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精选

2021-05-08 03:49: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精选

  《不存在的女孩》是一本由[美]露丝·尾关( Ruth Ozeki)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一):每一个安谷奈绪

  合上书,忽然听黑暗里时间滴答摇摆的声音,已经很少晚睡了,所以听到这久违的声音莫名的竟然有一种恍惚的出离感,深夜黑暗的屋子,一边电脑雪亮的荧屏,或许是看书看的有些痴迷,脑子立下浮出奈绪那神奇的老祖母在电脑前打字给奈绪回信的场景,所有的文字倒回--字里行间的千山万水、时间飞逝、平行宇宙、量子力学、菩提顿悟,或许只归于一句-----我们都是时在而已。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二):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究竟谁才是不存在女孩?是出现在日记里的奈绪,还是阅读故事的露丝?

  还是如书中所说,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故事在试图向读者描素一种相互作用的世界,让人们看到无数个选择之后存在的无限可能。

  故事中的佛学思想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适合有一定修行基础或佛学知识的的人来阅读,对于故事中的一些不可思议事件会从更加宽广的领域来理解。

  书中关于“时在”的解释,可谓贯穿整本,也正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奈绪书写有时,露丝阅读有时;

  奈绪搁笔有时,露丝梦幻有时;

  ——世相万物皆有时!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三):生命诚如此,何以得解脱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奈绪和春树2号是如何死去的了。

  这一切终结在不可能的梦来临之时。

  校园霸凌、背叛的朋友、总是在自杀的爸爸、援交……这些倒霉的事情一件一件发生在一个十几岁女孩的身上。读奈绪的日记,就像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眼前压下一片沉重乌黑的乌云,深深吸气,呼……吹……它岿然不动。

  和老己子度过的那个夏天是整本书中天晴的那一天。我能想象到104岁老己子小小的身体,慢——悠悠的脚步、虔诚的诵经以及内心因儿子毁灭性自杀留下的深深疤痕。老己子赐予奈绪苏帕帕瓦。苏帕帕瓦没能帮奈绪阻挡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欺负,也没能阻止春树2号的再次自杀,但它给予奈绪面对春树2号的力量,促使她剃光头发离开学校。自杀,逃离,一回事。

  不可能的梦来的始料未及。露丝穿越时空为春树2号和奈绪带去了春树1号的法语日记,这本日记拯救了他们岌岌可危的生命。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良知、信念就能挽回受尽折磨的生命。他们本该以死得解脱。结局好像突然从日本跳到了米国,画风骤变。

  或许这世上真的有两个我,一个我在看到皆大欢喜的结局,主人公振奋崛起时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和激动,另一个我的声音穿越时空响起在我的耳边:作者这特么是在逗我?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四):身临其境的旁观者

  初读奈绪的日记,会觉得去原宿血拼一下也好,呡着咖啡构思行文也好,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可爱,萌态可鞠。而她的故事,明明有着太多的不幸和坎坷,自己在学校和家庭里都正遭受着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她却能够抽离出来,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叙写,夹杂着戏谑和自嘲,也有着严肃而认真的思考。而时不时的几句吐槽,又带了很强的动漫既视感。一直都很喜欢日漫以及日本文学作品,所以对文中所提及的各种日本元素觉得格外的亲切和熟悉,校园暴力,失业的中年男人,御宅族,都从一个女孩的视角清晰而真实地呈现,以小见大,表现着那个时代的日本的社会百态。

  在这其中,让我尤为震撼的是奈绪笔触的细腻。或许正是源于真是情感的爆发,她在叙事时用到的越多比喻都新奇而贴切,极富张力。日式翻译腔的表达也是舒缓而亲切,并不急躁或是激烈,但却让人能够明显感觉到情绪的起伏,氛围的转换,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也正是因此,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并不像是其他许多一气呵成,让人读来觉得酣畅淋漓的小说,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慢而细心的去体会。

