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感1000字

2022-05-22 09: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感1000字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是一本由葛兆光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 / 活字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感(一):《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

  小猫咪很喜欢

  在照顾小猫期间断断续续看完。作者葛兆光不必过多介绍,是书是其1997-2019年一些随笔的结集,部分发表过。写得比较浅,所以读得很轻松。甚至太浅了还有点不习惯,大约是因本书属于北岛为《今天》杂志所编试图展示当代中国不同学术和思想的视野丛书,面向读者是大众,选文也就比较浅近。分为五个部分,包含了作者近二十多年关注的学术焦点(例如边缘历史专辑,很明显源自想象异域的研究)、2011-2013年间在普林斯顿客座的随感(这一辑的叙述方式很像日记)、时评和对个人家世生平学术的自述等等。像这种随笔集,不抓住一个点借题发挥的话,很难立足全书来写一篇系统的书评。所以就基于书中关涉历史的一些部分补充一些想法,敷衍成文了。

  第一辑“所传何统”,作者称乃针对过去一些文化传统在当代突然走红的现象有感而发。例如对追溯炎黄始祖的讨论。P9所说“没想到九十多年以后,某主管科技的高官居然……申斥那些疑古的历史学家道:谁说中国没有黄帝?为什么不能用黄帝纪年?”作者对此高官为谁,稍为讳言,然而读至此很难不想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发起者国家科委(今科技部)的宋健主任。这个工程启动于1996年,四年后结题,但到如今都还可以说聚讼纷纭,拉开它的专家组成员名单,无疑都是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诸位大佬心态不敢深究。哲学是否神学的婢女不好说,但它的好兄弟文学和史学显然是无法逃脱被政治影响的命运的。

  作者在这里点到为止,笔锋一转,开始谈东亚其他国家上演的此类戏码。这里要说的是,为了论证其主题,作者叙述时压缩了时间的变化,有意运用了一些表达技巧。实际上不仅“因此朝鲜国王受明朝太祖之封也并不是什么耻辱”,而且相当引以为荣;李朝朝鲜对清朝中国也不是“越看越不顺眼”,反而是经历了一个从不顺眼到顺眼再到不顺眼的过程;看到华夏衣冠换成辫发旗装后“渐渐希望从中国笼罩下挣脱出来”之前,是自居为“小中华”。具体参见孙卫国关于尊周思明等诸研究。

  第二辑“藉史而思”关注边缘历史,自是源于作者在写完《中国思想史》之后,将目光移向东亚, 基于《燕行录》等文献生发的想象异域研究。有几篇文章之前也读过。然而我们在使用这类异域文献反观中国时,亦不可不考虑其史料的可靠性。例如p100引朱柳桥称“以前观日本书,我朝天子先世姓源,系日本人,今忘其书名。我邦或传以康熙帝自言云,均不知其信”。此处作者未注明史源,不过以前看过,用的是《得泰船笔语》(田中谦二、松浦章编《文政九年远州漂着得泰船资料》,收入《江户时代漂着唐船资料集》二),以清初的政治气氛,朱柳桥有多大胆子敢说当朝皇帝可能是日本人这种话,日本人出于什么目的记录并刊刻这段文字,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再说一些可商榷处,

  P9转录1935年国民党推派张继、邵元冲致祭黄帝一事,文为“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辕轩氏之灵”,我查了下当代方志(《陕西省志》和《黄陵县志》)和专门记载黄帝祭祀情况的《黄陵文典》中所录这篇祭文,均为“轩辕氏”。此处疑误。

  p27说董狐“忠实地记载着‘赵盾弑其君’,用真实维护着历史的严肃”,恰恰相反,我以为一字褒贬反映的并非历史真实,而是史学乃至政治理念。杀灵公者赵穿,董狐是因其“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没有尽到正卿的责任而如此记载,故孔子亦叹曰:“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P152“日本副使大伴古【上麻下吕】”,当指“麿”。

  p167参照本书标题,“卸了装”当为“卸了妆”吧。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感(二):历史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寻找真相

  不学历史的人必定重蹈历史覆辙,学历史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学历史的人重蹈历史覆辙。

