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收藏家》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锦集

2021-07-29 00:24: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锦集

  《我是收藏家》是一本由[英] 尼娜·查拉巴缇著作,后浪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一):孩子喜欢“捡垃圾”:恭喜你,你的孩子将来会是一位收藏家

  孩子小时候都喜欢捡东西,这些东西在大人眼里是“垃圾”,可在孩子眼里是宝贝。 记得我家孩子小时候喜欢捡石头,每次出门回来,口袋里总会装着捡回来的石头。再大一点了,喜欢捡亮晶晶的东西,也许在他看来,那些亮晶晶的东西是宝石,满足了他的想象。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捡东西就会生气,会从孩子手里夺过来扔掉。这种行为,一方面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剥夺了;一方面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了。孩子为什么只捡这个,而不去捡别的东西呢?因为他对这个东西充满好奇,这个东西会带给他满足感。所以嫌弃孩子的捡“垃圾”行为,是在扼杀一位未来的收藏家。 《我是收藏家》这本绘本就是从孩子爱捡“垃圾”这个天性出发,指导孩子如何捡得更好,还有哪些东西可捡,培养孩子们的收藏意识,让孩子因收藏获得成长。 本书作者尼娜.查拉巴提,在印度的加尔各答长大,十几岁时移居到英国。出于对绘画的热爱,她在伦敦的中央圣马丁学院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插画。她的绘画风格欢快,线条独特。她创作的儿童绘本《跟着“我“成为创意手绘达人》,被翻译成10种语言,成为国际畅销书。2017年,她获得了“世界插画大奖”。 《我是收藏家》这本书适合3~5岁孩子亲子阅读,6~12岁孩子独立阅读。 一、培养孩子的收藏意识 孩子爱捡东西是天性,如何正确引导,把“捡”变为“收藏”,则是家长的任务。 很多孩子把喜爱的东西捡了回来,玩了几天就到处乱扔。通过本书让孩子明白,自己捡回来的东西可以给它们安个家,就像孩子自己有家一样,比如: 博物馆里存放着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古董 集邮相册里存放着自己喜爱的邮票 那么,自己喜爱的石头捡回来后,也可以给它们一个家,一个不让它们乱跑的家,培养孩子的收藏意识。 二、拓展孩子收藏视野 《我是收藏家》,本书共有1000多个手绘插画,30多个主题。 比如: 可以收藏同一形状的物品 可以收藏某一类物品 可以收藏气味 可以收藏生活中随处可丢的物品,比如小糖包、火柴盒 还可以收藏同一种颜色的物品 还可以收藏与记忆有关的物品,比如一些票据,记录了自己成长的足迹 还可以收藏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物品 看了本书,开阔了视野,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可以收藏。 三、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收藏过程中,孩子对喜爱的东西爱不释手,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孩子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数数。 孩子找到了一个喜爱的物品,这个物品应该放在哪个收藏盒里呢?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分类和整理能力。 每个收藏品都有它的来历,家长可以让孩子讲讲,自己是怎么找到它的,这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还可以拿出收藏品玩扮家家的游戏,赋予每个收藏品生命,这又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编故事的能力。 四、这是一本好玩的绘本 书的最后附了近200个贴纸,小朋友在阅读本书时,根据收藏的品类,可以把贴纸贴在相应的空白处,也可以贴在自己想贴的地方。小朋友还可以在空白处画上自己想要的图案。 本书还为小朋友们设计了一个收藏品类__收藏水果标签。以后家里买了水果,家长可不要乱丢哦,那是小朋友要收藏的。 此外,作者还为小朋友们精心设计了一个信封,把有特殊意义的票据、照片或者其他纪念品放进去。 《我是收藏家》这本书,除了培养孩子的收藏兴趣外,我认为收藏也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在收藏过程中,家长一起参与进来,收藏就成了亲子活动。 家长还可以在每年的几个重大节日里,为孩子拍张照片记录孩子成长。几年后,会明显感到孩子的变化,满满的幸福感立刻涌上来。 收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耐心,还成了孩子的一项热爱。说不定你的孩子,将来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收藏家。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二):“送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正阳门下小女人》中,有一幕让我记忆很深刻:

