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童心理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儿童心理学的读后感大全

2021-11-15 00:48: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童心理学的读后感大全

  《儿童心理学》是一本由[英]乌莎·戈斯瓦米(Usha Goswami)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心理学》精选点评:

  ●挺有意思的。

  ●只能说是比较基础的婴幼儿心理学方面的书,作为入门和普及的通识课本还是可以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孩子的心理,才可以对症下药。

  ●版

  ●个人觉得有点浅 那些理论是基本的 只是现象 没有提到本质

  ●观点独到,但是解释不够详细。

  ●比较晦涩的儿童心理学书

  ●后面的部分比较笼统 不过作为通识读本观点还是比较鲜明的。读完发现确实集中探讨的对3岁以内的心理发展过程,再大一点就没涉及了。

  ●家长要学习“课程(最新研究和理论指导)”而不只是参考来自富有经验的父母的“指导”。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了解儿童心理学同样重要。

  ●更多的是介绍生理和认知层面的实验结果,儿童心理的部分并不那么丰富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一):生长环境对儿童成长影响深远

  基因对一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绝对,而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家,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熏陶和勤学苦练,好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擅长音乐的人。一个先天大脑发育迟缓的人,只要环境足够滋养,比如父母、托儿所、学校甚至社会给予足够的爱和营造温暖的氛围,给孩子充足的学习体验,也会达到较为高效的大脑类似的发展终点。孩子在发育成长中受到父母的直接影响,作为父母必须树立好的榜样,不仅要促进孩子的心理、智力、社会发展,自己也要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一个好孩子。将儿童的关注点作为互动的起点,也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比如当孩子在水坑里胡乱的用棍子搅圆圈时,父母不应该说:“不要玩了,会弄脏你的衣服”,其实父母可以这样:“你在画圆圈呀,能画一个相反方向的吗?你画的真好”。其实孩子是一个主动学习者,而不应该被当作被动学习者,所以父母应该把孩子的“关注点”当作培养其学习体验的一种,而不是根据个人喜恶的制止。为人父母是一个情绪上充满挑战的经历,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在营造家庭氛围中至关重要。家庭互动关系会极大影响孩子未来进入校园或社会的人际关系。如果亲子关系敌对,父母对孩子采取暴力、严厉的管教方式,走向校园更容易欺凌其他孩子。孩子出生便开始了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发展,认知发展就是智力方面的,如何思考、学习和分析的能力,社会/情绪发展涵盖了儿童如何发展关系、自我关系和情绪控制能力,这些发展一方面受先天基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塑造,家庭、学校、社会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是温暖的、互动的、回应式的,那么孩子的成长更可能是积极的和乐观的。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二):三个月的婴儿就值得认真对待了

  为人父母,就不说望子成龙,更不用像东坡一样盼望孩子愚且鲁而又能到公卿,但总还是希望孩子能混得有成就些。

  希望总让父母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转变为行动派,教导孩子努力读书,教导不听就约束,约束不听就上棍子。

  这样过上一段时间,反过来看总觉得不对,但又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于是想起来翻书,找了半天,

  发现关于养育孩子的书简直就是一个整整的学科,各种好的坏的书充斥市场,最后选了本牛津通识读本《儿童心理学》。

  这书的确就是入门,对我的很多问题根本没有提供解决办法,有时候我都甚至在怀疑心理学这种把人的各种心理活动、

  心理能力等等当做黑匣子来研究的方式到底能不能解决孩子的培养问题,但是不管怎样,黑匣子研究方式也算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看完全书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些收获。

  由于看的时候断断续续,薄薄一本书都看了有快一个月,中间脑子又不停装其他东西,最后脑子里也就剩下三瓜两枣了。

  按三白兄的说法,不记诸笔墨,事会如春梦,了无痕迹的。

  能伴他摸爬滚打,能伴他扔东西学习物体下落的轨迹,能让他感觉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影响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专注能力等等,那这样养大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会有多大成就。

  前几天看了篇文章,有个观点也记录在此吧,免得搞忘。

  以前总觉得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很先进的,而不是应试的,但那文章说,欧美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能做出成就,很多

  时候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教育多先进,而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一年除了上学,各种假期都利用起来早早就入了社会,打短工,

  创业,这样就让孩子没有走出校门面对社会的陌生感。

  这话说得我心有戚戚。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三):父母相比老人,更能促进孩子语言发展

