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茶之书:插图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2022-05-17 09:55: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28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是一本由[日]冈仓天心著 王蓓译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2-3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一):一茶一世界

  小时候,家里总会喝一种茉莉花茶,褐色的茶叶与白色的茉莉花相杂,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在冬天,吃完晚饭,家里总会围坐在一起聊天,而这个时候茶水是必不可少的饮品。茶叶放入茶壶,加入热水后,茶叶会随着热水上下翻滚,浮起来,然后再沉到底下。稍等片刻,倒入茶碗中,琥珀色的液体,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白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原来只知道茶水是用来解渴的饮品,却从没想到,它居然可以衍生出如此博大精深的茶道。《茶之书》是日本美术活动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冈仓天心写的一本关于茶与茶道的小册子,他以茶作为载体,融合了日本的传统艺术和美学,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茶道对日本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建筑、艺术、思想、室内装饰、为人处世等方面,无不渗透着茶道的影响。

  在冈仓天心对茶道的相关表述中,涉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即将审美意识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因为美自诞生以来,自始至终都不是束之高阁的、抽象的、高冷的概念,而是具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的存在。美,只有与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融合起来,才能保持旺盛而持续的生命力。茶室摆设的各种物品,物品色彩的搭配,无不体现出茶师对于美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茶师是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美学家,他们具有发现生活之中美的眼睛,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若摆了鲜花,那么所挂的画作中就不可再有花;若选用了圆壶,则盛水器皿就要有棱有角;若茶杯是黑色釉彩,则不可配之以黑色茶罐。

  真正的艺术鉴赏,只有可能存在于特定人群之中,即那些将艺术鉴赏融入其生活之人。他们力图将茶室中精益求精的标准,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心灵平静无波,并且谨口慎言,不可破坏周遭的和谐。

  茶道还影响了日本的建筑风格。茶道追求简洁朴素的特点,这也成为了日本建筑的美学追求。与西方国家在室内装饰上的追求相比,日本的建筑室内装饰以简洁朴素为风格,这与茶道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自16世纪开始,日本的建筑就深受茶道思想的影响,以至于现在很多日本普通建筑的室内装饰风格,都极其简洁朴素,在外国人看来,可以说是到了单调沉闷的地步了。

  读完这本《茶之书》,心中涌起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一方面庆幸于最早产生于中国的茶道能够走出国门,在日本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得到很好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茶道在中国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落了,即使当今时代有茶道的存在,茶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附庸风雅的、小众的行为艺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弘扬真正的茶道,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二):人生不完美,而人最不缺的就是探寻完美。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承此清风欲归去。“

  诗人卢仝用《七碗茶》将茶的美妙滋味说尽,闲来时也爱喝喝茶,但似乎“茶道”离生活很远。

  作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对“茶道”这样解释,

  “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不完美"的崇拜,是在众人皆知不可能完美得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完美而进行的温柔试探。”

  冈仓天心,“日本近代美术之父”、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致力于保存和发扬日本传统艺术和美学,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冈仓天心31岁时,游历了北京、洛阳、龙门、西安,寻访中国古代艺术的踪迹。

  1904年,他受邀去波士顿美术馆工作,去时只带了一人一书——一个助理、一本陆羽的《茶经》。

  1906年,他写出了《茶之书》,并成功在纽约出版发行。书籍发型侯,席卷全美,不仅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还越过海峡,被译成德语、法语、瑞典语等,遍及全欧洲。

  冈仓天心因此名声大振,也使得全世界的人对日本茶道充满尊敬。

  茶到底是什么?

  茶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与故事?

  茶之一道又蕴含着怎样的意境与意义?

  茶室怎样影响甚至改变人的容貌和性格的?

  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茶之书》文字不多,一共七章,分别介绍了茶与人的关系、茶的流派与沿革、道与禅、茶室、艺术鉴赏、花道、茶师。

  读完之后,也能从容不迫地和大家侃侃而谈了。

  比如茶室,书中是这么说的。

  “茶室的外观可以说是其貌不扬,它的大小甚至不及日本最普通的住宅,但是其建造用的材料则试图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清贫之意。

  “对茶室细节指之处所花费的心力,或许更甚于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寺院。

  “一间理想的茶室,其造假甚至高于一座普通宅邸,因为从建材选择到建筑施工,皆要求良工苦心、精益求精。”

  说到艺术鉴赏,书中这么说。

  “若能够感同身受,一件杰出的作品就是一个真实的所在,它让我们沉浸其中,并与艺术家产生亲密的羁绊。大师们的永生不朽,在于其爱恨情仇能一直活在你我心中。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他们的灵魂而非双手,是他们的风采而非技艺——他们的呼唤越是直指人心,我们的回应则越会发自内心。”

  说起花道,作者这么说。

  “若花枝有叶,大师们会保留完整的枝叶,其目的在于展现植物完整的生命之美。

  “当茶道大师把花儿整理成自己满意的模样后,会将其摆放在茶室的壁龛处,除非必要,这个用花儿做成的艺术品周维不可再有其他摆设,甚至是一幅画也不可有,以免破坏它本身的效果。

  “每一位客人或弟子在进入茶室时,都要先向它深深鞠躬行礼,然后才能开口与主人说话。

  “当花朵枯萎凋零,茶师们会温柔地将其放入河流之中,或是小心地将其埋入地下,有时还会为其竖碑以示纪念。”

