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茶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茶书读后感10篇

2018-04-25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茶书读后感10篇

  《茶书》是一本由[日] 冈仓天心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书》读后感(一):关于线下的小插曲

  下午的良渚分享会,问六哥关于茶书背后的故事,说到译者谷泉老师,六哥问“你有男朋友吗”...我(懵逼脸)...六哥继续“如果你没有男朋友,你肯定会爱上谷泉老师”,大概因为是1906初版,我理所当然以为谷泉老师至少有五六十岁,再有才我也不能大逆不道对老师有非分之想,抱着怀疑、求真的态度查了查...谷泉老师确实..好帅...另外老师是70后...确实会有男朋友的非分之想啊,哈哈哈

  《茶书》读后感(二):这本日本人用英语写的茶道书 让东方传统文化风靡全世界

  20世纪初,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的重要人物,明治时期思想家美术家、评论家和教育家冈仓天心用英语写出了这本只有一百多页的《茶书》,目的是为了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的传统茶文化。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大,但其内在的分量却如泰山磐石,历久弥坚,甫一出版,便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强烈关注,除了英文版,还被翻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包括中文、日文,流传世界,并不断新刊重印,可见其地位

冈仓天心

  茶叶起源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一本出自日本人之手且用英文写著的书被推崇至如此之高的地位,恐怕会引起很多质疑之声。中国确实有很多的茶经茶典,但却没有一本书像《茶书》这样将茶文化的发展史以及茶道的核心精神,通过精简如诗的文字深入浅出宏观远照的勾勒得如此清晰的。冈仓天心不仅介绍了茶叶在东方的重要地位,还将茶以美学意境哲学迷思的高度去阐述喝茶这件日常之事。

  《茶书》通篇7个章节,包括:杯水之情、茶的流派、道与禅、茶室、艺术鉴赏、花、茶人。

  开篇以“杯水之情”,生动描述了茶道的本质特征,并与“茶的流派”呼应,详细阐述了茶在中国发展的三个时期:被誉为古典主义的唐代煎茶、浪漫主义的宋代点茶到写实自然主义的明代淹茶(也就是现代的泡茶法),并介绍了不同时期泡茶方式特点体现出时人对茶不同的情感追求的精神。此后又讲到茶流传到日本后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茶道的饮茶理念

  在“道与禅”中,冈仓天心认为,茶叶、道家、禅宗都发源于中国,而且中国本身也有过讲求境界的茶道,但元代后中国经历了异族入侵,连年战乱颠沛动荡时代断层致使礼仪文化传统出现裂变流失。日本传承了唐宋古礼,并把禅学融入茶事,在15世纪形成了茶道。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茶与道家、禅宗的关系深远,借助道家和禅宗的理念,可以了解茶道展现的生命观与艺术理念。

  “茶室”中,作者强调了茶室的雏形是对禅寺的模范,可以通过茶室看出禅宗思想对于日本艺术理念的影响,在介绍茶室的历史与发展的同时,指出茶道要求茶人真诚面对刺客生活与生命的理念。

千利休设计建造的妙喜庵茶室“待庵”

  “艺术鉴赏”与“花”两章节则分别讲述了茶道一内一外的精神追求,首先茶道是一种艺术,一种心灵交流,要求“自物质世界的桎梏中获得释放,神魂可遨游专属万物的各种旋律之中”;而茶人对花的崇拜敬仰,是作为茶道唯美仪式的一部分。茶道大师的花艺精神更真正贴近生命本质,进而触动人心,是一种自然派。冈仓天心讲到“茶人”一章时,大部分都在讲千利休。千利休完善了茶道仪式,使得花道也得以全面发展,其倡导的“侘寂”美学震撼到了当时的日本统治者,得到了天皇赐名。

日本花道之燕子花图式电影《寻访千利休》剧照

  通读《茶书》,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茶之哲学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不可能完美生命中,对完美的温柔试探。不得不提到《茶书》的最新版中译本译者,对中日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入研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谷泉老师,其译本结合英文、日文等多种语言版本反复参照印证,并对原文中的疏漏错误进行了考据修订,行文有如散文诗一般清简隽雅,流丽可诵,可谓是无限接近原著气质的中文版本。

  近日,谷泉老师将会作客西海四十八文化创意园,开展一场别开生动的《茶书》分享茶会,与大家一同品茶、讲解《茶书》,想要报名的朋友,请留言告诉我们,并关注我们更新的消息

