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女孩》读后感锦集
《发条女孩》是一本由[美] 保罗·巴奇加卢皮 (Paolo Bacigalupi) 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条女孩》精选点评:
●作品本身五星好评,美剧化叙事加异域背景加高科技生态朋克,巴奇加卢皮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流派的科幻作家。两星扣在读客充满商人嘴脸的宣传上,说这是赛博朋克,真的是暴露自己不懂科幻,或者对科幻本身没有半点尊敬。
●真是太太太好看了
●京东
●不是赛博朋克的赛博朋克
●这是我年少时的梦啊,这是我第一次读科幻第一次见拿奖的巨作啊
●很喜欢这种赛博朋克风。基因改良技术原来早就被写进书里了!cool
●很朋克风的作品,先进而颓废的人类社会。但是故事的主线并不出彩,一种到处都是阴差阳错的宿命纠结,加之主角的动机明确但是对如何实现目标不明确,就显得故事情节没有推动力。
●《发条女孩》也是一代书迷心里的经典回忆了。特别的POV视角,生动描绘了让我们警醒的“末日世界”。这本令保罗·巴奇加卢皮一鸣惊人的科幻经典,还是值得一读的。
●1、封面差评,图不对题。 2,纳融这个人的结局如何呢?童女皇究竟是否存在呢?3、谭浩森曾经拥有一切,财富、家人、年轻,然后因为人性的无序和黑暗,命运的无常和暴乱失去了一切,成为了一个为了挽回昔日荣光重振家业而苦苦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一无所有的老头,但最终还是在乱世找到了心灵的救赎,想要保护某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4、发条女孩最后与吉布森相遇,两者都无力改变如今的自己,但终于给了一个略带光明的未来。一个自身残缺都将通过基因改造消融的世界。但这只是基因构造上的进化,人类的道德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提高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书讲的就是末日乱世之下,人性的黑暗和闪光,它们已经在那儿了,同时存在,无法消融。
●你可够了吧,什么狗屎封面,有没有读过这个故事?图不对文,莫名其妙。不要烂封面毁名著,做个好封面有那么难吗?!还记得五年前读此书的时候那种“众生皆苦”的命运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结果这朋克风格是塔码什么鬼?PS:一说起朋克,底下有好多有意无意洗地的,所以什么意思大家都懂吧。
《发条女孩》读后感(一):翻译太烂了,不如2012年版的
gaw(茅果)=囊果还好听一点,茅果是个啥……
各种奇奇怪怪的翻译,耐着心看了十分之一,看不下去了,
然后去找2012年版的,果然不是同一本书……也不知道为啥旧版的找不到了,现在推荐的都是这个新版,旧版只有网上的旧版电子版,希望能重出一下旧版的,
不知道读客文化为啥非要自己弄瞎编翻译,然后看也不看就推出来
《发条女孩》读后感(二):对不起,没看懂
由于不了解这本书的背景,所以我误把它当成了像“发条橙”一样的书。看了两章以后感觉莫名其妙,去搜了简介才意识到是一本科幻小说。这本书所描绘的世界是我无法想象的世界,而且我对于泰国的政治环境也不太了解,所以看得很是乏味。为了了解这本书讲的什么,我还是强忍着看完了这本书。虽然作者把故事讲得还算清楚,但我还是无法想到一个生物资源如此稀缺的世界,西方国家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整个世界,而泰国因为海关政策才得以保全。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将来,也不相信这样的将来。我相信人性有闪光点也有弱点,人类能够自救,而不是靠发条人来拯救。
《发条女孩》读后感(三):基因灾难
这本我本来有老版的,我以为和新版是一样的,就把老版的卖了。。看完看评论我才发现我太天真了,新版封面二逼不说,翻译也是烂的一比。。我一直说我这种看个故事翻译无所谓,这一次被结结实实的打脸了。。 回到书中,故事讲述基因技术泛滥的年代,导致作物感染各种病毒,无法生长,只有泰王国保有完整的种子库,成为一方净土。这个时代,能源枯竭,动力靠巨象提供,储能靠扭簧,甲烷要定量配给,汽油只有皇家军队才能使用。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想要获得种子库的商业间谍,因为动荡损失一切想东山再起的黄卡人,遗留在泰国的基因改造发条人以及环境部,贸易部。 设定其实不错,但是看完我都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讲个什么故事,我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总之各路人马目标不同但是最后都汇集到一起,导致泰王国的内战,然后,也没个赢家,草草收场了。 作为文题的发条人,倒是个挺好玩的设定,日本人发明的基因生物,各方面都完美,只是行动会像发条玩具一样一卡一顿。这么好的东西,里面的人就知道用来虐待。。真是暴殄天物。最后导致她觉醒,也导致了最后一系列事件。最后,她倒是逃出去遇到了书中扫地僧一般都存在,有了成为真正的人的机会。 这是一本科幻经典,应该有着更好的阅读感受,但是我真的读不出来,第一次读到让人失望的科幻,而且,还有可能是翻译问题,我有点心酸。。
