被仇恨绑架的爱国主义只是狭隘的爱国。

卡米尔:“他们冲进了巴黎所有的监狱,杀死所有被怀疑支持国王的人。以上帝的名义,这不是革命。怎么办?”司法部长丹东:“你以为我可以控制这些人吗?你是否希望我发布一条不能执行的命令?你是否希望我派出部队,他们也参与屠杀?那是你的计划,以此证明我们有在负责吗?”

卡米尔:“如果你都不负责任了,那谁来负责?”司法部长丹东:“我不知道,但是聪明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无能为力,并且闭嘴。特别是我们希望人民能够再次听我的话。他们会的。”

电影多次运用蒙太奇,将国王一家妻离子散的痛苦和丹东一家的其乐融融作比较。

罗伯斯比尔宣布美德需要恐怖,开启了大屠杀。卡米尔说:“我们在自由中扼杀自由。”罗伯斯比尔:“如果我们现在犹豫,我们建造的一切都会像纸牌屋一样倒塌。”卡米尔:”也许我们什么都没建。这只是个梦。“罗伯斯比尔一转头,瞪了卡米尔一眼。

  《法国大革命》观后感(五):大革命下的法国

  

花了五个小时,断断续续看了两周,终于把这部《法国大革命》看完了。这是法国政府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两百年拍的,里面也可以说是法国的全明星阵容,里面的卡米尔就是经典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的亿万富翁。

总体而言,全片的高潮戏有这么几段,攻占巴士底狱,路易十六上断头台,丹东与卡米尔被砍头,最后罗伯斯皮尔被砍头。对,除了砍头就是砍头,头颅滚滚。

不过,其中记得最深的反而是“革命群众”对“保王党”(旧贵族)的屠杀,血腥残暴。一个贵族被几个群众用脑袋像是椎木一样冲向坚厚的城墙,如红似白的冲击这眼球,画面不要太……这就是罗伯斯皮尔强调的“革命的恐怖”,不过还是叫“恐怖的革命”更恰当。

革命真不是请客吃饭,革命的成果真的是用鲜血浇灌出来的。

至于路易十六到底该不该死,因为他作恶并没有没那么多,对他的指控很多都是虚构的,他只是懦弱与无能罢了,只是无奈身为帝王,他必须死,国政至此,死有余辜吧。他的奥地利妻子,倒是真犯下了“叛国罪”(私通奥地利),不过人家本来就是奥地利人啊。时代交替,想想溥仪老爷子能安享晚年,也是幸运了。

另外革命派的分裂,丹东,罗伯斯皮尔的决裂,最后都上了断头台,无非先后的问题。革命同志的分道扬镳,乃至反目成仇,互拿屠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的上演。至于谁对谁错,历史也能给出公正的评价。

断头台的监斩官才是真正的王者,无论是王族还是革命者,断头一地,唯他岿然不动,像个黑死神,淡然的看这一切。

唯一让我觉得缺憾就是拿皇没有露面,毕竟,法国大革命,最后还是为拿皇做了嫁衣啊!

法国大革命过去了两百多年,断头台也进入了博物馆,但是它的争论仍在继续,不可否认,法国大革命,走出了法国,改变了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