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剪辑功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剪辑功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7-12 09: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剪辑功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剪辑功课》是一本由[加] 爱德华·德米特里克 / Edward Dmytryk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剪辑功课》读后感(一):弥达斯王的手指

  关于电影剪辑的重要性,有个话糙理不糙的说法:就算给剪辑师一坨屎,他/她也能让这坨屎端上桌。在电影这个集体艺术中,就像电影奖项一样,我们往往注重的是影片本身、电影导演、男女主角以及电影编剧,其他重要的制作者如剪辑师往往被忽略了。毫不夸张地说,电影剪辑师就如弥达斯王的手指,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

  2015年有部不错的电影《坏蛋必须死》,导演孙皓是冯小刚的弟子,这部电影也由冯小刚监制。这个年轻导演之所以能被冯小刚导演重视,就是因为冯小刚拍完《1942》之后,把一对凌乱不堪的电影素材交给孙皓来剪辑,而他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关于电影剪辑的专业著作,《剪辑功课》是一部很不错的书籍。该书导演爱德华·德米特里克(Edward Dmytryk)是好莱坞著名剪辑师和导演,他15岁起便在派拉蒙电影制片厂兼职,毕业后以剪辑师身份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后担任导演,执导作品数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戛纳金棕榈奖及威尼斯金狮奖,代表作如《双雄斗智》《鬼迷心窍》《巫山梦断》《叛舰凯恩号》《赐予我们今日所需》。晚年他进入大学教授电影理论和制作,并于1981—1997年担任南加州大学电影制作系主任,其间著有《电影导演》《电影制作》《电影编剧》等书。

  《剪辑功课》这本书并不只是一部纸上谈兵式的书斋内的想象,而是作者在大量电影实践的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因而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书中作者提出了不少剪辑金句,如“剪辑师的技术越好,他所做的贡献就越不容易被察觉。”“内心深处的感受、情感,通常最好通过眼睛传达。景别越近,观众越容易清晰地体会到影像所传递的情感。但是,如果不需要情感的突出和增强就接特写,这不仅是一种浪费,更可能会降低之后真正需要特写镜头时的效果。滥用任何特写都会削弱它真正的价值。”“妥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不经过一番斗争就直接妥协。要记住直白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你愿意尝试,最终的解决方案可能比最初的设想更好。最重要的是,电影的戏剧性需求永远要优先于单纯的剪辑美学。”“从艺术角度来讲,太过于明显的技巧无异于犯罪。”

  作者/导演最为重要的贡献或许就是提出了著名的七大剪辑原则,分别为:永远不要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进行剪切;决定不了下剪的确切位置时,镜头长点比短点好;无论何时,尽可能“在动作中剪接”;“新鲜的”优于“陈旧的”;所有场景都应在连续动作中开始和结束;为影片的内在价值而剪,不要执迷恰当的“匹配”;内容第一,然后才是形式。

  当然,这本书与纪录片《出神入化:电影剪辑的魔力》搭配使用,更能了解剪辑的堂奥。

  《剪辑功课》读后感(二):对于电影迷和电影人都是绝佳的一本书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自然知道剪辑好坏对于一个电影的作用,就像这本《剪辑功课》中形容的,“拍电影的艺术就在于电影剪辑。”电影剪辑是电影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元素,通过了解电影剪辑,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这项近些年来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对于电影迷和电影人都是绝佳的一本书

  说实话,在之前没想到这本《剪辑功课》这么专业,由从业五十多年的好莱坞著名剪辑师、导演爱德华.德米特里克编著,是电影系的经典教材。书中讲述了七大剪辑原则,用亲身案例解析地道的好莱坞流畅剪辑技法精华,详解电影剪辑的诸多核心要点。可谓不懂剪辑的导演不是好导演,这也有了之前扎克·施耐德重剪《正义联盟》导致口碑极速回转的真实案例,也可见剪辑的思路和方法不同,同样的内容可以变成不同的电影。作为门外汉,很多专业的术语也许无法完全理解,但是,作为电影迷,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剪辑的历史、困境、魅力、现状等等,包括一些剪辑师的趣闻轶事,读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电影剪辑是电影的精髓,却是最容易被观众忽视的一环

