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的反智主义》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美国的反智主义》读后感精选

2021-04-28 04:0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的反智主义》读后感精选

  《美国的反智主义》是一本由[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4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的反智主义》读后感(一):智识是一种特权,与民主格格不入

  是一本很好的非虚构类书,在展现作者博学的同时有一种冷峻的幽默弥漫其间。(嘲讽技能满点) 智识被抵制,归根究底在于其被认为是一种特权,展现在美国的宗教、教育、商业、政治上。 智识是情感、品格、实用、民主的反面,甚至被认为是不讨喜的特质,是孤僻,怪异,是欧洲腐朽的精英文化的糟粕。 宗教的智识被认为损害了情感的纯粹,为追求传教的规模,着重与民众建立情感的连接,学院被认为将智识凌驾于信仰之上。 政治人物纷纷走起接地气路线,宣扬“阳刚、果断、不受道德束缚”的气质,高道德水平被认为是女性特质。学者往往被认为纸上谈兵。 商界人物酷爱白手起家的传奇。 课本里品格(如勤劳、善良)被认为是比天赋更重要的成功特质,毕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大多数天赋并不出众的民众成为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培养最顶尖的精英。 进步派新式教育认为要挖掘儿童的天性,不让教师去引导儿童成长的目的,舍弃成人世界的从众、僵化,却让儿童落入同龄人的从众。 民主对教育一视同仁,将就天资最差的孩子,却造成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浪费。 本书的缺点在于智识的定义比较窄了,包括专业技能都被认为非智识,似乎只有文科内容可以成为智识范围,并且有一种精英主义的自傲。

  《美国的反智主义》读后感(二):反智主义与美国历史永远如影相随

  

反智主义在美国历史上,或为主旋律,或为背景音乐,一直在回响!也可以说,反智主义在可见的未来,会一如既往地与人类文明如影相随!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文明本身就含有反智属性。作者作为学养深厚的历史学家,深富洞见,将反智主义演化历史刻画得入木三分。本书可评6分,1分送译者,翻译语言精准华美。

美国作为清教徒的应许之地,其宗教教义自相矛盾,其一便含有反智成份。国父们是学富五车、高贵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成功及其建国初几十年的自如挥洒,在民主体制之下,对占绝大多数的美国下层民众产生了强烈恐惧心理,由此将美国主流推向了知识分子的对立面,反智主义由此而生。代表性的事件便是民主党创始人、文盲安德鲁·杰克逊被选为总统!中间除了因内战爆发而造就的以林肯总统为代表的一众智识分子的反弹外,反智主义贯穿美国整个十九世纪,尤其产业革命后的世纪末,商业、商人的空前崛起,反智主义又盛行开来。二十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二战特殊时期政策,又引发了50年代的麦卡锡式的极端反智主义。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加深,穷得只剩下引以为傲的肤色的白人,以权力欲极强的特朗普为首,排外、反智,闹得不亦乐乎!这就是美国的反智主义历史,在其未来的延长线上,依然会潮起潮落,生生不息!

作者在大历史框架下,实事求是引述各种各样的反智行为、思想,精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景,让人信服!

  《美国的反智主义》读后感(三):“反智主义”这个问题,通常被认为就是在这本《美国的反智主义》中被定义的

  

“反智主义”这个问题,通常被认为就是在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美国的反智主义》中被定义的。这本书的写作灵感来自1950年代的政治和智识生活,不过其历史叙述的起点要更早,终点落在了美国从麦卡锡主义制造的红色恐慌中恢复的时期。

作者说他把反智主义的想法作为一种手段,用来观察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The Word "Intellectual" Became a Term of Abuse.”“知识分子”成了一个辱骂人的词。

There is a wide and unhealthy gap between American Intellectuals and the People.“美国知识分子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巨大而不健康的差距。”

Throughout most of our political history the intellectual has been for the most part either an outsider, a servant, or a scapegoat."在我们政治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知识分子要么是局外人,要么是仆人,要么是替罪羊。