  《茶书》读后感(三):平生,只为美低头

  我喜欢上茶,细细想来有六年了。两千多个日子里,每一天的工作都在茶的香气氤氲开始。 吃过早饭,收拾妥当。烧一壶滚烫的开水,清洗茶器。用流水将茶盏、茶海、茶碗一一洗过,放入茶盘。沸腾的水已经“呲呲”作响,《茶书》形容水沸声,如云瀑呜咽、狂浪拍岸,或者雨过竹海、远山竹涛。 把滚烫的开水,淋在茶器上,沥干,在茶盏中放入茶叶,注入沸水,不做停留把水沥去。重新注入沸水,稍等片刻,让干枯的茶叶在水的蒸腾和滋润下,释放出它收纳的阳光雨露和山岚,然后把裹着香气,染成微绿的茶汤倒入茶海中。此刻,揭开茶盏的盖子,一股自然的香气流入心肺。 我对茶的喜爱,仅仅限于它的芬芳和饮用,茶中蕴含的美学和道理还远远没有参悟。 近日在读一本关于茶的小书,读库出版的冈仓天心的《茶书》。冈仓天心是日本明治时期的思想家、美术家、评论家和教育家,他旅居美国,发现西方人对东方文化有许多偏见无知,于是用英文写作《茶书》。这本书书名是“茶书”,内容却没有“茶叶”,而是讲述日本“茶道”的文化渊源,是一本渗透东方美学思想的书籍。 冈仓天心坦诚茶是由中国传到日本,但是中国在宋朝之后,蒙古部落的兴起,元朝的建立,使宋朝文化成果毁于一旦。近代中国人,只会把茶叶直接放入茶碗,用热水冲泡,茶成为一种可口的饮物,不再是一种理想。 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树后,发展茶的仪式,并最终将其发展成审美宗教——茶道。 审美的宗教!由茶发展成的文化竟然成为宗教,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茶道里的文化和思想已经是人内心信仰和精神领袖! 追溯茶道的根源,它来自中国道家和禅宗关于生命和艺术的理念,道家讲究“空”,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空杯子才能盛水。一个人放空自己,才能接纳外物。而禅宗也推崇个人主义,主张心无外物,除了我们的心念,没有什么是真实的。禅宗里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六祖惠能看到两个和尚在注视飘动的风幡,一个说是风动,另一个说是幡动,而惠能告诉他们是心在动。 在道家和禅宗思想的基础上,喝茶已经成为一种仪式,一种表达自己对生命和生活观念的仪式。日本传统生活美学的关键词是:极简、质朴安静素雅、淡然、沉浸、信任。喝茶的茶室是由茅草盖成,茅草的脆弱象征肉体的脆弱,茶室极小,陈设简单,没有繁复的装饰品,这是希望客人在饮茶时,心思专注在喝茶的过程中,而不要被外界事物困扰。 日本茶道中有侘寂的观念!侘寂是日本美学的核心。它是日本16世界的茶圣千利休,通过茶道空间与仪式来呈现侘寂之美。千利休追求绝对孤寂。有一次丰臣秀吉听说千利休茶室的花园养的牵牛花特别美,想去观赏,到了花园,却没看到一朵花,正准备发火,却看到茶室里有一朵牵牛花插在古董花瓶里,美丽无比。 这种侘寂审美观念一直影响着日本。从苹果、宜家到无印良品,从乔布斯、迪特•拉姆斯到柳宗悦、原研哉,这些名字的背后,有着千丝万缕若即若离的共同精神渊源。 伴君如伴虎,一代茶道宗师千利休尽管深得丰臣秀吉的喜爱,可是残暴君主善变多疑的,最终被赐剖腹自杀! 影片《寻访千利休》中,千利休在自杀之前,说了一句话:“这世上,只有美的事物能让我低头。” 只有与美同生的人,才能与美同死。千利休的悲剧也将茶道的侘寂美学发挥到极致

  《茶书》读后感(四):喝茶当知千利休

  知道“千利休”这个名字,是因为一部电影《寻访千利休》。推荐者谓:从中可以了解日本美学。

  影片画面具有特殊的日本美感,极简,却有着惊人的美。不过,当时看完也就过去了。

  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总不是孤立存在的。蓦然回首,某些闪光的点就会连成一串璀璨的光带,在心中划出一道彩虹

