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葛垭”的悲哀和文化的衰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黄葛垭”的悲哀和文化的衰落!

2022-03-21 12:00:44 作者:祝华 来源:祝华推荐 阅读:载入中…

  一

  大家听到电视里面解说员说“黄绝垭”的时候,是不是很诧异?我们只晓得个黄葛垭,哪来的个“黄绝垭”?重庆人把那种树叫作“黄葛树”,这个没有谁有异议,“黄葛垭”是因黄葛树而得其名,这个也没有谁有异议。可电视台为什么要称作“黄绝垭”?经询问管理地名的部门,回答说,他们是依据1982年编印的资料文献,把黄葛垭写成“黄桷垭”的。“桷”与“绝”同音,我们听起来就成“黄绝垭”了。别扭又不吉利。

“黄葛垭”的悲哀和文化的衰落!

  新中国建国前百分之九十多的老百姓都不识字,“黄葛垭”这个地名主要是人们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是一种文化景观,是区域历史文化在地表的凝结和保留,承载了厚重的人文历史和老百姓的情感乡愁。不管你资料文献里怎么写,写黄葛垭也好,写黄桷垭也好,写黄角垭也好,甚至写绿桷垭也好,都跟老百姓无关,反正那时的百姓不认识字,不会照着字去读。即使现在,虽然官方有足够的威信和影响力,但是老百姓也没有跟着称“黄桷垭”,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叫那地方“黄葛垭”。资料文献的地名与当地群众的称谓不一致,难道是是老百姓叫错了? 把这个三千多万重庆老百姓传承了上千年的“黄葛垭”的地名篡改成“黄桷垭”,是割断历史,不尊重当地历史和文化特征。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大众称谓是“黄葛垭”文字符号就应该写成“黄葛垭”。“黄葛垭”这个词的来源是黄葛树,“黄桷垭”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黄桷垭”这个文字符号既没有来源,又没有对应的语言,纯粹是无本之木。地球上根本就没有哪个地方有这个称谓,随便哪儿都找不出来一个说“黄桷垭”的人。就是编印资料的人自己,肯定也是说的“黄葛垭”不会说“黄桷垭”。政府办事应该根据事实,不能光看资料,对百姓的声音充耳不闻。

  更大的问题是,这种有不规范字的地名,连累当地的几所学校、幼儿园也只得以不规范字命名,给正在求学求知的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误导他们将随意篡改的汉语言当成正确的规范来使用。对于还未建立起牢固的正确词语搭配的学生来说,极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另外,官方带头使用不规范字,不但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官方的权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很容易误导人们,形成滥用不规范字的风气,影响汉语言的健康发展。

  从法律上来讲,“黄桷垭”的写法也有违法律精神。《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 (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当地群众自古以来都是称呼“黄葛垭”,把这些地方命名为“黄桷垭”明显违背当地群众的愿望。

  第五条“(三)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百姓称为“黄葛垭”,政府和电视台称作“黄桷垭”,这是一地多名。

  仅根据这两条就应该恢复“黄葛垭”的真名。

  地名机构依据82年的资料,先不谈这些资料有无对错。1982年的时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还未颁布,那时编印的资料文献和各种汉语出版物还偶有使用俗体字、方言字的。当时四川方言已经积非成是,“桷”字可以读作“葛”,《四川方言词典》就是给“桷”字注的“go”的音(《四川方言词典》第123页)。在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后,这些字就不能使用,或不能照旧使用不规范的方言读音了。广播电台、电视台、汉语文出版物、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桷”字只能依照普通话的读音读作“jué”。这么一来,黄桷(go)垭就变成“黄桷(jué)垭”了。本来,最迟“黄桷(go)垭”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之初就应该改成“黄葛垭”的,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经施行二十年了都还没改!所以就变成了电视台口中的“黄绝垭”了!

  不论从民意(百姓不愿意称“黄桷垭”)、从历史(“黄葛垭”这个称谓已传承了一千多年)、从事实(除了电视台,没有称“黄桷垭”的)、从科学(植物学上“黄葛树”的正式名称,“黄葛垭”称谓的来源)、从法律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地名管理条例》)讲,都不应该把“黄葛垭”改成“黄桷垭”。 政府应该重视教育、顺从民意,尊重法律,尊重科学,确定一个统一的正确的名称和用字,纠正不规范字的地名。

  附该部门先前的回复:

  “网友:您好!您的留言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区域历史文化在地表的凝结和保留。“黄桷垭”在纸质资料文献中均使用此名,不存在错误使用。据《重庆简史和沿革》《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1982年编印)记载,均是使用“黄桷垭”一名。“黄桷垭”作为地名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承载的是一地百姓的情感和乡愁,地名变更应尊重当地历史和文化特征。

