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未来人类》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未来人类》读后感锦集

2021-06-06 15:22: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未来人类》读后感锦集

  《未来人类》是一本由[美] 斯考特·所罗门 / Scott Solomon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人类》读后感(一):【Notae】现代人类演化的过去和未来

  “人的科学”是西方现代意识的产物。自启蒙时代以来,人类理性接连不断地突破桎梏,洞悉自然的诸般奥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伟大的能力逐渐被用于观察人们自己。人类未必是什么“万物灵长”,但毫无疑问代表了一种崭新的、不同于其它地球生命的复杂性——这个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就是人类社会。

  许多动物都有某种形式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或者更具体地说,有着相对稳定的个体间关系和与之对应的互动模式。在绝大多数时候,这种社会性固化在动物本能之中,处于自然演化过程的控制之下。然而,人类社会不仅不需要由本能来控制,而且自己组织、构造出了一种“人造自然”或“人类环境”。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环境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连以百万年为最小单位的地质学家都开始接受“人类纪”作为新的地质时期。《未来人类》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问题:人类环境拥有非凡的力量,几乎覆盖并遮掩了自然环境和自然演化过程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演化还在继续进行吗?在文化演化快速高效的作用下,自然演化还有立锥之地吗?如果有的话,人类演化又将是什么样的呢?

  事实上,“人的科学”作为运用理性观察人类自身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分为两大类:其一,研究人作为一种生物以及他在生物系统中的位置,主要由体质人类学、古人类学负责,同时需要一般的生物学和演化理论的配合。其二,研究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个体,主要由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其他各种社会科学负责。可惜的是,这两个部分的关系却不那么融洽——谈及历史、文明、社会,作者们充其量追溯到一万年前古老村镇的遗迹;关于人类演化的故事,则纷纷止步于语言的诞生。那确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但人类绵延不绝——就像人造环境并没有让自然环境消失,新事物的诞生并没有摧毁旧事物,而是立足于后者并覆盖、遮蔽了源初。

  《未来人类》指出,“我们这个物种从未停止过演化,并且我们已经进入了演化史的一个崭新阶段:它使得我们的未来更加有趣,但也前所未有地难以预测”。感染性疾病、性选择、基因漂变、基因突变、基因流动和人类微生物组等诸种演化力量仍然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它们起作用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时间/熵增无可逆反的洪流之下,“如果我们可以摆脱灭绝的命运,也许人类长远的未来,就是从名为智人的单一地球物种演化形成一众后代五中,占领如今我们仍在探索的宇宙”。

  《未来人类》读后感(二):人类文明将走向何处,来自演化生物学的思考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人们,像我们一样的接受着来自外部的变动,同时以前世代的人们,也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的常常面临社会内部和个人内心的崩溃,凡是到了危机时刻,我们都会反思人性这一旷古主题,将人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性仔细梳理一遍以后,我们会发现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是非常复杂和存在剧烈变动的。人类的存在状态被自身的生物和文化结构所决定,结构形成了符号系统,符号系统又反过来选择了某种思想形式。人类文明的发展样式,并非由那些思想家所左右,而是又社会结构所左右,思想也不过是结构某种符号化说明。

  面对全球化给人类,这个物种带来的挑战,美国演化生物学家斯考特.所罗门在这本《未来人类》中就人类可能发展出的未来演化倾向做出了详细而有趣的解答。

  斯考特在本书中首先分析了基因和微生物对人群差异的影响。基因作为人类性状的隔代传递的物质基础,在被发现之后成为而来科学上的共同认知。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人类在基因领域存在着非常微小的差别,可是小的差别带来了巨大的差异。经过研究发现,爱斯基摩人能够在北极生存,是因为他们的基因中有提高血红细胞携氧含量的基因片段。在对比了青藏高原上藏族的基因后,科学家们发现,藏族人并没有爱斯基摩人一样的基因突变,藏族人的主要依靠粗重的呼吸和快速的血液循环来应对高寒缺氧问题。怎么来解释这个现象哪?斯考特认为,藏族人四万年前就来到了青藏高原,在长期的生存适应中,其实基因突变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按照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虽然能够很快的帮助人群适应环境,可是也会带来相应的突变代价,爱斯基摩人会患有代谢疾病就是个很好的说明。

  如今社会中,人们对自身体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减肥已经成为刚需,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减下去的道路漫长而艰难,反弹又迅速而坚实,其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体内的微生物群体是不同的。微生物群体参与着我们人体的许多活动,经过最新研究发现,很多微生物并非是疾病的导致着,而是人体运转的参与者,比如以前认为大肠杆菌导致胃部疾病,可是现在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能够与胃部黏膜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消化。在乡村等多菌环境中生活的人,要比城市人口有更多的微生物多样性,同时大量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也导致了人体内微生物的失衡,似乎这也是某些疾病产生的根源。