  徐慧真的大女儿很喜欢集邮,不仅自己有一个集邮册,还得到了继父赠送的集邮册。

  一开始这些并没有显示出什么,但在成年后,丈夫家里内斗,这一本集邮册成了最后的底气,平息了这场争斗。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如此,一开始并不起眼,但在不知不觉中,它就会成为让人惊艳的东西。

  当然,收藏的意义,结果不是唯一的意义,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收藏的耐心,是更重要的意义。

  《我是收藏家》这本绘本,便通过分类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什么东西可以收藏。

  一般情况下,听到收藏两个字,便会想到博物馆里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或者是价值昂贵的东西。

  但作者尼娜.查拉巴缇通过绘本,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有收藏的价值。

  有的收藏来自不知不觉的喜好,你喜欢什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比如杯子,比如书籍。

  有的收藏则是意外,比如生活用品,如手电筒、移动优盘,眼睛等等。这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会在我们的家里占有一席之地。

  还有的收藏只能放在心里,比如美好的回忆,美好的景色。

  那些看上去消失了的,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收藏了下来。

  怎么样,是不是关于收藏的想法立马被拓展开了?

  作者还告诉我们,不拘一格的收藏,也叫收藏,比如喜欢的一个小饰品,一个别有味道的干树枝,还有奇奇怪怪的石头。

  所以,有的收藏可能需要你花一下午的时间,比如去公园选取树叶,有的收藏只需要一个机缘巧合,比如在路上偶遇。

  这便是作者告诉我们的收藏,你不需要等长大后再去收藏,也不需要等有钱了才收藏,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热爱生活的心,生活处处都是收藏。

  而把一份热爱进行到极致,便会创造出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在《小舍得》中的子悠,他就喜欢小动物,所以他的“收藏”是微生物,而他的理想也和此有关系。

  所以,不要小看孩子的任何收藏,也许在你的眼里,那些不过是一堆没有用的东西,但在孩子的眼里,那却是自己的梦想。

  很多家长并不理解,便会在无形中破坏,有一位小女孩的妈妈,看着女儿天天收集糖果纸,觉得孩子胸无大志,趁一次发脾气,把糖果纸都丢了,打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收集过任何东西,也对很多事物不再感兴趣。

  所以,这本绘本,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孩子了解收藏,家长了解孩子。

  当然这本绘本更有趣的地方是,在每一个分类中,还会留下让孩子完成等等部分,可以贴,可以画,可以讲故事,最后面附带的贴纸,也是孩子的最爱。

  作者还把学习巧妙的加了进来,告诉孩子们,有的收藏是一种美妙的语言,比如收藏成语,还留下了空格让孩子完成。

  相信孩子在读完这本绘本,对成语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家长的引导下,举一反三,数字是不是也是一种收藏呢?

  而每一种收藏的后面,都可能有一个故事。

  比如曾经丢失了的一只手套,在某次春游时捡到的一根树枝,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可以让孩子讲讲它们是怎么来的,也可以带上想象的翅膀。

  一次收藏,多种收获。

  用心的妈妈,也会不拘一格,用心教会孩子“收藏”,让孩子拥有“发现”的眼睛。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三):如何让孩子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都有收藏的经历。比如,我们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东西:好看的笔记本、文具盒、笔,或者收藏邮票、收藏漫画、收藏画册、收藏手机数码产品、收藏耳机……你能想得到的,或者你没想到的,仿佛都有人喜欢甚至沉迷于收藏。

  喜欢收藏的人,一定对生活充满热爱,因为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收藏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世间的美好如此之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自己认为美好的事情上,心里一点点地变得充实。

  儿童天生具有热爱收藏的天性,《我是收藏家》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开拓孩子的视野、发现生活的美好,体会人间值得。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尼娜·查拉巴缇,世界插画大奖得主。她的手绘插画作品颜色鲜明、欢快,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而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手感厚实,插图鲜艳漂亮夺目,孩子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翻开封面,映入眼帘的是这张图,孩子可以在横线处填上自己的名字。这一本特别的书,孩子也可以参与其中,成为一个合著者。孩子的主人公意识和积极性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你可以鼓励孩子填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告诉ta,这便是你的第一本书,以后可以把你感兴趣的东西放到这里,开始收藏啦。用上这些收藏品,编一个你自己的故事吧。