  但是,明知“说了也白说”,却也要坚持“不说白不说”。

  于是,就有了葛兆光的这本《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淮南子》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历史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寻找真相。为此,他们往往把历史推开一段距离,这样才能看得清楚,并学会从书页背后和字里行间看到一些被遮蔽的历史,要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说的,“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一、从“赵盾弑君”到“董狐之笔”

  在“从背后看历史”一文中,用晋灵公派刺客杀赵盾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历史也是人写的”。

  晋灵公贪图享乐,荒淫无道,赵盾屡次劝谏。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安排人刺杀赵盾。一次,他找了一个叫鉏麑(chú ní)的刺客,这个人是晋国有名的大力士,武艺高强。

  一天凌晨,鉏麑潜入了越盾家,摸到了他的房门口。鉏麑发现门是开着的,越盾穿着朝服,坐在那里。因为上朝时间还早,越盾穿戴整齐后,便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了出来,心中十分慨叹,他为赵盾的勤勉和正直所折服,实在不忍心下手去刺杀他,晋灵公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进退两难之下,“遂触树而死”。

  此事在《左传》和《史记》中都有记载。

  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鉏麑作为一个刺客,行刺当无旁人。既然已经“触槐而死”,左丘明和司马迁是如何知道他的所思所叹的呢。

  故事还没完,晋灵公一次没杀成,再来一次。

  同年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他在席间埋伏甲士,准备将赵盾一举击杀。赵盾有一名车右,名叫提弥明。他见势不妙,快步登上殿堂,说:“臣子和君王喝酒,如果超过三杯,则为失礼。”将赵盾拉了出去。晋灵公指挥大獒扑上去,提弥明上前搏斗,将狗杀死。赵盾和提弥明边杀边走,提弥明被伏兵杀死。

  晋灵公有一个武士,叫做灵辄。当年住在翳桑时,赵盾对他曾有一饭之恩。在搏斗中,他倒转武器,替赵盾抵挡其他武士的进攻。赵盾问他名字和住处,灵辄不答自行退走,赵盾也随即逃走。

  九月二十六日,赵盾的堂弟(一说侄子)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当时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听到灵公被杀,马上赶了回来。晋国大史董狐记载道: “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堂上宣扬。赵盾辩解说不是自己杀的。董狐道:“你是晋国正卿,逃跑不越过国境,回来不捉拿凶手,不是你是谁?”

  二、吃茶

  在“吃茶与饮酒”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周作人的话来说明吃茶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心境要淡雅且从容。

  周作人的原文如下:

  三、乾隆和慈禧的“枪手”

  在“哪来这么多新知旧识?”一文中,提到了乾隆爱写诗,号称最多产皇帝诗人。据统计,他一生共写过43630首诗。平均一天要写两首诗。作者说乾隆写诗没用枪手,但其实乾隆是有枪手的,如沈德潜、钱陈群、张鹏翀等当时著名的诗人,都曾为乾隆作过枪手。而沈德潜因为曾经把替乾隆写的诗收进了自己的诗集,死后被夺官毁墓。

  沈德潜像,《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摹绘

  清朝用枪手的还不止乾隆,慈禧也用过枪手,不过她不是写诗,而是作画。有一个姓关的画师曾说道:“每年我至少要为太后画六十幅画,她才恩准我不必到官里作画了。她在这些画上盖上自己的名章,再请翰林院的翰林们附上几句相关的诗,每当宫里举行宴会时,她就把这些画赠送给别人,好像这些画都是她自己画的。”而在他入宫面见太后的时候,太监们就会趁机勒索他。

  宫崎室定在他的《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与主明主义社会》一书中说:“人类所怀的不满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第一是野蛮民族接触文明社会时对自己和对方产生的不满;第二是穷人接触富人时产生的不满;第三则是年少者目睹成年人社会时感受到的不满。”

  在本书的附录中,葛兆光教授葛氏家族的变迁,非常有意思。另外也讲到了他对阅读的感悟,相信所有读书人都会深有感触。

  作者葛兆光,1950年出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经于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书中记载了作者四次到普林斯顿作访问学者的经历,但只是一些游历见闻,没有涉及到作者的专业领域相关知识。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感(三):历史是一种诠释,而诠释是对真实的稀释

  在本书的最前面,作者葛兆光就对《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这个书名作过一番阐释。他直白地提出,这个书名其实并不切题,而且也不能概括这本书的全部内容(看完全书我们会明白这一点)。

  然而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葛兆光认为其责任之一“就在于到后台看历史卸妆,或者去帮历史卸妆”。出于这个目的,本书有了这样的书名,同时书里的许多内容也表现出了这一点。

  那到底什么是“为历史卸妆”?又为什么要“为历史卸妆”?