  “铃响了,所有班级的人都冲出学校,我像个透明人般穿过拥挤的走廊,像鬼,或死魂灵。”

  “我像一抹云朵飘过我的学生时代,只是一小片悬浮的湿气,似在非在。”

  这些生动而沉重的比喻,也让人预示到了这个少女的陨落。对,不复生机。奈绪的故事越往后越让人压抑和唏嘘。她的故事大概只是千千万万有着同样经历小孩的缩影。怎么去定位?对,边缘人物。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十恶不赦之事,但是却莫名成为了被无视,被欺辱,被伤害的那位。

  这样的事情,即便是现在这个社会,也不经意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是飘荡在这个世界上的已经死去的魂灵。他们或许就这样永远沉寂下去了,或许在这期间默默无声地死去了,此外的其他挣扎无非是想获得关注,所能够做的最大的反抗,也不过是把手伸向更弱者,这是另一个层次上的悲哀。

  随着奈绪的故事慢慢呈现的,还有循序渐进的禅意。

  -----------先写到这里----------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五):存在,不存在,一回事

  这本书读得比较久,一方面是因为书的内容值得去细细琢磨,另一方面是恰好读这本书的时候在处理一件很棘手又让自己担心的事情。当书读完的时候,恰好我的事情也顺利的得以完成,或许冥冥中这本书也给了我一些老己子的力量。

  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去解读奈绪家族的故事,心情颇为沉重。而作者露丝同时肩负着二战期间曾被日本袭击的国民身份与美日混血的血统,想必心情就更为复杂了。一切要从奈绪发出的漂浮物开始——那仿佛是一封邀请函,关于奈绪,关于己子,关于春树一号、二号,也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这个不存在的女孩,悄无声息地侵入露丝的生活,让她重新反思现实中的自己——究竟在很多眼见的事实背后,真相又如何?

  春树一号被强征服兵役,是悲剧的导火索。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的创痛并没有被弥合,战后的日本平民们用漫长的时间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奈绪一家的遭遇就是一个缩影。战争仿佛一个秘密,压得所有人无法呼吸——因不了解春树一号真实作为而背负着沉重战争十字架的春树二号,因反战而被硅谷的公司无情解雇,在困顿的生活中日渐萎靡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因不了解父亲被解雇真相而鄙视不作为的父亲,又遭受校园凌霸而堕落的奈绪,也走投无路的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因不了解儿子信件内容而痛不欲生的己子,终其一生依靠宗教信仰支撑着自己坚强地活着……还有因不了解故事结局而焦虑不安、濒临崩溃的露丝。最终,隐藏在法文信笺里的秘密被揭开,奈绪和父亲也终于有了令所有人欣慰的结局,残酷的故事以温情收尾,才令人深吸一口氧气,解冻所有压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痛恨战争,甚至抵制日货,痛恨日本人……但读了春树一号在这些书信中披露的心路历程,对这个学生兵也产生了深深的同情。罪魁祸首只是战争,平凡的人无力抵抗,只是徒劳地被掌权者所摆布,一旦抵抗,就会有灭顶之灾,春树一号如是,春树二号也如是。在己子的慈悲心里,仿佛洞悉了一切,她所信赖的精神力量,才是抵抗的最高境界。存在,不存在,一回事。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六):困境下的你我

  全本阅读花费7次阅读数,总计5个小时

  这是一本朋友的书,放在床头大半月后,我终于忍不住打开阅读了,之前完全没听过这个作者或者书。

  以下内容轻微涉及剧情,下划线提醒

  —————-—-——-—-—-—-—-—-—-—-—-—-—-—-—-—-—-—-—-———-—-—-———————-—————————————

  结构是很巧妙的双主角,两个故事,一个饱受校园暴力的美日混血初中生 ‘奈绪’ 与 一个移民到加拿大小岛的女学者 ‘露丝’ 用交叉方式的来讲诉展开的。两者以移民女学者 在海岸边 拾到 几十年前初中生 ’奈绪‘的日记本 并尝试打听日记主人的旋律完成双故事的中间的互动。

