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法国大革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法国大革命》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法国大革命》读后感10篇

  《法国大革命》是一本由[英] 托马斯·卡莱尔著作,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全两册),页数:8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国大革命》读后感(一):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的史诗

  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史都绕不开法国大革命,它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为典型,最波澜壮阔,对欧洲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一次革命,而且在革命中充分显示了人民的力量,前后五年的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三次巴黎人民起义,对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都形成了冲击。

  英国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史学巨著《法国大革命》是该书出版后首次推出中文版,被赞誉为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并称“英国史学双璧”的史学巨著,同时与另一本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有交相辉映的价值。

  法国大革命不是神来之笔,亦不是偶然兴起,而是矛盾充分酝酿的一次爆发,只不过三级会议点燃了爆发的引信。法国大革命前后历时五年,但是它的酝酿和它的影响肯定不止几个五年所能包括。法国大革命前是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 伴随启蒙运动的传播,法国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根基被动摇。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法国严格的等级制度,法国的封建统治者和宗教势力是一二等级,而资产阶级、广大劳动者处在第三等级,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却需要供养一二等级骄奢淫逸的生活,路易十六向第三等级征税,终于引发了革命的引信。

  而再深究原因,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力量崛起,他们政治上处在无权的地位,却因为经济的富足而需要承担更多的赋税。同时已经处于鼎盛时期的启蒙运动,点燃了他们反抗的怒火,让他们在革命中处于领导阶级的地位,而广大人民群众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法国大革命虽然只持续了5年,即使算上拿破仑统治时期,也不过二十年左右,要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却极为深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正处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且英国属于岛国。而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已经是1789年,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的1640年晚了100多年,此时的资产阶级已经经过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并且法国地处欧洲大陆,法国大革命之后,拿破仑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又进一步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因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深远而又重大的,撼动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法国大革命》读后感(二):史诗级的大革命

  在很大程度上,法国大革命虽然只是发生在法国国内,但它的影响力却超出了法国的国境线,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789年7月14日,攻陷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期间经过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直到1794年7月27日爆发“热月政变”,罗伯斯比尔被捕并被斩首,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为期五年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导致了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的土崩瓦解,更预示了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正在成为影响全世界的革命性思潮的开始。19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托马斯·卡莱尔所著的《法国大革命》一书,以其独有的澎湃激情和华美文笔,站在中立的立场,塑造了路易十六夫妇、米拉波、马拉、丹东、罗伯斯庇尔、罗兰夫人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演绎出一部悲情浪漫的史诗,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

  法国大革命之前,由于路易十五时代的过度参战,导致国库空虚,以及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加之贵族阶级尤其是路易十六夫妇的奢华生活,大大加重了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法国国内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的发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当时法国国内市民阶层意识形态上的觉醒,也为法国大革命积蓄了力量。法王路易十五当政时期,由于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不断遭到各种抨击,形成了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思想开明的人物,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深入人心。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包括对专制王权的愤恨、对神职特权者的愤恨和对宗教自由的渴、对自由以及共和制度的渴望等也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重要原因。

  而法国大革命发生的直接诱因之一是1788年春法国的旱灾。1789年5月,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但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投票的结果,第三等级以十七票的微弱优势取胜,但路易十六却出尔反尔,强行要求加税。于是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后改称制宪议会。由于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即有了之后的攻占巴士底狱,由此正式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随后分别是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轮流上台,直到1794年7月27日发生“热月政变”。

  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从客观上说,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人权宣言》与《拿破仑法典》为其他欧洲国家的宪法制定提供了范本。从根本上说,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彻底结束了法国持续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就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来说,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很多人看待法国大革命,既会为巴黎革命群众攻陷专制的统治的象征——巴士底狱而振奋,也会为路易十六夫妇被送上断头台而欢呼,但也会为革命过程中马拉、罗伯斯庇尔等领导人之死而惋惜。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有一个化学家的死。这个化学家就是拉瓦锡。但托马斯·卡莱尔在创作《法国大革命》一书时留意到了拉瓦锡之死,非常难得。