  接下来的几本书就这样把千利休连接了起来。

  冈仓天心所著《茶书》,据说是除了陆羽的《茶经》之外,茶界影响最大的书。《茶经》目前尚无缘看到,《茶书》却经读库出品,与我结缘。

  《茶书》读后感(五):《茶书》开卷有感

  为何不用更天然的水做饮料

  茶带有时间和人的参与在里面,如同纯拍风光不如有人物在地理风景中更动人,茶有人的种植、制作和冲泡的过程与仪式,有物侯节气,有类似不同人物性格情操的对应气质,有选取和冲印的时机火候把握,有与祖先千年时间集体意识的联结……让茶更有“命运”般恒定又变幻未知韵味,是不独有天地、也不独有人的自我,而是一种天人协作。

  宇宙即时间和空间,盖凡能突破固常时空局限的发明都会伟大,如火车飞机、电报、互联网。茶与琴、香一样创造出一段“虚拟现实”的“自然”时空,把饮者从世界中“分别”出来,以期洁净为圣。但茶同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的五感,较琴、香更胜一筹

  基督徒的圣餐礼中把饮品视为主耶稣“为我们舍的”宝血,感谢主用宝血洁净我们的罪。饮茶的文人雅士亦会视茶为仁慈大地母亲奉献人类的圣水吧,借此,思想俗世与己身的荒诞罪过纪念爱恨情仇,愈病清心。

  我题写以上感悟于《茶书》内页空白处,第二日看此处右边即有作者冈仓天心云:“茶分好坏,如同画有高下。优者寡,劣者众。茶是一门艺术,非大师不能掇取其高贵品质。制茶无定法,恰似难以靠某种特定的步骤培养下一个提香或者雪村。每种茶叶的制备方法,都自有其个性。它是泉水和火候的微妙契合,是有待唤醒的古老记忆,是用其独有的方法讲述着遥远的故事。真正的美,必定永恒地存在于自我之中。而我们又要承受多少损失,才能使人类社会不再重蹈覆辙认识到这一艺术和生命简单而且基本的法则。”

  《茶书》读后感(六):求道之书

  读库的小册子,跟着读库1604来的。自从读库推出和读库一起预定的小册子以来,一直在定。也就是好奇热闹,看他们会出些什么。

  内容确实五花八门,连书的版式大小都不一致,很有趣,书都不厚,容易读。

  这本小书只有128页,好像内容是线装订的,可以摊得很开,浅棕的麻质的书封,很精致字体也很疏朗。

  就这小书,也读了三天,每天读一点想一想更有趣。

  这是作者冈仓天心在1906年在美国波士顿出版,用英文写成。通篇读下来应该算是以茶有中心向西方人介绍东方文化的书,有点散,谈茶谈水谈建筑谈花谈人。

  还是很佩服日本的,每样东西都能坚持下去,坚持自我生发,不管茶道花道不管做什么,都尊重自己所做的,努力完成超越自我,不是围绕权力或者金钱来转。千利休最后的被自杀应该和他坚持自我,不畏权贵有关,这样才能发展茶道。如果围绕着权力金钱最后都是一团乱造吧。道,求道之路不是容易的。这样才能不盲从不妥协,坚定隐忍,执着笃定,铸造自我。

  他对中国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南北各地的性格是不同的,中国南方个人主义倾向和北方以儒学为中心的大一统思想截然相反。我现在越来越适应南方的方式,应该和这个有关系。

  《茶书》读后感(七):声 色

  十分荣幸,通过微信应用“阅邻”,抢读到@Zoom.Quiet 分享的这本《茶书》。

  1906年由英语写作,在世界引起轰动,以东方精神深入西方……

  不由得联想到林语堂。

  尤其是,不少对中国传说/典故的转译,语感上的陌生以及内容上的偏差,让我忍不住观照自身:

  我们所接触到的,希腊神话的中文译本,转译回希腊语,大概也会让希腊人极不适应。

  唔,作者说,“翻译意味背叛。如同一位明朝作家所言,最好的翻译,也仅仅是锦绣的反面”。

  歌德说,不懂外语的人,也不会真正懂得自己的母语。

  不同的语言,背后是不同的思想结构/文化背景……

  当然,此书气质,与林语堂作品还是截然不同的。

  不过,冈仓天心也在《茶书》中,频繁进行文化上的对比

  当代欧美/古代中国/日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开篇,作者说——

  西方什么时候才能理解,或者试图理解东方?亚洲人常常被你们所编织出的古怪事例幻想所惊骇:不是把我们描述成以莲花的香气为食,就是连老鼠蟑螂都吃;不是无力的狂热,就是可鄙的风骚。印度的灵性被讥笑成无知,中国的矜谨被视为愚蠢,日本的爱国主义则是宿命结果。据说由于我们神经组织迟钝,所以感觉不到多少痛与苦!

