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的邀约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文学的邀约读后感锦集

2022-05-28 09: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的邀约读后感锦集

  《文学邀约》是一本由格非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的邀约》读后感(一):我们究竟要去往何方

  格非老师在《时间与彼岸》这一章的开头用了“人生好比中途搭火车”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比喻,并且提到,中国人更喜欢用“筵席”来比喻人生。匆匆来,匆匆去,流水的筵席,却又绝妙地暗示出了人生的某个被隐藏起来的目的:享乐。人的一生,多么宏大的命题,如果非要作喻,我想借用某韩姓作者的一篇征文题目,《杯中窥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如同一张薄纸被不可知力抛入一杯水中。初时,受水杯规约教育,努力地吸水,并竭力把白水变成墨水。只不过“月圆的瞬间即是亏缺之兆”,吸饱了水便自然下沉,直至杯底。经年累月,化为粉末,作为承载的杯中水也慢慢蒸发消散。

  人死如灯灭,灯灭即寂然。从尼采高声宣布“上帝死了”,如平地炸惊雷,整个西方社会的信仰体系就此崩塌。“信仰的大幕被拉开,敞开了里面质地虚幻的舞台布景和道具”。列夫·托尔斯泰于是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以虚无对抗意义,以决然的勇气对抗信仰之基的覆灭,是“末法时代”的英雄,却也是可悲的。生命的意义流于虚无,意味着没有勇气面对明天的朝阳。

  《圣经》第一卷书《创世纪》的故事妇孺皆知,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孕育了人类。假使这就是人生这趟列车的始发站,那我们究竟要去往何处?《圣经》构建了末日审判之后的世界,人的一生被描述为有终点的线性行进,人人都将经过耶和华的审判进入新的世界。而在印度佛教建立的是另一个彼岸世界,有罪的人不断经历六道转世,受尽轮回之苦。只有放弃了我执、欲望等所有生命意志,达到涅槃之境的人才能进入彼岸世界,不老不死,无忧无戚。这同样是一个线性的时间观,而所谓彼岸,因其超验性而无法被存在感知,于是与所有宗教一道陷入神秘主义。事实上,宗教本身即以不可知力作为对人生的最终解释。

  但中国人有自己的智慧。

  儒家把人的生死说成终始、幽明。“朝闻道,夕死可矣”,时间限制性的问题在中国人这里不是线性的,而是“朝向物理时间方向发展”。

  我们究竟要去往何方——去寻我们的道。

  《文学的邀约》读后感(二):时间顺流而下,文学顺势而为

  (读“时间和空间”有感)

  有的时候真的很巧,在我追《开端》时间循环的同时,读到了《文学的邀约》中对文学作品中不同“时间”形式的分析。不得不说,漫漫文学史上,远到《诗经》、《史记》,中间经历唐诗、《红楼梦》、意识流等等,再是近几天爆红的“无限流”、时间循环……许多文学作品中对时间转换的运用实属各有特色。

  时间永远在往前走,顺流而下,部分文学采取的模式就是依据物理的线性时间,但在此形式下,通常会采取一些省略,有详有略地讲故事。我个人觉得《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与一些人讨论这本书,抛开它的内涵,单从叙事顺序来讲,纯属是按照时间顺序,把主人公的一生讲的清清楚楚,虽然当中也包含了长大后对小时候经历的评价,但总体来说,是依照着线性时间推进来讲述的。这样的写法很经典,很清晰简单。

  而后在单一的时间线上,文学发展出了多条时间线并行的形式。首先想到的就会是《穆斯林的葬礼》,两代人的故事分开讲,最后时间线收束,更让伏笔显得精妙,时代变迁对时代中人的作用更加显著。而《文学的邀约》中举了《红楼梦》作为例子,其中包含了佛道的“超时间”、大观园内的现实时间、宝黛的爱情时间。即使是对《红楼梦》毫不精通的人,也都会知道曹雪芹为读者铺开了一个宏大的世界,丰富的情节、人物是必要的,然而这样多条时间线并行,也让《红楼梦》与另三大名著有所区别,展现出了文学的“整体性”。

  另外,不只可以让时间顺流而下,不少作者采取了时间倒序、时间交错、时间循环等形式,让文学作品更具特色。文学史上有一类文学,始终饱受争议,那就是“意识流”。意识流作品中常含有大段的记忆、心理活动等,常和时空穿越结合,让读者未免有些混乱,也正是这种“混乱”让这一类文学作品从其他作品中脱颖而出。例如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祖师《佩德罗·巴拉莫》,书中大量回忆,时间点一直在变,这样现实与记忆交错的写法,伴有反差极大的景物或经历,常能有“惊为天人”的感觉。而就在最近,“无限流”等文学形式在网络上走红。无限流即是主角被困在一个新的世界里,要经历“无限”的考验后达到某种标准,才能逃脱这里。这类作者都“脑洞很大”,架构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时间在这里和现实不一样。此类时间转换,如果运用得当,无疑可以让作品更加精彩。