  荷兰汉学家田海在其著作《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中有过这样一段论述:

  真正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因为史料肯定会告诉我们人们是如何进行选择性的记忆,又是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些故事告诉后人的。最终形成的关于真相的不同版本经过了人们的选择,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是如何解释突发事件的,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又是怎么样为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赋予意义的。

  田海教授的这一观点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为历史卸妆”。因为史料所记载的未必就是事实,它往往只是一种对事实的诠释。而每一次诠释,都是对真实的稀释。

  按照田海教授的说法,史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选择性记忆。我们或许会因此想到胡适那个著名的观点“历史是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

  本书作者葛兆光教授也在书中提及了胡适的这句话,并认为他“说的并没有大错”。葛兆光教授认为,历史本身就是两面。一方面它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另一方面也常常会粉墨登场;一方面提醒后人谨记教训,另一方面又会上演经过权利粉饰过的肥皂剧。

  正因为历史存在两面,《到后台看历史卸妆》提出,“有良心的历史学者不仅应当讲述真实的故事,而且有必要到后台,去探看卸了妆的历史”。

  作者对于“历史两面性”的观点或许会让我们对历史,对史料产生怀疑。这一点其实很正常,甚至在书里面作者就直白地指出,我们不必总是把历史学家的记载当金科玉律,他们也有情感好恶,也与固执偏见。因此历史记载中常常混杂着文学想象,甚至文学想象有时候还会充当并型塑着所谓的真实历史。

  因为历史存在这样的想象、粉饰乃至于偏见的一面,所以我们需要为历史卸妆,需要探看卸妆之后的事实与真相。

  当然,不消说,这一点很难做到。到底该如何为历史卸妆呢?本书中提及了一种思路——“从周边看中国”。

  这是说我们在观看中国历史的时候,不仅需要关注中心的、主流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从边缘的角度,以“异域的眼睛”来看中国历史。

  海外汉学家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正是以一种“异域的眼睛”。因此我们在看海外汉学相关研究时,会发现那些汉学家们无论是采用的方法,还是切入的角度都明显不同于我们国内学者。

  当然,在海外汉学和国内学者研究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孰优孰劣问题,只是双方的角度不同罢了。海外汉学家门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发现一些国内学者“当局者迷”的视野。但同时,由于缺乏对传统中国的透彻理解,海外汉学家们的一些研究也往往会表现出隔靴搔痒的尴尬,这就需要我们择其善者,为己所用了。

  在《到后台看历史卸妆》中,葛兆光还提及了不同文献“话语分裂”的问题。

  在专制时代,人们可能同时会说三种话语:公开场合是一种;学术共同体中或在知识界的朋友中是一种;在私人场合又是另一种。

  葛兆光教授提醒我们,如果仅仅相信第一种话语,并把它用来充当真实的历史图像,恐怕重建出来的只是哈哈镜中的图像。

  要想看历史卸妆,了解史料背后的真相,那我们必须对史料“话语的分裂”保持警惕,穿越公开的历史记载去体察真实的历史。

  在本书结尾《什么文化?如何中国》一文中,葛兆光还谈到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一话题,事实上这个话题在本书之前的内容中也有所体现。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文中,葛兆光谈及了当下风靡的传统文化潮流,孔子、老子、庄子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名人因势翻红,受到了众人追捧。

  在文中作者坦率地承认,阅读经典,重温历史当然很好。多读自己的经典,多看本国的历史,心中有几千年的底气,能让人变得自信而从容。

  然而对于当下流行的传统文化潮流,葛兆光教授的态度却是表示怀疑的,因为他担心“这种对于历史和经典的兴趣”会不会像时装秀一样,流行得迅速,过时得也突然。这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究竟是福是祸?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对传统文化的扭曲?

  在本书最后,葛兆光再次谈及了这个问题,谈及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个问题不光是作者关心,我们每一位国人估计都很关心。

  但在问题开始,作者首先抛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如何才算复兴?复兴文化是为了中国认同吗?