  前段时间和一个共事好几年的前同事聊天,得知在春节收假复工后,因为同住的舍友是从湖北回来的,所以他要进行核酸检测并被强制隔离。

  他坦言延长隔离时间也挺好,可以在家多陪陪孩子,因为他发现春节放假这段时间的全心陪伴,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之前因为是在别的市上班,最多一周才能回家一趟,所以孩子很多时间都是跟着外婆,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不是那么理想。

  我平时也经常观察周边有接触过的家庭,显然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是有些许差异是正常的,但明显的,有些孩子的语言发展明显的有滞缓或缺陷。这一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在其他外部条件都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应该能给你启发。

  你可能想不到,除掉基因的客观原因,孩子语言能力差主要原因是——父母选错了照料人(或者说父母作为主要照料者是不合格的)。

  事实上,孩子语言发展水平是受到了主要照料者与其互动质和量的共同影响。

  上述同事的小孩和我儿子年龄差不多,都是3岁左右。显然,他孩子语言发展较弱,是因为主要照料者为外婆。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现象:父母为主要照料者的家庭和老年人为主要照料者的家庭相比,前者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后者。

  我在前篇文章《儿童心理学解读1》中的语言沟通部分有提到,儿童的大脑是一部学习机器,早期输入非常的重要,而幼儿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有很强大的语言习得能力。他们听得越多,与照料者高质量的互动越多,那么语言习得就会越多。

  所以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会使孩子从婴幼儿期起,就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优势。

  那么照料者的不同表现,是如何对孩子语言发展产生不一样的作用的呢?

  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年照料者相比,父母(具备适时回应以及将心比心能力的照料者)与孩子的语言沟通量可能至少会多3倍。并且老年照料者和婴幼儿的语言沟通更倾向“被动输入”,也就是说只有孩子表达沟通愿望的时候他们可能才会给与回应。

  这并不是说更年长的爷奶辈对幼儿的关爱比父母少,仅仅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喋喋不休”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已经大大降低,这是人的生理原因造成的。我们不可能期待爷奶辈能像年轻父母一样对着孩子“叨叨絮絮”,并给他们声情并茂的念绘本或唱歌。

  其次老年人对新知识、新事物以及新的教育工具的掌握已经远远不如年轻的父母,这又降低了他们对婴幼儿语言输入的能力。

  所以总体而言,年轻的父母更适合作为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老师”和“教练”,有父母长期陪伴处于充分交流环境的孩子,其语言发展会更有优势。

  但难道只要拥有“父母”的身份,就必定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么?答案是:未必如此。

  年轻的父母比老年照料者更具促进作用,这也是有前提的。

  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丧偶式育儿”这个词,大概意思是夫妻一方对孩子的养育没有任何付出,也就是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几乎等于零。但我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可能存在于配偶中的一方,甚至也可能存在于夫妻两方,有时父母双方都是低效的照料者。此时父母可能仅给孩子提供了生存必须的条件,但是没有提供“滋养的环境及充足的学习体验”,我们可以戏称此为“丧父母式育儿”。

  值得警惕的是,相比老人,年轻父母虽有使用新教育工具/技术的优势,但是也不能期望将孩子的学习发展完全寄托给电子产品。

  研究表明,婴儿不能通过看电视学到关键的发音元素,通过一个对比试验证明,即使“电视婴儿”(和与成人互动的婴儿对比)也接触到了同样多的听觉和视觉信息,因为没有成人现场的互动,所以他们并没有能够进行学习。这显示了和照料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对孩子学习有特别的重要性,而当成人一边指着新事物一边说出名称时,婴儿学习词汇的速度是最快的。

  我在《儿童心理学》解读1中介绍过,包含温暖、适时回应及将心比心的育儿方式,才能对孩子的语言、学习、心智、社会等发展起推进作用,否则不会起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如果孩子遭遇“丧父母式育儿”,那倒不如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年老者照料,因为他们与父母相比,可能能提供更多的温暖和适时回应(当然,有别于溺爱)。

  总之,年轻父母应该发挥区别于老年照料者的优势,多和孩子开展语言沟通,最好是能充分利用情境并结合真实事物,为孩子创造充足的学习体验。

  成人在面对婴幼儿的时候,总是自然而然的用很特殊的语调和他们沟通对话,这显然是本能使然,完全不用进行刻意训练。可能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婴儿能轻而易举学会语言的原因之一,竟然就是我们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和他们对话,这种特殊的方式就是儿向语(IDS)或父母语。