  大部分的故事围绕2000年网络泡沫背景下,父亲带着家人从加州回到东京,男人失业,窘迫多次尝试自杀。而小女孩从海外转学到本土封闭的日式学校被孤立,欺负,性侵裹挟下自己内心的逃避,反抗,扭曲,放弃。

  在接近整本书的四分之三的部分都是非常的压抑,女孩与父亲都是在逐渐的消沉中,被困境折磨,不断尝试自杀的努力。在人与自我矛盾的最高处,女孩被接到自己的祖母的寺庙渡过一个暑假的感受人性与佛性,救赎自己也救赎自己的父亲。

  最后一章,小姑凉跟家庭走向美好,但是章节的复标题又是”不可能的梦”,而且出现跟女学者 ‘露丝’ 讨论衍生的薛定额的猫讲解,我内心认为走向毁灭终点可能才是真正的结局。

  作者做这个故事讲诉的部分很悲悯的讨论善恶天性,生命的意义,是誉为 美国版的 《海边的卡夫卡》存在。

  我个人感受这是一点也不美国的小说,应该是日本小说,只是作者是美国人。开篇第一章就用赤裸的笔锋写一个初中生,在不正经咖啡店援交的自嘲自我介绍,尽管没有暴力场面,但是多轮次的思考死亡向往的考虑,压抑自己情绪 粉饰表面和平,我这种特别特别像日本作家 渡边淳一 的风格,那种日式的美学,死亡是完美解脱的哲学。

  小女孩唯一一段被柔情对待,是在曾祖母的寺院下熏陶的,生命幽长有短如刹那的 大乘佛法的 禅学的解救。面对自我,或他人的困境是平和的面对,悲悯的面对。忍耐的思考也非常的日式,或是东亚的逻辑。

  美式的困境的对抗精神,比如 突出的 海明威的 《老人与海》,马克吐温的《白鲸》,那种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都是很强力的激烈的竞争,反抗主旋律,一种人性为上的锐利之气。

  所以当你我走向无限绝望的困境之中,毫无光芒的境地,我们过下去的勇气是什么,哲学是什么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七):苏帕帕瓦和苏帕希洛

  这本书分为两条线来叙述。一个是住在加拿大小岛上的作家露丝,一个是日本少女安谷奈绪。就我本人而言,我觉得奈绪的部分更吸引我。故事的开始是露丝在温哥华岛上捡到一个凯蒂猫的饭盒,里面有一小沓手写信件,一本封面为追忆似水年华,实质上是奈绪的日记。里面有关于奈绪的曾祖母老己子,流行文化,家族历史,自杀,911,禅,神风特攻队……等等,奈绪一家原先住在美国阳光谷,父亲是硅谷的电脑编程高手,公司倒闭后被裁员,举家搬去日本过上了紧绷绷的生活,父亲逐渐消极,而奈绪因为在学校遇到霸凌,也越来越消沉,甚至尝试过几次自杀。

  我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点,奈绪所遭受的校园霸凌是典型日本校园文化,但我为书中关于霸凌的描写所震惊,奈绪全身都是大大小小的伤疤,甚至她的老师为了和学生打好关系,也跟着一起甚至给她办了场所谓的“葬礼”。再到后来在她来月经的时候偷拍羞辱她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并拍卖她的内裤。我想正常人都承受不住这些,所幸奈绪后来遇到了曾祖母老己子,她告诉她一种superpower,一种成为superhero的方法,就是打坐,禅,当别人都不存在。人们存在着欺辱弱小的本性,这也让奈绪的爸爸陷入痛苦,说实话,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我经历的远不如书中奈绪的经历那么可怕,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因为老实木讷的个性,也曾被一群人围住,有男有女,教室外有很多围观的人,我向外叫喊,但没有人进来救我,而我唯一的好朋友正好也不在。我事后觉得这就是小孩子闹着玩,后来发现并不是,书中奈绪被霸凌后,也曾欺负过软弱的大辅君。我那时候被孤立和打压后也曾这样欺负一个比我弱小的男生,现在想想,的确人的本性就是欺凌弱小吗?看到书这一段,我突然感到很难过,并对那位男生表示深深的歉意。