  这几个问题都不好回答。

  对于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问题,很多人会笼统地给出国学两个字,这也是当下许多培训班打出的招牌。

  然而葛兆光在书中直言,现在所谓的“国学”根本不足以涵盖中国文化。

  在作者看来,中国文化是复数性的,古代中国文化曾有多种族群与多种文化因素,虽然秦汉帝国逐渐成为汉文化主轴,但经过中古时代异族与异文化的叠加,,已融入相当复杂和丰富的内容。

  既然古代中国是一个“众流汇聚”的文化共同体,那我们就一定要承认中国文化的复数性与复杂性。

  除了复杂性之外,中国文化还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这也是我们当下弘扬中国文化所应该持有的态度——保持开放姿态和理性态度。

  要谈中国文化的复兴,那首先需要明白中国文化的危机在哪里?《到后台看历史卸妆》中指出危机根源在于“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全球化冲击”。

  全球化时代让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日宜频繁的文化交流也对保持自身文化特性造成了危机。

  恰如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认为的,每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都在普遍性(全球化)中遭遇了厄运,每一种文化都在获得普遍性之际丧失了自身的独特性,这是一种“文化侵略”。

  然而葛兆光教授也本书中也提醒我们,不必要太过悲观,在他看来,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并非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真正复兴中国文化,需要的是提升全民知识素质,认识到独特的中国文化不再是口号和标签,而是历史和教养。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还提及了一个与我们当下息息相关的话题: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

  葛兆光在书中说,当年鲁迅和郭沫若弃医从文的事情在当下似乎是天方夜谭,现在谁还会这么傻,放弃金饭碗去端泥饭碗?

  人文学科面临的尴尬和窘境不言自明,它们被越来越边缘化,甚至在大众舆论中被篡改,被失声。

  在当下的公众舆论环境中,信口开河可以博取掌声,哗众取宠可以获得好评,人文学科的基础与精神被忽略了。

  坐在云端不着地的空谈高论成为时尚的风气,以一知充百知的批评撑起横扫千军的高调,钻头觅缝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成为表现自己高明的捷径…… 葛兆光教授毫不留情地戳破了人文学科面临的乱象。但事实上这并非是针对当下而写的,而是写于2012年的文章。

  10年过去了,有谁敢说上述乱象已经得到遏制与纠正了呢?

  在本书的最后,葛兆光教授提出了他对于人文学科的理解与期盼: 在我看来,人文学科一方面要守住专业底线,不至于沦落成业余爱好,另一方面要能够介入社会生活,深入大众领域,提出有意义的,能够和当前政治、社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让专业知识引导民众通过历史认识现实。

  葛兆光教书的上述观点给人文学科的学者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事实上也说破了知识分子们面临的困境。

  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其著作《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将知识分子的困境剖析的尤为清楚: 知识分子脱离社会,容易偏离现实,走向虚无和精英主义;但知识分子融入社会,则容易失去思想的独立性和批评的自由,就会有使自己被社会消解的危险。

  人文学科学者(知识分子)需要在“疏离与接纳”间寻找并保持与社会的关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霍夫斯塔特也给出了一条卓见:真正重要的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使我们得以认识到,即使在这样一个单一的甚至是有着相当局限性的社会,也能够存在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读后感(四):《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北岛邀请葛兆光教授收集一些文字,收入其主编的“视野丛书”。就这样,葛兆光将平素所写的“一些历史随笔、一些读书笔记、加上一些时论时评”整理出来,汇入《到后台看历史卸妆》一书中。

  其间的一些篇章,已经能够在报刊媒体、著作和演讲中寻得,但也有一些文字是首次与世人见面。平心而论,见到这些文字,读者应当是欣喜的。因为倘若没有“视野丛书”这个契机,这些文字或可能沉没于时间之海里。

  书名取作《到后台看历史卸妆》,或不贴切。事实上,收入此书的文章类型较为泛杂,很难用一个特定的标题概括之。葛兆光也自言,“它并不切题,也不能概括内容。”进言之,书中并没有谈到如何取到历史舞台的“后台”,也没有谈到人们如何精心打扮历史这位“小姑娘”,更没有谈及如何给历史卸妆。

