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创世纪》读后感1000字
《隋唐创世纪》是一本由李亚平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护封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2021-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隋唐创世纪》读后感(一):隋唐之间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隋和唐虽然是两个朝代、两家人,但是他们之间是有关联的。隋朝的亡国皇帝隋炀帝杨广和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是亲表兄弟,往上溯源,也就是杨广的母亲和李渊的母亲是一对嫡亲姐妹,杨广和李渊两人的外公,也就是北方人说的姥爷,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匈奴人独孤信。至于他们二人的爷爷和独孤信之间除了亲家的关系,还有别的关系,《隋唐创世纪》里就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利益关联进行了剖析,让人知其有,知其为何有。
错综复杂却又十分清晰
隋唐的关系可不止更朝换代那么简单,杨广和李渊的关系,很多人也都知道,但是却不知再往前推,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关系会是那么地“亲密”,《隋唐创世纪》一张“北周-隋-唐 姻亲图”把他们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梳理得很清晰,这运用的是类似思维导图的关系图表,简洁又明了。
从图表中可见,这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的核心人物是独孤信,也就是北周宇文泰的儿媳妇明敬皇后、隋文帝杨坚的妻子(也就是杨广的母亲)文献皇后、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这三人的爹。
也许独孤信本人的功绩称不上赫赫有名,但是他是独一无二的三朝三皇后的爹,有“中国古代第一岳父”之称,虽然民国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能与他媲美,但是也不及他这般奇迹。
虽然书中对独孤信及其家族的笔墨并不多,但是从他养育的这三个女儿的地位以及她们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来看来,独孤信选女婿的眼光是很独到且精准。
风起云涌,撕开历史真相
历史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但是倘若只读历史教科书,而没有读过像《隋唐创世纪》这些书,历史里的细节我们还是不会那么明小。
《隋唐创世纪》用侦探小说的笔法写历史,把历史的真相一幕幕揭开来给读者看,读过以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历史里有那么多你我不知道的事。
风起云涌,朝代更替,英雄功过,有人为大局,有人谋私利。虽然隋朝很短命,但是它在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备了中国帝王政治文化的所有要素,它也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末,让人才向上流动,为封治统治提供了足够的人才。不能不说,科举制度对现如今的传统应试教育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回归独孤家族对北周、隋、唐的影响,不得不说,那些创世纪的人血脉里流淌的好斗精神深受母系的影响。独孤有谋有勇,步步为营,交织了这张世间独有的姻亲网,也让他的血脉他的儿女深刻地影响了三个家族三个朝代。
《隋唐创世纪》读后感(三):王朝更替背后的故事
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有时候又让人头疼不已。尤其是像我这种喜欢读,但是又不是深入了解的人。像秦、汉、三国、唐、宋、明、清这些朝代读起来还是很有感觉的,一部分是有影视作品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朝代比较稳定(秦是因为前面的故事也很精彩)。
而读起来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乱世,像三国好在有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加持,能够读起来畅快一些。而像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这些读起来实在是有点让人头疼了点,一方面是市面上对此类的文学作品比较少(文学作品),另一方是更新换代太快了,多个小朝代齐头并进,有点捋不清头绪。所以那么久了,也从来没有好好的去看过这几段历史。
而《隋唐创世纪》算是给了我一个了解的机会。起初我以为的创世纪是单单说隋朝和唐朝的建立的故事,不过我忽略了一点要讲一个朝代的建立,必然是在另一个朝代的灭亡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就不可避免的接触了南北朝这个时期,起初是抗拒的,但是跟随文字的脚步发现还是蛮有意思的。
以一场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军帐谋杀起篇,打开了后世传奇。上来就长了见识,孤独信、杨忠、李虎。这三个名字虽说不熟悉,但是深入的想想他们的后代会是谁就不禁感慨了。这三位可能都不是正儿八经的汉人,不过也没办法前面经历了五胡十六国,所以血统不稳定也难免的。就是这三位的暗潮涌动下推出了北朝风光之一的西魏。
历史自然不必多言,这也是历史一大弊端,不过读什么历史书,他的结局都是固定的,灭亡与统一。南北朝亦是如此,北朝承自五代十六国,分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而南朝在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东晋、南宋、南齐、南梁、南陈五朝。即便这段历史比较交错复杂,但是里面的故事,你或多或少的都有耳闻,兰陵王、陈霸先、陈叔宝……。