  在这其中,春树一号的故事也存在其中,他是个被迫加入二战成为人肉炸弹的年轻哲学家,书中通过写春树一号选择将飞机开进海里,体现了反战思想,而春树二号,也就是奈绪爸爸,同样也出于良知,选择放弃研究那些可能用于战争的科技。书中最后,令人惊讶的是,奈绪和爸爸都选择活了下来。

  这本书想要表达的太多,而我懵懵懂懂地看懂了其中一部分,比如老己子让奈绪去攻击海,我懂得了越包容越宁静就会越强大。比如,春树一号,春树二号做出的决定,春树二号说日本人只有耻辱文化,没有良知。其实我觉得现代中国人也是这样的,这主要表现在,做不好的事之前想的不是这件事是错的,而是害怕做错事会被鄙视或者受到惩罚才不去做。

  书后提到了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等等,我不是特别理解,也许我需要再读一遍。我们需要选择去做一个和平主义者,不欺凌弱小,这样才能拥有superpower,成为自己的superhero。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八):时在的告白

  2015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在这个时候说“这是我今年看到过最好的一部小说”应该并不为过。

  作者露丝•尾关是当代美国文坛备受瞩目的作家,她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日本人,她本人曾深入研究日本古典文学、插画、能剧、面具雕刻,并且是一位禅宗信徒。在《不存在女孩》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禅宗智慧的思索,以及对当今日本社会及过往历史的关注。

  《不存在的女孩》以一个空灵飘渺的故事,融合了人类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生、死、时间、存在的意义。小说笔触细腻自然,叙述之中充满感性的睿智与理性的思考,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结构精巧曼妙,情节引人入胜。

  日本流行文化、校园霸凌、自杀、御宅族、飞特族、日本历史、二战、神风特工队、禅宗、普鲁斯特、量子力学,等等,这些元素都被作者自然而然地编织进女孩安谷奈绪和女作家露丝的故事里。生与死、时间与存在,这些宏大主题以读者意想不到的方式被压缩进一个小小的袋子里,通过大海漂流,展现在或许也正处于不同时空的“我们”面前。

  小说的英文名“A Tale For the Time Bing”,“时在传说”精准的表达了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内核。这是一个关于“时在”的魔幻故事,“时间本身即是存在,且所有存在也是时间……本质上,整个宇宙的一切都如同时间中的刹那般彼此密切相连,连绵独立。”

  “时在”这一短语出自日本道元法师《正法眼藏》,是一种对时间的微妙、复杂且具有诗意的解读。小说中的安谷奈绪,正是由这个短语引出了自己对虚度时间、生存无意义、老己子、爸爸自杀、学校霸凌的讲述。在这条线索里,我们可以体验作为一名日本青少年在当今社会的迷惘、困惑、追寻;也可以通过春树一号的秘密日记看到一个具有良知的日本军人对待战争和生死的态度;还有奈绪的爸爸,一个看似职场失败,实则宁可付出人生与家庭的代价也不愿被战争利用的“超级英雄”。

  而作为另一时空中的露丝,不禁令人联想到长大后的奈绪。她是一个有着一半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一个才思枯竭的作家,但是海浪带来的奈绪的日记引起了她的兴趣,帮助她在另一个时空里寻找存在的意义。所以她想要抓住“永恒不灭的现在”,定义“书写的意义”。“我一直把写作想成自杀的反面”,拯救奈绪,其实也是拯救自己。

