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精选

2021-04-30 03:10: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精选

  《P.E.T.父母效能训练》是一本由托马斯·戈登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一):育儿指导书

  我之前零散的学习过一些育儿知识,大多知识来自于有名的公号作者写的文章。看到有很多人推荐这本育儿书,就买来翻看了下。书中的内容很多不是第一次见到,看完这本书把我之前的一些零散知识系统的整合了一片,进一步加深了许多育儿观念。总结一下要点内容,首先积极倾听对方,接着清楚表达个人想法;然后在说你之前,多用我,比如我看到,我听到一类的词,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找出一个彼此接受的解决方案。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二):谁拥有问题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一个观念是“谁拥有问题”。当孩子的行为是可以接纳的,但他存在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父母跟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需要我帮助吗?”);而当孩子的行为是不可接纳的,是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感到困扰,是父母拥有问题,所以需要面质技巧(父母跟孩子传递的信息是“我需要你的帮助”)。因此,解决问题之前,最重要的是分析,现在谁处在问题区。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三):看书再上工作坊,收获不一样,工作坊上完再看书又不一样

  看书再上工作坊,收获不一样,工作坊上完再看书又不一样!

  我的一点感受。

  云香老师PET父母效能训练工作坊留念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四):良性亲子关系绝不是粗暴的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win-win

  我们拥有了在我们看来比较省事儿的生活经验,并且想假以孩子,对孩子的试错成本容忍度极低,常常的沟通就是“我是你妈/吧,我说了算”,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根本就是你说了不算了,今天孩子用态度用语言反抗,明天孩子可以用沉默反抗。还有一种就是父母怕麻烦,常常就是把孩子养成了小霸王,因为常常都是“主子,你说了算”。如果想避免进入这样的困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书中的方法论“及时发出我-信息,讨论解决方案,做出选择,实现共赢”。

  那么如何发出“我-信息”?共情。感受、认知并定义出孩子的情绪,引导出沟通机会,听听矛盾背后的心理,提出解决方案,认真思考和学会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不做一个强权也不做一个无能父母。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五):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来进行尊重和沟通

  这本书翻译得比较生硬所以不太容易专注地看下去。作者指出的12个沟通障碍简直发生在我们平常沟通的每一句话里,尤其是爱说教和给出意见。所以“积极倾听”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和孩子聊天,实际上和其他任何人沟通时也要避免障碍。另外我们要避免给孩子贴标签,但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他们的那些行为对我们造成了实际的困扰,比如大宝打弟弟的时候,如果说“不要打弟弟”,“打弟弟不对”她可能偏偏要打,但是如果说“你是想跟弟弟玩吗?”或者“你把弟弟弄哭了妈妈就要去抱弟弟,不能好好吃饭了”,“弟弟会痛”她可能会停下或者还用手去轻轻摸一下。遵循积极倾听的原则,我觉得在小宝身上也有用,不是一哭就要吃奶,可能是想睡觉,甚至可能不要你抱,躺在床上就平静了,如果是做了他不喜欢的事,就会挣扎用力蹬腿。另外一个就是“接纳”,“改变你能改变的(以身作则,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六):这是一本包含了很多生活理念的书

  所谓亲子教育书籍一向不是我的书单中的主流,这本纯粹是偶然有人推荐,刚好喜马拉雅上有音频,每天上下班有时间就听听。欧美人喜欢在亲子,婚姻等关系问题上求助于专业人士,倾向于用各种培训来改善;而东方人更倾向于自我解决。听完整本书,其中提到的好些案例实践同正面沟通一书中很像,前提基于孩子与家长平等也有人权,核心是把孩子当作你的客户去倾听,共同找到问题点,提建议和达成双赢。就个人而言,更喜欢书中的后半部分—孩子不是大人生命的延续,他是一个独立体;家长与孩子都要意识到双方都有各自的需求和生活,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或者希望全部寄托于孩子身上(通常这种人在实践生活中是有种种不如意,才会希望孩子能够帮助他翻身),而往往会对孩子期望过高,自然对孩子的不可接受度更高一些。而如果意识到家长于孩子来说就相当于一带一路,孩子能不能上道上到什么道上不是靠家长的权威促成的,更多是靠家庭的潜移默化形成的。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七):我的孩子要自律

  最近正在为二年级的孩子不主动写作业发愁,身边闺蜜也有不同程度的教育迷茫,不同的是,闺蜜信奉权威教养,而我主张有规则,民主放养。相信很多家长感到面对教育引导无效,强压也仅能解决一时之痛!老母亲不能焦虑!自律的孩子又是别人家的? 一书架的育儿书里,我幸运的遇到了它——《父母效能训教》这本书给了我答案!

