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看法
从小到大,我们不知不觉受到的教育中,掺杂着一些并不是很好的观念,那就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了。
凡事都是有个度,适当地在意他人的看法,肯定是有帮助的。这也在于我们是否值得去思考,并且分析他们的想法对于我们自己是否真的有用,是否真的有提到自己需要改正的点。
这和那个所谓的“他人”的整体素质,以及涵养,以及他和我们的生活环境、观念,有没有什么契合点,也是有关系的。
这一点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直接了解并看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辨析能力。
只有提高自己,才会对于他人的看法,不会很容易地人云亦云,直接人家一句话不管是否有道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相信。这是很容易迷失自我的。
有些人的看法是带有迷惑的,或者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同时也可能是有功利的。如果只是一昧地盲从,把他们的看法,当成了自己的指路标,那就会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傀儡。
他人的看法,我们不可能都不在意,但是就是要有一个度,要有自己的一个衡量标准。
当有这样的一个底线之后,渐渐地就会对一件事,一个看法,不轻易地去下结论,而是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这几天舍友琳琳不住校,傍晚的晚自习都是请假回家。
其实她家离学校并不算很近,而她又不爱坐公交车,所以每每都是她的家人开车过来接送的。
毕竟我们的学校离公交站再远,也只是走个十分钟的路程,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走着去坐车回家的。而且她第二天还要来学校,父母又得特别早地开车送她来学校,这一来一回,得花不少的时间。
可能这在她们家看来很平常吧。
要知道,做公交车有公车车的乐趣,搭私家车有私家车的方便,只是觉得有些宠溺真的没有必要太过限度。
平时她在学校里的衣服也是会拖个一两天带回家去洗的,大家从最开始的奇怪到后来的习以为常。
像这样本来可以自己做到的日常小事,她的父母却也一直骄纵着,时间一久,其实是会养成依赖的习惯。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说溺爱,不要再骄纵孩子,但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只不过是掌握的度不同而已。
有一部剧中有句特别热的台词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过度的宠溺,则并不是爱!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