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100字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是一本由[美]格雷戈里·奥尔德雷特 / [美]艾莉西亚·奥尔德雷特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一):面面俱到的面面不到
这本书的内容从方方面面叙述了希腊、罗马的遗产。这部分内容范围足够广,但受限于篇幅,每一部分的深度又有限。例如语言学的部分,单拎出来就足够论述许多专门的主题来说明印欧语系中各语言的进化与影响。但作者在本书中的目的显然只是通过列举一些例子,来让读者加深今天所说的语言和使用的文字中有大量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元素的印象——不管这个读者来自欧美的哪个国家。这就回到了本书的主题:作者讲述了这么多the long shadow of antiquity(特指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并不是为了卖弄对于古代世界的了解,而是为了回应非古论,说明古代世界对今天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只有对这种影响有科学的认识(了解自己从何而来),才有可能对今天存在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智的答案。而新加的最后一章则进一步阐述当今社会中除了有古代的因造成的今天的果,还一类问题持续困扰了人类两千年却没有理想出路。这对人类社会的明天提出了一个更有挑战的难题。
最后的这两方面的思辨总算升华了这本书的思想,使得回味时觉得还有些东西可以咀嚼。本来就冲着作者辛苦准备了这么多材料,许多例子举得也很有趣的份上可以打四星。但是这次的校对实在有些失误,书中出现许多明显的纰漏,影响了阅读感,只能再减一星了。希望再版时能够修正。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二):蜗居、喝假酒、裸体健身......古希腊罗马人的真实生活什么样?
提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你脑海里出现的可能是这几个关键词:名字众多的神话、让人搞不懂的哲学家、宏伟的建筑,以及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塑。
但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过了自己一生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吗?你可能就会有些迟疑了。
实际上,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时代,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更奠定了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那时的衣、食、住、行、城市规划、教育、家庭、健康、娱乐等多个领域,至今都还对当今世界和西方文化产生着影响。
想知道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人生吗?今天不妨就假设自己拥有了穿越的机会,去到曾经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看一看吧!
现在,想象你不小心摔了个大马趴(原谅这个设定,穿越的开端通常都会惨一点儿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三):每一个现代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古典身份
人们常说古希腊文明(包括由此演化的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前者奠定了西方实证体系和自然科学之根基,后者奠定了西方人信仰体系之根基,二者的长期渗透才构成了当下西方人的文化底色。随着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不断挤压,人们开始在虚无中迫切地寻求生活意义与文化支柱,而我们日前选择回望古希腊罗马,虽在宏观上不能形成如15世纪文艺复兴和18世纪新古典主义运动那般的恢弘阵势,但却足矣安抚我们的精神焦虑。
奥尔德雷特夫妇合著的这本《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便以一种轻松易懂的笔触,向我们刻画了一部惟妙惟肖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地图,包含了食、住、家庭生活、娱乐休闲、政治体制、建筑、宗教信仰及巫术、文学艺术、流行文化等方面。在此我将记录一些我印象深刻/有意思/此前不知道的内容。
1.荷马将吃面包描绘成一种人性的标志,运动员(角斗士)吃大量碳水化合物以增肌增脂,哲学家认为过度食用面包以外的食物会导致道德败坏。
(1)“地中海(饮食)三件套”:小麦、橄榄、葡萄酒(饮用前常掺水)。
(2)“北方野蛮部落(饮食)三件套”:红肉、奶酪、啤酒。
2.“会饮”:饮酒且常涉及知识话题的晚宴,古希腊只让男性参加,开始和结束时要向神祭酒,“会饮司仪”,客人的数量最好是三的倍数,双数不吉利。古罗马时男女都能参加晚宴。
3.古罗马人大多住于多层公寓楼(insulae)中,越往上的住户越穷(与古希腊罗马剧场的纵向财富结构一样)。
4.拉丁语与罗曼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的关联:
(1)罗马表示单个房屋或家的词为domus,当前英语中的词缀"-dom"就源于此。
(2)古代的钱币用作牛的替代物,capital、capitalism都源于拉丁语词“caput”(头),这个词既指动物头也指人头。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名人的头像也出现在钱币上(当时他是众人崇敬的对象)。
(3)拉丁词sinister的意思是“左边的、在左边”,现在在英语中则意为“不详的、邪恶的”。
(4)August(八月)的命名由于罗马第一人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
(5)希腊占星家用不同天体的名字命名一周中的每一天,如Sunday=Sun's Day、Saturday=Saturn's Day等。
5.古罗马的父亲(pater)对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享有几乎全部的法律权利。新生儿若为男孩,父亲会将其抱起,但若为女孩,他不会抱起而让下人喂养或直接丢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斯巴达人都认为不可对孩子过于呵护,而强调坚强的意志、严明的纪律。
6.古罗马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大于14,女大于12,6月下半月是举行婚礼的最好时间。即将出嫁的女孩和到了青春期的男孩需将玩具献给神明以示成熟。
......