  小说最为玄妙精彩之处就在于对两个世界接轨时的处理。乌鸦充当了信使,它的出现表明了时空的连接,露丝得以从小岛来到即将自杀的安谷春树二号面前,帮助他改变生死抉择。她把春树一号的日记放进老己子的遗物中,从而改变奈绪的未来。

  其实作为一部通常意义上的畅销小说或者是文学作品,故事到这里结束就已经非常完美了。但露丝•尾关还是继续探讨了这种玄妙事件产生的原因,从而将故事进一步深化,进入哲学和物理思索层面,表现出一种对宇宙量子力学的无限兴趣与探究之中,因而令整部小说更加灵动大气。

  严谨的她还在附录中对“禅宗的刹那”、“量子力学”、“琐思”、“寺院的名字”、“薛定谔的猫”、“休•艾弗雷特”等六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并列出了参考书目。这简直是一种论文写作式的严谨与认真,与这个独具慧心的故事一样令人肃然起敬。

  同样是告白,时间的传说可以被抒写的如此动人心弦,女孩的死亡被当作一个哲学与生命问题的索引,故事的主人公之间命运息息相关。反之,当视野缩小至种族、身份、家庭、个人命运时,便相形见绌,高下立现。文学不得不说是一种神奇的魔法。

  时在的告白,同样无声,却胜有声,精彩!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九):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评《不存在的女孩》

  文/蓦烟如雪

  有人称这本书是美国版的《海边的卡夫卡》,确实这本书是包着感伤和美丽,融合着魔幻与失去,还有那些不可思议的牵扯,让人感到了空灵的若即若离,又感到一股浓浓的悲壮从内心升腾出来。

  《不存在的女孩》这本书我一度认为是美国人写的,因为封面写着露丝·尾关,可翻读后发现书里有很多日本元素在里面,细看才发现她是美籍日裔的作家,所以,这里才有日本的乌鸦、日本的寺庙甚至日本的神风特攻队。

  这本书是2013年美国《纽约时报》的年度好书,甚至 2014年这本书评为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奖,还有2015年爱尔兰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长名单,可以说,它获得了全球媒体人的高度关注,以至于黛博拉·哈克尼斯说,一本由头至尾都不可思议的书,它会从第一页抓住你。露丝·尾关以绝对的原创性、真实感人的人物以及无所不包的宏大主题证实了一件事:真正伟大的故事,正如这个故事,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能唤起我们的共通人性。

  可我没有那么多的领悟,我只有二字——触痛。

  故事开始是露丝在温哥华岛上捡到一个袋子,里面是一个凯蒂猫的饭盒,打开有一小沓手写信件;一本胖墩墩的精致书还有一个古董手表。信是日文写的,而胖墩墩的精致书是一本日记。露丝细细翻阅,发现了故事夹带故事的神奇一页。

  因为日记可以追溯到安谷奈绪写自己和太祖母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辗转在海啸带走后,一度到了露丝的手上。

  故事从寺院开始说起,她祖母是个尼姑,受戒削发,愿望之一是普度众生,可老祖母很喜欢奈绪给她说现代生活,虽然她已隐退于世。我想当时捡到这个日记写着追忆似水年华,的另一个意思是寻找逝去的时间。

  这算一个回忆录,她爱祖母,她想记住她,可书里说,“当几千万人都窝在他们孤单的小房间里在他们孤单的小页面上狂写字,狂发帖而没有人有时间去读它们时,这种可悲感陡然加倍,这让我心碎。”