  儿向语有一种“歌唱式”的语调,它会提高音调、夸大词长、用额外的重音并夸大语言中的韵律或音韵的部分。

  儿向语中的韵律或音韵的夸大,有几个可以促进婴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特征:

  a、提高音调会着重突出声音的线索,表明词的开始和结束。

  b、儿向语的另一个作用是获取关注。婴幼儿喜欢儿向语,所以他们会更专心地去听。

  c、儿向语会突出新的信息。

  显然,爷奶辈的老年照料者不大可能能像年轻父母一样充分、频繁地使用儿向语,虽然他们偶尔也会使用,但是远远达不到父母使用的水平和效果。

  上述的一系列分析告诉我们,父母可以通过主动的调整在照料孩子上所分配的时间、注意力、适时回应等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同时要意识到,在婴幼儿学习初期父母(或者和父母起同等作用的照料者)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因照料者原因导致语言发展迟缓时也不要急,这时仍然有补救措施,就像我上文提到的那位同事一样,只要及时调整并为孩子创造滋养的环境和丰富的学习体检,孩子还是能发展到和同龄儿童一样的水平。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四):学习儿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

  本书算是自己第一次以正式的方式接触儿童心理学这个领域。萌发了解和学习儿童心理学书籍的起因,一是因为前期在看《乌合之众》之时,对于心理现象产生原理的理解上有所兴趣;二是恰好在此时,有将近5天的时间在与希希(4周岁的女儿)沟通交流时,出现了某种状态的节奏脱节。一直以来,自己与希希的沟通算是比较顺畅,出现这种情况,让自己有所反思。因此在此时,给自己带来了学习和了解儿童心理学的动力。

  面对心理学理论,自己的理解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不应奢求从书中本寻求解决方案,而应该是探究其背后的原理,了解产生的原因,面对存在问题,找寻根源。结合实际,去为出现的问题和结果作出相对合理的改变。

  回到本书的内容,本书前半部分侧重于婴儿阶段的发展,同时内容的脉络上略显杂乱(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看的不是实体书缘故),所以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分块会与书本目录有所出入。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将本书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一)关于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我们应当认清一个前提:儿童(婴儿)对于生理、心理、物理等三大类的学习,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者。他们通常善于尝试和总结经验,通过实验等方式来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因果关系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可以透过表象认清物体的本质,而非单纯为表象所迷惑,其中因果意识即起到重要作用)。儿童有一些显现类的表现:诸如记忆是从6个月大即已经开始,同时对于数字、数量存在着早期的认知;儿童(婴儿)在18月大之前不完全具备客体永久存在的概念;社交暗示在儿童(婴儿)教育过程中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分生物与非生物,重点在于运动类型的区分等等多方面特殊时段的表现。另外作为照料者应当着重注意多感官知识的重要性,儿童本身具有寻找规律性(统计性,从而摸出规律,诸如其中的共同点等)的意识,通过经历的多样性,促进神经网络的多样化,从而更容易扩大和丰富神经网络,作为照料者在注重多感官的同时加强规律性的引导,更易于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二)关于幼儿与照料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幼儿在成长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三要素:时间、耐心和爱。作为照料者,我们应当给予的是温暖而适时的回应(及时回应儿童的提议并关注儿童所关注的事情),儿童对于此类回应最容易产生正向反馈。其中,需要着重关注的是在与儿童沟通交流时,注重语言的质和量,尤其需要注意限制性语言的负面影响。另外还有一些方面是在沟通交流过程中需时时关注的,一是关于依恋和安全感,如果儿童持续体验到无法适时满足需求的照料,或缺乏温暖的照料,那么依恋会是不安全的。容易产生极端性,形成“回避型”和“依赖型”。二是幼儿对于他人的动作行为,会去了解其中的心理动机,所以即便有些行为照料者明知会产生失败的结果,依然去努力或者直接放弃,对于幼儿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三是与儿童共同关注,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体验,同时共同关注更加容易产生互动,从而促进学习。因此通过将儿童的关注点作为互动起点,在加强情感沟通的同时,对有效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语言的学习。一是“元音”的学习。婴儿是从“元音”开始进行不断拓建词汇量,婴儿天生做好了学习语法结构的准备。二是肢体语言的作用。在发声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肢体语言会逐步减少,但在某些特定时机肢体语言在某方面具有更简洁的作用。相类似的唇形对于语言学习的作用在早期效果较为明显,长大后会越发的不敏感。三是词汇量的增加。两岁多儿童每天能够学会10个新词,特别是从18个月后,词汇量会出现飞速的增长。通过儿向语(诸如音节被唱出来等方式),更容易促进儿童对语言的学习。四是母语的敏感度。出生时对语言是无区别对待,但在1岁生长过程中,会对高频率出现的词语进行关注。从而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固化母语体系的建立。五是言语的互动。某种程度上言语的互动对于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目前社会发展阶段,在理性看待“电视婴儿”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互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六是语言环境的重要作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婴儿,其个人的世界可能会因为语言习惯(包含用语习惯等)的不同而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七是语言的自我调节作用。语言具有探索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行为的作用,语言学习的个体差异与是否有效控制自己的感受、动作、行为有重要的联系。八是探讨语用学的意义。语用学指在使用语言时既满足社交需要又做到恰当。其中涉及是否用语言真实表达内心,过早学习和使用语用学对于儿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否存在用成人世界的语用学观念强行灌输所谓正确理论的倾向?