  只要孩子感兴趣,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收藏。

  比如很多孩子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植物。这时候他们可以开始学着书上说的,把收集到的叶子做成标本,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你永远也不知道孩子的哪一次兴趣的悸动会指引ta未来的发展,使ta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出伟大的成就。

  天气的变化也非常有趣。鼓励孩子多观察大自然,欣赏日出日落,观看美丽的云朵。在自然中发现美,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力。形状各异的云朵总是会激起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很多孩子会好奇自己家族的故事,父母可以一边给他们讲故事一边让孩子收藏家人的照片,让孩子体会家族的意义和亲情血缘的延续,个体在集体中的角色,形成归属意识。

  这里有五花八门各个国家的硬币,作者还贴心地留出了空白,鼓励孩子自己设计硬币图案。对于爱画画的孩子又是一个可以施展的小舞台。

  气味也可以被收集。原来,收集可以这么不拘一格。只要你能想到的,贴纸、贝壳、小饰品甚至易拉罐的拉环,每一个小物件都有它的大王国呢。

  收藏,往往会和回忆有关。比如这些门票,每次你看到它们,就想到了自己曾经去魔法乐园或者水族馆的愉快经历。这些体验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收藏这些门票就像拥有了快乐回忆的钥匙。

  孩子们可以把与回忆有关的东西,比如门票,车票,电影票放到这个小口袋里。

  书的后面还送了很多贴纸,孩子们可以把收藏品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画出来,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是一个鼓励他们输出的过程。孩子的语言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让他们自己学会表达。

  正如书上所说,收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孩子天生充满好奇,这本书鼓励孩子收藏身边美好的东西。只有心里充满了热情与爱,才会有那么多的渴望去致力于收集生活中那些别人难以察觉的细微美好。赶紧鼓励孩子开启收藏之旅吧!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四):糖纸、树叶这些不起眼的“破烂”,其实是孩子的一方收藏天地

  记得小时候经常收集那些漂亮的糖纸,有时放到漂亮的本本里,有时放到文具盒里,那些糖纸陪伴了我的童年,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美好的时光。而当妈之后,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的小爱好,只是年纪小,往往会忘记。有时在沙发下面发现他放到里面的一堆小汽车,就能想象他当时放到里面的场景。

  有的家长对孩子们收集这些用不着的玩意儿有种莫名的反感,觉得这是浪费空间、浪费时间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我们支持就好了。而关于收藏品,其实五花八门,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在世界插画大奖得主尼娜•查拉巴缇的《我是收藏家》中,向我们展示出了千奇百怪的收藏品,分门别类地分成了各种收藏品清单。不仅仅拓展了孩子的收藏视野,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孩子们的世界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作者尼娜•查拉巴缇在伦敦的中央圣马丁学院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插画,她的绘画风格欢快、线条独特,在2017年获得了“世界插画大奖”。这本书有1000种插画作品,分成了30个主题,让孩子了解这个丰富的收藏世界。

  这本书非常大,我一个成人举着都费力,里面的插画特别漂亮,配色小清新,配的文字特别俏皮,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读起来赏心悦目。 都是收藏品,有人收藏的是树叶,各种形状的叶子。

  有人收藏的是圆形物品,比如啤酒瓶盖,又比如称为圆的生活可见的物品等。

  书中共分成了30个主题,生活中可以收藏的东西太多了,不仅实物可以收藏,气味、颜色也可以收藏。像这只鸟的收藏品就全是蓝色的,这些可是会吸引异性的宝藏哦~

  《我是收藏家》将我们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物品都能概括成收藏品,不仅仅收藏家可以收藏物品,小孩子们更可以收藏物品。而通过收藏某个品类,会让孩子们拓宽这个品类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书中列出很多收藏品,同时,也让孩子们动起来,与作者一起互动,完成属于自己的收藏品专册。

  像封面中留出的空白地方,就是写上这本收藏册属于谁的,更有物权意识。里面也有很多让孩子动手的地方。像根据自己喜欢的词语,自己喜欢的植物,都可以画到这个书里面。

  《我是收藏家》内含200多个贴纸,让这些漂亮的贴纸出现在孩子心爱的本子里,将会让孩子们更加理解收藏的含义。

  另外,这本书还会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书中有很多引导孩子表达的方式,比如画完这幅画之后,说出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呢?看到上面的收藏品,有没有自己的故事呢?