  一句话,道出了现在网络普遍的现状,水军太多,真心去了解的人太少了。

  露丝常常梦到一个尼姑。我想那个尼姑是一种梦幻的对话。

  而故事里的奈绪并不想读书,不太在乎受教育,因为她更愿意去当尼姑。可她父母更期望她念完高中。我不知道,我总感觉这个奈绪有点点作者的影子,从生活到现实,有类似的味道。她父亲遭遇公司倒闭郁郁寡欢,而母亲沉溺于水族馆的水母,性格冷酷严厉,她在学习的生活里,过得很压抑,在学校饱受欺凌,她不敢说,而她父亲变得会赌马,一度买站台票,往新宿中央快线自杀,还好,被站警拖出来轨道,这次中央快线事件,让他变成了一个蛰居族,而她母亲也不在去看水母,开始工作养家。

  从这里来看,日本女性在独立意识上,还是很有可敬的一面,毕竟这是现实,而一次去浴池洗澡的时,别人发现自己女儿全身都是伤口,她才发现,自己忽视里女儿。 是的,这是校园霸凌,废物老师为了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可以忽视这个孩子,她同情这个老师,她说“我只是觉得他很没安全感,像所以没有安全感的人一样,可以说服自己相信一切。

  往往漠视更容易备受欺负,她被当成细菌,被人嫌弃欺负,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她欺负大辅君的一幕,因为他也是常常被人找茬,所以她揪住他,把他拖进了窄巷,她觉得有复仇的快感,且说实话,很爽。看到这一段,我突然也为这些孩子感到可悲。因为,他们寻不到爆发的,就继而萌生了依次报复的思想,这种略感可悲又可气。最让人搞笑的同学给活人办葬礼,是的,那个老师一直在念经,仿佛能给活人超度。我能说什么。

  之后印象很深刻的时候,太祖母给奈绪说了她儿子的事情,她儿子是东京大学的学生,可惜被迫成为神风特攻队战斗机飞行员,一个人最大的悲伤就是明知前路是死,还是依旧无从可选,就像那句,念想不念。无念,就是参禅的精妙艺术。

  太祖母收过一封信,是很高昂地说,我的生命在月光里燃烧,而真实的是最后的遗言是政府的。

  之前的信件里他说,我担心我的大限将至,下一封寄给你的“官方”信件将是你收到的最后一封。无论我在里面瞎编了什么,请记得那些不是我的遗言。

  这本书就像《奥普拉杂志》上面所说的“将日本人的认识与二战、普鲁斯特与流行文化、禅与量子力学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尾关穿梭在两个女性的声音之间,打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么打造了很多个主题,它让内容丰富鲜活,让露丝和奈绪串联在一起,让她们在彼此的感情里相互纠葛,明明不在一切的故事,却能融合切到好处。

  有的时候,我们很难理解,但是这种缥缈的味道,在里面隐喻得恰到好处,尾关用睿智的手法,抓住了读者的内心,我觉得可读性还是有的,只是你需要静一静。

  《不存在的女孩》读后感(十):无数个刹那里 从去处来的你 ——《不存在的女孩》,无穷中的时在

  无数个刹那里 从去处来的你

  ——《不存在的女孩》,无穷中的时在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一直想不好放什么背景音乐,于是就搁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又细细读了一遍最后的章节,觉得最适合的还是Tom Tykwer给《云图》作的片尾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的女孩》所构建的观点,虽与《云图》不尽相同,但它所想要承载的大量的信息的精妙的统一,却恰恰有结构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故事的开篇,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异国的海岛,作者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叙述者,让这个故事有了某种可信度:一个被细心包裹起来的饭盒,藏匿起来的信件和一本《追忆似水年华》封皮的日记本,禅宗奥义浓浓的诗歌……作为一本被《今日美国》描述成为“联想到村上春树”的小说,《不存在的女孩》显然是有一堆堆能够吸引书评人的要素。谜一样的异国女孩和串联起东西方的女孩子,就让这个故事变得有读下去的欲望,露丝变成了能够联系读者与那个神秘的作者“奈绪”的桥梁,我们也通过她们二者叙述角度的切换,更为直观和透彻地了解这个故事。