  斯考特还探讨了大数据支持下的演化生物学研究成果,人类在全球化网络外的条件下,文化的传承似乎也有了基因传播的某些特性。如果你想了解关于人类的未来走向问题,本书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考角度。

  《未来人类》读后感(三):窥探人类演化的缝隙

  因为《未来人类》这么个题目,拿到这本漂亮的、封面科技感十足的小书之前,我满脑子的幻想:未来人类有没有可能三头六臂,会不会没有月经,男人能生孩子吗,可能变异成绿巨人吗……

  不必发笑,关于未来人类的猜测,我们早已在许许多多的科幻或者奇幻电影、书籍中有过接触,包括这本《未来人类》,也在前言中不失幽默地提了一嘴《x战警》中的变异人。

  但如果只是奔着奇奇怪怪的念头来阅读的话,那么这本科普读物确实会让人大失所望。事实上,同样是在前言,作者便理智地告诉我们:他将以非常科学严谨的态度对生命演化的过程进行科普讲解;对现在科学家们所进行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未来人类演化的可能路径进行大胆猜测。

  正如翻开书的第一页那两行言简意赅的小字所说明的——

  “过去、现在,和未来。”

  倒也不必听到“基因”“演化”等词汇就产生畏难心理,作者贴心的为大多数只有高中生物水平的读者们研究了一个适合我们的阅读顺序,由浅入深、深入简出的进行科普;不过对于更高水平的读者们,这本书在最后也附上了资料来源。

  也因而,虽然我只有必修一二的生物水平,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全部内容进行理解。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读起来轻松愉悦的科普读物,它并不晦涩,却深入简出地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关于“演化”的缝隙,供人们窥探,满足人们好奇。

  假如我们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那么首当其冲的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身体上的基因和微生物,这是窥探人体秘密的基础,也是研究演化过程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第一章中作者引入演化学的概念,详细介绍了学者们对认识基因所做的努力、迄今为止重要的大型基因实验,以及我们在认识微生物过程中所做的牺牲。同时作者强调了一个好像早已深入人心的观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们总要在与微生物造成的疾病斗争中有所牺牲,并由生者流传下更为强劲的基因。

  但那些牺牲就不令人悲伤吗?显然作者认为不。

  作者的科普风格从第一章便可初见端倪,这并非一本文学性很强的书,相比较《时间的秩序》每章以诗歌开头而言,将“生命”二字写在字里行间的《未来人类》却没有引用华丽复杂的词藻,它只是在朴实平淡的叙述中,详细介绍他所探访的学者们;并用深情、惋叹而又充满怀念的笔调纪念那些为此失去生命的学者、医生们。

  对出现的学者进行详细有趣的生平简介叫人觉得亲切——我们仿佛在三言两语间了解了一个人生命中所为之奋斗的一切,而认识一个充满理想的陌生人总是令人感到快乐。

  在这里我们倒不必担心看不懂这些有趣的人们究竟做什么工作,作者同样贴心的为我们进行了细节处的基础知识讲解,并由此带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似乎与我们很远的各类有关于“基因”“古人类”等实验室。

  初步介绍了世界上正在进行的基因实验后,我们就很有必要了解大数据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第二章《大数据》,作者简要讲述了演化学的历史,从达尔文到现在。并且开始涉及到可能影响到人类未来演化的各种可能因素。如果说第一章只是初见演化中自然选择的端倪,那么第二章便让人确信他是要通过对比大数据下不同地区种族人类不同来讲述地理环境对人类演化的影响。

  这时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幽默感开始充分发挥出来,书中无论对比还是类比都十分的直观有趣。比如技术进步使得基因测序价格下降之大用伦敦最贵的房子和看一场足球比赛的价格差距进行比较——而这仅仅是其中最无聊却最直观的对比之一。

  而在暗自发笑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流动、迁移范围之广速度之快的现在,地理环境还能对我们的未来演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

  显然作者预料到了这一点,第三章作者便告诉我们:“文化与自然选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于我们这个物种的未来将变得愈加重要。”

  而在文化的变迁中,我们对于伴侣的选择更是深切地影响到我们未来演化的可能。

  传统中我们认为具有吸引力的因素在网络社会可能并不适用,最典型的是我们闻不到对方的气味,不过叫我觉得,过分美颜才是伴侣选择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毕竟美颜过度总让人觉得对方不太诚实。

  第四章中作者对他与他妻子的初次约会回忆让故事在严肃的“性伴侣选择”的讨论之余有了些温情甜蜜的调调;而对于“女性可以感受到面部对称性更强的男性气味”这一试验中心理学大学生们为了学分拼尽全力的参与,则让毕业许久的我瞬间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压力,并免不得为大洋彼岸这些并不认识的同学们会心一笑。

