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这么多年了,西方仍在误读中国,根源在哪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这么多年了,西方仍在误读中国,根源在哪里?

2021-10-23 07:52:54 作者:郑永年 来源:中国日报 阅读:载入中…

 这么多年了,西方仍在误读中国,根源在哪里?

  这么多年了,西方仍在误读中国,根源在哪里?

  作者: 郑永年 来源:中国日报

  偏见永远不会消失,只会被另一种偏见取代。个人尚且难以公正客观地对自己做出评价,更遑论一个国家。

  “英国人刻板,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些早年风靡互联网的说法在现实面前被无情粉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愈发深入,但是相反的,世界对我们的认识却越发模糊。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一次遥远的旅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文明之间经常仅保持着最低限度的交流。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却并没有因此进步,这一奇怪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这首先需要还原西方认知中国的历程。

  1

  不同于后世的闭关锁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给人以一种开拓进取的印象,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在不断探索着已知世界的边缘。

  承袭秦朝制度的汉朝,同样继承了军功制度,战争几乎成为了普通人唯一的上升通道,在屡次的对外战争中,汉朝建立了一个空前强盛的帝国。同时期的许多古老文明也同样处于扩张阶段,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围绕地中海沿岸建立的罗马帝国。

  由于陆路相通,加上中间有贵霜帝国和安息帝国作为媒介,因此汉朝与罗马之间在经济文化上多有交流,虽然甘英的罗马之行最终没能成功,但是在彼此眼中,对方都是值得敬佩的强大文明。

  甘英(生卒年不详),字崇兰,西域都护班超属吏。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

  在罗马人的眼中,汉帝国同样武德充沛,但却含蓄内敛,以文化为统治帝国的根基;而在汉帝国的眼中,罗马亦是富强不亚于秦帝国的伟大国家。

  古老文明之间的接触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密切,不仅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在文化上更是相互学习。

  究其根本是因为先进的文明往往是开放而包容的,落后的文明往往是闭塞而保守的,西汉和罗马的强大不仅仅是原生文明的强大,更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兼收并蓄的结果。

  中国与罗马的交流一直持续到西晋武帝年间,两国虽然相距甚远,但依旧阻止不了彼此之间强大的吸引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