  在此意义上,如果书名写作“葛兆光自选随笔”(如“视野丛书”的徐冰《我的真文字》),或用其中的某一篇章标题命名之(如“视野丛书”的汪晖《颠倒》),可能会更加贴切。

  我的真文字

  8.8

  徐冰 / 2015 / 中信出版社 / 活字文化

  颠倒

  8.8

  汪晖 / 2016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活字文化

  大体而言,书中的内容是值得咀嚼的。全书由五个专辑和四篇附录组成。

  第一辑“所传何统”中的几篇文章大多写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和21世纪头十年,是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反思。在这里,作者通过考察尊孔、祭炎黄、茶文化与酒文化之争等文化复兴的诸多现象,认为复兴传统不全是当下的发明。事实上,此前的中国历史也在对传统进行着不断的重新解释。在此意义上,我们一直存在于“历史的延长线上”。作者虽然对历史上的文化复兴现象做了历史的考察,认为祭炎黄现象在近代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其却没有抱之以同样的同情与理解去考察当下的文化复兴,反而多了一些冷眼旁观的感觉。例如,作者没有认识到当下的文化复兴,是民间与官方合力推动的,也是历史的产物。

  第二辑“藉史而思”是作者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这当中涵盖了作者对“朝贡体系”“全球化”“新学”“盛世危机”等概念的反思。

  第三辑“引颈偶眺”,文如其名,是“从周边看中国”这一学术观点的几个案例。其中,有燕行人员对中华帝国坊间私语的记录,这些言语在帝国统治者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所以很难刊行于官方文献中,只能以流言蜚语的形式存在着;也有明清鼎革之后,日朝地区对满人的看法与对“中华”概念的重塑;还有近代以降,洛克等西方学者对中国西南边陲的体验与看法。

  在这里,作者对西南边陲和纳西族的认识主要源自约瑟夫·洛克的传记《苦行孤旅》。作者援引此书,是想丰富其“从周边看中国”的观点,却又不自觉陷入单调的材料之中。在作者的眼中,云南似乎是早已和现代文明接触,却被中心想象为是异域的存在。然而,回到洛克的文本当中,我们会发现洛克眼中的云南却离现代化遥遥千里。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中,一方面描绘了云南在交通、卫生、住房等领域的前现代景象,另一方面又认为其间的社会交往模式、男女关系却呈现出与中原不同的包容性。但这种与中原不同的现象,绝非是西方带来的。事实上,洛克在来到丽江之后,便对当地妇女地位之高表示震惊。(同样的,许烺光笔下的喜洲镇也与此及其相似。)这样,我们便会发现,云南事实上处在多个边缘地区——汉藏之间、中西之间。所以,除了“从周边看中国”,考虑边缘与中国的互动之外,考虑西方对中国边缘的认知也是极其重要的。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8.6

  约瑟夫·洛克 / 1999 / 云南美术出版社

  祖蔭下

  8.5

  许烺光 / 2001 /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苦行孤旅

  8.2

  [美] 斯蒂芬妮·萨顿 / 2013 / 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四辑“普镇琐记”则是一个全新的篇章。在这一辑中,作者以个人是学术体验为视点,记录了其在2010-2013年间的普林斯顿讲学经历。

  第五辑“奈何当下”将关注点转向当下,分享了作者对“人文学科衰弱”“国学热”等当下现象的看法。

  在这些专辑中,最大程度上引起我共鸣的是第四辑“普镇琐记”。作者是这样介绍这一专辑的:

  在这一专辑里,作者先用四篇文章分别回忆了2010-2013年间的普林斯顿生活经历,之后专门写《看看约翰·纳什的眼睛》一文来怀念约翰·纳什,最后介绍了普林斯顿的几位历史学家,其中不乏劳伦斯·斯通、娜塔莉·戴维斯和卡尔·休斯克等名家。

  事实上,这一专辑最令人动容之处,在于作者所身处的学术共同体。在这里,作者遇见了王晴佳、黄克武、汪晖、欧立德、葛剑雄等海内外学人,新朋旧友相会异乡的欣喜之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期间,普林斯顿小住,已经是作者“近年来最愉快的时光”,而在其中“最愉快的事情,莫过于可以与余英时先生夫妇聊天。”正如作者所述,与余英时先生“没有录音,没有边际,也没有主题”的自由的讨论,象征着两个思想灵魂的神交。而这也是作者在普林斯顿感受到的学术共同体之风的一个缩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