  虽然作者没有提及,但我倒是有些好奇我们的择偶会不会也与我们身体上的“小伙伴”,也就是各类细菌有关。毕竟在已知的动物行为中,寄生者们的确会对动物行为产生影响。正如随我们共同演化的细菌们在现代社会抗生素普及的情况下开始遭遇灭顶之灾。

  而细菌们的减少或消失则被确切地认为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于是作者开始对我们的内外部生存环境感到担忧,这倒是有了点“保护环境并非为了保护地球,而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意思。

  但似乎直到此时,作者也仅仅是在演化学的基础上说明动物及人类演化的历史和进程,即使可从过去照见未来,这种态度也未免太过谨慎。

  就当我以为作者会将这种谨慎的态度坚持到最后的时候,作者的思维飞出了地球,跑到了火星——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火星移民的计划早被提上了日程,而正如前文所言,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极大影响人类的演化,在可能实现的有去无回的火星之旅中,火星人势必与地球人成为完全不同的物种。

  这就让人想起《三体》中在太空出生身形更为修长轻盈的太空军和飞向宇宙深处保留了地球人类文明种子的那所飞船,不知几百年后,他们还能记得自己的祖先来自地球吗,如果记得,他们的模样会在宇宙中有多少改变?

  自然无论哪种改变都将使人类更加适应彼时所处的环境,但火星计划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伦理方面问题(虽然这种伦理问题一直围绕在基因技术周围),无论多么想为探索火星这一史诗级壮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畏者们到底还是希望孩子长大后再离开。

  这时我们将回到内页那两行小字的第一行:家人。

  从火星回到地球的作者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与妻子共同等待幼子的降生。在一片温情中,作者为这本书做了总结:他臂弯中的儿子,就是他与人类未来的连接。

  亲子之间的美好情感延续到我读完后记的知识点总结,并在其中体会到学者们对理解生命说明书的渴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们将上下而求索。

  合上书,我意犹未尽地再次摩挲封面,猛然间我发现封面漂亮的蓝色与银灰色花纹构成的是一个婴儿(看样子它很有可能还在母亲的子宫里做着梦),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其中深意——

  人类的未来,是基因的传承,是孩子。

  总而言之这是本逻辑性较强、较为基础且并不适合闲暇时间的读物,以及我猜成书时间应该早于2020年,否则新冠会成为典型的病毒传播案例,而海水中核废料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恐怕也将在火星之前讨论。

  《未来人类》读后感(四):“我们”的图景:基因编码与共生功能体所谱写的生命之诗

  献给我的家庭——过去,现在,和未来。拿到这本精致美丽的小书,封面的镭射材质在阳光下反射犹如海浪粼粼,而在某个角度,则能看到仿若数据矩阵组成的婴儿形象,蓝色科幻感与婴儿的意象,紧紧抓住了我的眼睛和好奇心。

  翻开封面的献言,无疑是本书最好的概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斯考特·所罗门通过基因组学与微生物学两大方面,融合介绍人类的进化历程。

  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真的吗?当下的我与我的曾(的n次方)祖先有什么生理上的不同?影响两性选择和繁育的因素有哪些?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进化?我们,将何去何从.......

  诸多问题在进入正文前就萦绕在我的心间,合上这本书,有些问题早已豁然开朗,并且让我窥斑见豹地看到“大图景”的片段;有些问题被所罗门以发展和类比的眼观进行阐释,在时空的纵横维度上进行解读;而有些问题,所罗门和我一样,我们仍未知道那些问题的终极答案。

  但在所罗门看来,生命之诗,在千万年中吟唱,在人类的基因中共振,在文明的历史上回响。而当下的分分秒秒,我们都在共同缔造着那个答案。

  本书多以卓越的科学家作为线索,展示其研究领域中人类生理性的关键节点,亦使我常常感慨科研工作者的伟大。详细的数据与案例,加上作者的解读,即使对于某些术语知之甚少,也能领会作者所构建的宏观视角与微观诠释,了解基因组学与微生物视角下的生命蓝图——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未来人类》中常有令我诧异的新知识冲击着我的原有观念:很难想象具有如此社会复杂性的人类,却在基因多样性上大打折扣。自然界中,基因组的多样性意味着对于天灾的抵抗和缓冲能力,单一的多样性使得族群在面对突发灾害时变得脆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动物通过演化来适应自然,而人类是唯一改造自然适应自己基因的生物。”

  这与所罗门的观点相似:

  在我看来,谱写人类基因编码的“上帝之手”有三:

