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贿赂孩子有技巧》读后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贿赂孩子有技巧》读后感

2021-11-03 16:55:52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贿赂孩子有技巧》读后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特别喜欢用“物质”来奖励孩子,似乎觉得这是一种直截了当,又能让孩子喜欢的奖励方式。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的时候,通过给一些奖励来推动孩子的学习活动,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就已经很感兴趣,就无需再给物质奖励。如果把物质奖励作为学成成绩好的交换物,孩子就会把学习当作是想要获得某种奖励的条件,甚至还会给父母提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有一天奖励不存在了,孩子也很难对学习感兴趣。

  在我们班有这样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如果表现好了妈妈就会给孩子买玩具小汽车作为奖励。孩子为了这个奖励,一天在学校都表现特别棒,晚上回家果然得到了一辆玩具小汽车。过几天早上孩子上学的时候,妈妈还会交代孩子一定要听话,孩子直接就会问如果表现好有什么奖励。有一天,妈妈因为忙,忘记给孩子买礼物,孩子回家就给妈妈大闹一场。第二天来学校就表现很反常,结果老师就给妈妈反映了孩子的表现情况。孩子还振振有词:你昨天答应送我的礼物没有送,所以今天我就不好好表现。如果想要让我表现好,就要给我买礼物。原来,孩子一切好的行为都只是为了得到奖励,却从不知道在学校听话是自己本来就该做的事情。物质蒙蔽了孩子的双眼,也让孩子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所以用物质作为奖励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的方法,并不合理。在奖励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拒绝用小恩小惠贿赂孩子。虽然物质奖励短期能够起到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负面影响很多。所以请不要用玩具,漂亮的衣服,美食来诱惑孩子。假如孩子因为停止做不好的事情而得到了父母的奖励,那他很有可能为了得到奖励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父母真的希望达到奖励孩子的目的,就拒绝小恩小惠。

  以兴趣为原动力。孩子学习的动力是源于兴趣,而不是物质奖励。兴趣才是让孩子能够持久去做一件事情的保证,而奖励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如果父母一味地用物质奖励,孩子自身做事情的兴趣就会大大下降,因为他体会不到做事情本身的快乐。

  多给孩子一些精神奖励。当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父母可以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奖励,比如口头上的夸奖,鼓励,拥抱。也可以奖励孩子外出游玩一次,或者和小伙伴一起去图书馆。偶尔也可以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可以是孩子喜欢吃的健康美食,但一定记得物质奖励要把握一个“度”。

  短期的物质奖励,在短期内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也就不会对孩子有长远的积极影响。别用“物质”贿赂孩子,这样只会害了孩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