  这是一本可以拓展视野,也能参与制作的互动绘本,让孩子动手丰富自己的收藏品吧~

  有的家长认为收藏这种东西浪费时间,其实通过收藏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每种收藏品都会被贴上某个属性,比如一只蓝色的笔,既可以按照颜色收藏,也可以按照笔类收藏,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断扩充收藏品的数量,无形中会让孩子感受到对这个物品的喜爱,及对这一领域的更深刻的认识。很多收藏品都会涉及到社会、自然、历史、文化,甚至是生命等意义,对孩子的启发会更大。

  有的孩子喜欢收集植物,让他们更加了解自然;有人喜欢收集邮票,会让他们更加了解文化。会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

  给孩子一个他们自己的天地,会让他们有自己的内心小世界,等他们长大,一定也会感谢这段美好时光。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五):是垃圾还是珍宝?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宝贝

  “妈呀,这都是些什么呀?”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唠叨,女儿的房间里实在是太多垃圾了。我一边忙着清理,一边忙着归类,还时不时地要停下来问问小家伙哪些东西需要留下来。

  看着女儿要求留下来的东西那么多,真的好无语啊,这些没用的东西堆在房间里,看着就很碍事,对最近爱上了断舍离的我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然而,女儿一句话让我停止了抱怨:“妈妈,你难道就没有一些别人看起来没有用,对你来说却很珍贵的东西吗?”仔细想来,在我们的一生中,确实有很多别人眼里的“垃圾”被我们视为宝贝珍藏着。

  绘本《我是收藏家》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里面从30多个角度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收藏品,让孩子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拓展孩子的视野。

  这是一本非常美丽的插画集,也是一本有趣的互动绘本。

  作者在书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收藏品,还有一些有名的收藏家。有些是存放在博物馆里的收藏品,还有在林间散步时捡起的收藏品。有些收藏品是圆形的,有些收藏品都是蓝色的,还有些收藏品可以吃或者可以闻得……

  作者尼娜•查拉巴缇毕业于有“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师摇篮”之称的皇家艺术学院。她在2017年获得了“世界插画大奖”。她的手绘插画作品颜色鲜明、欢快,非常适合孩子阅读。在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她上千幅精美的插画作品,涉及到生活中的各种主体。

  博物馆,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除了带孩子去博物馆涨知识,一般来说,平时真的就很少光顾。而博物馆里的藏品,更是稀世珍宝,具有非凡的意义。

  可是,在每个人的内心里,有一些东西或许并不是那么稀罕,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取代,那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珍藏。比如形状可爱的树叶,味道鲜美的糖果,喜欢的杯子,珍爱的书籍等等。当你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可以收藏!

  对于不喜欢某样东西的人来说,这些或许就是垃圾,然而,对于喜欢的人来说,那就是值得收藏的珍宝。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有些收藏品属于博物馆,这些收藏品可以让我们看见历史;有些收藏品被遗忘在车站的失物招领处,而有些收藏品是不知不觉开始的,比如你喜欢的杯子,一个接一个地买;而有些收藏品纯属意外,有些收藏品被精心摆放,比如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植物标本集;还有集邮册、家庭相册……

  这样一想,在你眼里的垃圾,在别人眼里那就是珍宝;在别人眼里的垃圾,在你的眼里或许就是珍宝了。收藏可以不拘一格,收藏也可以情有独钟。各种各样的收藏品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

  常常都说:“好好的一手字,被键盘毁了。”

  在信息时代,手写字早就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事情,短信、语音、邮件早就替代手写书信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工具。“无纸化”成为环保标志的同时,也丧失了很多手写带来的乐趣。