  在看《电影剪辑》之前,我们知道一些电影会被批评为剪辑混乱、情节松散、节奏不好等等,是的,这些就是剪辑的锅。但是事实就是如今好的剪辑师是越来越少的,首先剪辑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影片数量的堆积,在成为知名剪辑师之前,可能所获得的报酬也并不高,这导致很多人难以沉下心,钻研其中,而那些出了名的剪辑师,往往也会转而从事导演、制片人等这些名气大、来钱快的职业,而有些导演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往往只好亲自上阵,但更多地可能就只能依赖于剪辑师的发挥了。好莱坞的剪辑行业尚且如此,国内电影起步晚,发展也求快求量,猜测好的剪辑师肯定也不多,而电影需要发展,剪辑首先得到位。

  本书还有一层意味,为那些新入行的导演和电影剪辑师提供帮助,书中提到“电影技术的发展首先还是剪辑技术的进步。”只有重新唤起电影创作者的兴趣来开发电影剪辑背后的潜力,才有可能迎来电影艺术迟迟未到的复兴。

  《剪辑功课》读后感(三):《剪辑功课》:剪辑师的七大原则,你知道吗?

  一部好的电影是如何诞生的?你可能会说,这离不开好的导演,好的编剧,好的演员。不过,除了导演、演员和编剧,还有很多幕后人员,也是一部好电影必要的组成要素,包括灯光、剧务等。其中,就有这么一个角色,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那些平淡无奇的镜头变得非常有看点,这个角色便是剪辑师。

  那么,剪辑师是如何来对电影进行二次创作的呢?有什么规律可循吗?剪辑师进行剪辑的时候,如何考量呢?

  《剪辑功课》这本书,帮你揭开剪辑的神秘面纱,让你知道并了解剪辑的技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剪辑功课》是南加大电影系指定教材,由此可见该书的权威性以及操作性有多强。而这本书之所以能够作为教材使用,也和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质的电影作品,以及16年的教学经历密不可分。

  该书的作者爱德华·德米特里克是好莱坞著名的剪辑师,导演。他15岁起便在派拉蒙电影制片厂兼职,毕业后以剪辑师的身份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后担任导演,执导作品数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戛纳金棕榈奖及威尼斯金狮奖。晚年他进入大学教授电影理论和制作,并于1981—1997年担任南加州大学电影制作系主任。

  那么,这位实践和理论经验颇丰的爱德华,讲了怎样的剪辑技巧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总结起来有七大原则。

  原则1:永远不要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进行剪切。

  原则2:决定不了下剪的确切位置时,镜头长点比短点好。

  原则3:无论何时,尽可能“在动作中剪接”。

  原则4:“新鲜的”优于“陈旧的”。

  原则5:所有场景都应在连续动作中开始和结束。

  原则6:为影片的内在价值而剪,不要执迷于恰当的“匹配”。

  原则7:内容第一,然后才是形式。

  这些原则要怎么理解和操作呢?《剪辑功课》这本书针对每个原则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配有事例进一步说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例如原则3中的“在动作中剪接”就是指在素材里找到场景中可以抓住观众注意力的演员动作,并在这个动作上进行剪切,使这场戏过渡到下一场戏。就像演员坐下办公的镜头,其实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全景切出,以椅子为中心,当演员一到椅子边上,就接近景呈现他坐下的过程。二是用全景镜头呈现演员坐下的动作,当动作刚一完成就接近景。

  这个剪辑需要剪辑师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摄像机的固定位置,以便搜集到合适的剪辑素材。

  除了讲解每个原则时提到的事例,书中还提供了更多的剪辑实例。书还附有作者的导演作品,通过欣赏作者的电影作品,可以进一步理解剪辑的七大原则。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实例,书中内页实拍

  在当今自媒体崛起的时代,拍摄短视频渐渐由兴趣变成技能。而会剪辑,剪得好,能够让自己辛辛苦苦录制的视频更加出彩。

  了解剪辑以后,欣赏电影的切入点和观察点也会变得不一样。仿佛站在了一个新的角度来看电影作品。

  想提高视频效果吗?想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电影吗?那么就读读这本《剪辑功课》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