  巧合的是,法国大革命于1894年结束,而《法国大革命》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卡莱尔于1895年出生,并于出生后的42年后创作完成了《法国大革命》一书,以最新鲜的记忆回顾了这一史诗级的大革命。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托马斯·卡莱尔的创作态度不偏不倚,没有站在保王党、雅各宾派、神职人员或爱国者任何一边,只看重对法国大革命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再现。法国大革命整体意义非凡,却并非无可指摘。这一点,托马斯·卡莱尔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

  《法国大革命》读后感(三):法国大革命的报告文学长卷

  邵建/文

  2015年吉林出版集团出版了19世纪法国史学家泰纳的《现代法国的起源》,2017年夏天又再行推出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卡莱尔60多万字的三卷本《法国大革命》,让我们可以读到两部风貌不同的法国革命史。

  卡莱尔首先是认同法国革命的;毕竟他痛恨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也痛恨充满人类不平等的贵族制度。这两点通常被认为法国革命发生的必然之因,这也决定了卡莱尔对法国革命的基本同情。但卡莱尔的特点在于,他并不回避革命中出现的问题。随着革命的推进,尤其君主立宪中断,共和崛起,革命日益变成浩劫。一个个过往故事,一页页历史画面,带着癫狂、野蛮、血腥、残忍和恐怖,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报告文学长卷。越往后读,越让人感到窒息。

  作者声称:“这部书随心灵深处的硝烟而出”。这硝烟尤其弥漫在最后一卷“断头台”。就历史言,这一卷正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就故事言,它也是全书情节最惊心动魄之处。因为失控和煽动,一个民族陷入了非理性的迷狂,从而落入人类走向现代第一出惨烈悲剧的深渊(相比于一百年前1688年英伦的“光荣革命”)。在这里,作者不加掩饰地呈现出他那热烈情感的丰富与复杂。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礼赞,还是它的诅咒。“爱的大纛”抑或“憎的丰碑”兼而有之。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和心灵裸呈于历史书写之中,夹叙夹抒。我们在读史的同时,分明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电闪雷鸣。

  有关法国革命的著述,当然是以历史叙述居多,以文学方式讲故事的形态并不多见。至少我自己只读到这一部。它的好处在于,史书叙述多半粗陈梗概,不遑展开详细的叙述与描写。但,历史不能文学能,它还有细节。再,有关法国革命的历史叙述,尤其是在卡莱尔身后,多半价值取向决定叙述态度。比如作为法国革命研究主流的法国雅各宾派史学,虽然也无法不承认大革命带来的恐怖,但在其恐怖叙述中,或轻描淡写,或只陈列死亡数字而忽略情节。如果不是研究法国革命,一般人只知道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这是法国革命的标志性事件。但这只是暴力的开始,虽然血腥还谈不上恐怖。当然也会知道断头台,只是杀人不仅在断头台上,也在断头台下。我这里指的是一般读者未必知道的“九月屠杀”。它发生在1792年九月初,是它用一千多条生命为共和建制揭幕;因为法兰西共和国(史称“第一共和”)就宣告成立于1792年9月22日。

  “九月屠杀”自9月2日到9月6日。短短数日,巴黎各监狱被关押的教士、贵族和其他一些刑事犯一千数百人在各自监狱被巴黎市民野蛮杀害。当时普鲁士军队逼近巴黎,市内敲响凄厉的警钟,雅各宾组织义勇军上前线。但嗜血的马拉呼吁不杀掉监狱里的犯人不要离开巴黎,因为这些犯人会和入侵者里应外合。当时的司法部长丹东,面对当时杀气腾腾的恐怖气氛,不但不对监狱加以防范和保护,而且对屠杀持纵容态度,让民众“自动执行司法权”。于是,惨案发生了。