  作为绘本,插画是最基本的,但作者的风格提报,鲜明的色调加上可爱的画风,让整个绘本变得很不一样,为了配合书的插图风格,书中的文字全部都是纯手写,这在印刷体横行的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也能够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书中给孩子们也留下了足够的空白可以画画、写字和拓印,让孩子们感受到手写体的真实和快乐,让绘本变得生动起来,而不仅仅只是呆板的文字和插图。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将书后附带的200多张贴纸贴到相应的主题上,用书中的收藏品讲故事,和作者合作出一本独一无二的收藏集。

  一直都觉得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拓展认知的同时,教会读者一些东西。

  这本书在书后附带了200多张贴纸,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贴纸贴到相应的主题位置上,这就很好地让孩子在动手的同时学会归类了。

  想要把贴纸正确地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就需要孩子对贴纸进行仔细的观察,反复地比对形状、颜色、种类等,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孩子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了绘本阅读的乐趣。而且还和作者一起创造了一本独一无二的绘本,将会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件“收藏品”。

  比如第32-22页的硬币一栏里,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不同面额的硬币放到空白处,和孩子一起拓印下来,并且可以观察不同面额的硬币到底有哪些不同。这样就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无形之中教会了孩子分辨硬币,认识了硬币。

  生活处处是珍宝,只要你用心,就算在家里也能发现一堆的“藏品”。千万别再轻易地丢掉孩子收藏的东西,或许,那就是他最珍爱的回忆。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六):书评 |《我是收藏家》:致敬童心,世间万物皆美好

  儿子有一个不好不坏的习惯——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说他好吧,感觉还挺勤俭持家的,“妈妈,这个下次还有用的,这是我好不容易画的……”说他不好吧,家里到处都是他的书、画、各种手工作业;而且不管去哪里玩一圈,都要带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有时是一片叶子,有时是几块石头。

  有一天书友聚会,我吐槽孩子,她听了哈哈大笑:“那我送你一本书,你家娃肯定喜欢。”

  什么书?我还挺好奇,拿到手一看,原来是《我是收藏家》。

  我是收藏家

  9.1

  [英] 尼娜·查拉巴缇 / 2021 / 后浪丨浙江教育出版社

  我没看过这本绘本,但听说过作者尼娜·查拉巴缇。尼娜在印度长大,十几岁时移居英国,是世界插画大奖得主。她毕业于有着“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师摇篮”之称的皇家艺术学院,绘画风格欢快、线条独特。

  尼娜创作的国际畅销儿童绘本《跟着“我”成为创意手绘达人》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这本《我是收藏家》也深受孩子们喜欢。

  跟着“我”成为创意手绘达人-W

  7.7

  尼娜·查拉巴缇 / 2011 / 上海人美

  《我是收藏家》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封面特意开了一个口子,翻开一看,原来这个位子是留给合著者的。谁是合著者?当然是参与“收藏”的孩子本人啦!这大概是小朋友得以署名的第一本绘本,是不是很有纪念意义?

  同时它书后还附带了200多个手绘贴纸,孩子们可以贴到书中对应的地方。当然,孩子们也可以看心情自己在空白的地方发挥创意,画画、写字、编故事。

  比如,用书中的收藏品编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在单色马克杯上自己画上图案;在空花盆中画出喜欢的植物;或者是把自己制作好的树叶或鲜花标本粘贴在空白处等等。

  这本《我是收藏家》里有30多个主题,1000多个手绘插画,有些收藏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它们有的不拘一格:比如菊石化石、蝴蝶的翅膀、海胆壳、干树枝、月球表面的岩石等等。

  有的被精心摆放,比如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植物标本集。

  有的转瞬即逝,比如山间的风,林间的雨,天上的云。

  还有的世代传承,不断增加,比如家族的合影。

  收藏也可以情有独钟。也许孩子们喜欢收藏圆形的物品,书里专门有一页是给纽扣收藏家的;也许他是糖纸爱好者、火柴收藏家……只要你想,世界万物都可以收藏。没有什么好或不好,心中所爱,皆是美好。

