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与史》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经与史》读后感精选

2021-05-05 01:44: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与史》读后感精选

  《经与史》是一本由刘仲敬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与史》读后感(一):书摘

  如果你将自己的幸运当成自己的能力,将能力当成自己的美德,将厄运解释为敌人的邪恶,否认主宰世界的神秘法则;就会永远丧失命运的青睐。命运之神是诸神当中最残酷的,习惯用胜利诱惑盲目的凡人逾越不可逾越的界限,用凡人自己的手毁灭自己。

  如果你将自己的幸运当成自己的能力,将能力当成自己的美德,将厄运解释为敌人的邪恶,否认主宰世界的神秘法则;就会永远丧失命运的青睐。命运之神是诸神当中最残酷的,习惯用胜利诱惑盲目的凡人逾越不可逾越的界限,用凡人自己的手毁灭自己。

  《经与史》读后感(二):现代站街学原理研究材料

  无中生有的宇宙

  飞蛇与龙

  死亡的化学反应

  蒙淘克的金字塔

  死者的低语

  黑太阳

  星童头骨之谜

  燕子号与亚马逊号

  阳光的疗愈力

  以上为我姨努力站街的结果轰~

  ~~~~~~~ 洪水分割线 ~~~~~~~~~~~~~

  原来如此的故事 ← 这是我姨最近的站街的一点线索

  大菩萨刘仲敬下懿旨,要卵邪统统吸入该书。这是一本童话书,我姨千万不会放过它!只要我姨钦点,都是封建自由、蛮族德性、盎格鲁-撒克逊法统滴米青华营养惹,站街必备厚~~

  我姨站街技艺深厚,技巧蠢熟,不努力就去死,珍素骚得像一只鸡~

  《经与史》读后感(三):一杯美味的毒酒

  一杯美味的毒酒。文章很好,大历史大视野。换个角度看历史,感觉很新颖。可惜身为公知,必须把宪制这个东西强加到古人身上,我都不知道一共出现了多少次宪制,作者就是想把宪制植入读者的深层意识。商周时代,不要说中国,西方还没有宪制宪政的理念。宪制是西方从汉谟拉比法典慢慢进化而来,直到文艺复兴才有苗头。作者这么写,无非是表明宪制自古就有,宪制很好,我们要立宪,我们要民主,我们要三权分立,我们要一人一票。很可惜,大历史告诉我们西方文明不是历史的终结。很可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即将实现伟大的复兴。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没有必要去喝民主的毒酒。从中国的传统出发,结合时代的特点,走出自己的模式。习总的“中国方案”比宪制的西方民主更高级。

  《经与史》读后感(四):帝王师

  另类史学界新秀刘仲敬是个让人吃惊的高产作家,他对历史的理解思路与正统的学院派有很大差异。从《民国纪事本末》开始,他就开始提出一种新的历史认知方式,即认为理解历史是取决于人的情境模拟能力。在《经与史》这本书中,他提出中国传统的史学“负有伸张正义、维护国民道德和信仰的特殊任务”,实证主义史学只能为这种工作提供资料,“判断和追求真相主要不靠知识或材料,而是靠你对整个格局的把握和判断”,因而他宣称他的著作是“要给读者提供认知训练,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即将来临的决断时刻正确判断形势。”由于避免了实证主义的前提,于是如果你想用一种学院派的考据来批评他就归于无效,而如果你想用哲学、思想的思路来批评他则同样陷入一种认知结构的辩论而归于无效。这种带有“经纶济世”的“应用史学”在过去由“帝王师”一类人物来提出,而今天刘仲敬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认知训练也不失为有益的历史哲学。

  《经与史》读后感(五):我很佩服作者

  我很佩服作者,我读了这么多书,看这本书,还得去查一下某些掌故,有点惭愧。倒是有个想法,作者把电子版给我,我来给他填注,利于大众阅读。

  我的解读是:

  史上来看:一个社会文明,一般在早期具有丰饶性——朝气蓬勃存在多种可能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因为路径依赖,导致会板结,形成同质化的社会。同质化的社会稳定具有周期性,且代价不菲。若不输入他项基因,就是衰老。生物学上某个物种若无竞争和杂交,往往也会退化(也是一种演化)衰落。毕竟有序是增熵过程。

  作者推导的结果没说,有点言犹未尽,似乎在说:类如藩镇之类的地方自治很重要,可以改善同一性的成本和效果,但是地方自治的“方”的结盟,需要大家认同的“经”来维系。同时民间组织的多样化,小政府大社会,能够解决官吏模式下的板结,这样才能解决同质和异质的交互促进。

  但是我觉得即便如扬基这样的模式,难道就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模板?

  《经与史》读后感(六):自有封建郡县之论以来,前无古人之作