  (二)关于记忆、推理、数字等方面的学习。一是关于记忆。寻找适合于儿童的记忆方式,互动式、情景式等记忆方式,能够以乐趣的形式促进记忆。二是关于推理。实现最优发展,其过程必须是外显的。其中两种重要的推理方式,类比推理(归纳整理);演绎推理(逻辑三段论)。三是关于阅读和书写。音韵觉识在阅读和书写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与拼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四是关于数字。模拟数量系统和对象个体化系统是两个核心的大脑系统,决定了人类学习数字的系统能力,早期通过数数等方式,了解数字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等是数字学习的基础。

  (三)关于学习的基础性原理。一是关于元认知。元认知包含了对自己的信息处理技能进行反思的能力,监控自己的认知表现的能力,意识到不同认知任务所需要的能力等。其中的表现诸如记忆策略的调整属于典型元认知部分,寻找针对不同任务目标的合适记忆方式,同时寻找属于和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二是关于“执行功能”技能。重点包含了抑制控制(涉及专注力)和认知灵活性(涉及不同任务之间的思维切换)。计划性需要自控力的配合,有效的计划和有效抑制控制相互作用。三是年长儿童的元认知和“执行功能”。抑制控制与语言发展和“工作记忆”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关联。其中,“冷”执行功能,即理性,对应的是思维和日常的思考方式;“热”执行功能,即感性(附带感情和情绪),减少社会影响。工作记忆是有效将信息短暂存储在可以操纵信息的“大脑工作区”内,其容易在分心或者被干扰时,丢失这部分的记忆。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对于推理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四是学习能力从新手到专家。于记忆力的表现而言,知识的深度比广度更重要。于推理技能而言,科学推理技能的提前介入,会在促进后续的推理能力中更不容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五是拓展道德发展。这点上不仅是儿童,包括成人也涉及到有关内在成因认知。诸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进行反思可以获得更深刻见解能力;对群体关系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用来保护自己;学生生涯的后期,对于个人隐私等自己认为的私域空间会产生更强的捍卫性;人们会基于对一个情境的情绪反应而行动,然后再用逻辑推理来使他们的行为合理化等等,从心理层面更好理解我们的一些行为。

  社交活动,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接触的活动领域。在儿童开启人生的过程中,有个良好的开端无疑是有益的。对于儿童而言,在社交过程中,收到的爱意、回馈支持以及冲突等,特别是最情绪化的场景中,会对于儿童发展、道德、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积极看待这类场景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对场景发生后的心理引导。作为照料者我们应当在儿童的社交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将心比心”的重要性。父母(照料者)对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树立榜样等方面)的理解对幼儿的心理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心理的层面上,从本性出发每个人天生会倾向于认为,对自己有不良后果的行为是敌对的,但是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如果幼儿的一些行为总是被照料者认为是恶意的,幼儿也容易将他人(包含照料者)的中性行为看成是恶意敌对的,产生“敌对归因偏差”。反之,关于“善意归因偏差”,通过将心比心理解幼儿的行为,同时对照料者的限制和禁止行为(尽力避免限制性语言的使用),通过何种方式实行,才能转换为一种幼儿理解的中性或者善意的行为?从而减少沟通交流过程中敌对意识的产生和累积。这点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的方面。