丽华这名字挺吃香啊虽说这段历史中有那么几位明君,但是大多数都是暴君、昏君。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会感到生气和不解,称王称帝为的什么,知识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吗?更何况他们许多的发家并不是名门显赫之位,也是从下面熬上来的,难道没有体会过民间疾苦吗?不过,也看明白了,就像书中所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已经成为人们血肉骨髓的组成部分,形成一家独大赢者通吃、只要自己活不让别人活的政治生态。可能就是这种思想使得所有人都在为了那个称孤道寡的名号,四处征战,权争内斗,无休止的阴谋,背叛,残杀,这仿佛就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所有的百姓都像祈求甘露一般翘首以盼着他们的明君,而这都在隋朝的建立得到了那么一个短暂的间歇期。
而之后的故事将是大唐的建立,盛唐的建立也将建立在隋朝的灭亡之上,随已成定局,但是还是期待一些我们所不熟知的故事。《隋唐创世纪》没有讲到唐的创世,但是为唐的创世埋下了伏笔,接下啦将是《隋唐大时代》。
《隋唐创世纪》读后感(四):《隋唐创世纪》:往事不如烟,岁月不如歌
前阵子,看电视剧《大秦赋》看到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时,感觉自己的心情如始皇帝一般激动澎湃、豪情万丈。不过,这激动的心情很快被心酸所取代——秦始皇毕生追求得以实现的一刻,绝想不到他身后的天下会重回分割动荡、硝烟不断。
《三国演义》第一回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只维持了十几年时间,随后即被三国两晋南北朝所取代。历史的车轮从不会被某一个人的期望所改变、所停留。
唐朝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唯一被冠以“盛”字的朝代。虽然“盛唐”指的是唐朝从唐高宗继位的永徽时代到安史之乱爆发前这一时期,但是唐朝(618年—907年)整整二百八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此,为盛世唐朝奠定了良好基础的隋朝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隋朝历史自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被迫禅让杨坚(隋文帝)时起,至618年隋炀帝杨广被弑杀,前后历经38年。隋朝这三十几年的时光较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显得有些单薄、短暂,以至于大多历史爱好者投向唐朝的目光远远多过投入隋朝。
资深历史写作爱好者李亚平老师在他的作品《隋唐创世纪》中,将隋唐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梳理,给广大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了解隋唐历史的机会。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宋齐梁陈,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写无尽光鲜荣耀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冷血残酷的瞬间。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被困台城、活活饿死时八十六岁。
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梁武帝萧衍在位晚期,据说仅首都建康一带,就有五百多座寺庙,佛教僧尼达到十数万人——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尽在楼台烟雨中”。
当年侯景起兵叛乱攻入皇宫之时,梁武帝萧衍一边叹息“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一边面对淡然面对叛军首领侯景。反观获胜者侯景却“不敢仰视,汗流满面”。更有趣的是,侯景见过梁武帝萧衍后抱怨说:“我常年厮杀,从容出入刀枪战阵,从没怕过。今天见这老头,怎么如此恐怖?以后再不见他了。”
翻检二十四史,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历史上的贤明之君寥寥可数,他们在位时的清明政治,延续时间连整个历史的零头都不到;平庸乃至昏暴之君则比比皆是,占据了中国政治史的绝大多数篇章。贤明之君的贤明大体相同,而昏暴之君则常常能够昏暴得令人瞠目结舌,令人怀疑自己的眼睛与智商。李亚平老师在讲述东昏侯萧宝卷时写道:“坦率说,阅读并记录这样的事迹,让人的心绪极度恶劣……”其实,在那段历史时期,如萧宝卷般残暴酷虐的君主并不鲜见,如齐文宣帝高洋、宋后废帝刘昱,等等。阅读这一段历史,无人不会对如此君主产生厌恶感,同时也会对如此君主统治下的百姓心怀悲悯。
据说,隋朝的隋字在古汉语中是没有的。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初,引用其父杨忠的爵位随国公中的“随”字去掉“辶”演变而来的。因为走之旁“辶”在古文字里是“走走停停、忽走忽停”的意思,杨坚将其去除,造出了隋朝的这个“隋”字。
隋唐是秦朝之后,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迎来的大一统皇朝,在它光鲜外表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冷酷与无奈。千百年后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不禁感叹——往事不如烟,岁月不如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