  可不要小看孩子们的收藏,虽然你可能看不上他们的“宝贝”,但小小收藏中蕴藏着孩子们宝贵的童心,它们,也自有大大的用处。

  收藏,可以扩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加深其对某一个领域的了解。

  某种程度上,这些收藏品既是孩子们的玩具,也是他们的玩伴,它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安慰和陪伴。

  收藏的过程也是一个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有逻辑分析,数学思维等综合能力。

  收藏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收藏品讲故事,天马行空的故事将是亲子互动间最温情的回忆和最好的话题。

  《我是收藏家》是一本精致美丽的插画本,也是一本孩子独一无二的收藏本。哈哈,自此以后,我就再也不吐槽小朋友的收藏习惯了。因为只有心里充满了热情和爱,才能体会到那些不易察觉的美好吧。

  致敬童心,世界万物皆美好——这是《我是收藏家》教会我的道理,把它送给孩子们,希望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热情、爱和美好。

  我是收藏家 新书现货 拓展孩子视野 儿童科普绘本 课外阅读 后浪正版 浪花朵朵童书京东¥50去看看

  我是虎皮柚子,一名书评人和教育工作者,喜欢阅读与写作,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七):人生不过是一场精彩的收藏之旅

  秋天来了,些树叶开始变红或变黄,常见的梧桐叶、枫树叶、银杏叶等等,都非常漂亮,很多果实也在逐渐成熟之中,比如银杏果、松果、栗子以及橡果等等,再过不久它们就会落满地了。娃娃一个人蹲在角落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过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就是发现和收藏一颗一颗截然不同的可爱的橡果子。

  它们每一颗都不一样,每一颗都很独特,有自己的特色,这让娃娃乐此不疲地去寻找、发现和收藏。

  娃娃的世界如此纯真,他们想要的快乐如此简单。

  收藏就只能是孩子的专属吗,就只是这些小玩意、小物件吗?

  “当然不是!”可能已经有人会脱口而出。

  每一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说每一个人其实都在收集,也许是收集卡片、邮票、布头这样有形的东西,也许是收集相片、歌曲,甚至是视频、文字……这些其实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收集在内心的美好记忆的点滴和片段。

  对孩子们来说,那些四处搜集的东西,正是他们心中的宝藏,寄托了很多热爱和想象。

  大人不要过多干涉,还可以利用这个好时机引导孩子们从这些搜集行为中,思考收藏的理由,领悟新的启发,也可以培养广泛的爱好,拓展对生活的认知,孩子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自己。

  怎么去做呢?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又实用,又有诗意的绘本——《我是收藏家》。

  这个是一本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收藏”和“收藏的乐趣”,以及“收藏的意义”的故事。但是你读着读着会发现,这本书有很多层次和角度可以引发我们同孩子的共鸣和思考,它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不同的性格、经历和爱好,会让不同的读者从中发现更加丰富的细节和内涵。

  这本书是由2017年AOI世界插画大奖得主尼娜•查拉巴缇创作的。世界插画大奖是英国插画协会面向全球插画家的年度插画大赛。

  1、孩子因收藏而获得成长,学习有关收藏的知识

  这本《我是收藏家》画得非常美,这里面有她1000多幅作品。经过巧妙的编排和设置了大量的互动内容,可以让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学习一个实用的思考工具。作者意图让爱收藏的孩子因收藏而获得成长!

  收集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为孩子拍照片、做相册,是在记录他的成长,每次翻到时就能回想起那些快乐的幸福的一个个瞬间。而记在我们意识深处的最有情怀的歌曲,也是因为陪伴了我们十几岁二十岁时候的青春岁月而倍显珍贵。

  可能每个人的收集都会因年龄、性格而不同,但很久以后回想起来,都会是那段童年或青少年时期最美好和值得怀念的一件事。

  通过收集,孩子们还可以学习 收藏的知识。

  第一个是集邮,现在科学技术发展飞快,人们的祝福方式已经从写信变成电子祝福,各种沟通如软件层出不穷。从前车马慢的日子反而更加令人怀念。

  孩子通过集邮可以发现每个国家的邮票图像不一样,法国的邮票上有高大的埃菲尔铁塔,那是法国标志性的建筑;澳大利亚的邮票上有一只飞舞的蝴蝶,新西兰的邮票都是树木和人,那是说新加坡的环境好。

  第二个是认识一些伟大的收藏家。如玛丽安宁喜欢收藏化石、伊丽莎白泰勒喜欢收藏稀有精美的珠宝、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喜欢集邮。孩子们喜欢收藏什么呢?