  一是自然环境,即客观上推动生物演化的力量。作者例举了安第斯山脉高海拔地区秘鲁人、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民、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阿姆哈拉人,这三个民族都为高海拔地区的人民,却进化除了不同的对于适应稀薄空气的基因策略。以及在大数据的采样下,探究人类的流通如何造就了群种间的基因交换。人类面对不确定的来自自然的挑战,在向世界扩散时,通过基因突变、基因流动、自然选择等方式作为应对挑战的方法。

  第二是特定时期的文化倾向,这点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当下尤为显著。在所罗门的观点中现代社会的文化正在与演化力进行前所未有的博弈较量。科技与经济的双发展打破了漫长农耕社会的家庭结构,晚婚晚育的倾向使精子的突变倾向加剧,社交网络打破了原有的择偶观念,全球化带来的混血人种......当下的文化巨变,与人类的进化息息相关。

  第三,为人类对于“自我的理型”的追求,即消除病痛、死亡,甚至对于理想自我的基因追求,人类本身逐渐成为了“上帝之手”。这一点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却往往包含着伦理与人性的双重困境:何以为人。

  科幻电影《千钧一发》中的剧照,该电影的母题即人类基因改造。男主人公身旁的楼梯,形似基因链条的螺旋。

  优生论的历史教训仍旧血淋淋地历历在目,未来人类究竟自然或人为地发展成何种模样?

  我们仍未知晓,但我们知晓人类永恒的进化目标——即上帝般的全知全能。

  基因是组成人类密码的根本,而所罗门在这本书中亦关注到另一种影响人类演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与我们共生的微生物。

  真菌活动,仿佛人体的神经网络

  这些肉眼可见与不可见的微生物无处不在。当人类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时,尤其聚焦到它们对人类的危害时,便通过医疗科技对其全面宣战。

  从外部的杀菌灭毒,到内部的抗生素使用,甚至进行滥用,人类似乎要将微生物置之死地。

  然而,所罗门写道,有些细菌反而是对人类有益的,人类体内的菌群可能延续了好几千年。在你的母亲分娩你时,这些菌群便接触到你,在你的体内扎根。可以说它们是对你最忠诚的小家伙了,毕竟陪伴了你的一生,它们的“子孙”亦有可能作为“传家宝”传递给你的孩子。

  生物学家乔舒亚·莱德伯格将与我们紧密生活在一起的微生物命名为“人类微生物组”。全书中有个所罗门所例举的观点我尤为支持——应抛弃明确地区分动植物宿主和他们的微生物共同体,而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叫做共生功能体,这个整体具有改变演化的能力。

  所罗门例举到,相比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一千三百年前粪便化石微生物组的整体状况与生活在乡村环境的现代人具有更高的匹配度。而现代城市人群因滥用抗生素、接触化学制品、宫剖腹产等原因,微生物群被破坏,新型疾病如肥胖病等也愈演愈烈。

  我们须要重新认识基因组学与微生物学的结合,这种全能性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巨变上尤为重要。

  人类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向全知全能的上帝靠近,可现阶段的人类却无法控制自然与自身——自然的毁灭性力量尚未得到完全的控制,而人类却先发展出了可以毁灭自身的武器与力量。

  一如玛雅文明所面临的的资源枯竭,工业化社会的资源枯竭不仅仅是可食用的生物资源枯竭,更是面临着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巨大问题。

  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是保证人类延续的重要因素,但人类的过度开发与军备行为明显正在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当下的基因测序技术告诉我们从哪里来,但基因重组技术却无法告诉我们到底何去何从。

  人类是顺遂自然进行演化,还是要成为自身的上帝之手对自身基因进行改造,文化与演化的博弈尚未决出胜负,人类是否会先于伦理与人性的考量进行“自我迭代”;是利用生物科技对自身的肉体进行改装,还是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外太空之中.......

  《黑客帝国》中的体外培育以及《西部世界》中的仿生机器人

  所罗门对于上述问题进行了最前沿的科学解析,譬如对于移民火星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无法自然受精与孕育生命,比如生活中的无菌环境带来的影响,再比如单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同时以警惕和哲思的眼光看待优生论与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身的努力。

  我们仍未知道答案,却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在给出答案。

  结语:

  斯考特·所罗门通过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的视角来分析人类的发展历程与其图景。这本书轻薄短小,却具有足够的冲击力。

  我想,每个人都是“行走的活化石”,因为都携刻着远古的基因密码与代际遗传的微生物群落,而同时每个人又是突变的个体,带有奇妙的未知性。

  “我们”的图景并仅仅指人类自身,而是指整体的生物与生态,这首生命之诗,代代相传,直到终曲。

  或许诗歌同生命亦有终结,但它们交织出的文明火花,足以璀璨,电光火石之于亘古之间照亮浩瀚苍穹,如银河璀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