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反景入深林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反景入深林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24 0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反景入深林的读后感大全

  《反景入深林》是一本由黄应贵著作,商务出版社出版的401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0-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景入深林》读后感(一):反景入深林——民族志材料和理论切片的整理

  可能是中文界最好的人类学概览,作者从自己作为人类学学生和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从人类学的知识论出发,途径人类学对于社会、文化、亲属制度、性别、政治与权力、国族群、经济、宗教与仪式、心理、历史和实践本身的理解,以一种俯瞰的视角梳理了人类学的地平,民族志材料的挑选和理论的转述都十分精心且具有代表性,无论是初学者入门还是文献回顾参考,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把书中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作者引用到的民族志材料和理论切片整理了一下,方便以后再回过头来对民族志材料进行解读。

  民族志材料作为一种非西方的、“特殊”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更加具有“普遍性”立场的哲学相互交织,在链接中产生新的具体的普遍性,就像加勒比人对于卢梭,科尼斯堡的旅行日记对于康德,海地革命对于黑格尔,礼物对于德里达和马里翁,而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也迫切地需要与哲学的最新进展相结合,但是繁杂的民族志往往让人难以坚持,这本书所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无疑是作为民族志材料和人类学理论很好的进入途径。

  《反景入深林》读后感(二):一本用心良苦的人类学导论著作

  这本书一直都有听说,不过暑假才给读了,作者功力之深厚可见一斑,的确是靠着几十年的沉淀与思考才能用如此趣味性强可读性强的语气融会贯通各位人类学大师的理论,其实这非常像是一本融通了个人评论与反思的高质量文献综述。

  我主要阅读的是第八章,国族主义与族群,因为这是我的研究方向,盖尔纳和安德森以及埃里克森也是我们必读的几本大经典。主要笔记如下:

  国族主义这个现象,从18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发展。二战之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使得国族主义现象更加突显。社会科学的国族主义研究,却一直晚到1983年,盖尔纳(Ernest Gellner)出版了《国家与国族主义》,以及同一年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出版了《想象的共同体》之后,才有真正系统性以及理论性的探讨,也使得这个问题很快地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盖尔纳的主要论点是:国族主义其实是因应工业化或者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来的结果。这个论点当然也许是建立在西欧发展史的基础上的,但却很难用于世界其他地区民族国家的解释上。所以直到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出版之后,国族问题才得到广泛的关注。

  对于安德森来说,国家起源的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的成功;可是,国族主义的兴起反而是马克思理论的失败。

  卡普费雷尔在《人民的传说,国家的神话:斯里兰卡与澳洲的暴力、不宽容与政治文化》这本书中提出(Kapferer1988):不同的文化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国家意象。通过澳洲与斯里兰卡的两个例子,卡普费雷尔进一步指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是经由国族主义制造出国家文化为其成员膜拜的对象,而产生其力量。在国族主义与宗教信仰共同的作用下,国家文化经历了一盛典化过程。而且,国族主义之所以如此强而有力,不只因为它是通过文化之本体论来运作的意识形态,更因它能够激起情感。

  从1983年以来,我们所看到的关于民族国家的研究,一方面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越来越混淆。出现这样的结果有几个原因。第一,国族主义在理论上从未被视作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第二,关于权力性质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新的突破。第三,1970年代末期,新自由主义秩序兴起,全球化加速,国家力量式微,使原国家理论的解释力大受限制。第四,国族主义并不只是具体的制度问题,总是会包括抽象的文化概念,这些层面比较多比较复杂,总会出现混淆。

  最后,我十分同意其他读者讲到的,如果没有学科背景上来就读综述性如此强的文章,脑海中恐怕全是问号:这是谁?这又是谁?这又又又是谁?这啥理论?没听过?为什么二者可以作对比?但是接受过学科训练的,或者自己对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的主要学者和经典著作涉猎比较多的,就会读的很通了,而且想为作者的文献综述水平竖大拇指。所以建议人类学专业的同学来读,对人类学感兴趣的其他读者们可以选择其他难度更轻一些的人类学书籍,例如,从更加有趣味的《金翼》开始。