The complex of ideas, moods and attitudes designated as anti-intellectual is "a resentment and suspicion of life of the mind and of those who are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it; and a disposition constantly to minimize the value of that life."被称为反智的思想、情绪和态度的集合,“是对精神生活和那些被认为代表心灵生命的人的怨恨和怀疑;也是一种不断贬低生命价值的倾向。

For all their Bragging and Hypersensitivity Americans are, if not the most Self-critical, at least the most anxiously Self-conscious people in the world, forever concerned about the inadequacy of something or other—their national morality, their national culture, their national purpose. This very uncertainty has given their intellectuals a critical function of special interest.尽管美国人自吹自擂,极其敏感,但就算不是自我批评最甚之人,至少也是世界上最焦虑的有自我意识的人,他们永远担心自己的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民族目标等方面的不足。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他们的知识分子具有了特殊的批判功能。

Our Universities are the training grounds for the barbarians of the future, those who, in the guise of learning, shall come forth loaded with the pitchforks of ignorance and cynicism, and stab and destroy the remna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我们的大学是未来野蛮人的训练场,他们打着学习的幌子,拿着无知和愤世嫉俗的干草叉,刺向并毁灭人类文明的余迹。

l�kf

  《美国的反智主义》读后感(四):梦与诚 一窥美国反智主义

虽然疫情已过了最初的突发期,但一年多以来,一些美国民众对于抗疫防疫截然不同的反应,令人咋舌: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不少地方出现反防疫派对,更有美国公众认为新冠疾病及其严重影响根本不存在,偏执认定为不存在的“阴谋论”(美国一女网友剪开自己买的口罩,发现在鼻子部位有一根铁丝,认为铁丝是5G天线,让政府用来跟踪每个人,并可能致癌,认同者不乏少数)……此情此景不难联想到百年前同样大面积波及这个国家的“西班牙流感”,那时的美国民众与官员,同样将疾病的严重性与真实性置若罔闻。于是自己不禁多次好奇,究竟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那里的群众将科学论据视若无睹,同时轻信庸俗、甚或愚钝的宣传?霍夫施塔特的经典杰作《美国的反智主义》给到了全面、深剖的答案。

1. 现状 不受待见的真诚

当下,美国社会各界对智识所秉持的态度是不欢迎的。书中阐释道:“教育应在多大程度上培养智识,素来都是热议的焦点;反对把智识纳入公共教育的人占有权力优势。”、“并非所有搞学术的人都是知识分子,我们常为此感到悲哀。”连与智识尤为相关的教育与文化领域都是如此现状,就更遑论其他商业、政治、娱乐文化产业等方面。这一影响是颇为巨大的,因而一旦智识的言论公开表达,受众群体的反感刻板印象便已如丰碑一般竖立在那里,牢牢的拒绝,哪怕出发点是站在受众群体这一面的。一如在几乎所有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心理咨询师的形象多为严肃、奇怪、神秘、虽然专业但好像并没有真正的用处以凸显主角的性格等,美国智识分子同样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知识分子的悲哀在于,对自身价值和成就的定位,与社会对他的价值定位并不一致。”“在美国,头脑的嬉戏可能是唯一一种不被温柔纵容的取乐方式。”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暇顾及,无人肯定深度思维能力的价值,即便Ta“对位居其下的社会阶层的福祉表达出最强烈、最一致的忧思。”后者却不仅不蒙恩被德,反而以各种方式,将智识拒之门外。

2. 所见皆所感,如梦如幻视作真

要追究一个问题发生的源头,不得不追本溯源。作者从形塑美国精神的基石出发,探寻反智识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最初,这片乐土在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同时,也一并从印第安对自然诸神的敬仰供奉改为对基督教会与教派的笃信。相信诸位都记得萨勒姆女巫,更令人骇然的是,“大多数牧师相信巫术的存在——西方世界不少杰出的头脑亦是如此……”显然,传统宗教与智识是相矛盾的,如此理念当道,历经大觉醒运动等两百多年来,智识自是无法跃入主流。

直到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想潮流的翻滚,才解放传统宗教的束缚,更有外界达尔文主义与新兴的城市生活方式介入。此时的智识被大众所认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原初思想方式的断裂,宗教势力仍然存在。令我们瞠目结舌的例子之一,“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颁布法令禁止在课堂上讲授‘进化论’……” 。