  如还有其他问题,可与我局联系,联系电话:62808967。感谢您的留言!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回复时间:2022-01-25 09:51”

  二

  其后该部门又回电话说:“一九四一年设立该镇的时候就是写的“黄桷垭”。”那确实是它的历史原因。旧中国的文化极为落后。总人口中90%以上是文盲。当时中国大众的文化素质很低,那时候的文献资料出点错也在所难免。受当时社会整体的影响,就连巴金、艾芜这样的文坛巨匠都会写出黄“桷(go)”树这样的文字。如今“黄葛树”已经端本正源,回归它的正确名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那些来源于“黄桷(go)树”的名字,本应该顺理成章地改成“黄葛”,可这些无皮之毛还顽固地继续存在。如今二十一世纪都过了二十年了,这个部门还要抱残守缺、停留在解放前的水平上,把当时的错误当作如今办事的依据!

  如果要“黄葛垭”的依据,很简单,事实就是依据,人人都口称“黄葛垭”难道你们没听见?如果事实还不足以作为依据,还要什么依据?并且,要依据还有,还是无可争辩的:“黄葛垭”地名的来源是黄葛树,这个依据也足够了吧。所谓“黄桷垭"的来源和事实依据是什么?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语言。既然黄“桷(go)”树的写法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理由写作“黄桷垭”?该部门罔顾耳满鼻满的事实,仅以脱离事实的文献资料为依据,还理直气壮,简直是荒谬绝伦。真称得上超级官僚主义。

  传承历史应该传承历史的精华,不能沿袭历史的糟粕。把“黄桷(go)垭”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文化最落后的时期产生的错误,当作历史文化特征,其实是懒政的借口:如果地名纠正了,那身份证、户口、房产证等等都要改,那公务员们就有事做了。

  该部门信誓旦旦地说,资料文献是这样写的,所以他们没有错。言下之意是历史和事实错了!老百姓都说错了地名。人们一般都

  以事实为根据来证明书本的正确,而他们却相反,试图以书本为根据来证明事实是错误,颠倒黑白,要把谬误变成真理。他们把历史的糟粕当作历史文化特征,还自以为是,拒谏饰非,是活生生地要把文化变成滑稽戏的典型例子。 假如有可能申遗,你们好不好意思把这个写了错别字的、没有任何重庆人认同的“黄桷垭”拿去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老百姓口口相传地叫了上千年“黄葛垭”,但官方却始终拒绝承认这个地名。官方只认可莫名其妙的“黄桷垭”,因为资料文献上是这样写的!“黄葛垭”这个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地表的凝结和保留,”就这样被从正式名称上抹掉了!在《百度地图》和《百度百科》里,找不到“黄葛垭”,只能找到“黄桷垭”。 人人都晓得这是错的,但想改正的人没得权力改正;有权力改正的人,又懒得改正。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本来是公众的权力,现在归结到了部门领导的手里,变成了他个人的权力。广大称呼“黄葛垭”的人们,旡权决定“黄葛垭”的正式名称。即使比例是3000多万:1,公众对他显而易见的错误也无可奈何!领导说他没有错,那就是没有错,是你百姓们千百年前就叫错了。

  不仅传承了千年的“黄葛垭”被“资料文献”终结令人惋惜,整个中国文化在现时的遭遇更是让人痛心。如今有些人把“文化"当作玩具。随便摆弄。甚至把乱用汉语当作时尚,乱写乱读。汉语巳被糟蹋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现在这股乱用汉语的歪风里还加上了官方的力量!官方不仅不补偏救弊,反而还推波助澜,带头使用不规范文字!即使在从前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文盲的时候,汉语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们搞得混乱不堪。中国文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漠视、践踏。那时人们崇尚“文化”,对“文化“都是严肃的、恭敬的。社会上不仅没有故意乱写错别字或乱用成语的风气,就是偶尔出现写错用错的情况,也会很快就被批评纠正。如今,连官方都堂而皇之地使用错别字,明知错了也拒不改正。《皇帝的新衣》里的皇帝,是以为自己穿了衣服只是自己看不见才敢去游行。虽然愚蠢,但还尚存一点羞耻之心。而官方却是明知自己在“裸游”,却还是一意孤行,甚至得意洋洋!什么法律、民意、历史、科学、文化等等一概不管,仅拿着一点明显出错的资料文献当遮羞布。真如尼尔·波兹曼先生所言:文化成了一场滑稽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