  生命,是一盏茶的光阴。悟道,是一杯茶的遇见。

  在这充满愚蠢和纷扰的人生之海,若不能窥得修身养性的秘诀,必将陷入痛苦的磨难之中,纵然强颜欢笑,装作心满意足,终究也只是徒劳而已。

  在奔向永恒的惊涛骇浪之中,仍然有喜悦和美存于其中。

  何不纵身跃入这狂风巨浪,乘势御风而行?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三):《茶之书》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茶只是一种滋补上佳的饮品,无关理想。持续不断的国难早已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他们变得更现代了,也就是说,变得老成又现实了。他们失掉了年轻人特有的豪情壮志,而正式这种豪情能永葆诗人与先贤的青春与活力。

  首先感谢编辑大大赠书,而自己之所以选这本书是因为,很想了解茶,但搜索来的总是片面,而且也不能保证是否准确,所以第一时间选了这本

  茶之书

  8.5

  (日) 冈仓天心 / 2017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其实现在不管是奶茶店的果茶、还是电视剧里面的饮品、甚至绝大多数的南方人以及少部分北方人家里,茶都是时常可见的。来广州两年,再加上罗同学是地道潮汕人,对于茶的喜欢和好奇也越来越深。

  说到潮汕人饮茶网上有太多好玩的段子了,比如潮汕人爱茶已经爱到吵架之前要先去对方家里喝个茶的地步;还有汕头马拉松比赛,选手在泡前喝茶的新闻,更夸张的是潮汕地区的KTV里面喝的不是酒不是饮料而是茶……哈哈哈哈外乡人第一次看到真的太好笑了,不过也确实说明茶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也让我更加的想读一下《茶之书》。

  因为收到的版本是插画珍藏版,因此最开始的几页都是茶器、插花的图,至于为什么有插花的图,和本书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对于我这个不懂茶也不懂茶道的人来说,对于插图并没有很特别的感觉,反而是接下来的诗更让我深有体会。

  接下来本书的序问出了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茶起源于中国而我们的字典里却没有茶道这个词?不仅如此,仓冈天心在西方传播的茶文化,产生的影响更是无人能及,不仅带给了日本文化上的自信,也使他们不在盲从西方文化。究其原因在于日本茶道里的“禅茶一味”,所谓禅茶一味究竟是什么,自己还不能完全体会,所以摘录一下文中的原话供大家体会。

  序言作者周重林也是著名的茶文化学者,云南茶文化研究的领军者,参与国家文物局《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研究报告》项目也是主要报告人,同时也出版了多本和茶相干的书籍,例如:

  《茶叶战争:茶叶与的兴衰》(最近在看二月河老师文集,也超级想看的这本)

  《茶与酒,两生花:中国文化的浓烈与清浅》(这本也很想读,感觉是一本涉及南北方文化的书)

  在罗同学的影响下自己也渐渐的爱上喝茶,对比北方人日常时而喝酒的习惯,喝茶感觉像南方山水的诗情画意宁静婉约,喝酒像北方山峦叠嶂的奔放豪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一点竟然和导读作者周华诚不谋而合,不过对方更加精简,酒近侠,茶类隐。读作者的导读,突然明白罗同学喜欢喝茶想要隐居的心态。天地间,喝茶赏花看书偶尔上网也不会和社会脱轨,岂不快哉。

  说来可悲又可笑,茶起源于中国,日本的茶道却超越了中国,而茶叶生意做的好确实英国人。纵然我们有《茶经》却还是未能将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纵然历史上的中国版图横跨亚欧,而在茶叶的生意上却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国内的茶馆数量远不如咖啡店西点店多,而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损失呢。

  或许书中的一段话可以解释我们的损失,更让人沉思的是《茶之书》是作者仓冈天心1906年所著,如今过了一个多世纪,再读来依然让人陷入沉思。

  虽然是1906年的文章,和当下的环境似乎并无冲突。我们这一代好像越来越难快乐,没有戴口罩的时候地铁上已经很少能看到眼睛发亮的人,大都面无表情。记得刚毕业那会,我们同龄的小伙伴都会想着自己如何如何和这个世界抗争,去争取自己的一方天地,而现在同样的一批人都沉静在互联网背后的屏幕里,生活压力的琐碎里,也许深夜的时候也依然有明天我要拥抱这个世界,但第二天一早在拥挤的地铁上,在客户连环霹雳的微信提示音里早没有了深夜的豪情,最后的我们成了大数据下目标客户,成为短视频短暂快感刺激下的用户,不管剧情多么荒唐雷人,总有评论区的愤怒谩骂争议,而这些又恰恰是大数据下的用户需求。

  和00后一代的伙伴聊天,不知道应该说他们是更有远观了,还是更现实了,他们为自己的内卷不断加力注码,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他们也烦躁于内卷的无效行为,结果恶性循环。所以在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自己一直很喜欢的罗永浩,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经历过“真换还传”后依然热心于理想的实干理想主义者,真正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践行者。

  《茶之书》的精妙绝不在于此,里面的一些话同样适用于互联网当下的言论环境。

  除此之外,本书中还有很多对于茶与蝉、茶与花、茶与艺术、茶室与美、茶室与周遭万物的句子都很值得反复思考阅读。所以如果你也很喜欢喝茶,喜欢茶文化,和茶相关的一切,不如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入门书;如果现在环境下,时长焦虑甚至恐惧,也不妨从本书入手,在文字中获得内心的宁静。

  今天的证券一片绿,大盘跌到2900,好多群里的伙伴都在讨论,外加上疫情的反反复复,想让内心平静其实很难的,但与其在焦虑中度过,不如真的静下心来充实自己。虽然……但是……,看《雍正王朝》的时候觉得真正做一件好事很难,在江苏和河南试行新政官绅一体纳粮的时候,那么多人反对,只因和自己的利益冲突,但事实和数据证明,雍正的新政是有益的,所以不管怎么样,依然坚信我们的党和国家。(2022年4月25日)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还没有用户发表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