  该事件在法国雅各宾左翼史学家马迪厄的《法国革命史》中是这样叙述的:“当天下午,有一批反抗派僧侣在解往亚培狱时,途中即被押解他们的人——马赛及布勒塔尼结盟军——所屠杀,其中被救者只有一人……这些僧侣死于枪、矛、刀、棒之下。”这就是历史叙述的粗陈梗概。以下便是各个监狱死亡数字的统计,“死者数目,依估计约自一千一百至一千四百人。”

  勒费弗尔是马迪厄的同门,他们都师承法国革命史权威奥拉尔。他的《法国革命史》在目录上有这样的标题“第一次恐怖时期(1792年9月)”,但仅有的两段文字读来毫无恐怖之感:“当天下午,一批犯人从区政府被押往阿培监狱,刚到目的地就被聚集的人群处死。”所谓一言以蔽之。“临近傍晚时,屠杀行动开始了,人群先后向卡尔姆……等监狱涌去。人民法庭成立了,犯人未经审判就立即处决。屠杀一直延续到六日为止。”这样的历史书写,仿佛只是交代了屠杀这么一件事,然后又是数字统计。不愧与马迪厄同门。

  索布尔是勒费弗尔的学生,他的《法国大革命史》,其标题“九月屠杀”,但文字只有一节,基本同于以上两本书。它更多的笔墨是为九月恐怖辩护。该书征引当时巴黎公社一位特派员的口吻说,恐怖是“人民在复仇中恢复正义”。继而又征引当时一位妇女的回忆录:“尽管被屠杀的景象吓得发抖,但人们还是把它看成一项正义的行动。”这里,你看见的不是屠杀,不是恐怖,而是正义。

  以上三本法国革命史在中国颇有影响,估计大部分读者读法国革命,离不了这三本书。三位作者都是雅各宾谱系的左翼史学家。左翼很擅长“目的伦理”——只要目的是正确的,无论什么手段都可以,而且都可以被合理化。面对九月屠杀,他们所作的正是这样的处理。至于文字如此简约又如此不约而同,除了史学叙事一般来说的确不宜细致展开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价值立场决定了自己的叙事态度和方式。看起来保持客观,要言不烦;但也无法排除这样的因素,即他们用简略的行文刻意回避血腥的真实,因为他们不愿意曝露他们所支持的雅各宾的各种暴行。

  读史要读三本以上。卡莱尔的意义在于,对历史事件的文学书写可以弥补以上史学叙事的不足。根据以上对三本左翼史学所作的切片分析,现在再来看看同样的事件在卡莱尔笔下的书写。三十多个顽固的教士分几辆车押往监狱,一路上饱受路边市民的辱骂和挑衅。快到监狱门口时,车内有一人忍不住了:“一个脾气急躁、未宣誓的老教士,用手杖敲了一下一个爱国者长满老茧的手,想这样解解气,并敲了敲他蓬乱的头,并且大力敲了两下……”灾难发生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马车被锁死,外面的人愤怒地对车内的人进行无休止蹂躏。里面的人哭喊求饶,回应的是扎向咽喉和心脏的刺刀和长矛。三十名教士被刺的体无完肤,在监狱大门口一个接一个死于非命。”这是非虚构的场面描写。由此也可以知道一贯正义的雅各宾史学为什么要躲闪回避。

  至于监狱内的暴行,雅各宾史学家基本一字不着。卡莱尔不然,他是作家,他比那些史家更重视历史的真实呈现。卡莱尔用了充分的篇幅展示了屠杀的各种场面,哪怕惨不忍睹。犯人一出牢门,面临的就是拱门之外的长矛阵。门两边长长的行列,爱国者们拿着矛、刀、剑、斧、棒要你从中穿过。但谁能穿过呢?一个个很快惨叫着倒在长矛阵下。王后安托瓦内特的朋友郎巴勒夫人就死在这长矛阵下。不但尸身被凌辱,脑袋还被割下来挑在矛尖上,伸到王后的窗前恐吓她。卡莱尔做到了他后来的史家所没能做到的。他充分利用文学书写的优势,叙述翔实,场面逼真,每每让人身历其境,甚至还能呈现细节。比如,这是来自一个逃生者的回忆:在监狱里,他目睹一个爱国者对另一个说:他的膀子像抹了两天石膏的瓦匠那么累。其时此人手里提着一把正在滴血的刀——杀人杀到手软。