  冈仓天心在后文中,则是不断证明了,日本人的神经组织非但不“迟钝”,而且极端敏感。

  在《花》这一章里,作者形容摘花少女,尚且称“她的手指沾满你的鲜血”。并有“甚至有可能,你被插在一个狭小瓶子里,只有一点点脏水,用以徒劳地缓解那预示着生命衰竭的干涸。”

  关于艺术鉴赏和禅宗精神的部分,常提到茶僧千利休——清洁小径,还需将秋叶摇落。满园朝颜,只留一枝置于茶室……而他的自尽,更是作为本书尾声。

  前几年看过一部日本影片,《寻访千利休》,不讨论故事情节,场景还是花了很大力气去还原的,也多少让我对“抹茶”礼仪、茶器、“茶道”精神以及那段日本历史有了一些了解。那句“平生,只为美低头”令人印象深刻。

  这本《茶书》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景物描写、抒情段落……与“克制”的茶道相映,倒是忍不住联想到Aestheticism与耽美主义(不鳥萬如一:耽美是一种政治上的态度。唯美最多只是一种艺术风格。)

  同样是在《花》中,作者批评欧美国家“对花朵的奢靡浪费”,说,“对比之下,西方人这种对生命的无视,另花道家的罪过,显得微不足道”。

  书中不乏对西方文明的批评——或者可说是成见。

  结合译者谷泉的后记,《茶的斗争》,这种微妙心态,更具意味。

  潜意识里总以为,日本近代以来的全盘西化,和民族工艺的继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看到作者在书中疾呼“但愿我们对古代的热爱要更胜于去复制他们!”看到谷泉提到冈仓天心及其弟子对日本文化的继承发展,“民艺之父”柳宗岳的人生历程,才体会到其间曲折。

  谷泉在文末,从雷威讲到周瘦鹃,抛出一个浩大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现化。

  最后一句是:茶的战斗,终究是文化的战斗,是人的战斗。

  也是近日,看到“雅债”公号的一个推送,关于非遗。贾珺然的态度是:

  不动声色。不要过度用力,不要拼命呐喊,也不扼腕叹息。

  深以为然,摘录于下:

  上周有朋友来店里,说起非遗的手艺和守艺人,提到为它们找到现代生活中新的价值和我们应该有的使命感的话题。其实我们的想法与此不同,我们反而是觉得面对非遗应该“不动声色”一些。不要过度用力,不要拼命呐喊,也不扼腕叹息。

  非遗的核心是“人”。非遗和现代科技最大的差别在于,现代科技的属性是无限趋于完美,不断更新换代,一代更比一代强。而非遗不是,它最好的往往在过去时,而不完美也是它的特征和属性,这个不完美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温度”“手工的痕迹”“人的情感”。它的存在全靠人的传承,心手相传。

  当我们说到“保护”非遗的时候,其实就在承认它的脆弱,也在承认它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生长的原有土壤和社会环境。无论它曾经是生活实用品,还是人们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精神需求,这个土壤都无法输送给它生长的养分了。如果非遗的非物质性除了它自身的形态之外,也蕴含着生活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需求的话,它作为这个产物的属性也已经淡化了。

  人在生长,变化,消亡,传宗接代,非遗也是,产生,生长,延续,或传承,或消亡就是它的历程。当一个“非遗”不能让后人自觉传承而需外力被动留存时,它失去了原有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也就慢慢走向消亡。我们的保护就如同凭吊。

  没错,我们深爱这些项目,这些手艺,这些守艺人,而我们做的可能未必是呐喊和挽救。有些项目有新的土壤新的生长,有些可能就没有了。而让一个非遗传承下去又需要多少人力的和非人力的资源与能力,它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也不是一厢情愿可以成就,更不是美好的愿景与使命感可以扭转。去看每一个非遗时,会感叹人的力量的伟大,也会感叹人力的渺小。想想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非遗,又有多少我们今天的人早已看不到的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了呢?

  所以,“不动声色”的态度可能是一种选择。平静地去热爱它的现在,记录它曾有的和现有的光彩。就可以了。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只是陪伴它的一个旁观者。用力未必是唯一的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茶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