反智识主义持续成为美国历史的脚注,而当地农民与不断涌入追寻美国梦的外来者,扩大了反智主义的队伍。农民们相信自己的实践经验,因为事实证明的确不会出错,令人困惑的课堂理论能有什么用?他们怀揣梦想,以实践劳作获得收获与利益,其中不少甚至成为行业翘楚。而美国梦促成不少外来人来此淘金、制造商机登顶为商贾。“至少在四分之三个世纪里,商业被大多数美国知识分子贬斥为智识的宿敌;商人自身早已接受了这一定位……”,“商业和智识的价值观被视为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这边是钱权至上的人,只在乎做大、逐利、增长和空洞的乐观主义;那边是思辨的知识分子,对美国的文明进程投不信任票,自许为素质和道德价值观的卫士。”颇为矛盾的是,即便如此,智识与商业在互看不上的同时,保持着共生态势。智识者一边抨击商业,一边依赖私人赞助,而商人注重个人声誉,对于智识,他们重视个人声誉,又充满敌意。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商业反对智识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全仗与传统民间智慧不谋而合。这样的社会合理性,可以归因于不少商人为白手起家成功,而这一路打怪获胜、积累财富资本,与智识层面无关。

3. 实用主义及其他

从造梦成真起,人们,扩展至整个行业都更青睐实用主义,而非智识。“‘农业进步最大的阻碍,’布埃尔认为,‘是许多人所持的鄙夷态度,即科学里包含的一切不是对农耕无用,就是对农民遥不可及。’”

由此,美国教育对于智识的接受度也大打折扣。事实证明,没有高等教育,同样能够成功。对于受教育的农耕父母,一方面认为“科学里包含的一切不是对农耕无用,就是对农民遥不可及。”另一方面,学校税收的支出减少了他们对于教育的期待值。更引起关注的是,劳工杂志都会尖刻评论富豪对于各种教育领域的捐赠。因而连社会都对美国学界滋生出同情心。

不仅如此,从某种程度而言,智识在美国教育认知中也倍受奚落。“事实上,智识型教育只对少数人有意义:‘显而易见,对智识的特殊兴趣在绝大多数人类身上并不常见……’”毋庸置疑,该事实却并不代表智识教育的不必要性。

4. 改变 顺从与扭转

面对这一境地,显而易见,美国年轻知识分子焦虑浮现,甚至在被认可、接纳、采信后都渐趋顺从。另一方面,他们对母国更有归属感,也接受了当下的现实。

霍夫施塔特更在开篇即坦言,他并非替知识分子博得申述或标榜智识之完美,相反,他认为不能将智识者过度理想化。更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知识分子几乎都有反智时刻”,而无论是知识分子本身还是外界人士,“反智主义传播最广的是其相对温和善意的表现形式”。

在将诸多原因抽丝剥茧的同时,霍夫施塔特一并给出了或许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应当尽可能将反智主义用于行善的意图,经常技巧性地为知识分子去芜存菁、正本清源,方能驾驭反智主义;我不说连根拔除,因为这不仅超越了我们的能力,而且彻底肃清恶意的执念在当下不啻为另一种危险。”以及,他疾呼,智识团体自身勿成为敌对派系,不做两极性选择,从而凸显智识的优秀面。

荣格曾提及,“智识主要关注对意识内容的阐述及阐述方法。促使人类试图超越智识所限,突出重围,达到‘对知者的知识’境界,这需要罕见的哲学热情。这种热情实际上很难区别于宗教的热情……”虽罕见,却存在,以一腔热忱表真表信念的态度,值得欣赏也理应存在。由此可见,让反智主义与智识者在更平衡的天秤上为一切进步效力,或许假以时日,也不是不可能。一如作者认同André Malraux说的:“人如何活出精彩?就是要将尽可能宽泛的经历,转换成有意识的思维。”希冀出现更多趋之若鹜的智识者,无论是美国,还是任何其他地方。

所有无水印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