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读后感100字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是一本由[美]达纳·卡斯帕森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读后感(一):在过度情绪化沟通中呼唤理性
本书名为《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实际上,这里所谓的“冲突”,主要是指人们之间不合适的交流方式导致的问题,因此,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尝试教会人们如何沟通的。
由于这类工具书在我看来大多是在理想化的环境下自说自话的,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大概翻了内容就判断,基于理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性去读,会比较有收获,按照这样的方式读下来,不会特别枯燥,且会比较高效。
本书主要围绕三大模块——有效聆听与表达、改变对话和推进解决,这三大模块里面一共有17个原则,从聆听、表达、包容等等方面来引导我们如何主动积极的,抽丝剥茧的,理解对方情绪化表达的实质性内容,进而自己在承认情绪的基础上,引导对话方向并推动解决。
从感性的角度来说,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对我的收获不算大,因为我本身和他人沟通的时候,一部分情况下,都是会在了解对方情绪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来沟通的,而另一部分不这样做,可能是因为还不够熟练,觉得没有时间精力这样去做,又或者觉得对方并不值得我这样大费心思的保持长期交流。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有它的普适性和局限性,因为受众是那种因为沟通过度不顺畅而导致各种问题的人群,所以对我来说收获是有限的,它的普适性期望,决定了它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谁还没有因为沟通导致的问题呢?
而在普适性的问题之外,我觉得作者未免过于乐观和理想主义了,书中举例的正向表达,其实正是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各种挖坑表达,常见的类型包括大问题往小了说、别人的问题往自己身上揽等等。这些情况下,假设对方是值得沟通,会承担责任的人,可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假设未免太站不住脚了,所以其实是给自己挖坑的做法,不实用于很多工作的场景中。
但是,总体来说,这本书介绍的方案和技巧,我认为是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即了解对方的情绪,在情绪基础上谨慎询问,确定对方敏感点,进而在合适的时刻找关键人采取关键行动,以解决问题。呜,好吧,希望大家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可能采取这样的沟通方式,那都能以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排解情绪为日常默认方案(当然了,处理好情绪,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那世界确实是会更好的。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读后感(二):如果你害怕冲突,你要这样做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是一本帮助解决冲突的指导书,当我们遇到冲突的时候,如果能想起这里面的一些技巧,定能对解决问题带来好的思路。
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我是想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技巧。过去这一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冲突。比如去年在门店装修的时候,与装修师傅就装修问题产生的冲突,有那么一个阶段,我感觉自己完全没办法应对了。当然,事情到最后,还是会被解决的。而如今,我试图在一边阅读一边反思,如果未来再有这种情况出现,自己怎么处理才是最优的。
(一)面对冲突,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表现
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个认识是,接纳你所不能改变的(冲突对立面的人,以及这场已经发生的冲突),改变你能把控的因素(自己的表现)。
自己的表现无非就是和对方沟通的方式,这体现在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上。作者的逻辑是,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就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冲突。
(二)17个原则,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
作者在开篇就总结了两个清单,一个是反向原则——“绝对不要这么做”清单,另一个是正向原则——“你需要这么做”清单。这两个清单是对应的,主要从三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是否能有效聆听与好好说话;第二,是否能改变对话,不进一步升级冲突;第三,是否能把事项往好的方向发展,推进解决。
围绕着三个方面,作者在“你需要这么做”清单里提出了17个原则,对正处于冲突时刻的人们来说,这是正确应对冲突的解决方法。这些原则实际上也是打开了面对冲突的另一种可能,当我们试图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也就意识到了冲突背后的问题真相。
冲突开始发生的时候,最先是耳朵听到了“刺耳的言语”,那些带有攻击性的言论,让人好不恼火!小时候,有些事情我想做,母亲认为不对的时候,总会听到她毫不留情地反对的声音,“我不许你这么做,这么做简直错得离谱!”听到这样的话,就好像突然踩了我的尾巴一样,让我难受。
作者给出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要只听攻击性的话,听听对方的话中话。
那怎么理解“话中话”呢?类似于翻译,类似于语文测试中换一种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如果这句话去掉了攻击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拿前面说母亲的那句话来看。
“我不许你这么做,这么做简直错得离谱!”
转换成,“宝贝,我非常担心你正在做的事,这可能会伤害到你自己。”
在尝试按照作者的建议,过滤掉攻击性的语句词汇,我突然体会到母亲对我的关心,也理解了她在做为我好的劝解。
所以我期待自己在阅读后,吃透了这些原则,并实践这些原则,以此让我在未来面对冲突时,能更加游刃有余。
我是卡西
热爱美好生活的阅读者
公众号:美和好的生活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读后感(三):生活中解决冲突的能力很差,怎么样提高?
