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二十五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二十五年

2022-07-02 15:15:37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载入中…

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前的今天,南京梅雨未绝。我坐在靠近广州路的11舍201的方凳上,看他们的黑白电视。其实我住206,隔壁208本来有一台电视,但在半年多前的亚洲杯上,随着相马直树临终场前的一脚吊射,那台电视机就被大家从窗口扔了下去并且放火烧掉,从此之后我只能跑到201蹭电视看。

  行李早已经收好,我在等着时间去火车站。在此之前我还需要做几件事,这几件事我已经想了很久。在我床铺边上的那堵白墙,三年来一直贴着一张A3纸,上面有我的各种字迹---半夜我想起什么来,就起身在那张纸上写几笔,免得第二天中午起来时忘记。

  记得上面我抄写了一段聂鲁达的诗:

  我死时我要你的手按上我的眼睛:

  我要光明,

  要你可爱的手中的麦穗的清香再一次在我身上飘过,

  让我感到改变了我命运的温柔。

  我想在上面留一段话给未来的学弟,当然我不知道这不大可能。等我们一走,很快就会有清洁队进入,把我们的破烂全部收走扔掉,然后重新粉刷一遍白墙。但我想所有的人都在毕业前那么干过,想尽一切办法给后人留言。在那面我贴了纸的墙上,每一层石灰下面都有前任学长的字迹,就那么一层层被石灰覆盖起来。如果有一天来个了地质学家,当他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揭开墙皮,会发现时光倒流,看见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留言,记录着古怪的同窗兼同床的情谊。

  另外还有一件我一直想干而没干的事情,那就是用墨笔在宿舍走廊的白墙上写一面大字。我的字并不好,进大学之后再没练过,就是单纯地想在白墙上写大字。以前不能那么做,以前只能在走廊里颠球,然后大力把球抽射向天花板,在上面留下一个灰褐色的印记,大家比赛谁的球印距离路灯更近。我知道谁有毛笔和墨,他们的出发时间更晚,这些东西也不会打包。

  窗外的梅雨绵绵密密,无边无际。我不急着去做那些事,我还有时间。四年里我没有哪一天不再盼望这一刻,像一只鸟儿一样飞出宿舍的窗口,越过11舍和12舍之间的树林,飞过读报栏,飞过广州路的大门,然后一路向南,飞上云霄,飞过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回到那个在高原湖泊边的小城去。四年只是一场漫长的睡梦,如今我要醒来,醒来在我的高原小城,半年的雨季刚刚开始,陋巷里开满了紫茉莉,黑色的种籽落在红色的土地里,像是一颗颗小手雷。

  电视上在放香港回归的新闻,收音机里在放艾敬那首《我的1997》。虽然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未来依旧躲在迷雾背后。但周围每个人脸上都有笑意,隐隐约约觉得一切都在向好,并且会变得更好。毫无任何根据的坚定信心,仿佛只是因为社会这一次有了我们,于是一切都会变得大不相同。对于我自己,更多的是释然,不需要再去图书馆勤工俭学,不需要再骑十几公里自行车上门做家教,我终于可以做一份真正的工作,变成学校大门外面街上来来往往的那些真正的人。

  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一点都不担心,伙食难道还能比面粉裹住炸了再用酱油煮过的大排难吃,住宿难道还能比8人住12平米没电扇的宿舍更差,工作还能比期末连续考14门课更难,比推着小推车在图书馆里上架更枯燥,比教几个小屁孩学数学和英文更复杂?不会的,香港都已经回归了,一切都会渐渐好起来。

  如今回忆起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幕,里面全是无用的细节,真正的历史细节当时被我完全忽略了。一处是在地板上随处乱扔的《扬子晚报》,从入学到毕业,报纸越来越厚,广告版面越来越多,它在用尽全力对我嘶吼:未来都市媒体会有15年的黄金时期!我一个字都没听到,满心都在想应该在墙上究竟写点什么。

  还有一处是在汉口路的北园,进门左手边的物理楼。那里有一间教研室,是个套间,最里面的房间里藏了一台电脑和一台调制解调器。在晚上10点之后,可以偷摸翻墙进去,通过拨号连上国际互联网,登录战网和全球各地的玩家打一局《暗黑破坏神》。那台电脑要远比报纸镇定,始终一言不发,大概是因为它相当确定自己在未来会改变世界,所以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跟我们几头小猴子要说。的确,我在DOS6.22的黑白界面上,并不能洞见未来的世界竟然会是如此五彩缤纷,我在Window的彩色界面上,也不能预见所有的未来正在汹涌而至。

  那天就是这样,我百无聊赖坐在方凳上看黑白电视,白色的大团雾气穿过窗子进入宿舍,那是我经历过的最寒冷的一次梅雨。我在床铺边的A3纸上留了一句话,我在宿舍走廊的白墙上写了一首歌。最后送出了我的长箫,云南不需要这样的江南物件,还是留它在本地继续在月光下呜咽好了。我下楼踏入梅雨,踏入白雾,一抬头已经是二十五年之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二十五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