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儒林外史》读后感随记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儒林外史》读后感随记

2022-03-03 14:47:13 作者:老乐20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儒林外史》读后感随记

  《儒林外史》中,最为熟悉的大概是“范进中举”,这一段以前是被编进中学语文教材的。现在,是否还在我不得而知。但是其中的人物却令我刻骨铭心。泛读整本小说,我似乎看到了晚清时期,读书人的群像。

  儒林本应生栋梁,国家命运靠君扛。

  奈何厚黑纵贪婪,满口仁义坏肚肠。

  综观这部小说,会当官的一定是善于拉关系,弄银钱的;这类人享受高官厚禄,终日结党营私,中饱私囊囊;而有正义感的多是当不成官的,甚至被同僚嘲笑成败家子。

  儒林以科举为大,为了中举,几乎是生命不息,靠举不止。

  考中以后,则贪婪无度,明哲保身,对上唯命是从,对下鱼肉百姓。

  儒林功名为大,为了功名不惜沽名钓誉,不择手段。

  儒林身份为大,等级森严。方巾不能乱戴,吃饭不能乱作。

  儒林礼法为大。靠着这些礼法,他们维护着当时的统治。

  儒林鱼龙混杂,真有学问的不多,空心萝卜俯拾皆是。

  靠这样的儒林支撑大清王朝如何不土崩瓦解?

  儒家学说的精华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于中庸之道;在于光明磊落,浩然正气。然而在这部小说中,这样的人才多是“处江湖之远”。

  而庙堂之上的,大抵除了贪官、污吏;就是庸才废物了。

  通过读这部小说,从周进、范进的经历,我对人情世故又有了新的理解。人情世故是啥呢?范进的经历告诉我,没有权力的时候,人情凉透心,亲情也刻薄。如范文正所书“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李密所讲”孤苦伶仃,形影相吊。“一旦你拥有权力、实力雄厚,人情、亲情、乡情、友情都会春和景明,风和日丽。门庭若市,笑语欢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人与人之间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互惠互利得关系,公平是基本得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投桃报李吗。

  二者得名字中这个”进“字,暗示我们活在社会中要主动上进,有进步,才有金钱。

  儒得功名自然贵;不问才华假与真。这是小说告诉我的第二个道理。牛布衣被冒充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假借秀才、举人、中书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是当时社会的一景。当下这类货色已经混迹于各种学会当中。可笑的是偏有人喜欢受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