  《反景入深林》读后感(三):当年王一凡发明油纸伞只是为了让你们避雨的,不是为了给你们泡丁香一样哀怨的姑娘

  此篇为口水文,很长,一边读《反》这本书一边慢慢更新,此篇正式的名字叫《社会学无大师》篇

  【目录】

  A. 社会学无大师,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2021-05-18 读到p76而写 - 纯感慨,无论述,可跳过

  B.待完成

  【正文】

  A. 社会学无大师,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bgm:王子的新衣 - 萧敬腾。。。阅读的时候单曲循环萧敬腾《王子的新衣》这首歌。

  '''宁可危险 有些疯癫 没有遮掩'''

  “1990年代以后,一直没有新的大理论出现 p76”,你好,我叫王一凡,欢迎来到一个崭新的新时代,由王一凡一个人一手创作的崭新的新世界 (しんせかい @海贼王)。

  我本无意。此篇本来只是@南沙良(豆瓣)推荐我阅读的《2021053 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 2008》的书评,但读到76页,已经把我笑的不行了,我实在忍受不了 /哈哈哈哈,笑抽我了,所以此篇又是,不搞到两三万字,根本收不了场。因为,刚刚好,用来填补我一年前2020-03-08欠下的『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十本(2007)』那10本书的书评,一切是那么的刚刚好。- -!

  万恶之源:

  2019-02-26 我发在豆瓣小组 文化人類學-“人类学阅读书目”帖子,说“因为读了本民族志而刷人类学书目,简直是我目前看过的书里,最理性的一批书目了。”书目如下:学城标准·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十本(200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礼物》马歇尔·莫斯《阿赞德人的巫技、神谕和魔术》埃文斯·普理查德《嫉妒的制陶女》列维·斯特劳斯《等级人》路易·杜蒙(即《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种姓制度2019-02-25注)《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爱德蒙·利奇《仪式过程》维克多·特纳《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克利福德·格尔兹《历史之岛》马歇尔·萨林斯@录自“2007中国人类学阅读书目-圆桌会议”@2018-07-07 17:48:05

  2020-03-08 我再次帖更新,说“我已经读完了这10本书,前前后后时间跨度达到1年零5个月(2018-07-09到2020-02-04) 正在准备些关于这10本书的简评。- -!”。。结果一拖就拖了一年零两个月 - -!巨懒凡,真实的原因是,当时我写了7k左右的书评,未完稿,后来找不到了,就把这件事情继续拖下去了。这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后来(2020-11-28)我把那十本书做了一个简单的十分制的评分,排序如下:

  然后,2020-12-02 @南沙良(豆瓣) :“我建议你可以看几本梳理整个人类学史的差不多类型的著作,《反景如深林》就很不错,不然你之后继续看还是会出来很多负分,你这十本都可以算是人类学必读书目了,你读必读经典读出来一半负分,就真的是折磨自己读下去去的。@南沙良”

  2020-12-02 王一凡回复“我已经是善良至极了,社会学里一大半负分呢。- -!。。。五年后,我再回过头来,评价我自己刷第一遍到底后的认知,到底是王一凡无知呢,还是王一凡无知呢。存档立照。@2020-12-02 22:49:31 好的。《反景如深林》加入清单2021.04 四个月后再说”

  所以呢,这个月就开始读此书《反》

  额...读人类学十本真的没给我折磨,虽然一半打了负分,但阅读当时是没有折磨感的。十本里只有一本折磨我了,就是我后来评价最高的那一本《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我个人读书史里,真正给我以折磨的书极少。也就小学初中只翻过几页的尼采-权力意志,2020读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2019读涂尔干-自杀论。屈指可数,除了这三本外,几乎没啥书能给我带来折磨感。。。毕竟,大部分情况下,那些被我打负分的书籍,我对他们都是有一种王之蔑视:我真好奇你们凭啥敢说出如此违背天理(科学)的文本,我真的十分好奇你们脑子里到底是缺了啥? /迷之微笑,邪魅脸”

  《反》作者是1947年出生的,61岁(2008年)写了此书。本科历史系,博士人类学,以22岁为时间节点,那写《反》一书的时候,作者起码有39年的人类学阅历-实践-田野-反思。。。咳...空叹...我时常在想,如果人类史里有另外一个带着此刻王一凡思维结构的人物是和帕森斯出生在同一个时代,那过去的人类学-社会学的一百年『至暗』发展历程,将会是另外一幅波澜壮阔的样子吧。咳...