  奈绪存在的时间是从1990s开始的,因为新千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奈绪一家因为“爸爸”的失业而不得不从硅谷搬回到日本,由于是失业,无法适应存在霸凌现象的日本中学的奈绪,在一次次被欺辱中萌生了自杀的念头,而同样有着生存压力的父亲,则是三次将这种自杀的愿望付诸行动……

  人们存在着欺辱弱小的本性,而这种本性也让奈绪和爸爸陷入了痛苦之中。奈绪从试图用不加理会的方式让欺凌没有什么用——她著名的长寿的尼姑曾祖母老己子女士教会了她“素帕帕瓦”(super power),用内心地力量去抵御人世间给予她的创伤,用自己的祈祷去原谅这些带上戾气的灵魂——然而这种尝试却最终失败了,她还是从学校出走,卷入援交;爸爸则因为奈绪受到的欺负而愈发悲伤,跳入轨道、用哲学家的书本折纸、试图阻止网上奈绪被欺辱的视频和证物的传播……当然,他失败了,于是更加重了脱离社会的决心……

  随着露丝的阅读,奈绪和他爸爸、老己子女士的故事越发跃然纸上,而这中间出现的爸爸的舅舅,“春树一号”的故事也存在在其中,通过春树一号的信,我们知道那是一个被迫加入二战战争的有才华的年轻哲学家,他用法语书写秘密信件,以得以保存他反思的战争的残酷,他与春树二号也就是爸爸之间的联系,与奈绪之间的联系,让故事变得扑朔迷离,而我们和露丝一样,为奈绪和爸爸之间存在的不相理解,而着急。

  在日记外,露丝一步一步找找寻奈绪和老己子的线索,通过一步步故事的寻找,她忘记了她和奈绪相隔着一本日记本的时间,她尝试着告诉这个世界她想要救救这个迷茫的女孩,她为她的故事心碎,她愿意做这个已经被“杀死”了的女孩的读者,让她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而她通过梦境传递信件以及其他帮助,老己子临终写下的那个“生”字,让爸爸和奈绪都有了更多更多活下去的勇气,他们因为期盼这个世界不再有人与人之间的没有来由的霸凌而受到霸凌,但他们也正是因为这霸凌有了“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意味,他们因为渴望重生而重生了。

  露丝终于读完了日记,她见证了奈绪酱的重生。她和父亲找到了关于生命的答案,她和父亲都有无数个刹那的无数次选择,当他们认真地为自己的理想而活,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因为他们已经“重生”,为了帮助“重生”而制作的软件,也成为了更多人“重生”的工具——那个悲伤、压抑、痛苦的不存在的女孩,终于坦然接受这种“不存在”,因为她已经在另一种存在当中存在了,她不需要再忍受那种“死”,她可以选择“生”了。

  感知生命的每一个刹那,在每一次选择的时候选择你想要做的,终究你会变成那个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这是时在,也是活在当下。

  无数个刹那里面,我们可以选择和平,选择勇气,选择改变,选择一切光明,选择未来。

  因为未来有无数个可能,会让今天变得美好,也会有无数个现在,影响可以被改变的时在。

  y 林怿

  2015年9月26日10:42:28

  写于御庭园

  :真的是一本很难得的书,即便没有故事本身的感染,光是对于我这种物理渣来说,能够通俗易懂地解释“薛定谔的猫”已经是棒棒哒了呢~

  2:和《云图》所阐释的那种无数个世界里面的无数人性都在选择自由和远离枷锁不太一样,《不存在的女孩》则告诉我们世间有无数个刹那无数个选择,无数可能里面有无数种可能可以改变无数个你,你可以选择改变,因为你有无数次的机会,选择让我成为那个“我”,而“你存在,所以我存在”。战争、霸凌、脱离社会,都是选择,但反抗、和解、融入也是选择,而现在的你,会影响过去的我,这既是时间的悖论,却也精妙地告诉我们似乎是有这样一种可能,让这发生。从来处去,从去处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