  法国大革命的共和日历,每一页都是用鲜血和恐怖写就的。这是我读法国革命史、包括读卡莱尔的一个感受。已经说过,卡莱尔的情感态度丰富又复杂,其间又未必没有抵牾。但作家针对自己笔底的事件,胸臆往往随事件本身的变化而发。九月屠杀虽然顶着“人民的严厉正义”的光环,卡莱尔却怒斥为“地狱之火的闪光”,但它又“有别于我们巴士底狱英雄的闪光”。其实,法国大革命是把政治革命不幸给社会化了。民众或煽动民众介入,有巴士底的七月,就必然会有1792年的九月。两者非但一个脉络,而且参与者都不缺巴黎的无套裤汉。

  《法国大革命》读后感(四):这部两次写成的巨著是热情磅礴的史诗之作

  托马斯•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在国内首次出版,我在阅读之余,也发掘了其背后的一个励志的故事:卡莱尔在穷困潦倒的背景下完成了部分《法国大革命》文稿,交给朋友密尔评阅时,却被其女佣当作废纸烧毁,卡莱尔在这巨大的挫折下却出人意料地力克忧郁和沮丧,以惊人的毅力再一次投入到疯狂的写作中去,最终再次写成《法国大革命》一书。他最终完成作品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这一部,该书付梓即获成功,征服了大量读者。

  而关于这部著作的还有一个故事,来自于一个被征服的著名读者——狄更斯。狄更斯对卡莱尔推崇备至,在作品中多次向其致敬,他称自己阅读过数百遍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不少学者认为《双城记》深受《法国大革命》一书的影响,并且,《双城记》还将卡莱尔对法国大革命的观点进一步在读者中扩大了影响。

  这两件事情都赋予了《法国大革命》非凡的意义,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无法也无意站在太高的层次对这部巨著作详细地分析,阅读此书的本意只在于丰富对这场震古烁今的大革命的了解,谈一点最基本的认识。

  首先,想谈谈我个人理解的作者对这场革命的看法。作者对于法国大革命是带着人性的同情的,他未因为那是一场发生在英吉利海峡彼岸的革命就如同隔岸观火一般,而是关切着革命中起伏的人物的命运,但同时也对革命潮流的摧枯拉朽抱以快意恩仇般的感情,似乎“国家剃刀”正是人民对于昏庸暴君的复仇,所以他更像是“既爱着又恨着”。

  其次,抛开复杂的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意义问题,我更乐于享受其中其激扬的热情和出彩的文笔。作者素以精彩的演讲和辛辣的评论闻名,前文提到的狄更斯正是被其才华所折服,在本书中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巧妙的比喻,用语富有激情,使人读来心潮澎湃。

  他更以大革命中的普通人视角对这场运动进行叙述,既像是在观察历史,又仿佛述说故事,这种特殊的描写手法让读者可以紧随法国大革命的波澜起伏去了解历史,读来不得不叹服其独特的构思和盖世的才气。单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部史学著作,它无疑“亲读者”的,没有故作高深的卖弄,只有出人意料的流畅,当然,对于这段历史陌生的读者最好先熟悉下法国革命的基本情况,这样阅读才更无障碍。

  法国大革命已过去两百多年,它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有“三色”的象征,促进了自由民主的扩散;用其风起云涌的浪潮卷入了许多人物,有争议众多的罗伯斯庇尔,有不是国父的“美国国父” 托马斯•潘恩(参加法国大革命,后被雅各宾派抓捕,最后获释),还有骄傲的“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还催生了数量众多的文学与研究著作,有狄更斯的《双城记》,当然还有托马斯•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可能时代的进步已将那遗产变为崇高的抽象,而岁月也模糊了风云人物的形象,只有那些饱含思想的文字还在我们的精神世界熠熠生辉,阅读这史诗一般的巨著,我们得以一窥那壮阔的革命荣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