《发条女孩》读后感(四):新生
对于本书的好奇,源于书名,――《发条女孩》,很奇怪的名字,在未来世界存在着这类人。同于发条玩具,她同样具有卡顿的功能,不同的是她具有人类的外表。而作者将发条女孩作为主角,来讲述未来世界的故事。
在未来,天然的动植物是稀有的,人们吃的都是基因食物,一旦生病就很容易没命,宛如末日一般。而主角惠美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她本来是和主人在日本,后来跟随主人漂洋过海来到泰国,被主人遗弃在泰国,一个荒蛮之地。
在泰国这个舞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有打着办工厂名义暗地里寻找食物基因的法郎,当面老实实际上想偷老板保险柜东西的黄卡人,让外人憎恨但对爱护家人的白衬衫,以及为了生存下去什么都肯做的发条女孩。他们是舞台的演员,也是生活的代表。
在惠美子没有遇到安德烈森之前,她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每天工作,休息,两点一线,重复的生活。当她从安德森的得知,在北方有一整个村子里都是发条人,靠着丛林活着。那里没有恩客,也没有任何主人。,就是比较穷。在那一刻惠美子心里涌现出一股活下去的欲望。
活下去对于和平年代而言可能有些可笑,但对于惠美子所生活的环境,她要面对的就难多了。为了获取降低体温的冰水,她必须长时间工作,遭受羞辱。走在路上又害怕被人发现自己是发条人,她向往自由,想不受束缚的活着,和同自己一样的人活着。
为了早日实现去北方的愿望,惠美子开始有了动力,而安德森渐渐被她所吸引,经常带她出去,比起在酒吧好多了。安德森越陷越深,惠美子确一直很清醒。其实读到这里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惠美子不心动,一个唯一对她好的人,为什么不抓住。读到后来,也明白了惠美子当时的心情。比起一时的迷恋喜欢,可能当时会满足,当过了某个时间,这些都是虚的,真正让心安定的,是拥有自由,平等。是可以在太阳下自如的吃着喜欢吃的食物,是遇到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都可以笑着打个招呼,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活着不受拘束。这些安德森都给不了她,所以她一次又一次的逃跑。
惠美子就像路边的杂草一样,很普通,路过都不会留意的那种,但她同样的杂草的精神,顽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坚持活下去。经历了战争之后,她迎来了新生,属于她的未来已到来。
《发条女孩》读后感(五):末日世界 新世界
在读《发条女孩》的时候总会想到之前最最喜欢的一本日本科幻小说《来自新世界》,同样是未来世界,尤其是书中反派化鼠的遭遇让我一阵胆寒,化鼠原本也是人类,却被未来拥有咒力的人类混入了鼠类的基因,为了更好地控制,而发条女孩的遭遇与这群化鼠何其相似。
导致末日世界的罪魁祸首还是人类这一生物的私心。就像电影《铁线虫入侵》中,制药公司为了谋取巨大的私利,策划铁线虫大规模感染的人间惨剧。在《发条女孩》的世界观设定中,为了利益而进行的没有节制的基因实验严重破坏了地球现有的生态平衡,物种变异、超级细菌病毒的蔓延,人类趋近于灭绝。哪怕在像曼谷这般的幸免地,也是满目疮痍,更不要说,人类没有第一时间去补救,一些企业更是趁着破坏与稀缺进行垄断式发展,推波助澜。他们一点也不顾地球的未来,只想将自己的腰包赚的鼓鼓的,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悲。
本作《发条女孩》采用多人物视角写作,将政府、企业、改造人、人类等多方势力的纠结牵扯摆在读者面前,没有非黑即白,只有为了活下去而苦苦挣扎、无所不用其极。当然,这其中最有魅力的角色无疑就是基因改造人发条女孩惠美子。她被创造用来服务人类,她有着完美的外表,能抵御恶劣的生存条件,但却为了区别于人类更好地被控制,设计为没有人类的毛孔进行散热,也没有繁殖能力,行动也是发条般一卡一卡的,但,她毕竟还是“人”,因为她有会独立思考的大脑,她还有着一颗充盈着感情的心。哪怕是人造人,也毕竟是人,渴望自由,渴望感情,一旦这种情绪达到临界点,突破桎梏,接踵而来的就是反抗,而且他们比正常人类更能适应这个末日世界。
像凡尔纳大师的科幻小说中很多发明创造在如今已成为现实,与其称之为科幻小说,不如说是寓言小说来的更准确。如今基因实验也是大势所趋,哪怕在日常生活,多少转基因食物已经蔓延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节制开采也是长久被提及却很少被认真对待。真的等到书中的世界末日,再伟大的神明可能也不会保佑我们这般自作自受的愚蠢人类,玩弄科技,一着不慎会被科技玩到粉身碎骨。
当然,发条女孩,新的夏娃将会诞育新的人类,新的世界,尽管那可能是另一个末日世界的延续。真是一本沉重的预言书啊,但愿不要有这样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