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决策与判断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决策与判断的读后感大全

2022-06-19 09: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决策与判断的读后感大全

  《决策判断》是一本由[美] 斯科特·普劳斯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3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一):一些笔记

  1.不要被很细节的情境所迷惑 2.只要有可能,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注意基线值 3.偶然性并不具备自我修正的功能 4.不要错误地理解向平均数回归 5.人们在判断连续事件时容易出现高估,而在判断非连续事件时容易出现低估。 6.对概率和风险进行判断时需要①保持正确的记录②警惕如意算盘③将复合事件分解为简单事件。 7.偶然的事件是普通的,但是特定的偶然事件则不然。 8.正确分辨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9.决策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正性的、已被确认的关系,在判断相互关系时,没有出现的事实往往是最关键的。在判断一个关系是否存在时,决策者往往高估观察低估期望。 10.在对自己进行归因时倾向于情境归因,在对他人的行为归因时倾向于个性归因。 11.对于那些简单的、熟练的行为,人们在有旁观者在场时通常能够做得更好,对于那些复杂的、还没掌握好的技能,人们在其他人在场时则会表现没那么好。 12.当人们作为群体的一员做一件事情时,就不会像自己完成时那么努力。 13.人们倾向于从与自己相似的人那里获得行动线索。 14.几个人独自使用头脑风暴法比群体会议更有效 12.人们寻求证实性证据的倾向是广泛存在且业已确定证实的 13.通过思考自己的判断在哪些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决策者能够降低过度自信并提高他的决策质量。 14.通过思考自己的判断在哪些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决策者能够降低过度自信并提高他们的决策质量。 15.偏差不一定都是非理性的,理性的含义不仅止于正确性。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二):决策的冷静才能带来理性

  很多心理学的决策根因的分析和探讨:圣彼得堡悖论、锚定效应、手热定律、诱捕陷阱等耳熟能详的理论和观点虽不新鲜,但是结合实际,有几个方面仍值得思考: 1. 如何评价和激励:很多时候我们不善于表扬一个人,是因为他怕骄傲,但是从概率来说,一个人的表现baseline是10分,只有他做到了20分才值得表扬,那么按照价值回归定律,下一次一定还是在10分左右徘徊(即使提高,也差不多是11分,大概率是低于20分),这会给我们造成一个错觉:表扬人之后就会让他膨胀,实际上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书中的那个飞行员的案例);所以不要吝啬表扬;同时衍生出书中提到的另一个晕轮效应:我们通常会认为一个人一好百好,从而对于多维度的表扬没有拆分更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2. 思考对立面:经常会犯事后诸葛亮的错误,我早就xxx,实际上我们更像是拿结果反推过程,在很多投资领域,比如很多人说,我就认为这个股票会涨,但是没买,可是再给一次机会也不会买,我们通常会高估自己的判断力,这时候在决策前需要思考决策错误的对立面,让自己冷静和客观;比如看决策成功的基线,进而判断自己的水位;比如演讲大众受欢迎的概率是10%,那么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要接受我们的期望也许就是20%,反过来按照书中的理论,我们失败了之后,评估结果的时候,归因应该是有一部分在自己身上,也有一部分就是环境,环境类似于客观规律,改变起来比较漫长 3. 拍卖陷阱: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是为了划算,但是拍卖的时候,往往就会上头,从性价比变成了我一定要面子尊严,从而出了更高的价格;这里面需要冷静的问自己,到底目的是什么;在工作过程中也是,我们是想要成长做出一定事情,别人的升职加薪,所谓的职场不公,不应该成为我们吐槽的内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提升自己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商品价值;在某一个特定场景(比如单独的一家公司)里无法体现我们的商品价值,那么市场认可就可以,不应该因为情境的原因干扰自己的目的 4. 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还是需要想象自己成功的样子,这样才可能更接近成功;越具体越好;在展示自己也有一个技巧:如果平均水平高,那么就在观众面前展示;如果水平低,就自己提高水平后再展示;书中提到:研究表明,低于平均水平在有观众情况下表现会更差,因为我们会更加在意普通观众的看法,这一点深度认同 总的来说,书中值得探讨、思考、反思、实践的点很多,虽然有点抽象,但是应用到实际还是有很多参考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三):多学点概率 帮助最优解

  翻完此书最大感受, 数学概率论的重要性 贝叶斯的条件概率等知识应用。 人的决策大部分是环境,感受的产物。完全客观和理性的决策在现实中很难。人的认知和决策 也是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

  几个notes

  1.脱离情境的决策是不存在的。 知觉,就本身而言具有选择性。 先在脑中定义, 后选择性“看见” 。因此 做任何重大决策或者判断之前, 通常值得停下问自己一些关键的问题:我是否受了 某种动机驱使而以特定的方式看待事物? 我夹杂了自己的哪些期望? 趟诺没有这些期望和动机,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 通过这些问题, 决策者可以发现能够引起直觉偏差的认知因素和动机因素.

  2.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态度改变会引起行为改变。atomic habit 也介绍过:做一件事情之前, 用力说出你的计划和想做的事。 认识和行为的一致, 王阳明 的知行合一。 由大脑的态度和认知, 带动行为上的一致性。1.如果你要某人对某事形成积极的态度, 那么就引导他,使他向自己承诺拥有它。 2,如果你希望软化某人对某不端行为的道德立场。就引导他做出这种行为。

  3.后见之明hindsight - 所谓的早就知道, 事后诸葛亮。 如果只是单纯告诫人们存在这个偏差,并鼓励鼓励,其实不足以消除这种偏差。 要避免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思考怎么样才能出现另一种结果。明确思考过去的事件如何才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解除自己脑中原有的主观“相关性”。 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 是一种非证实的逻辑方法。 证伪,证其他。 另外,记忆有偏差,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长期记忆的,记忆从本质上具有重构性,极度依赖情境因素。(见景生情)。做好精确记录的价值,除了详细笔记和记录并保管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够避免这种偏差。

  4. 情境效应。 - 晕轮效应, 产生边际扩散倾向。对比效应,近因效应,当人们对最后出现信息的记忆对比最先出现信息的记忆更清晰时,常常会发生近因效应。最近,你做了什么?

  5. 前景理论 prosp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