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去哪里了
“老师,我的鞋子丢了”,“老师,我的鞋子就剩下一只了”“老师,我找不到鞋子了”……类似的话语每天中午起床的时候都会听到,可是,鞋子睡觉前都脱下来放在了床边,鞋子没有长翅膀,不会飞,怎么可能少了一只呢,怎么可能找不到了呢?鞋子到底去哪里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孩子们找找鞋子吧!
首先给大家看几张鞋子的图片,这些照片是孩子睡着后我拍下来的。很显然,这几张图片可以看出很多东西,首先鞋子各不相同,不仅仅是外观不同,更重要的是每双鞋子的摆放位置都不同。有的鞋子是两只在一起摆着,像好朋友一样手牵着手不离不弃。仅仅这样还不行,有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他们怕鞋子被别人不小心踢走,会把两只鞋压在床边,这样怎么都不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这类孩子大多习惯特别好,会管理自己的东西,对老师教的方法能够记在心上,并且还会自己动脑子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还会发现有的孩子只是让两只鞋子整整齐齐靠在一起,看似没什么问题,可是小朋友上厕所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把两只鞋子踢开,有可能睡醒的时候两只鞋子不在一起,就容易找不到。这类孩子只是记得老师教的方法,但是考虑事情并不全面,不爱思考问题,所以鞋子还是有找不到的可能。但是上边两种情况的孩子,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孩子。

再给大家看下边几张图片,就会发现这些鞋子的摆放各具特色,不按规定位置,随意摆放,放到别人床边的,两只鞋不在一起的,两只鞋摆放不一致的……什么样的情况都有。根据观察分析,这些孩子就是起床后经常找不到鞋子的孩子,经常要么就是两只鞋子都找不到,要么就是找到了一只,另外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其实不是丢了,而是鞋子藏起来了,它要通过每天和你捉迷藏,让你记住不要再把它弄丢了。这类孩子相对于上边的孩子而言,行为习惯稍微差点,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话的时候不认真听,所以记不住老师教的方法。或者就是怕麻烦,有一点点懒惰,脱鞋的时候随便一扔,不愿意蹲下来去摆好,更不要说想办法把鞋子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了。即便老师每次提醒,依然是听不到心里。如果是这类孩子,就要注意了,一定要严格要求,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好习惯是助推器,是助人腾飞的动力;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所以,请不要忽略眼前的鞋子。 
自从发生了一系列“鞋子丢失”问题之后,每天睡觉前都会给孩子们讲鞋子的故事,或许刚开始有的孩子并没有听到心里,但是你每天都讲,有一天,孩子们就固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愿意去做了。每天中午,当孩子们睡着的时候,我都会去看一看每个孩子鞋子摆放的问题,那些摆放不合适的,我不会去帮他们摆放,而是悄悄记下这些孩子的名字,拍下照片,让孩子自己来看,告诉老师这双鞋子的摆放是否合理?应该怎么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体验到问题解决后的喜悦。慢慢地,发现乱放鞋子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而且孩子们还学会了给别人讲如何摆放鞋子才不会丢。
鞋子去哪里了?一个小现象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通过这个简单的事情,也想告诉大家,一定不要忽略最不起眼的事情,小事情,大学问,万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你把它当做事情来看待,就会发现里边有很多学问,而这些学问,一旦发现,就会受益终身,因为你养成了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对孩子而言如此,对老师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