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和颜悦色
外面春暖花开,室内的几盆绿萝,已因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且疏于管理而稀疏枯黄。
正值学校要进行最美班级评选,所以几个值日班长商议决定要重新布置班级文化。需要每位同学周一返校时带一盆绿萝。周五放学,我怕学生们忘记这件事,专门又提醒了一下。结果,周日返校,看到教室后面只有八盆绿萝,我当时很生气:这群孩子怎么不把班主任的话当成话呢?是忘记了,还是记得而故意不拿?
真想发脾气痛批一顿。但换位一想,那次在七年级上学的女儿周五放学跟我一起回家,我无意中拎起了孩子的书包,却不小心闪了腰。怎么那么沉?!估计得有一二十斤吧。这些书是要拿回家,返校再如样带回的,并且大家还都会再带一些水果、面包、牛奶等吃的和生活用品。况且也不让家长不让进校,这种情况下,再端一盆花。的确难为他们了!又想到每次放假,一个个大包小包跟逃荒似的,返校更是东西多得需要志愿者来帮忙。想到这些,理解了同学们的难处,我的气便消了许多。
可花的事儿就这样不了了之?以后再有班级活动怎么办?如果对于同一个要求,有人做,有人不做,怎么统一?对于那些执行任务的孩子就不公平,对于那些无纪律意识的学生更是纵容。想到这,我说:“孩子们,咱们要重新布置班级文化,要求每人拿一盆绿萝,请问后面那几盆都是谁带来的?请站起来。”那八个孩子站了起来,其中有三个是荥阳的,我表扬了那八个有集体荣誉感的孩子,并且特意表扬了路远的荥阳的孩子道:“返校需要拿自己的书包、生活用品,还为班级拿了一盆花,这盆花轻不得重,很不好拿,真是难为你们了!”话音一落,教室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然后我又把自己看到只有八盆花想生气及想到帮自己孩子拿书包的感受和看到每次放学大家拿东西艰难的情景描述了一下。说:“我对很多同学没能拿过来花儿表示理解,但这八盆也不够呀,怎么办?”“老师,我家离得近,”几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放心,我下课打电话让我妈送来一盆花”也有孩子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家也不远”又有孩子站了起来。“老师,我下周一再拿可以吗?”“可以,当然可以!”我高兴地有点热泪盈眶,“最美班级评选在下周五,不耽误就行!”
就这样,第二天,第三天,班级的花渐渐的多了起来,等到周五最最美班级评选时,教室有了40多盆花。和绿萝不同的,还有一盆盛开的美人蕉,红艳艳的,耀眼夺目。还有几盆多肉,也有富贵竹……教室里空气清新,真是赏心悦目。
缓一缓,缓和的是时间,多的是理解。用理解赢得学生孩子们的支持与配合。
管理班级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可能就会多很多的理解与宽容,也会换来更多的支持与融洽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为何不能等一等、缓一缓?等到的是机会和支持;缓一缓,缓和的是气氛,是关系。
我是一个性格过于急躁,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因此做成了很多事儿,也做坏了很多事儿。这件事让我感受到:教育,可以缓一缓;教育,需要和颜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