在此只列举部分,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属于可以随时拿起来看的、趣味性较强书籍。但在另一方面,或许正因为本书在定位上的通俗性质,作者在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总结时忽略了标注出处,因此我对全书的客观性存疑,若能补足这一点,全书的结构体系(至少是学术结构上的)会更为完整。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四):你所不知道的来自古希腊罗马的超“前卫”冷知识
说起古希腊、古罗马,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想,那一定是“古”!或许,这一个“古”字都尚不足以概括那奠定了西方现代文明基础的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漫长岁月。
事实上,古希腊和古罗马虽然“古”,却与现代的“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便是对于生活在东方世界的我们而言,也并不难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发现一些微妙关系。
那么古希腊罗马究竟“古”在哪里,与现代文明中的“新”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答案就在这本《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当中。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是一本拥有“有趣灵魂”的科普读物,一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有趣,二是因为它的文风生动幽默,三嘛,则是因为它的作者其实是是一对“夫妻档”。
丈夫格雷戈里·奥尔德雷特一直致力于古希腊罗马历史、城市、军事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过多部相关著作,妻子艾丽西亚·奥尔德雷特和他志同道合,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夫妻二人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及研究成果,通过《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这样一本有趣又专业的书呈现出来,通过文字来揭开古希腊罗马的那层绣着“古”字的神秘面纱,超多的冷知识也让原本陌生的古希腊罗马呈现出更加全面、立体、多变的一面,让我们犹如穿越千年,重回到那个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遥远年代中去。
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向来是古今中外都适用,在《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中自然也是如此,开篇就是一个“吃”!
古希腊罗马人怎么吃?千万不要小瞧几千年人们的饮食水平,甚至搞不好比我们现在都要优越得让人瞠目结舌。他们会认为洋葱是“穷人吃的”,萝卜则是“粗俗的食物”,因为吃完容易打嗝放屁,而我们在西餐厅当成小资情调、摆出优雅姿态慢慢品尝的葡萄酒、面包片、橄榄油,放在古希腊罗马却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一日三餐,即便是在最穷困的家庭中,也离不开这“地中海三件套”。
“橄榄是地中海食物的精髓”,因为橄榄的用途不仅体现在食物方面,更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去,譬如调配香水、提供光源、当做清洁剂等等,橄榄在地中海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难怪罗马作家老普林尼会说:“有两种液体对人体特别有益:喝入肚里的葡萄酒和涂在皮肤上的橄榄油。”
说到“涂在皮肤上的橄榄油”,就不得不提起古希腊罗马结构复杂又热闹非凡的“洗浴中心”以及比现代社会中还要受欢迎的健身房了。
古希腊人对于身材的追求非常狂热,其实这一点从很多雕塑及绘画作品中都可以体现出来,那结实的肌肉,那理想的线条,完美!在他们开放空间式的体育馆内,到处可见正在裸体锻炼的古希腊男人,那时的女性当然也会锻炼,但绝不会出现在公共场所,那对他们而言是“寡廉鲜耻”的。
运动之后出了汗怎么办?洗澡啊!《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这样形容罗马的浴室:今天十分流行的多功能健身房和水疗设施,源自一种古老的建筑——古罗马大浴场。不提一样的是,古罗马的大浴场泡的不是热水澡,而是“泡出来”一个个五花八门的社交圈,先哲们的伟大思想可能都是在澡堂子里辩论出来的。这些公共浴池里非常的热闹,有吃有喝有玩,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橄榄油。
怎么样,《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是不是很有趣?其实书中有趣的冷知识还非常多,比如那个时候就有了追星,粉丝甚至比现在的还要疯狂;人们到了“旅游景点”也会打卡,只是不能拍照而已,如果当时有网络,想必也会诞生不少“网红”;“留学”现象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十分盛行,有钱人家的孩子选择一些文化中心去出国留学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在我们看来压根不会出现在古代的事情,其实早已被古人们“玩儿”了个遍,甚至深深地影响了几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这听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其实并不难理解,思想的进步让人们更加开放,而雅典人生活的开放性,又刺激了经济更促进了增长,他们甚至已经深谙“言论”的影响和作用,“这些言论不禁让人想起现代新闻能让人听到容易成为新闻的声音,不是平静、理性的,而是最煽动或最耸人听闻的”,哪怕是到了现在,这样的看法和观点依然颇为前卫和犀利,所以古希腊人能如此清晰、快速的认识到他们建立的新体制的所有优缺点,这着实令人佩服,这也是希腊罗马创建的政治体制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
轻松愉快地阅读并接受一本古代西方的科普读物,原来并没有那么困难,奥尔德雷特夫妇让原本陌生的古希腊罗马变得“近在咫尺”,也让“古”与“今”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变得清晰起来,这样的阅读体验,谁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