  绘本的文字不多,总是透过这些关键词,留给孩子们一定的想想空间,大人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引导孩子打开一个全新的收藏世界。

  2、拓展孩子们对收藏的想象

  很多爸爸妈妈说不知道孩子收着一些小东西干什么,永远不知道孩子脑子里面在想什么!

  而这点同样适用在给孩子挑绘本上,选择优秀的无字绘本,让孩子天马行空想象,跟随大师在图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很多收藏品可以孩子天马行空想象,进而形成自己的思考答案。

  博物馆的收藏让人看见历史。有些博物馆的收藏品年代久远,代表的意义不一般,孩子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收藏品,学习有关的知识,还可以联想久远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历史的真相真如我们平常在书本中看到的吗?

  有些收藏品被遗忘在车站的失物招领处。其他人的东西被人捡到了放在车站的失物招领处,丢失了物品的人他们心急吗?没有被人领走的收藏品是被人遗忘了还是被人舍弃了?它们为什么被人舍弃,背后有什么故事?孩子们通过一步步的探索,给它们编织一个个小故事,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

  有的收藏不一定短期内完成。有些东西要一代代传承下来,就像我们一代代人喜欢照全家福一样。爷爷辈、儿子辈、孙子辈、第四代、第五代,需要后面的人代代相传坚持下去

  3、孩子进步一了解自己

  4种互动游戏发现世界了解自我。《我的收藏家》里一共有4种主要的游戏:贴纸、绘画、实物标本和编故事。其中贴纸整整有8页,约有200多个部件。书里要求孩子们要把这些部件贴在内文的对应位置。书中的每一页除了诗句和提示文字之外,还有大量的灰星星。这些地方就是专门让贴贴纸的。孩子们需要明白灰色的星星部位应该贴什么类的贴纸,还要从200多个部件中找出对应的小贴纸。孩子们寻找小贴纸和找到正确的位置,这就是收藏最重要的动作。

  孩子们还可以根据插画内容或者语词内容来编故事,赋予故事不同的意义,这些互动,让孩子们加入其中,体会到关于收藏的更多乐趣。

  通过这些小互动,孩子们还看见了更为广泛的收藏题材,更为多元的收藏视角,个性不同的收藏风格,不同领域的收藏大家。

  如果你的孩子热爱收藏,在你下一次带孩子去博物馆、展览馆或是图书馆的时候,也可以去搜寻,或讨论和分享一些关于这些收藏品的事。这样,对知识的学习和接纳也好,对性格的塑造和培养也好,对与孩子兴趣和特长的训练等等,都是会有些帮助的。

  希望这本深深打动我的书也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让大家发现收集的乐趣,并懂得去理解和分享,

  《我是收藏家》读后感(八):玩贴纸书,小孩永远是行家!

  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像贴纸书这种是个小孩都喜欢的玩具读物,我们竟然是上个月才第一次玩。我们玩的第一本贴纸书,是浪花朵朵出品的《我是收藏家》。

  要说我家魔鬼玩这本书有什么收获,就是知道了「收藏」为何意,并且学会了给她那一堆,在我眼中是「垃圾」,在她眼中是「宝贝」的东西做分类整理。并且整理完后她自己会说:

  我是酸奶盖收藏家,我是养乐多瓶收藏家,我是奶酪棒收藏家!

  这些「垃圾」你扔一个试试? 收藏家会炸! 所以这本《我是收藏家》的第一大作用,就是

  在以前玩完玩具的时候,我要她归类收拾,其实如果细分起来真的可以分成很多个不同的类型,但为了节省时间,一般就是 大玩具放一起,积木放一起,小玩具放一起。但是在看了这本贴纸书之后,娃就开始发现,可以给小玩具再细分。因为书里面,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一些,小小的东西:

  恐龙玩具和邮票

  徽章

  纽扣

  票根

  前两天我看她自己在茶几上玩,就可以把扑克,衣服挂牌,和火车票分成了三堆来放,要是以前,那是一个锅乱炖,抓起来闭眼就全部就塞小书包里。

  会分开放了!老母亲欣慰啊!