  我本无意,和《反》的作者不同,我王一凡自始至终从未想过要挑战传统,挑战西方学术霸权。。。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到人类学。我从来都仅仅只是单纯的为了想『知道多一点』摩多 摩多 摩多

  但万万没想到,你们弱爆了。

  这里的你们,指以社会学这门学科从诞生之初至今的这一百多年里的所有的每一个社会学家,最起码是英国-安东尼·吉登斯-第五版《社会学》教材P66页里提到的那30个社会学家,打包放在一起的『你们』。你们弱爆了。我只是在沿着你们的传统,在试图『高攀』你们的时候意外发现,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社会学无大师。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哈贝马斯算0.5个大师,布迪厄算是社会学的门面,涂尔干是最值得被敬重的人。但,诸位没有一个人完成了社会学理论的大一统。你们从未彻底剥离掉社会学里那些哲思,哲学毁了社会学发展史的头五十年,帕森斯推动下的韦伯毁了社会学中间的五十年。为什么“1990年代以后,一直没有新的大理论出现 p76”,因为你们只是浮萍,缥缈着的。对不起,迷之自信的王一凡自认为:我觉得我做到了。我用『物理极限』四个字,外加回答了那三四个基本的社会学问题,彻底把社会学拉入了『科学-理性』的领域之内。

  这两天在刷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的时候,我越来越意识到,『你们』之所以如此之弱,有极大的可能性是因为,你们似乎对经济学常识一无所知。在你们进入大学之前,你们是不是从未有过任何有关经济学的知识信息累积?且,在你们的成长过程里,从未有家人或者较为亲近的亲人是从事『商业』尔后能给你们带来直接经验和知识?你们对经济学常识的无知,令我毛骨悚然。

  @抖音“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高度 去批判当年的自己 这不公平 如果重来一次 以当年的阅历和心智 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承认我今天看到的经济学理论,在你们18岁的时候(1930年之前)并不如我这个时代所能接触到的那样发达。但,表面上我是在骂台面上的大师,其实骂的更是,那些西里马大哈、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把这些大师的思想生吞活剥式的延续下去的每一个开设过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大学里的社科类专业的系主任...主任们。

  大师们没有经济学常识是可原谅的,但,北大-人大-中山-厦大恢复社科类专业已经40多年了,改革开放都40多年了,『你们』就从未意识到那种社会学里对经济学常识储备的缺失?。。。哦,不能苛求中国历史发展里的复杂国情,毕竟整个地球的社科之巅都是『这样』,你王一凡干嘛非盯着(要求)中国?国外人都做不到,干嘛非苛求(要求)中国的社科之巅?

  '''沙发变成电椅 让人麻痹,对话的只有冷气 在为我叹息''

  我并不是说台大人类学的资深的辈分极高的黄应贵同学的《反》错了,我只是单纯的,一管窥豹,作者(黄应贵同学)压根没有一个“(社科的)科学的认知体系”,大体相当于台湾星云大师、曾仕强式的人物,他们的文本都没啥值得拿来当做论述的。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碍我(社科人)啥事。但如果你非要说你是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科学』的文本,那王一凡可以用锤子把你的『文本』挫骨扬灰

  你们拿去对无知的公众讲说,拿去泡丁香一样哀怨的姑娘,那和我(社科人)没任何关系。但,既然放到科学的场域里,那不撕一撕我简直不快乐了。

  '''你说你的道理 我不反击,但这是我的游戏 有我的规矩'''

  骂你们久了,总让我怀疑,王一凡是不是第一个以较为优异的理科成绩转场进入文科场域的萌新 2007 ?王一凡是不是唯一一个在基本完成经济学-金融学的常识储备后才开始刷社会学书籍的社科类专业的本科生 2011??王一凡是不是第一个浸润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里而顺带刷刷社科书籍的社科人 2018???。。。咳...

  社科书籍和电影、音乐、文学是不一样的,社科书籍的文本是有1和0的黑白区别,要么是对,要么是错。不存在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存在开放性问题。要么是1,要么是0。但凡有点争议,也顶多是气象预测科学式的争议,但总归存在一个基本科学的共识基本面。。。对不起,迄今为止,『你们』的文本里从未出现过某个基本面《常识》,才让我王一凡在2020年捡了个漏。

  娜诺,让王一凡用『物理极限』来告诉你所谓的社科里『科学』二字是怎么写的。

  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反》第一章第二节)

  以上,A部分完结。@2021-05-18 02:05:0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