  马克思说过,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正因为有欧洲封建社会及其现代遗产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作者以黄宗羲顾炎武们所没有的眼光来看待封建和郡县问题。反过来,也正是中国吏治国家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作者以尼采和福山所没有的眼光,来理解历史终结与末人的含义。

  自有封建郡县之论以来,此书持论高度可谓前无古人。对“大一统”之彻底否定,尤其具有思想冲击力。作者准确把握了亚里士多德政体循环论与孟德斯鸠政体精神论的实质,为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框架。作者的天才让我感到佩服,不仅在于理论创见之独到,更在于这种创见与我作为“国家计划委员会官僚”,十五年来观察思考吏治国家的经验体认相吻合。

  如果说缺点,可能有两个。一是作者对后见之明缺少反省和限制,以至于在“认知格局”的名义下,掺入了太多宿命论和决定论的因素,虽然并不是没有给偶然性和主观选择留下余地。二是过于忽视经济基础的作用,把自由资本主义完全看作封建政体的结果,看不到无限制的资本主义对多元体制的瓦解作用,因此在对当代世界格局演变的判断上,不能今人信服。但瑕不掩瑜,仍然是一部可以载入思想史的著作。

  《经与史》读后感(七):洞悉中国政治螺旋的奇书

  刘仲敬的这本书,可谓是出锥见血,力度超然。佩服!冒昧归纳书中主要观点如下,可能非作者原意,仅供参考。

  中国的政治斗争,组织能力往往比技术能力重要,量比质更重要,这导致政治形态一再向组织能力更强的模式倾斜,也就不可避免地劣币驱逐良币。

  起初商人依赖类似于日耳曼人那样,种族纯洁的封建制度来清除异族,获得土地等资源,构建了第一个优胜的政治形态模式。

  但商人的这种全民战争模式最终耗损了自己的能量,被构建了封建联合民族体、从而获得更大组织优势的周人取代。周人进一步完善了礼乐制度,通过这种部落间联盟、部落内统治秩序的构建,获得了更广阔的殖民发展空间。

  但启蒙运动带来了封建体系的摧毁和游士的出现,游士处于自身利益考量帮助君主构建了极权吏治的制度。秦朝一旦建立,即使项羽也恢复不了传统封建体系,因为规模更大的精英游士和民众集团必然会选择帮助极权君主。

  极权国家在经历了最初的组织资源优势后,由于促使社会散沙化、强调短期功利主义来降低管理的难度,结果往往迅速盛极而衰。原子化的社会无力抵抗天灾人祸,统治者又往往依赖于雇佣军和蛮族武士来镇压必然出现的流寇集团,结果周而复始地被军事组织能力更强的封建蛮族所推翻。而蛮族往往又选择了融入吏治体系,结果导致了自己的被同化或灭亡,引入新的蛮族或获胜的流寇来输入秩序。

  中原的政治路径在秦朝已经终结,而蛮族自身无力基于封建主义向民主主义过渡,结果中国的政治一再循环,直到臣服于欧洲的世界秩序。继而在苏联的策动下挑战欧洲秩序,利用世界大战的机会窗口,成功脱离了旧有秩序,最终苏联模式通过组织能力的竞争争取到了民众的站队。

  《经与史》读后感(八):对‘历史理性’的一点评价

  

总的来说,这份获得一百多个赞评论完全没有理解本书。阿姨认为组织资源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原始的(蛮族),一种是神圣的(教会),教会凭借人类所不能完全理解的力量结合了西北欧的蛮族部落,这难道不是一种共同体的生长过程?当'历史理性‘认为共同体是构建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他对于姨学的无知,共同体的发展是自然生长的过程,而不是理性的设计构建出来的;当他论及组织资源的本质时,就更加暴露了他的浅薄,竟然把有组织的暴力的程度当作标准,如此说来,列宁党可谓有史以来组织资源最高者。我们不会忘记,当阿姨谈及殷商和同时代的南方部落时,他说组织能力上更出色(更加军国主义)的殷商击败了南方技术发达但缺乏暴力色彩的其他部落,这是东亚后来历史的预演。在世界范围内,阿姨在其他作品中也谈及雅利安人入侵是如何击败了依靠精神力量维持共同体的古代印度文明。从中我们岂能看到所谓对暴力的崇拜?当然,有组织的暴力毕竟胜过无组织的暴力,如果连共同体都没有,陷入完全原子化的个人自然会品尝到无形态战争的彻底暴力(张献忠)有多么恐怖。最后,我们再根据一下姨学的隐秘动机分析法来检查一下’历史理性‘的发言,一个’完全不依赖屠杀与歧视的共同体”隐含的意思当然是“让我们伟大的世界公民兼知识分子来组成一个比你们下等人高明得多的共同体吧!”,”阿姨对帝国主义的忠诚赞歌“隐含的意思当然是”尽管没有帝国主义老爷的话我就得上山下乡或者直接被红卫兵活埋,但是我依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单方面指责帝国主义的钱给少了”,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连成员抛弃了老婆都管不了的世界公民共同体,在张献忠的进攻下,是否会比一个蛮族部落落入更好的境地。不过我们还是就此停笔,让神的意志来拣选合适的种子,度过那未来的洪水吧。

