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育神经科学译丛)》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育神经科学译丛)》读后感100字

2022-06-12 09: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育神经科学译丛)》读后感100字

  《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育神经科学译丛)》是一本由[澳]约翰?G.吉克 著 周加仙 主译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育神经科学译丛)》读后感(一):一个阅读小坑@跳读的得与失

  在看一些不是自己擅长项的书籍时,会出现类似很多专业术语,甚至还是像以上带序号的......这时候往往会弹出的惯性认知是「这些内容看似与我关系不大」、「这些内容太高深了」、「这些内容对我来说不重要」、「这些内容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所以习惯直接略过、跳过、飘过.....

  这时候的跳过行为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理由之一就是时间不够、要懂得抓住重点、判断权重等等。但且慢,在跳过的同时,其实还可以有一个另外的选项 ——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在这里放出这么多看似艰深难懂的内容?换句话说,我可以跳过,但并不妨碍自己去提前思考作者的目的。而阅读时的前思考比阅读中思考、阅读后思考给大脑留下的记忆痕迹要最高要高出40%。所以,有一点是确认并可以养成习性的 —— 抢在作者前面思考。那么,这时候即便不懂这些专业术语,但要有一个前置思考的习惯。但刚刚我在阅读这一段时,被过往的阅读习性带偏了 —— 直接略过,变成了直接被作者在后面告知「列出这些内容的理由」,这样的阅读相对来说就被动很多,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被动接受作者观点的可能。

  ## Changelog

  210506 21:51 1.0

  《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育神经科学译丛)》读后感(二):为什么「听书」对大脑的影响力会比较弱呢?

  为什么「听书」对大脑的影响力会比较弱呢?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大脑关于记忆处理的海马体是联结神经元的重要组织。而脑神经是一个网状结构,海马负责将人体接受到的知觉信息进行编码,然后与记忆中已有的模式联结起来,用新模式更新大脑的记忆。

  用一个流程简单来说,就是:

  ①鲜活环境 →②知觉接收器 →③新旧融合→④更新记忆

  这个成果对学习有什么启发呢?

  第一,我们的知觉接收器有至少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以如果想要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我们就要想着将这五种知觉都调动起来,让我们大脑的海马体能够吸收更多元的信息作为处理的对象。这也反向证明,「听书」为我们大脑海马供应的信息源是主要是声音,所以没有办法让我们的大脑感受到丰富的知觉信息,从信息源上就是单一的,无法更好的处理,也无法更好的形成记忆。

  第二,大脑的海马组织感知到了知觉信息之后,还要与大脑已有的认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产生关联,如此才能形成新的记忆。而如果我们在听书之前,与所听的书的内容信息没有什么关联,换句话讲,我们的大脑中在听书之前的已有五类认知与书本信息的关联是匮乏的,那么我们即便接收到了听书信息,即便这本书的信息很好,我们的海马也不能与原有认知产生丰富关联,所以自然而然,我们的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也无法形成好的记忆,更谈不上有效的运用。

  关于这一点,对大脑功能性磁共振成效的研究结果有类似支撑。研究发现,同时观看和聆听同样的信息比先看后听的效率更高。如果我们把这项研究中的「同样的信息」比如为某本书,把「观看」和「聆听」延伸到五类知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预设,如果我们主动调动我们的知觉器官,去创造某个与书本知识有关的真实环境(视觉/听觉/嗅觉等)、去运用书中某个技能(触觉等)、去感受自己或他人践行的某个过程或成果(听觉/视觉)、去创造一些关于这本书的方法/实体工具影响自己或他人(触觉/视觉/听觉/触觉等),那么我们的大脑自然会对这本书有更深刻的认知,也能够被大脑更好的提取到这些信息从而成为影响个人行为或决策的依据。

  无论如何,各类「听书频道」为聆听者带来的影响力注定是浅显的,这不是通过聆听次数增多就能解决,它涉及到我们大脑对于信息接收与处理的模式,只有把握了大脑处理信息的模式,我们才能更高效的学习与记忆。结合到具体的行动中,比如跑步/驾驶等场景下可以将语音输出设备关闭,将输入模式改成输出模式,针对前些天学习的知识,围绕如何为自己创建更丰富的知觉信息源进行口述,以此构建更深刻的记忆。

  《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育神经科学译丛)》读后感(三):阅读与育儿实践

  由一次上学迟到谈起一天早上我带儿子上幼儿园,比原计划的出门时间晚了10分钟,而这已经是第N次。

  两个月前,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结合去年学过的与目标达成的相关因素尝试解决:

  多种方式的组合打法亦然不奏效,不禁让我陷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将焦点从儿子身上移开,观察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会发现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尽管我要求儿子晚上9:00之前上床睡觉,但我们全家成员完全没有9:00入睡的习性,往往这时候还在各自忙碌,包括儿子睡前的几件事(锻炼/讲故事/做游戏/共同阅读)等等都未能为儿子9:00入睡进行优化调整。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员,儿子的睡眠习性自然受到其他成员的默认影响,一旦睡眠不足,必然造成早起困难,所以关联到早起后大脑反应迟缓。从这个维度来看,我上述采用的激活方案为什么不能奏效就好理解了。

  但是否解决了家庭成员的「行动示范」问题,再结合上述促进方法,就能有效解决儿子早起行动迟缓的问题呢?