  然后呢,

  比如像右边这一页的「根付」,这是个什么东西?

  于是百度百科了一下:

  又比如这种偏执的小蓝鸟,只喜欢收集蓝色的小物,这一定是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那一群,缎蓝园丁鸟吧!!!

  百度一下,世界还有如此神奇的物种!

  除此之外还有!

  比如这一页,展示的是被遗忘在车站失物招领处的物品。

  失物招领处的物品

  娃开始会问我,为什么大家会遗忘了小提琴,相机,手表,手机这样的物品? 我说,大概,可能,也许,为了赶车,放在一边,忘了拿。。吧!

  后来她自己再翻回这一页,会自己碎碎念的说:

  然后她自己在后面贴纸页,找了一张糖果的贴纸贴上去(上图,手套旁边那颗糖)。

  我问她,为什么要贴糖果? 娃就会说:我可能就会漏了糖果在车站忘了拿了,因为它太小了,掉地上看不到了! 突然我就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本德国作家Siegfried Lenz的小说,就叫《失物招领处》,讲述在车站失物招领处的管理员,要失主证明失物的确是他们遗失的,这么一系列好玩的故事。

  失物招領處

  6.8

  Siegfried Lenz / 2005 / 遠流

  每一个物件,都连接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往事呀。

  后来,我还发现了这本书,

  比如这一页,有一堆的乌云。

  本来呢,我是想要娃找出云朵或者雨滴贴上去,因为这样比较切题。但是娃坚持要贴上雨伞和凉鞋,为什么呢?

  她说:下雨啊,下雨就要打伞,穿凉鞋啊,地上湿湿的,穿其他鞋子会搞湿。

  噢!说得好有道理!

  又比如,她看见被海浪冲刷上岸的各种物被丢弃的碎物,就找一个夹脚拖鞋贴上去。

  我问:海水把拖鞋都冲上来啦?

  娃说:不是啊,沙滩上那么多垃圾,要穿着夹脚拖鞋,才不容易扎到脚。

  也很有道理!而且都是我没想到的!!

  最后,

  首先书本后面附送了足足200+的贴纸!

  贴纸页,这样对开页面的足足有4-5页,每一个小物品都可以撕下来贴

  然后每一页就有一些下图空位里的灰星星,让小朋友自己可以贴上与这一页同类,或者有关联的物品贴纸,但其实把所有的灰星星都贴完之后,贴纸还会剩下很多很多,完全够娃发挥想象里,继续各种贴和各种创作。

  像这一页,需要你自己去收集贴在水果上的小标签,等广州疫情结束,我就去市场捞一堆水果回来给娃贴!

  又比如之前我给娃用易拉罐做了一个小车和用卷纸芯做了一个小章鱼,她就用这些贴纸装饰手工,贴上橘子,说这车是运橘子的; 小章鱼头顶的纸片破了,她就给贴上了一张,说这是小章鱼的创可贴!

  而且她还坚持这个鞋子是一个草莓奶油蛋糕,贴在房间门口处,说是肚子饿了就走过去吃一口。

  也把夹子贴纸贴在她画墙上的大蛇鼻子上,说夹着鼻子,蛇就不敢乱动了!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搞不出来的小创作!

  以前我对贴纸书是「不敢惹」,觉得被小孩拿到手就只会胡乱一贴,特别是想起我侄子小时候和我一块住,就把贴纸贴得我房间到处都是,一到放假我妈就要我把家里所有的贴纸刮干净,让我对贴纸书的印象先入为主,觉得那是带来麻烦的根源!

  但现在看来,只要稍加引导,或者多听孩子的玩贴纸时的想法,就会发现贴纸书完全打开了一个新的读玩世界,可以跟着书里指引按部就班,也可以脱离指引天马行空。

  因为在这里面,会有我们大人思前想后,却也不敢轻易下手「贴出去」的创作力和行动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