  文学作品中总要有时间的变换,即使是像《尤利西斯》那样只是一天里的经历,加上了社会背景、回忆等,成了一本不短的作品。时间在任何作品中都是重要的,它可以是娓娓道来,可以是逐渐收束,可以是跳跃反复。时间是始终顺流而下的,而文学却应该根据它本身,顺势而为,选择合适的时间形式。

  《文学的邀约》读后感(三):文学召唤读者,一场接受美学的邀约

  在格非以往的小说中,经常会看到各种形式新颖的尝试,这也成为格非小说的一大特征,他清楚告诉我们,作者选取、改造和创造新的形式来写作,从根本上是表达的有效性所决定的。

  如何确定表达的有效性呢,这就涉及到了文学理论。二十世纪的文化研究创造了一系列的规范、模式、概念和方法,理论又因其跨学科的特性,变得十分庞杂,于是“堆积了不少成见、偏失甚至是谬误”。

  格非认为,在文学面临大规模衰退的今天,必须重新来清理这些历史的堆积物和分泌物,这本《文学的邀约》应运而生。他运用各个流派的理论,对小说这一文体进行辨析,值得注意的是,格非在书中选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学的例子来具体分析,使得一篇篇文论充满诗意和理性,大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开篇导言上,格非将<现代文学的终结>作为标题,庄严凝重,然而“小说已死”“电影已死”等等这样的论调喧嚷了多年,似乎变得不再耸人听闻,以至引以为常,一笑了之。

  格非忧虑尤甚:当文学(特别是小说)赖以生存的故事被电影和电视攫取之后,沦为次一级的“文学”,其根本出路何在?

  但在此仍需要发出疑问,文学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把一些东西界定为文学的?小说赖以生存的仅仅是故事吗?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执着,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不重要,解读的文本是不是小说也不重要,生活遵循的是故事的逻辑,叙述结构将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而情节则把事件设计成故事。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是是否具有“文学性”,不存在哪个“高人一等”,只有优秀与否。

  因此格非又在文末表明,文学不会死亡。

  格非不认为在今天还会产生《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伟大的经典,就像在今天有高原而无高峰,他认为“围绕这一事件的那个超越性的‘光韵’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此我以乔纳森·卡勒的话作为答复:文学一直具有通过虚构而超越前人所想所写的东西的可能性。任何看似合乎情理的东西,文学都可以使其变得荒谬不堪,都可以超越它,都可以用一种向其合理性和充分性提出质疑的方式改变它。

  自罗兰巴特说出“作者已死”后,作者就像曾经诗人被柏拉图从理想国中驱逐出去一样,作者也被读者从文本中放逐出去了。

  我们经常听人说“不要拿作者本人的主观意愿来去衡量、去对照、去绝对化一个作品的意义。”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所写的解读、访谈是另外一个文本,他当然是作品的创作者,我们也能意识到作者的幽灵时隐时现,但他终究丧失了对作品阐释的唯一性。

  朦胧诗代表人物郭路生有一首诗《相信未来》,几乎每个读过此诗的读者都会认为这是一首充满热情、激励人们在逆境中期待未来的诗,但食指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

  因而得出结论,阅读即是误读。但这个“误读”仍是有边界的,我们依靠的永远是文本。

  一部好的作品是作者不断退场的过程。

  格非在第二章<作者及其意图>中还写道,在中国小说的阅读经验中,开放性的阅读从来都是一种习惯和常识。因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批评者、读者,这三者的界限并不明确,评点者是读者也是批评者,同时还会对作者的文字、回目进行删改和修改,读者和作者的对话关系变得微妙复杂。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对文本和意义的决定性作用,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伊瑟尔(Wolfgang Iser)则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含读者”的概念,注重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所达成的潜在对话,并认为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机制。

  至此,读者和作者的关系通过文本变得和谐起来。

  当读者的作用被挖掘被推崇被重新诠释的时候,读者的角色就跟经典一样重要。

  台大中文系教授欧丽娟在《红楼梦》公开课的导论上提到,日本的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时,说“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换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意在点明读者角色的重要性。

  这对读者的要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不同的读者因认知结构差异自然会读出不同的结果。

  (电影的本性,第74页)

  前段时间因把课堂教学视频上传B站而火遍全网的杨宁老师,在他的文学理论课堂上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即“你是否看见一只鸡”,这本是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中解释电影在正常条件下看不见的东西中,遇到的“头脑里的盲点”(Blind spots of the mind),用来说明习惯和偏见使我们不去注意它们。被杨宁老师借去化用为认知差异。(虽然跟原文的例子有些差别,但杨宁老师的说法还是比较恰当的)

  图源见水印

  图源见水印

  那么文学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努力让我们摒弃成见,深入文本去理解文学本来的意涵。理论从不会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去质疑,在不疑处有疑,它让我们可以将那些混沌有象、妙处难言的小说解读叙述出来,它给了我们一个挑战,一个近乎无限的接受美学的邀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