  不行。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要尝试回答一个问题:

  通过对儿童记忆的深入学习发现,一个行动流程究竟是被存储在大脑的长时记忆中,还是在几秒钟之后就从头脑中自动消失,取决于它被保留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不断通过工作记忆的复述而得以强化。理解到这一点,过往我习惯催促的「快一点」的口头提示,并不能帮助儿子提升这些行动在他大脑中保留时间的时长。正好相反,因为我的介入,从表象看,提升了他按照我的指令响应的行为速度 —— 直接依照我不断的程序性要求「现在去刷牙」、「马上洗脸」、「快去吃饭」等等操作即可,但从底层看,他的大脑反而不需要思考了,进一步减少了保留行动流程到大脑的时间,所以他才会出现「记不住」我重复很多遍的话的现象,而我因为「说过多少遍为什么还是记不住」而冲他发火,自然毫无道理。

  此外,学习任何一项事物,本质是通过大脑神经元之间构建更加高效的连接与处理的过程,大脑的海马体中的神经回路将人体知觉器官在外在环境中所接收到的各类知觉信息与记忆中原有的模式关联起来,用新模式来更新或强化记忆。

  如前所述,我虽然看起来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帮助儿子构建了早起行动的流程辅助,但这些辅助信息,其实存在着多种不能引发行动关联的情形:

  第一,儿子大脑中并未有原始的神经回路进行关联,那么我设置那些提示形式对他的大脑而言,就相当于一堆毫无意义的杂扰。

  第二,儿子大脑中形成了相应的神经回路进行关联,但关联的可能是与我所希望的行为无关的神经回路。

  第三,儿子大脑中形成了正确的神经回路,但因为这些神经回路没有得到重复强化,所以面临着各种其他知觉信息所导致的神经回路干扰。

  所以可以发现,我为儿子预设的早起行动流程依然属于「我自己大脑」中的行动流程,儿子大脑中并未形成这三件事的神经回路。

  以第三项为例,前段时间为儿子买了中国象棋培养他的专注力,发现他特别喜欢玩,经常摆出棋盘自己跟自己下好几局。一天早上他起床后看到摆在客厅的昨晚下的象棋,于是又开始自己玩起来,直到7:20我与他达成了再走三步的共识之后,他才放下棋子去洗漱。

  这个案例里面有哪些值得重视的点?

  首先,在帮助小朋友构建合理的神经回路之前,要有意识主动规避整个神经回路形成过程中的干扰物。反过来说,如果第一点在执行过程中有疏忽(植入了某些干扰物)那么可能无意识为小朋友大脑重新构建或强化为一个新的神经回路。如果后者通过重复强化,那么它对小朋友大脑的行动激活将超越前者最终影响合理行为模式的成功构建。

  其次,一个期待的行为模式之所以未能形成,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影响该行为模式的「合理分心物」导致,但更重要的在于家长未能帮助小朋友构建对该分心物的使用神经回路。以上述案例的象棋为例,实际上是因为我未能帮助儿子构建起对使用象棋的「取 - 用 - 收」神经回路,前一天在玩完象棋后就放在原地,第二天早上儿子早起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清醒的前提下,更容易受到自主心智的低功耗操控,比如马上坐下来开始新一轮的象棋玩耍行为。试想如果前一天晚上将象棋收拾到固定的位置,就减少了被儿子视觉神经系统所捕捉的概率,「早起三件事」受到的意外干扰程度会相应降低而成功构建,如此反复之后,神经回路得以强化,行为模式就相对容易更稳固的形成。

  这个案例可以简化为这样一个流程:

  通过上述案例让我明白,提升对行为习惯养成环境组成要素的敏感度,排除分心物并思考这些分心物涉及到哪些额外的神经回路。留出更多留白空间,一方面规避孩子在初始神经回路构建期的干扰,另一方面,让孩子有更多自我创造与发挥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试图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性」,通过持续的「口头指令」协助他完成某些行为流程的方法可取度并不高。虽然与孩子的交流与提醒是必要的,但我却不能因此而期待,他的行为模式会因为我的不断提醒而朝我所期待的状态去实施,更不能自认为我提醒的次数越多,他的行为模式完善的程度就会越高。相反,应该让孩子自身参与并融入到具体的真实场景中,形成更丰富的具身体验,以更多维的方式强化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与处理,在这些过程中更需要家长自身的参与而非旁观。所以,当我想提升儿子的社交能力时,常规拓展方面,比如加强幼儿园同班小朋友的联结,合议一些露天场合的玩乐场所,周末家长小朋友约出去一起去玩耍;在居住小区,注意观察有小朋友家庭的户主,主动招呼并尝试沟通,为后面小朋友的玩乐创造条件;除此注意观察小区及附近有小朋友玩乐的场所,比如公园等,主动结识一些新的玩乐对象并构建周期联系。非常规领域,我会带着儿子主动到附近的小区内去转悠,一方面鼓励儿子去「结交新朋友」,另一方面我也默默观察这些小区孩子的玩耍方式,行为方式,寻找家长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沟通的异同点,对这些真实鲜活的信息收集,会帮助我更好的思考并帮助儿子处理社交关系。除此此外,我还让儿子带着他喜欢的运动物品,比如篮球羽毛球毽子等,到小区周边、超市附近主动寻找新的陌生人一起玩;带他到马路周边下象棋的成年人附近,让他参与并介入其中.....通过多元化非正式学习场景、对陌生人的沟通训练,帮助他建构大脑面对陌生情境的神经回路,实现运动与社交的双赢。

  210623 21:02 1.0

  210624 07:56 1.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