  《经与史》读后感(九):重新理解华夏历史的一种尝试,勇气可嘉

  中国历史并不缺史料,缺乏的是认知历史的角度,以往大多基于马克思主义,如今又过分偏向于戏说,严肃而又有新意的历史作品并不多见,这本书算是一种尝试。“本书就是一次重建认知结构的尝试,借助源远流长的两希(希伯来和希腊)文明加之和日耳曼-撒克逊宪制体系,厘清远东诸文明盛衰成败的线索”,毕竟“材料只是背景,意义是在格局当中自然浮现的。一张地图要画得清晰,并不是画面越挤越好,而是格局越正确越好”。书中观点暂且不论,其勇气值得钦佩。

  刘仲敬批判中国历史的源头起于西周,“整理上古巫术遗产作为世界秩序奠定工程的一部分,促使上层和草根的精神脱节,华夏文明的精英阶级不再为巫师保留席位,也就丧失了理解、吸纳和规训下层的重要渠道”。这一脱节至秦朝时,下层逐渐从民众转为顺民,相应的行政管理手段也改为吏治。尔后西汉时期“贵族的瓦解和儒生的背叛夺走了豪强的野心和希望,使他们沦为酷吏政治的牺牲品”,此时贵族已经消亡,之后东汉魏晋南北朝的门阀也转瞬即逝,至多留下士绅。

  刘仲敬认为中国历史的演变方向在于上层与下层的割裂,下层对于共同体(朝代,民族,国族,国家)的认同渐趋冷漠而成为顺民(待宰的羔羊),并通过吏治国家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趋势,“吏治国家的精神就是通过散沙化削弱社会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垂直管理的难度”。对于这一演变趋势,刘仲敬持强烈反对态度,“如果贵族是造就共同体的苍松翠柏,门阀是荫庇地方的灌木丛琳,士绅就是一季一枯荣的野草”,民间社会再无自我团结能力以抵抗专制王权。这一观点与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观点类似,“贵族虽然不符合历史的趋势,但若是作为中间阶层则不可或缺,否则社会结构极不稳定”。

  虽然有人不赞同刘仲敬的此种观点,但依然值得思考。另外刘仲敬预设读者具备扎实的中国史学背景,极少注解相关的史学背景,因此阅读难度较大,需参考诸多资料。

  《经与史》读后感(十):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们在历史河流中溺水,他在河岸边...

  先说个题外话。

  以前我很少阅读豆瓣上低于8分的书,尤其一批打1星2星的书籍更直接不看,认为时间这么宝贵,既然已经有人吃了螃蟹做出了评论,那么为何还要浪费时间呢。

  结果发现,第一,自己的时间没那么宝贵;第二正是因为下意识的拒绝,才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一开始的经验、认知就可能是错误的,被共同体认知、经验所塑造的天花板就横在那儿,走再多看再多想再多,认知被局限了,不过是在被关在笼子里自娱自乐,在历史的长河里假装戏水,实则溺水。现在我反而警惕一众打高分的图书、影视剧作品,因为它必定是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或生理或心理或情感或利益...),而这样一个“圣人般”的作品,真的如评分那般慈眉善目吗?我看未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作品也不少了。

  这本书就是刷新认知的书籍。对普通读者不是很友好,很多领域类的专业术语。大概作者也没指望我们普罗大众能够读懂、读透。作者更像是超脱于历史长河之外,他的眼中没有华夷之分,没有正统分野的陈词滥调,他远远地向我们呐喊,希望我们擦拭迷茫的眼睛,发现世界的真理。可惜我悟性不够,一点粗浅理解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假如你对事物没有全局的认识,没有独立的认知格局,那么你所下的结论很有可能是别人塞给你的(说洗脑也可以),从网络、从媒体、从书籍、从专家经验、从历史教诲等等。

  如果不考虑历史事实在当时格局中的地位,任何事实都没有丝毫意义。就比如王朝更替的意义,哪怕历史学家挖掘整理增加更多的史料细节,也无法改进人类的理解力,反而容易陷入皇帝昏庸论、土地流民论、财政破产论、外夷入侵论等等所谓的历史怪圈中无可自拔。

  格局是认知,认知的主要功能不是记忆,而是选择和删除,选择意义删除材料。认知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天赋能力,比如陈演恪(但可后天训练),缺乏认知就意味着只能听凭历史经验、专家教诲,做俯首帖耳状;认知也有高低之分,认知程度决定了你对历史、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决定了你面对今时今日、面对未来的布局能力。这才是读史的真正意义“读史早知今日事”,而不是为了读史而读史。

  这本书,看一遍是不够的。多看多思,不知要少走多少的弯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