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只要存在人际关系,就一定避免不了冲突。面对冲突,人们通常会有这四种反应——回避、迁就、强迫、妥协。在冲突管理专家达纳·卡斯帕森看来,以上都是无效的社交,只会让冲突激化。
试想下,你在旁边不停地诉说自己的委屈,而对方始终不发一言,你是不是特别恼火,感觉自己像一个小丑一样在饰演独角戏,会不会更加崩溃。
那到底如何正确解决冲突呢?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冲突是无处不在的,而解决冲突的秘密就在于不害怕冲突,要知道破坏关系的从来不是冲突本身,而是人们容不下冲突,只要我们不害怕冲突,才会在直面中处理冲突,才不会在回避中制造冲突。
在《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一书中,作者认为冲突是有其潜在的价值,也是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不妨把冲突当做一次机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解决的。作者分享了17个沟通技巧,从有效倾听、改变对话到推进冲突解决三个方面深度解读冲突的本质及正反面情景示范避雷区,帮助我们高情商化解冲突。
对于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我来说,以下三点是我看完这本书后得到的新认知:
很多时候冲突是怎么发生的呢?那就是话赶话,你骂我一句,我得立马回骂回去才过瘾。但往往两人吵得面红耳赤,却早就跑题了,问题压根还是没解决,反倒产生了新的矛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学会暂时忽略在冲突中对方说话的方式和内容,保持好奇心,扩大自己的关注范围,提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找到对方的诉求点,比如你可以试着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什么我没弄明白的吗,他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看到这,估计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当然不是,要知道你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生冲突,问题解决了才是王道。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关注的是星辰大海,就不会在意一颗流星。保持好奇心,扩大自己的关注范围,才能帮助我们去倾听之前听不进去的内容,跳出冲突漩涡,找到解决之法。
当然在困境中保持这种好奇心也是一项需要不断磨练的技能,一旦我们具备这种能力就会尽可能地去了解冲突中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信息。
在育儿过程中,很多父母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明明知道发脾气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可是很多人也会说到“我忍不住啊”。昨天去小朋友的小伙伴家玩,小伙伴的妈妈就拉着我诉苦:你看看他,我真得想把他吊起来打一顿啊。
佛家有一种说法:厌离心是智慧的根基,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有害无益的习惯,我们终将感到厌倦,而这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改变。所以,对于我们所嫌恶的冲突解决方式,也是可以改变的。
当然这种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先尝试走一小步,比如可以在事情变得更糟时,学会按下暂停键,以免糟糕的情绪继续升级蔓延。
你可以尝试着在心里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的诉求是什么?你的行动和目标一致吗?什么才是对我最重要的?千万别小看这三个问题,它会瞬间把你从负面情绪中解救出来,让你明白你的初心是什么。
比如孩子每天起床上学,相信很多父母颇为头疼,有时候就不明白,为啥它们要拖拖拉拉的,非要人催着。
有位母亲早上喊道:你能起床吗?别跟五岁的小孩一样,我都烦死了,都要被你逼疯了。
孩子一听这责备的语言就很生气,也被激发反抗情绪,自己洗漱更加慢吞吞的。
而母亲看到这一行为,只会更加生气,就这样这场冲突瞬间升级了。
这个时候母亲不妨离开一会儿,独自问自己上述的三个问题:
首先你的诉求是什么?母亲的诉求是让他开开心心地去上学,并且不迟到。
你的行动和目标一致吗?行动是用充满攻击性的语言叫孩子起床,行动和目标不一致。什么才是对我最重要的?对母亲而言,孩子情绪高兴是最重要的。
这样一看,你是否会发现,这位母亲好像一开始就在做无效的行动来让自己得到暂时的满足感。
一旦有这样的意识,她就可以有意识地调整沟通方式,停止责备和攻击,采用询问和倾听孩子需求的方式,来找到解决方法。
有心理学家说到“觉察是治愈的第一步”,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觉察和反思,那么改变也会随之而来。
很多心理书籍讲到“情绪没有好坏,我们得正视自己的情绪”,但很少书籍说到“我们要承认他人的情绪”。在这本《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中,作者提到“促使别人在难以控制的情绪中陷得更深的,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没有得到认可”。
梁漱溟也在《我的人生哲学》中说到:冲突之所由起,即在彼此都自以为是。
同样是感冒,家人觉得感冒无非是小事而已,而对于我来说,简直比生一场大病还要难受,我难受的时候,有次家人说:别矫情了,不就是感冒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一听就暴走了:怎么是矫情啊,我就是难受,我说难受也不行吗?
还有一次小朋友因为一件玩具坏了,哭闹半天,爸爸说到:不就 是一件破玩具吗,有啥好哭的,再买不就完了。结果孩子哭得更大声。
很多时候冲突的发生并不是事情本身有多大的争议,而是我们的情绪未被对方承认,同时对方利用自己的自以为是加剧了冲突的升级。
所以当别人情绪比较明显的时候,尽量克制一点,不要说一些负面的话语来评价他人的情绪,而是要学会读取和引导它的情绪。
与其说“太可笑了,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不如说“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是因为什么呢,能和我说说吗?”
与其说“别抱怨了行不行,你太喜欢抱怨了”,不如说“看起来,你好像遇到一些困难,是吗”。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情绪的感知也会出错,但不要担心,因为人的感受往往比需求更明显,只要对方能感觉到你在认真地理解他的情绪,他就会停下来,重新和你建立正常的沟通。
除了以上三点,书中还有很多解决冲突的技巧,比如正确区分需求、诉求和行动计划、正确区分确认和同意、提建议前先聆听等等,这些沟通技巧都是我们平时沟通时所忽视的点,很值得大家理解后实践下。
冲突避无可避,有的冲突可以让感情升温,有的冲突会让关系决裂,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冲突。在《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一书中罗列的17个沟通技巧,帮助我们改变表达的方式,在冲突的关键时刻促成有效对话,从根本上解决冲突。
不要觉得这些技巧老生常谈,或者说太简单,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并不是因为做了多么困难的事情,而是因为一直坚持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想要成为沟通达人,就从这17个沟通技巧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