  (二)家庭对话和心理状态语言。与其他儿童有“正常的”争论和吵架是儿童心理发展和人生成长过程中必要组成部分,面对此类的情况,对于儿童本身和争吵对象的心理状态进行讨论分析,识别其中的心理根源,儿童便会学会认知和理解自己及别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另外,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到有效的家庭养育,其中严厉教管(诸如暴力等),极易产生不良影响。

  (三)假装游戏的意义。假装游戏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照料者的假装游戏,它可以促进心理理解的发展,共享游戏间的心理,更好地实现的沟通和教育引导意图;另一类是与朋友或者是假想朋友(布偶等)之间的假装游戏,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化游戏,具有极强情绪化,有利于儿童解读、回应、解决协商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假装游戏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可以促进自我调节和遵守规则。成人要求的规则通常是与真实愿望相违背的。儿童在参与游戏时的规则,由参与者创造规则,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儿童本身具有主动性,可以促进对于社会规范的理解。

  (四)照料者价值观的影响。在极端性上看,照料者对于某些存在“伤害”意图的理解,会对儿童理解他人意图的看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于该行为的善意或者恶意解读,会促进儿童“善意归因偏差”和“敌对归因偏差”的发展。儿童本性具有冲动性,在情绪化的场景中,无法遵守社会规范,但随着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冲动会减少。因此对于儿童产生的情绪化行为以及成人的一些行为解读和引导,会极大影响后期儿童成长过程中对于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理解。

  (五)内群体(狭义的社交圈)的忠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内群体的忠诚现象是延续了原始社会的合作模式,这种特性的存在,也决定了幼儿能够融入到哪个朋友圈之中。因此存在内群体匹配性的问题,在儿童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引导和树立何种价值观,会使其匹配到对应的内群体之中。内群体成员对于内群体存在期待互惠,同时互惠的过程增加了内群体的忠诚度。因此价值观更容易进入一种循环状态。存在换位思考意识的儿童,会增强对内、外群体的理解,有利于融入更多群体中。

  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儿童行为及发展情况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对于儿童发展做出假设,并以实际情况来验证,从而发现问题,并努力地去加以解决。本书重点介绍三类儿童心理学理论。

  (一)皮亚杰的理论:逻辑思维发展。重点分析了逻辑思维是如何出现并随着发展而改变的。该理论将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一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婴儿普遍被认为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积极构建知识体系。二是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负担着部分的逻辑推理,同时包含了自我中心主义(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中心化(思维集中于某一方面)、不可逆性(缺乏倒推心理步骤)。此阶段容易出现心理结构的不平衡,幼儿的逻辑能力本身并不差,只是缺乏在不同场景中有效运用逻辑所需的元认知和执行功能技能。三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该阶段增强了抽象的推理能力。针对此阶段,应该对于儿童的学习发展是按照知识发展顺序还是应当与心理结构相匹配的顺序进行发展?通过深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好方向。四是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该阶段进入二阶推理阶段,产生新的思维结构,即科学思维。

  (二)维国茨基的理论: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性。该理论重点研究了在交流的过程中与他人大脑碰撞塑造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其中提及了最近发展区(ZPD),指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借助他人帮助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通过创造出想象的场景,借此学习和理解成人世界。通过积极参与游戏而学到的知识,可以更好转化为个人的理解。该理论还是侧重于关注语言和文化在沟通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神经构建论:一个新的理论模型。该理论将细胞基因等纳入心理发展影响的范畴。重点研究了遗传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一是遗传学和儿童发展。对于幼儿而言,先天和后天都是至关重要的。先天重要性体现为构成大脑的绝大多数脑细胞在出生前就成了;后天重要性体现为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因无法完全主导儿童的发展轨迹,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超过基因的作用。我们应当承认基因的作用,但不应放大基因的作用,特别是将基因放至于决定性作用的地位,从而放弃了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对于基因作用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认知到基因的特殊情况,制定更加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从而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基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另,认知到不同的学习方式(诸如电脑知识游戏等)对于不同的儿童是存在效率差异的。二是认知神经科学与儿童发展。婴儿的神经结构与成人无异;但在区分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发展的原因和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书的理论性相对更加通俗易懂,专业性的词汇较少,在结合儿童实际情况之下阅读本书,带着问题去思考,还是会有所收获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