  作者围绕建立孩子的自律,从自我进行内在评价对内驱力的重要性深入研究。针对大人无行为影响力的奖励和惩罚不仅降低了孩子的内驱力,还会让孩子失去了原本对创造能力的热爱!

  无行为影响力的奖惩是基于希望事情遇见的结局,对孩子的言行进行表扬和惩罚!一旦失去奖励的吸引力和惩罚的依赖,孩子自然不听,不说,不沟通!关起的是孩子的心门,伤心的是无力的父母!

  解决这种不科学的奖惩教育,激励孩子内驱力,家长的权威放下,拿出你的真诚,洞察孩子的需求,力求家长和孩子需求的平等,用“我——信息“的沟通方法,管教但不权威,共情但不娇纵的第三种的教养方法。

  书中的案例让我们看到自己,也从而找到自己的问题,为了如何激励孩子主动做大人认为对的事,从效能训教六步法开始!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八):《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

  读完之后,醍醐灌顶,推荐大家阅读的一本好书。 一、心得:1、父母是人,不是神。在孩子面前不用表现“完美的父母”形象,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更多的人性和真实。这样反而更加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2、遇见问题冲突,要首先分清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 3、如果是“孩子的问题”,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到积极倾听,表达:“你—信息”。共情,理解孩子,而不是给予评价批评和建议。 4、如果是“父母的问题”,表达:“我—信息”。理性描述事实,表达我的感受,会受到的影响,而不是发泄对孩子的愤怒,不满等消极情绪。 5、遇上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谁应该赢?第一法:父母赢,第二法:孩子赢,谁赢都不够好,第三法:没有输家。 6、“没有输家”,是解决不可避免亲子冲突比较好的方式。提出问题,父母和孩子商量一起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筛选,制定,解决。 二、父母如何调整自身以预防亲子冲突 1、接纳自己,越是接纳自己,越能接纳他人和孩子。 2、不要希望你的孩子成为某种特定的样子,只要期盼他们有所成长就好了。 3、你的价值观和信仰是唯一正确的吗?真的未必,要尊重孩子。 4、家庭里的首要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九):《PET父母效能训练》

  “我-信息”的重要性。多说“我-信息”、少说“你-信息”。可以实事求是的对孩子说:“我很忙”、“妈妈很累”、“我要做完事才能陪你”,这叫“我-信息”。“你-信息”是:“你这孩子真缠人”、“你能不能自己玩”、“你写作业怎么这么磨蹭”。我们应多说自己,少评判别人。 第一是接纳,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帮助孩子接纳她自己的情 绪,包括所有正面和负面的,但并不意味着接纳所有的行为。 第二是倾听,以认真的态度,给予足够的尊重,倾听孩子发言,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帮孩子疏导情绪,情绪导出后,孩子更能直面问题,从而改变事实或改变情绪。 第三是表达自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父母也应真实地表达自我,当然,表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口头表达,也可采用书写和绘画等方式。 第四是尊重,尊重孩子也是一种接纳,遇到事情,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认可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直接帮她决定,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是合作,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寻找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法。 《亲密关系》的关键词--允许,《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关键词--接纳。 不管是婚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中,道理相同,方法相似。关键在于情绪本身的接受。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十):《父母效能训练》:让亲子沟通更高效的三部曲

  引: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或许会说信任,有人会说尊重。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沟通这个渠道的连通。只有这个通道顺畅,不论是尊重信任,还是运用其他技巧,才能事半功倍。

  《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副标题为“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就抓住了亲子关系的核心命脉——沟通。当沟通顺畅,看似有再大隔阂的人,也能亲密无间,参照《家有儿女》中的夏冬海一家,特别是刘星与亲妈和后爹关系的对比。当沟通不顺畅,亲密的关系,也会渐行渐远,此例可参考《请回答1988》中东龙和自己的母亲。

书籍封面

  书名:《父母效能训练》

  作者:[美]托马斯·戈登

  翻译:琼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